(二)..."> (二)..." />
2005 (523)
2006 (529)
2007 (113)
(二)
上午夠(作動詞用)完爬蚻皮,到誰家院子裏順便擴(土話,用東西打的意思)下幾粒大棗,啃半個窩窩頭,再在灶窩的水缸裏舀半飄涼水喝,抹一下嘴,就算是午餐。
下午四時,換個道具,去粘唧鳥子。
為何是四時,因為農村的飯,是三點半。而且一天兩頓:早飯和午飯,隻有家裏有老人的人家,才吃點東西,但不叫吃晚飯,叫喝茶。當然現在都進化多了,有錢了,就和城裏人看齊了。
啥道具呢,就是一個長長的竹竿,上麵是一團粘粘膠。這粘粘膠是用小刀在臭椿和楝樹的樹幹上切一個小口子。第二天這樹幹上的小口子就會流出一些透亮的粘液,用小瓶子收集起來,掛在屁股的後麵,遂用遂取,就是粘粘膠。有的人也嚐試用麥子的麵筋,在嘴裏拚命的嚼,時間長了,就成了麵筋,也成。不過,我沒有試過,因為那樣,太糟蹋糧食,會挨大人罵的。
拿著竹竿,後麵跟著弟弟和一群小朋友,輕輕地在樹林子裏走來走去,瞧見一個唧鳥子,就拿帶了粘粘膠的竹竿的細端,像那唧鳥子慢慢的挪過去。如果能在唧鳥子發現和起飛之前碰到翅膀,十有八九,唧鳥子就會跑不脫。弟弟就在後麵,趕緊上前雙手捂著那被粘了的唧鳥子,他的身後,一般掛一個小籠子,粘著的唧鳥子,就全部放在小籠子裏。
這種粘唧鳥子的辦法的壞處,是唧鳥子的翅膀,被粘了後,一般的都給扯破了。弟弟是一個唯美主義者,有時候就為此不高興。
於是就改用另外一種方法,用馬尾巴去束唧鳥子。
這是一個高難度的技術活,而且有一定的危險性。因為要在竹竿的頂端,用一根馬尾巴上的絲,拴一個活扣的套子,要小心翼翼將套子套到唧鳥子突出了的眼睛和身子中間的部位,也就是在脖子上,唧鳥子一起飛,或輕輕地一拉竹竿,這個套就束緊啦,唧鳥子也就給活捉了。
有時候發現一對唧鳥子在交配,鄉下稱壓摞摞的時候,就可以把套子做大了,一起束兩個,一公一母,都跑不脫,最為好玩。
但是危險的是,要到生產隊的牲口棚裏,去取那一根馬尾。有時候在地上也可以撿到一根,但這樣自然脫落的馬尾,一般都不結實。最好的是一根活馬尾,也就是要到那一匹大黃馬身後麵的尾巴上去揪。
隔壁的混子,就曾經因為揪馬尾,被那大黃馬,踢過一腳。差點踢死,醒過來還被飼養員老黃牛,一頓臭罵。
嘿嘿,我們用的,是智取的方法,這一段,以後再寫吧。
最過癮的粘唧鳥子的方法,就是在月初沒有月亮的晚上,從大隊部裏借一盞煤氣燈,燒亮了,放在樹底下,煤氣燈的下麵,放一個大水缸。再找幾個小夥子,一棵棵地搖動大樹,就看這些唧鳥子,如同飛蛾撲火一般,一個個投身到水缸中。
運氣好時,可以抓上成麻袋的唧鳥子。
不過這粘知了還不算太刺激,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刺激一點的是去粘知了的本家:伏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