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席琳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華人攝影家曾廣智

(2005-07-31 19:27:22) 下一個

最近看了一個叫《site seeing》的攝影藝術展。迎門的一幅作品,就是一個中國人,穿了70年代的中山裝,戴了墨鏡,胸前掛了臨時遊覽證,一臉嚴肅,站在法國巴黎的凱旋門前。手裏拿著照相機的按鈕線,顯然,是自拍的像。開始,還以為是大陸70年代某位叛逃了的駐外大使,因而印象深刻。

Tseng Kwong Chi Paris, France 1983

Tseng Kwong Chi Paris, France 1983

影展的文字介紹,說曾先生是加拿大公民,生於1950年,死於1990年。他作為亞洲隱晦的文化大使,到世界各地名勝古跡處拍照留念,拍攝了150多張著名的巨幅照片。

上網查找了一下,發現有更多有趣的照片和介紹。有英文的,也有中文的。尤其是在曾的作品參加了2004年上海第五屆國際雙年藝術展之後,曾的大名,漸漸在華人世界中,有了影響。觀眾評論,也毀譽參半:有人罵他是條仔,說他出賣了身體和靈魂,死於艾滋病。有人視他為英雄,說他逆勢而上,為世界上的華人爭了臉。

Tseng Kwong Chi

曾廣智 (1950-1990)

一篇觀眾觀感中說:曾廣智的一係列在美國標誌性景點前的自拍,怪異荒誕。穿著中山裝,胸前別著臨時證件,帶著黑墨鏡的作者在鏡頭前拘謹而嚴肅,充滿寓意,卻利用了最為旅遊紀念照的拍攝形式。

 
曾廣智在上海藝術展中的參展作品:《自拍》
 
 
 
曾廣智在上海藝術展中的另外兩幅參展作品
 
文革結束後,曾廣智利用香港、華人和當時東西方冷戰這一政治大環境,巧妙地把自身的形象政治化、符號化,把東方式的服裝與身體作為尖銳的政治符號,嵌入大峽穀、好萊塢、迪斯尼、帝國大廈、羅馬鬥獸場等構成人們頭腦西方資本主義的標誌中,由此對人們的視覺和心理造成衝擊,進入了西方曆史的記憶。
 

Copyright © Tseng Kwong Chi/Courtesy of Stephen Cohen Gallery

紐約世貿大廈 (Tseng Kwong Chi, New York, NY, 1979)

Tseng Kwong Chi Grand Canyon, Arizona 1987

美國大峽穀(Tseng Kwong Chi Grand Canyon, Arizona 1987)

Tseng Kwong Chi London 1983

英國議會大廈(Tseng Kwong Chi London 1983)

 

Tseng Kwong Chi Washington D.C. 1982

國會大廈(Tseng Kwong Chi Washington D.C. 1982)

舊金山金門大橋

美國好萊塢

意大利比薩斜塔

有評論認為,曾廣智所扮演的“不知名的中國訪問官員”,冷漠的表情,不確定的身份,正好符合當時西方世界眼中的亞洲人、特別是中國人的形象。 他以這種所謂的西方人眼中的陳腐的“中國形象”的異化表現,來顛覆這種西方看待中國的東方主義觀點。他的行為攝影方式,成為上世紀90年代後政治藝術創作模式的先驅。
 
於是,繼承十九世紀末西方傳教士首次用照相機拍攝中國鏡頭之後,曾廣智成為東西方藝術曆史上的又一個傳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