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949年6 月參加革命的時候,第一篇自傳,就老老實實交代了我的個人曆史和家庭成員的政治麵貌,這是組織上的要求,也是我自己的願望。因為我認為我個人和我的家庭都是無可指責的,甚至是光榮的。
但是,幾十年來的風風雨雨,經過政治大隊、集訓、勞動教養,以及三次進監獄,最後被判處六年徒刑,又一直戴反革命帽子到1979年,這一切究竟是為了什麽?
我的叔叔,在日本早稻田大學畢業後,任職於國民黨總統府,是蔣介石侍從室的少將文職秘書。他的身份當然是反動的。但應該說隻能是有些影響而已。
作為一個十幾歲的小青年,我沒有到台灣去,說明我是革命的。
那位傳教士Willy 先生給我的信,我雖然沒有收到,但可以承認是一場誤會的原因,但以後的胡風一案完全是無中生有的,這些坎坷又是為了什麽呢?
想來想去,問題還是出在父親身上。1950年,柳亞子先生給我的信中,對於父親移名改姓隱居起來的說法,顯然提出了一個很大的疑團。
在過了很多年以後,我才知道,早在二十年代,父親就和邵力子有來往,邵力子是中國共產黨的創辦人之一,父親到民國日報,參加上海共產主義小組和上海的工人運動,到黃埔軍校任職,大革命失敗後在上海和母親結婚,這一切都和邵力子有關係。創辦黃埔軍校後,是周恩來、邵力子先後擔任了政治部主任,父親才從上海趕到廣州去的。抗日戰爭起,第二次國共合作,延安在西北,邵力子也在西北,父親才又從上海趕到西安去的,為什麽邵力子給我的信中,卻隻字未提呢?是真的不知道其下落,還是有難言之隱?
1955年在“肅反審幹”的過程中,組織上從國民黨的檔案館查到,朱其華是國民黨中央軍校的少將政治總教官,這也就是說,父親的政治麵貌,在共產黨的檔案中沒有查到,在國民黨的檔案中卻查到了。於是,在肅反結論中,我被定為國民黨“軍閥”出身,就一點也不奇怪了。
1958年,我已經看到了郭沫若出版的《洪波曲》,他在這本書中說,抗日戰爭時期,朱其華化名柳寧,在西安主編《抗戰與文化》,名曰抗戰,內容則期期反共。郭沫若的說法有什麽根據呢?這是要待查的。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中央釋放了全部戰犯,包括傅儀、王強、朱衡義等都回到了社會。朱衡義曾到過上海。到重慶來時,我和他也見過麵,隻不過我那時還戴著反革命的帽子,沒有興趣和他多談。據後來他在深圳的一家“華埔公司”做生意時寫信告知,他負有中央的特殊使命,和台灣秘密來往,在為大陸和台灣的統一貢獻力量。是不是這樣呢?我有點懷疑,但也不能說沒有可能。因為在所有特工機構中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改革開放後,大陸對外的交往越來越多。在父親的老家浙江海寧,我的表妹周亦莉和表妹夫王菊乾,堂妹朱明明、朱權權,以及他們的子女,和遠在美國的朱少先取得了聯係。原來,國民黨退居台灣後不久,叔叔就離開總統府,在大學任教。隨後,全家遷往美國底特律定居,他的六個孩子也都在美國成長,老大朱家田是底特律汽車製造中心設計室的主任工程師,其他的孩子,有在紐約電視台擔任新聞節目主持人的,有經營自選商場的,叔叔在美國則以日韓問題專家的身份寫些文章,不斷在《世界經濟論壇》等報刊上發表。叔叔年事已高,樹高千丈,葉落歸根,很想回祖國大陸來,老家也積極準備,把祖墳重新修飾,原來蔣介石題字的墓碑當然是找不到的了,但另請石匠刻了一塊“朱幼庵夫婦之墓”的墓碑。至於朱幼庵是朱家那一代的祖輩,我到今天也仍然沒有搞清楚。
在老家的親戚和叔叔朱少先取得聯係後,勃勃弟為了他的孩子出國留學,也和叔叔取得了聯係,在通信來往過程中,提及父親下落不明的問題,朱少先寄來了一份關於父親自傳的材料,另外,附有一份胡佛圖書館所藏父親全部著作的書目。這個自傳的複印件材料,取自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圖書館的《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Republican China (1911--1049) 》一書,原文是這樣的:
Chu Ch'i-hua
Alt.Chu Hsin-fan
Li Ang
Chu Ch'i-hua (28 December 1907-1945),a professional Communist agitator from 1921 to 1929, lift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began to write in the field of modern Chinese social history. He served (1938-1941) under Hu Tsung-nan at the Sian training center for political workers. In 1941 he was arrested and imprisoned as a Communist spy, he was executed in 1945.
Although Chu Ch'i-hua's ancestral home was Haining, Chekiang, his family probably had lived at Shanghai for some time before his birth, Little is known of hisearly years except that the family was poverty stricken. In 1914, at the age of 12, he became an apprentice in a printing shop, learned to set type, and taught himself to read. About 1920 he came in contact with the new Communist group in Shanghai. Whe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was formally established in 1921, Chu was one ofthe first group of workers to join the party.
Chu soon became a liaison worker in the party, then operating underground in Shanghai. Meanwhile, he had made notable progress in educating himself and had become proficient in writing propaganda and in delivering political speeches. He soon left his job as a printer to become a professional Communist agitator. He was arrested three times in the early 1920's.
During the first period of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Chinese Communist and the Kuomintang, Chu Ch'i-hua, under orders from his party, joined the Kuomintang and went to Canton. He was assigned to work in the political department of the Whampoa Military Academy, first as a section member with the rank of captain, then as a section chief with the rank of major. One of his colleagues at that time was Ch'en Li-fu (q.v.), then a secretary with the rank of major.
When the Kuomintang launched the Northern Expedition in the summer of 1926, Chu Ch'i-hua accompanied the 12th Division (later and better known as the Fourth Army), commanded by Chang Fa-k'uei (q.v.), on the march northward. Chu was attached to the political department of the battles of Ting-ssu-ch'iao and Ho-sheng-ch'iao in Hupeh, which made Chang Fa-k'uei famous. After the capture of Wuha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ransferred Chu to work in its central apparatus there. He remained in Wuhan for several months.
In the meantime, the kuomintang government, or at least the left-kuomintang faction of the government had moved to Wuhan. Chang Fa-k'uei's armies, which then included his own Fourth Army, the Eleventh Army under Ch'en Ming-shu (q.v.), and the Twentieth Army under the radical Ho Lung (q.v.), formed the first column on the continued march northward toward Honan. Chang Fa-k'uei's chief political officer at the time was Kao yu-han, who had been a Communist comrade of Chu Ch'i-hua since 1921. Chu directed political workers on the front lines and in the newly occupied areas. He later stated that this period was the most rewarding of his life. After the capture Kai feng, Chang Fa-k'uei moved his army back to Wuhan.
In the summer of 1927 the left-Kuomintang leaders, headed by Wang ching-wei (q.v.), broke the Communists. To forestall action by the Wuhan government to remove Communists from the army, the Communists moved their officers and men to Nanchang. On 1 August 1927 they staged an insurrection, led by the men under Ho lung (q.v.) and Yeh T'ing. Although most Chinese Communist political workers left Wuhan with the troops, Chu Ch'ie-hua remained behind for awhile because of his position in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party. He was present at the 7 August meeting which established the authority of Ch'u Ch'iu-pai (q.v.)and which led directly to the series of insurrection launched by the Communists in various parts of China. After the conference ended, Chu went south to join the forces that Ho Lung and others, after the defeat at Nanchang, were leading toward Kwangtung. The main force of the Communists was defeated in the Swatow area, and the leaders, including Chang Kuo-t'ao and Chou Enlai (q.v.), fled to Hong Kong and then went to Shanghai.
Chu Ch'i-hua escaped to Hong Kong, but he did not proceed to Shanghai immediately. By that time the Communists had made plans for an insurrection to be staged at Canton in December 1927, and Chu was among those orders to participate in it. The principal leaders of the Canton Commune were Chang T'ai-lei ( q.v.), and Ych T'ing. After the Communists were defeated at Canton, Chu went in Shanghai. He then participated in a few unseccessful insurrections in Chekiang. In 1928 he was sent to the Soviet Union to attend the Six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However, for reason that are unclear, he went only as far as Irkutsk and then returned to Shanghai. In 1929,when the Communists began to establish rural base areas, Chu Ch'e-hua was named commander of the Fourteenth Red Army, with Nan-t'ung, Kiangsu, as his base. When he discovered that his army was composed of 200 men armed with swords and spears, he returned to Shanghai and severed his connections with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hu turned his attention to the serious study of Chinese society. He shared a small room with Yeh Ch'ing (Jen Cho-hsuan), and T'ao Hsi-sheng (qq.v.,), and he came to know Kuo mo-jo, Liu Ya-tzu, Lu Hsun, Mao Tun, and Chou Fo-hsi. Chu Ch'i-hua specialized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and produced three books, all published under the name Chu Hsin-fan. These were《Development of capitalism in China》, 《China's rural economy and its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hinese revolution and the classes in Chinese society 》, All was published in 1930.
Late in 1930 the Kuomintang arrested and executed many Communists and men suspected of being Communists. Chu was arrested and, although his life was spared through the intervention of Shao Li-tzu ( q.v.) and others, he was kept in prison for some time. While imprisoned he wrote《Memoirs of the Great Revolution of 1925 to 1927》, which attacked the policies and leaders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He was released in 1931. He then was invited to join the Kuomintang, but he declined to do so. He was placed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security apparatus of the Kuomintang.
After his release from prison, Chu married a student from Futan University who had been introduced to him by Shao Li-tzu. He continued to write and produced another book
In 1934 Chu visited rural areas north of the Yangtze to study social conditions in the countryside. He showed keen interest in the rural reconstruction movement led by Liang Shu-ming (q.v.) and others. He did not share the views of the reformers, but he thought that their rural surveys were useful.
after the outbreak of war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in 1937, the small Trotskyist group in Shanghai called a meeting to discuss the crisis. Chu Ch'i-hua attended the meeting,but he did not agree with the Trotskyist appraisal of the situation. He went to Sian at the end of 1937 and became a political instructor in the Chinese army.Chu and his colleague Yeh Ch'ing frequently contributed articles to the biweekly magazine "Resistance and Culture", which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ist general Chiang Ting-wen. One of the pen names used by Chu was Liu Ning ( the second character was taken from the Chinese rendering of Lenin ). The Chinese Communist apparently failed to identify him, there list of China's "ten major Troskyists" included both Chu Ch'ihua and Liu Ning.
In 1938 the Youth Training Crops commands by Chiang Ting-wen at Sian was taken over by Hu Tsung-nan(q.v.)and reorganized as a training center for political workers. Chu became a political instructor. In 1939, after a disagreement with the dean of the training center, Chu was imprisoned for three weeks on charge of being a Communist spy. Hu Tsung-nan transferred him to a training corps at Lanchow. Later, he was sent back to Sian and was given the title of senior instructor. However, he was given no teaching responsibilities. Hu Tsung-nan reportedly respected Chu's energy and ability, but Hu's followers consistently spoke ill of Chu. In the spring of 1941 Chu was arrested and imprisoned on charges of a Communist spy.
During the next four years, Chu was treated well and was permitted to read and write. It has been estimated that during his imprisonment Chu read more than 1000 books and wrote nearly 1000000 words. Most of his articles were published pseudonymously in Chinese magazines.Two of his best-known works of this period were issued at Chungking as pamphlets: 《The red stage》and 《Random notes on the northwest》. Chu reportedly two other important works. The manuscript of one, an analysis of the Communist technique of political struggle, was confiscated by the authorities. The fate of the other, an autobiography entitled "The shadow of a great age," is unknown.
Chu Ch'i-hua was executed on the order of Hu Tsung-nan in the autumn of 1945. After the war ended, Chu's wife brought her three children to Sian to seek a reunion with her husband, from whom she had been separated for eight years. The authorities told her that Chu had been sent to Manchuria. She remained in Sian for several months, but finally returned with the children to Shanghai in despair.
這個材料不知道是誰人提供的資料,也不知道是誰人編寫的。不過,可以想象在那個年代,美國中央情報局的材料來源,仍不外是國民黨的特務機構。為了研究的方便,且依照原文把他翻譯成中文。
朱其華,又名朱新繁、李昂 。
朱其華,生於1907年12月28日,卒於1945年。自1921年至1929年,專事宣傳共產,脫離共黨後,即開始有關中國近代社會史方麵的寫作。1938年至1941年,在西安政工訓練團胡宗南領導下工作。1941年,因匪諜罪被捕監禁。1945年處死刑。
朱之祖籍雖為浙江海寧,其家族在其出生前已在上海居住一個時期。關於其早年,除其家庭生活窮困外,幾無所悉。1914年,約在其12歲時,進一印刷廠當學徒,學會排字,並自修識字。1920年左右,與上海之新共產團體發生接觸。中國共產黨1921年正式成立時,朱為入共黨之工人集團中的一份子。
朱不久就成為黨中之工人聯絡員,當時在上海從事地下活動。其間,朱自修大有進步,並已精通宣傳文字及政治演講。不久,就離開其印刷廠的工作而轉為職業性之共產煽動家。1920年代早期,曾遭逮捕三次。
國共合作的第一階段中,朱受共黨之命參加國民黨,赴廣州,派在黃埔軍校政治部工作,初為一上尉階級之科員,嗣為一少校銜之科長。當時其同事之一是陳立夫,當時為一少校銜之書記。
國民黨在1926年夏開始北伐時,朱隨張發奎指揮之第12師(即後來更為著名之第四軍)北征。隸屬師部之政治處,並參加張發奎因此揚名之湖北汀泗橋及賀勝橋之戰役。攻占武漢後,中共即將朱調往其在該地之中央機構服務。朱留在武漢數月。
其時,國民政府或至少是政府中國民黨左派分子都已遷往武漢。張發奎的包括其第四軍的部隊,陳銘樞的第十一軍,以及激進派的賀龍所領導的第十二軍,組成第一縱隊繼續向河南北進。當時,張發奎的政治部主任是高一涵,他1921年以來就是朱的共黨同誌。朱指揮前線以及新占領區的政治工作人員。他後來曾說,這一時期是他一生中受益最多的,攻占開封後,張發奎就把他的部隊撤回武漢。
1927年夏,以汪精衛為首的國民黨左派首腦與共黨決裂。為搶先阻止武漢政府肅清軍隊中共產分子的行動,中共將其官兵遷往南昌。1927年8月1日,他們就發動一次政變,由賀龍、葉挺的人帶頭,大部分中共政工雖已隨軍離開武漢,朱卻因他在黨中央委員會中的地位而暫留未走。他出席了八月七日的會議,那次會議樹立了瞿秋白的威信,並且直接導致共黨在中國各地發動的一連串叛亂。會議結束之後,朱就南去加入賀龍等在南昌失敗後率領赴粵的軍隊。共黨的主力在汕頭地區潰敗,包括張國燾在內的頭子逃往香港,再轉去上海。
朱逃到香港,但未立即去滬。那時,共黨正計劃1927年12月在廣州發動叛變,朱也在受命參加者之中。廣州共黨政府的主要首腦是中共廣東省委的書記張太雷、葉劍英以及葉挺。共黨在廣州失敗後,朱即去上海,並參加了在浙江幾次未成功的叛亂。1928年,共黨送他去蘇聯出席中共的第六次代表大會。但他隻到了伊爾庫次克就折回上海,原因不明。1929年共黨開始建立其農村根據地時,提名朱為紅軍第十四軍司令以江蘇南通為基地,等朱知道這軍隊是以刀矛武裝起來的
兩百個人時,朱就回到上海,與中共斷絕關係。
他轉向用心認真研究中國社會。他與葉青(任卓宣)陶希聖共住一間小房間,開始認識郭沫若、柳亞子、魯迅、茅盾以及周佛海。他專門研究中國近代史,有三本著作,都用朱新繁的名字出版。即《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中國農村經濟關係及其特質》、《中國革命與中國社會各階級》,都出版於1930年。
1930年後期,國民黨大肆捕殺共產黨員及有共黨嫌疑者。朱也被捕,雖經邵力子的幹預,得免一死,仍入獄一段時期。在獄中,他寫了《1925--1927年大革命回憶錄》,攻擊中共的政策及其領導人。1931年獲釋。要他加入國民黨,他拒絕了。國民黨就將他置於安全機構的監管之下。
朱被釋放出獄後,經邵力子介紹與一複旦大學女生結婚。他仍繼續寫書,出版了《中國近代社會史解剖》,他也參加了《讀書》雜誌發動的中國社會史的討論,成為《社會新聞》的主要投稿人,讀書雜誌是丁默村為所謂cc派發行的三日刊。其宗旨是分析中國政治,並報導卓越政經人士的陰謀,值得注意的是蔣介石並未包括在內。朱以各種筆名為社會新聞寫稿,據說,朱也承認,他的資料很多是不可靠的。
1934年,朱去看楊子江以北的農村地區,研究鄉下的社會情況。他對梁漱溟等所領導的農村建設運動極感興趣,他不同意改革者的看法,但他認為他們的農村調查是有用的。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之後,上海的托派分子小集團開會討論這個危機。他曾出席該會,但未同意托派對時局的估計。他在1937年底去西安,任軍隊的政治教官。朱與他的同事葉青常投稿給國軍將領蔣鼎文所支持的雙周刊《抗戰與文化》。朱所用筆名之一是柳寧,中共顯然未發覺是他。中共宣布的中國“十個主要托派分子”名單上,並列了朱其華和柳寧。
1938年,蔣鼎文在西安主持的青年訓練團為胡宗南所接管,改組為政工訓練中心。朱當了一名政治教官。1939年,朱與訓練中心的主任意見不合,被以共諜罪名監禁了三星期之久,後來胡宗南調他去蘭州的一個訓練團,不久又回到西安,給了他一個資深教官的頭銜,但不讓他負責教學了。據說,胡欽佩朱的精力和能力,但胡的下屬一致說朱的壞話。1941年春,朱再次因共諜罪被捕下獄。
此後四年間,朱受到尚好的待遇。獲準讀書寫作。據估計,他在獄中看了一千多本書,寫了將近一百萬字。他的文章都用筆名在中國雜誌發表。這期間,最重要的是在重慶出版的《紅色舞台》和《西北散記》。據說,另有一本分析共黨政治鬥爭技術的原稿被當局沒收了,一本標題為《大時代的影子》的自傳,無人知道其下落。
朱在1945年秋,經胡宗南密令執行槍決。抗戰結束後,朱的妻子攜帶三個孩子去西安,想與她已分開八年的丈夫重聚。當局告訴她,朱已被派去東北。她在西安逗留了幾個月,終於失望地帶著三個孩子回上海去了。
附錄: 朱其華先生巨著一覽
中國資本主義之發展 1929年上海聯合書店出版
資本主義的發展及其沒落 1929年上海新生命書局出版
中國革命與中國社會各階級(上下冊)
上冊書名為:中國革命之過去、現在和將來
下冊書名為:現代中國社會各階級
1930年上海聯合書店出版
社會革命之思想與運動的發展 1930年上海聯合書店出版
中國經濟危機及其前途 1931年上海新生命書局出版
中國社會的經濟結構 1932年上海新生命書局出版
中國近代社會史解剖 1933年上海新新出版社出版
一九二七年底回憶 1933年上海新新出版社出版
中國農村經濟的透視 1936年上海研究書店出版
一個工人的供狀及其他(朱其華、張國燾等) 無出版處
一個無產者的自傳(柳寧「朱其華」著) 1941年重慶勝利出版社出版
紅色舞台(李昂「朱其華」著) 1946年北平勝利出版社出版
論中國革命 (英文版) 紐約《人民周刊》社出版
中國布爾喬亞意識形態之史的發展(日文版)
中國問題之各家理論的批判(日文版)
上海事變與陳獨秀(日文版)
中國的社會民主主義運動(日文版)
陳獨秀主義的社會基礎(日文版)
-----以上為哈佛大學圖書館藏書-----
另外,還有《中國國難史》、《西北散記》、《大時代的影子》等著作,尚未找到下落。
_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讀完這一份留存在美國的材料,心中實在有說不出來的滋味。在美國,人家竟收集保存了這樣完整的資料,而在國內,卻什麽材料也找不到,這到底是什麽原因呢?
由於鄧小平的複出,我已經落實政策,隻要政治上不再給我添麻煩,我本不想再去翻父親的老賬,正如我在上訪中共中央組織部時,那位老同誌對我說的,即使父親是老革命,我也沾不到什麽光。我何必再去自找煩惱呢。
但是,大概父親在地下,對自己的冤死(?)也是憤憤不平的,盡管時光已經過去了這麽久,他的名字,還時不時地就會冒出來,被人提及。
1985年底,我非常偶然的在新華書店見到一本柳亞子的《書信輯錄》,翻開一看,其中竟然有一封《致朱其華》的信,這封信是1935年12月23日寫的,內容是:
“雅林:
來信收到。你為什麽姓起蔡來了呢?是太太的姓嗎?
關於“社會主義女兒”,你的話是對的。我也覺得那位謝小姐是太怯弱了。
加一個“準”字,我很讚成。
我的女兒不在清華,早去新大陸吃洋麵包去了。你以為清華的學生一定不革
命,那我不讚成。至於吃洋麵包,也不一定是壞事。我倒讚成我女兒安安穩
穩將來同布克夫人一樣,其如事情未必盡如人意何!這個,等將來事實的證
明吧!
洪小姐,你替她出紀念書,我當然願意來一首詩,我是最崇拜這種女性的呢。
你有洪小姐,你不知道我也有張小姐嗎?還有,你《獄中記》中間那個打手
心板子的小姐,後來怎麽樣?我也很關心呀!再會!
亞
十二月二十三日夜”
這封輕鬆愉快的信,雖然似乎並沒有說明什麽問題,但這本書信輯錄的編輯委員會中,必然有許多知道情況的人,諸如顧廷龍、薑長林、徐文烈、孫繼林等等,可以打聽一下,如果朱其華確是一個反動人物的話,柳亞子文集的編委會也不會把致朱其華的信收進去了。
我立即買下了這本書,並從郵局寄給了在上海的勃勃弟,如果他有興趣,可以設法打聽一下。
勃勃弟的行動很快,他立即找到了上海圖書館的領導顧廷龍,顧廷龍稱,《致朱其華》的信,就是這麽孤零零的一封,其他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不過,勃勃弟在上海圖書館查到了父親的大部分著作,由於子女的身份,給予優惠,用便宜的價錢複印了幾本父親最重要的著作,如《一九二七年的回憶》、《紅色舞台》等。
有趣的是,到了1993年,勃勃弟在尋找父親的蹤跡時,和一位陳玉堂老先生取得了聯係。陳玉堂老先生是中國研究人物名號的唯一專家,他於1993年在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中國近現代人物名號大辭典》,其中也收進了朱其華的辭條,這個辭條是這樣寫的。
“1686〖朱其華〗 (1907-1945),浙江海寧人,生於上海。本名朱雅林(柳亞子信中稱),字亞領,乳名朱六寶(因排行六而名),學名朱駿先(亦為譜名) 又名朱佩我(一作字)、 朱新繁(一作號,著《中國資本主義之發展》等著作時署名,1930年時用),字其華,號心凡,筆名亦明(見1932年《讀書雜誌》)、李昂(著《紅色舞台》署名,1946年用)、柳寧(見1937年《抗
戰與文化》,任主編。著《一個無產者的自傳》亦署,1941年用)。童年時,曾在印刷廠當學徒,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是中共一大代表(?僅見其自傳,供參考)。從事工人運動,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受命參加國民黨,擔任廣東革命政府俄國高等顧問鮑羅廷翻譯,並被派於黃埔軍校政治部工作。1926年參加北伐,任第四軍政治部宣傳科長。次年,寧漢分裂後,調任中共中央政治局秘書,受命起草《八一宣傳革命大綱》,嗣後參加了八七會議。廣州起義失敗後轉赴港、滬。1928年受命赴蘇出席中共第六次代表大會,到達伊爾庫次克後因故折回上海。1928年被任命為紅十四軍司令(以江蘇南通為基地),未就返滬,從此脫離共產黨(被列為十個主要托派分子之一,十人中朱其華、柳寧實為一人)。與葉青、陶希聖等在一起,參加讀書雜誌工作。抗日戰爭爆發後,在西安國民黨中央軍校七分校任少將政治總教官,與葉青共事,主編《抗戰與文化》,1941年被指控有通共嫌疑而入獄。1945年被放火燒死(一說槍決)。著作還有《中國經濟危機及其前途》、《中國近代社會史解剖》、《社會革命之思想與運動的發展》、《中國社會的經濟結構》和《資本主義的發展及其沒落》等。”
陳玉堂的這一篇文字,竟然介紹了父親這麽多的名字和字號,有一些是我們從來不知道的。其次,陳玉堂明確地提到,朱其華是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的, 並且參加了黨的“一大”, 是“一大”的代表。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也參加了國民黨。
遺憾的是,我還沒有見到過父親自己寫的自傳,但從《一九二七年的回憶》中看,他從未說過自己是共產黨員,也並不承認自己是國民黨員。那麽,他的身份到底是什麽呢?
對於以上的兩個材料,我經過了好幾年的思考和研究,其中仍然有很多不解的地方,有太多的疑點,這些疑點,一部分是由於許多值得懷疑的文字的記載,例如《紅色舞台》是一本極其反動的書,1941年朱其華已經入獄,有可能出版這樣的書嗎?國民黨特務是什麽卑鄙的手段都會幹出來的,用了李昂的筆名,說明這本書不是出於本人的意願。而且,即使這本書的確是朱其華寫的,那麽,對於國民黨來說是立了大功,怎麽會把他處死呢?
另一部分問題是出自於中共的黨內鬥爭,例如,我從《抗戰與文化》雜誌中查到,早在1937年2月17日,中共中央的秘密通告中就提出了十個托派,這十個托派的名單是這樣的:
1.張慕陶 2.葉 青 3.柳 寧 4.黃公度 5. 李血淚,
6.陳獨秀 7.朱其華 8.嚴靈峰 9.謝才生 10.林一新
中共黨內是什麽人列出了這樣一份名單呢?第一,這種情報顯然有誤,李昂、柳寧、朱其華究竟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或是三個人?第二,朱其華一再表態他並不同意托派的觀點,為什麽一定要把他往托派這個敵人的隊伍中推呢?現在已經知道,當年在延安的黨內鬥爭,實際上被康生等一些極左分子掌握,冤殺了不少黨內的同誌。朱其華顯然是不同意黨內的這種作法的,因此寫了不少不滿的文章。按理說,托派既然反共產黨,國民黨是不會對托派下毒手的。
從一個人的成長過程看,朱其華是早期黨內少數真正出身於產業工人的黨員,他參加過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五卅慘案後,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時,到黃埔軍校工作,參加北伐,南昌起義時,在周恩來安排下,他擔任了總指揮部的組織處處長,又兼任宣傳處處長,起草《八一革命宣傳大綱》,他還參加過“八七會議”,擔任過中共中央政治局的秘書,並奉命到莫斯科參加第六次黨的代表大會,之後,又擔任紅十四軍司令,這樣的人物,對於黨應該是有很深的感情的,怎麽會成為托派或叛徒呢?
我們黨內, 的確發生過不少莫名其妙的事情,例如, 中央曾經有一個以周恩來同誌為首的“特科”,在顧順章叛變白色恐怖嚴重時, 周恩來同誌命令潛伏在“創造社” 的潘漢年在黨內“消失”,改名“小開”,變成“灰色”人物,潛入敵人內部做情報工作。但是,在解放後,潘漢年同誌卻被打成叛徒特務,終於屈死在人民的監獄之中。
這說明,本來反動派想幹而幹不成的事情,卻讓黨內的一些“自己人”代他們幹成了。
我堅信,無論是美國的材料,還是陳玉堂老先生的著作,他們的後半部分,都不可能了解當時中共特科單線聯係的人物,以及他們的真實身份。
不管怎麽說,陳玉堂老先生的名號大辭典,撰稿幾十年,如今能公開在大陸出版,是必然會引起社會科學工作者和黨史研究者廣泛注意的。這種“廣泛注意”,將使我們的黨史學者,重新考慮研究,改寫黨史。諸如一大代表、南昌起義、八七會議等等,都應該有朱其華的名字。至於朱其華為什麽改名柳寧和李昂,這也是必然會引起人們去考查的。
事實上,1992年 6月18日的上海社會科學報,就發表了一篇《朱其華是一大代表嗎?》的文章,後來我詢問該報的老編輯盛巽昌同誌,這是怎麽回事,才知道這篇文章的作者尤俊意是上海社會科學院的研究員,他有興趣研究不為人知的黨史人物。
這篇短文是這樣寫的。
“朱其華,浙江海寧人,曾是我國現代史上政治活動中一個“風雲變幻”的人物,
著有社會科學著作多種,後被胡宗南所密令槍決。此人的政治麵貌複雜(如是
否托派分子),著作多有攻擊、誣蔑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處。但他在1941年
出版的《紅色舞台》一書中稱:“中共在上海開第一次代表大會時,他(指毛
澤東)代表湖南參加。那一次大會人數很少,會議是在法租界的漁陽裏,而且
因為五個發起人(陳獨秀、李大釗、譚平山、戴季陶、邵力子)都沒有到場,
所以大家的興致都不好。我也是代表之一。
朱其華究竟是否為中共一大代表?是一個疑點,頗為值得研究。
依我看,有三種根據似可作為否定的理由。一是他生於1907年,死於1945年,
開一大時他才十四歲,年紀小得不相稱;二是據另一種材料記載,他曾參加中
共領導的“工人階級的一個團體”,這似乎說明他參加的僅是中共的外圍組織;
三是一大代表連後來墮落為漢奸的陳公博、周佛海都不塗沒,為何要抹殺他參
加一大呢?但他自敘作為一大代表時參加會議的情由言之鑿鑿,這又作何解釋?
是否為妄筆、偽作?”
尤俊意的文章,顯然是要想引起注意,引起討論。但我能見到的有限的報刊,沒有什麽反應。於是,我取得社會科學報盛巽昌的同意,用笑笑的筆名,寫了一篇《朱其華其人其事》的文稿,發表在1992年11月19日的該報第四版上,目的仍然是想引起注意。後來,我接到湖南省委黨史辦公室的來信,他們正在為重修黨史作準備,要我和他們聯係,提供朱其華的材料。我力所能及地寫信告訴了一些情況。
再以後,原來是中國的科普作家葉永烈先生,在成都簽名售書後,專程到重慶來和我見麵,他已經從科普這個領域轉向對湮沒的人物的研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他對朱其華的神秘身份頗感興趣,在重慶市委小招待所和我暢談了四個多小時,談話全部錄了音。據他告知,他認為朱其華這個人物確實是存在過的,現在應該還黨史的本來麵目,他要專門寫一本關於朱其華的書。因為他有能量通天,並且已經查過中央的檔案,但奇怪和不解的是,他看了中央完整的八七會議的紀錄,卻沒有見到朱其華的名字,參加會議的人員也和《紅色舞台》的說法不一樣。
按照葉永烈的觀點,即使朱其華在大革命失敗以後,的確叛黨了,或則成為叛徒,但正像參加過黨的“一大”的某些人物一樣,他們雖然是黨的叛徒,但曆史是仍然要作記載的,更何況朱其華還是被國民黨殺害的呢!
我曾到上海“一大”的舊址去參觀過,並向工作人員提及這個問題,工作人員隻感到不可思議。我第三次到廣州參觀黃埔軍校時,發現展覽鏡框裏又變了樣,政治部的工作人員中,有一個人的名字叫朱雅零,連出售的黃埔軍校史料書籍中,也用的是朱雅零的名字。我問工作人員,為什麽把朱其華改成朱雅零呢?工作人員同樣感到莫名其妙。遺憾的是,我還沒有到南昌去參觀過八一紀念館,不知道這個紀念館中,對於當年參加起義的人員名單是怎麽陳列的。
總之,這個謎越來越使人難以理解了。
進入九十年代以後,我們黨打擊商品經濟領域中的假冒偽劣產品,一浪高過一浪。1997年第8 期的《炎黃春秋》上,發表了一篇林修敏、邸春玲寫的文章,文章說,《八七會議》的參加者鄭超麟是唯一還健在的人,據他告知,8月7日這個中央緊急會議根本沒有作記錄,參加會議的隻有十多個人,也沒有李維漢參加。現在中央檔案館的一份《“八七”中央緊急會議記錄》,寫得如此整齊清潔,說有56人參加,顯然是不確切的。而且,那時候也沒有人叫《八七會議》,這份記錄顯然是後來補搞的。
看來,《紅色舞台》對《八七會議》的描述倒是真確的,而中央檔案館存的記錄則是假冒偽劣的產品。很難想象竟有人敢偽造曆史,實在是太膽大妄為了,連葉永烈這位大作家也會被騙。可見關於黨史上的事情,確有一些是欺騙了全世界的人民。不過,葉永烈是一位年輕的作家,據他說,他已經出版了108 本書,我相信他會取得進一步的成就的。我們黨正直的黨史研究者,也終有一天會還黨史的真實麵目的。
八十年代後期,即1988年的7月2日,我有機會和勃勃弟一起到父親的老家浙江海寧走了一趟,除在海寧硤石去東山祭拜了祖墳外,結識了海寧地方誌編篡委員會辦公室的主任蔡愛玉同誌,這是一位有獨特見解的女子。多年來,她一直在為祖籍是海寧的人士寫誌而收集材料,其中,她已經收集了一些有關朱其華的文字材料。她說,她特別想揭開這個謎的蓋子,證實海寧出現過一位黨的一大代表。我對她的膽略十分欽佩,祝願她能取得豐碩的成果。
但是,1989年的動亂以後,我從上海社會科學報、從湖南省委黨史辦公室得到消息,中央有指示,為了“安定團結”,黨史研究著重點要放在建國後。與此同時,我也從海寧得到消息,蔡愛玉同誌奉命停止對朱其華問題的研究,全部材料已由她簽名在檔案中封存起來了。她說,她相信終有一天這些檔案會啟封的。
中央的文件到底是怎麽指示的,我不清楚。但有一天,我的確在人民日報上見到薄一波的文章,強調黨史研究的重點在建國後。薄一波是中共中央黨史辦公室的主任,全國人民還有什麽話可說呢!解不開的謎到今天仍然解不開。
不過,據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黨內前輩,告知以下情況,特照原話紀錄在此,以便今後查證:
----朱其華的確是個神秘人物,他從參加共產主義小組開始,一直到被謀害,既未承認過自己是共產黨員,也沒有表示過自己是國民黨員,但實際上,他既是共產黨員,也奉命參加了國民黨,不過,他始終是個單線聯係的中共特別黨員。早在1921年,召開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的時候,他是以上海共產主義小組、工人特別聯絡員的身份參加會議的。這個情況,隻有邵力子、高一涵(語罕)知道。第一次代表大會邵力子沒有到會,實際上, 朱其華是邵力子的代表。朱其華年齡小,不會引人注意,但他聰明過人,邵力子信得過。早在邵力子創辦上海大學,並擔任校長期間,朱其華就在上海大學學習,是刻意被培養的。
----由於孫中山先生的聯俄、聯共政策,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創辦了黃埔軍校。邵力子任軍校政治部主任時,朱其華在1925年也來到了廣州,並結識了周恩來,而毛澤東則是老相識了。進行北伐。恩來同誌當然知道朱其華是中共的人,但同意他隻以國民黨左派的麵目出現。黃埔軍校時期,朱其華在北伐中,取得賀勝橋、汀泗橋戰役的勝利,在軍人部做宣傳工作時的成績,說明他已經是比較成熟了。
----蔣介石“四一二”大屠殺時,中共被迫在南昌發動政變,朱其華由周恩來同誌安排,擔任賀龍二十軍的政治部主任,並曾要他立即組織國民黨特別黨部,變成國民黨人。待朱其華隨同高一涵、廖乾吾等趕到南昌時,起義的革命委員會已經成立,周恩來又任命朱其華擔任總政治部的宣傳處長,後來又擔任了組織處長,這是利用了朱其華的政治麵貌比較模糊之故。南昌起義失敗,在武漢召開了中央的緊急會議(即八七會議),朱其華奉命參加,其時,他已被臨時秘密任命為中共中央政治局秘書。八七會議後,部分領導人朱 德、周恩來、高一涵、惲代英、林祖涵、張國燾、郭沫若、李立三、吳玉章、徐特立、譚平山、賀龍等一起南征,在潰敗後到達廣昌的途中,賀 龍和郭沫若由周恩來同誌介紹入黨,至此,這一行人就全部是共產黨員了。
----南昌起義時的革命委員會一批人,後來從香港先後來到上海,其時,白色恐怖更加嚴重,由於顧順章的叛變,一大批黨的幹部被蔣介石殺害,幸存的都隱藏起來了。郭沫若流亡日本,朱其華也在周恩來的安排下,被任命為紅十四軍司令,但未到任,並讓他從此在黨內“消失”,參與葉青、陶希聖的《讀書雜誌》活動,造成與共產黨意見相左的形象,即使中共批判托派,也不能暴露自己。
----1928年在莫斯科召開中共的第六次代表大會時,朱其華奉命參加,但為什麽到達伊爾庫斯克又返回了呢?這是因為共產國際最仇恨托落斯基派,而且,既然是中共潛伏的“釘子”,就不宜暴露,所以最終沒有能參加大會。
----抗日戰爭起,又是周恩來的單線安排,稱第二次國共合作之際,到西安國民黨中央軍校第七分校擔任少將政治總教官。當時,周恩來同誌的考慮是,借胡宗南對朱的器重,可以在延安和西安對恃的情況下,掌握胡宗南的動態。加之,知道其弟朱少先在蔣介石身邊,如果策反成功,就等於是在蔣介石的總統府內安放了一顆定時炸彈。遺憾的是,朱其華雖然做了一些工作,但並沒有能達到左右胡宗南的目的,對其弟的策反也並未取得明顯的成功。當中共中央點名批判托派
時,朱仍然煞有介事地進行反擊,對共產黨肆意謾罵。當他意識到難以在西安再繼續立足,企圖潛往延安時,就被曾經是共產黨人的叛徒們揭穿,以至當時在重慶的恩來同誌也無法營救了。
----關於《紅色舞台》這本書,顯然是國民黨特務的加工。從其惡毒的程度來說,連葉青都是比不上的。如果朱其華真的寫了這本書,國民黨也決不會把他處死了,這應該是很容易明白的常理。
----全國解放以後,中共中央知情的領導人健在的時候,朱其華的後代並未主動追究。當你們被逮捕入獄的情況反映到中央時,中央不便把黨內早期的問題公之於眾,隻是招呼把你們釋放安排工作了事。到了階級鬥爭擴大化以後,問題當然就複雜得多了。再等到中央領導人先後逝世,特別是單線領導的周恩來同誌逝世後,這件事也隻有被曆史封存,成為一個永遠也解不開的謎。
----結論:朱其華在國共兩黨錯綜複雜的鬥爭形勢下,雖然掩蓋著共產黨員的身份,但最終沒有得到共產黨人的首肯,而被國民黨殺害,則是當然的了。
亦凡書庫《朱蓬蓬專集》之 29 解不開的謎:http://www.shuku.net/author/zhu1934/recent/wenzhang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