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席琳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陳穀子爛芝麻 之 革命史教育中的蒙太奇

(2005-04-12 14:37:57) 下一個

李敖的筆記中,曾經記錄了他參與整理國民黨曆史檔案時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是說上個世紀初的某一天,孫中山的廣州起義失敗後,宋教仁、陳其美等革命黨人在上海成立了中國同盟會中部總會,策劃在長江流域起義。這是國民黨曆史上最重要的的一次會議,會議的結果,是發動了武昌起義,三百年的大清國,就這樣完了蛋。可是這樣會議的簽名冊上,不但沒有跺在海外的孫中山黃興的大名,更不見有時在上海的革命老人於右任的名號,事情傳到於老先生的耳朵裏。於老先生說,我是革命元老,花名冊上怎麽能會沒有我的名字?李敖就說,老先生甭激,我有史料,來給您說一說當時您為什麽沒有參加會議的原因。為此,老先生耿耿於懷了一輩子。這種倚老賣老的現象,借用電影上的一個詞,叫做蒙太奇。

風水輪流轉,十多年以後,就到了咱共產黨這一邊。

大家都知道,1927年的大革命失敗後,中共在漢口召開的八七緊急會議,確立了武裝鬥爭的正確策略。主持中央工作的瞿秋白參加了會議,老人家參加了會議,鄧小平也參加了會議,說是做大會的臨時記錄。會後,大批中央幹部,被遣散各地,發動武裝鬥爭,鄧小平就擔任了中央秘書處的處長。有人就說,鄧小平擔任的是中央秘書長,這一點,據說也得到了鄧小平的首肯,可中央檔案館的文獻並不支持,因為中央秘書長另有其人。據唯一還健在的當年參加會議的鄭超麟後來揭露說,八七會議期間沒有做記錄,因而中央辦公廳檔案館的《八七中央緊急會議記錄》,是後來補搞的。現在就又有人說,八七會議時鄧小平已經是中共中央秘書,但卻不是會議記錄,而是參與籌備整個會議。並說這一點也在鄧小平於1980年視察八七會議紀念館時得到了確認。

1935年長征途中,老人家召開了遵義會議,這是中共曆史上另一次意義重大的會議,確立了老人家的正確領導。鄧小平又以中央秘書長的身份,對大會做了記錄。有人請示過鄧小平本人,說是1934年底就開始擔任中央秘書長了(顯然和前麵的不一致)。50年代末,楊尚昆不記得鄧小平參加過遵義會議,後來周恩來說鄧小平參加了遵義會議,是中央秘書長,楊於是也就回憶起鄧小平是中央秘書長了。1984年,當年接替鄧小平任職的張聞天的老婆劉英回憶說,鄧小平當年的任職,是中央隊秘書長,不是中央秘書長。在中央檔案館,也找不到當年遵義會議的原始記錄,隻有陳雲寫的一個《遵義政治局會議》傳達提綱,但在這個提綱上,卻沒有注明鄧小平是遵義會議的參加人。但是出於各種政治和人事緣故,後來的將軍回憶錄,也就將鄧小平回憶成為遵義會議的正式參加者了。

在這兩個會議的紀念館中,鄧小平不僅“正式”參加了會議,而且還和會議的領導人一樣,是大幅照片的懸掛者。不過這些,都還算是有一點譜,至少因為了檔案的短缺,當時的情況,是沒有人能夠說得清的。

和老人家領導的中國革命的曆史相似,紅七軍也有一次七千裏的小長征,說是中央紅軍兩萬五千裏長征的預演。在紅七軍的曆史上,也有兩次十分重要的會議,一次是1931年元月召開的全州會議,出身於紅七軍的將軍們的回憶錄中,胡扯說左傾的中央代表鄧崗和政治部主任陳豪人及參謀長龔鶴村,奪了紅七軍政委兼前委書記鄧小平的領導權。和遵義會議前的老人家一樣,鄧小平開始也是在紅七軍受打壓,經過全州會議,鄧小平鹹魚翻身,挽救了紅七軍,也挽救了黨。現在看起來,這已經是一個笑話,一個電影藝術中的蒙太奇。因為事實不是這樣,鄧小平在紅七軍中的官和權,不是因為鄧崗的到來更小了,而是更大了(參見絀帖:曆史是這樣被創造的-席評央視《軍事家鄧小平》)。

紅七軍曆史上,另外一次重要的會議,是在貴州省的板寨召開的會議或叫板寨會師,會議的結果,是確立了去打王家烈的部隊。馬屁們說這次會議:一是趁敵不備攻打榕江,繳獲大量軍需物資,解決了紅七軍當時槍彈十分緊張的問題,為返桂後收複百色起到了重要作用。二是總結了靈活的作戰經驗,為日後的東固石菱之戰、第五次反“圍剿”中的商虎腦之戰、二渡赤水中的爭奪婁山關之戰等提供了寶貴經驗。三是一路宣傳了紅軍的政策,爭取了民意,補充了兵員,起到了“播種機”、“宣傳隊”的作用。(摘自《荔波縣紅七軍板寨會師舊址專題》,2004年7月1日)。

當紅七軍主力在板寨召開這次重要會議時,被任命為紅七軍政委的鄧小平不在貴州,而是從上海剛剛返回廣西,也沒有見到紅七軍的主力。紅七軍的前委書記,也還不是鄧小平。可是在貴州省荔波縣新建的板寨會師紀念館中,鄧小平的巨幅像片照掛。而且非常奇妙的是,我們神機妙算的總設計師,早在五個月赴上海向中央匯報之前,就已經布置好了:“前委書記鄧斌(鄧小平)雖然在廣西鳳山就離隊赴上海向黨中央匯報工作未進入貴州,但早己授權並作了交待。”(《荔波縣紅七軍板寨會師舊址專題》,2004年7月1日)。

而且鄧小平是“未入貴州”,也能“率領”紅七軍。這可真是,方天畫大戟,亙古未有之蒙太奇。

啊啊,這樣製作的黨史,又有什麽樣的教育意義?

2005-4-12

 

附:荔波縣紅七軍板寨會師舊址專題(節選)

鄧小平(1904—1997):四川廣安人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9年作為中共中央代表前往廣西領導百色起義和龍州起義,創建了紅七軍、紅八軍左右江革命根據地。出任紅七軍、紅八軍政治委員和前敵委員會書記。參加過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裏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是中國共產黨的第二代領導核心。           紅七軍的建立與發展

  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簡稱紅七軍),是由時任中共中央代表的鄧斌(鄧小平)、張雲逸和中共廣西省委代理書記雷經天等根據中央的指示,於1929年12月領導廣西百色起義的部隊組成的,它是左、右江革命根據地的主力紅軍之一(另一支主力紅軍為紅八軍)。這支部隊在左、右江地區堅持鬥爭10個月以後,第二十一師師長韋拔群、政治委員陳洪濤率領部分兵力,留在原地繼續與敵鬥爭;紅七軍政治委員和前敵委員會書記鄧小平(後回上海向黨中央匯報工作未入貴州)、軍長張雲逸、總指揮(紅七軍和紅八軍)李明瑞率領主力於1930年10月,沿桂黔邊、桂湘邊、湘粵邊轉入外線,開展遊擊戰爭,擴大紅軍的政治影響,補充紅軍給養。在黔、桂、粵、湘、贛五省邊界轉戰達8個月,行程一萬二千餘裏,曆經大小戰鬥百餘次後,於1931年4月到達湘贛革命根據地參加了第二次反“圍剿”,三個月後,同朱德和毛澤東領導的紅一方麵軍會合,編入第三軍團建製參加了中央革命根據地的第三次和第四次反“國剿”。

紅七軍板寨會師

  1933年6月改編為第三軍團第五師,紅七軍番號即行撤銷。這支部隊後來又參加了第再次反“圍剿”、紅軍長征、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上個世紀二十年代末,在廣西右江暴發了工農武裝的白色起義,由鄧斌(鄧小張雲逸(1892—1974):海南文昌人,是百色起義和紅七軍的主要領導者和創建者之一,紅七軍軍長,紅七軍前委委員、常委。同時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始人之一。1926年參加中國共產黨,1930年4月率領紅七軍軍部及二縱隊挺進荔波,後轉戰全國,1955年被中央軍委授予大將軍銜,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十員大將之一。平)同誌發動和領導的農民農民起義隊伍攻城掠池,打土豪分田地,懲惡霸,除暴安良,紅軍所到之娃、深得當地百姓的擁護和響應。

    紅七軍為開辟和擴大紅色革命根據地,其主力一、二縱隊及軍部揮師北上,到黔桂邊開展遊擊。1930年3月下旬,由紅七軍軍長張雲逸,紅七、紅八軍總指揮李明瑞分別率領一、二縱隊從右江革命根據地向黔桂邊進發。紅軍將士千裏跋涉,一路征戰,於4月上、中旬到達桂北思恩(今環江毛南族自治縣),與桂軍楊騰輝師遭遇激戰,敵我力量懸殊,紅軍為保存實力,兵分兩路撤退迂回進入貴州。張軍長率領的二縱隊1500多人,由廣西環江社村向荔波縣洞塘鄉板寨方向開進,於4月16日傍晚時分先期到達板寨,李總指揮率領的一縱隊約1500人,由環江經馴樂朝荔波縣進發,於4月18日到達佳榮坤地、當李總指揮探知二縱隊己駐紮板寨,旋即率部向板寨開進。曆盡艱難險阻的紅七軍一、二紅隊3000多人的隊伍,終於在板寨勝利會師了!

    紅七軍在板寨,休整了數日,紅七軍7名委員當中的代理書記等5名委員:陳豪人、張雲逸、李謙、龔鶴村、黃某某(士兵代表)均到了板寨,前委在這裏召開了事關紅七軍存亡的“板寨會議”、作出了遠程奔襲古州(今榕江縣)敵軍需物資守備團的決定,榕江之戰,戰果輝煌,紅軍繳獲敵軍大量的槍支彈藥,輕型野炮,無線電台,馬匹等軍需裝備,另外還籌款數萬銀元,補充了紅軍之需。

    在荔波,紅軍輾轉於洞塘、翁昂、立化、茂蘭、瑤麓、佳榮等鄉鎮,計50多個村寨,紅軍所到之處,宣傳發動民眾,寫下了約800多條的標語,播下革命的火種,為後來“黔桂邊荔波革命委員會”、“中共荔波支部”、“中共翁昂支部”的創建奠定了基礎。紅軍鎮壓惡霸,開倉濟貧,匡危扶困,受到人民的擁護和歡迎。板寨布依族青年姚吉安、玉老旺、佳榮坤地覃引菊(女)、覃樹銀報名參加了紅軍。由200多名紅軍武裝人員護送,從板寨轉移到翁昂鄉坡費養傷的紅軍傷員在當地群眾的嗬護照料下,傷愈全返部隊。

    紅七軍會師板寨,這是貴州高原迎來的第一支紅軍隊伍,具有重要和深遠的曆史意義。紅軍的豐功偉績,可歌可泣,永遠值得人們緬懷和紀念。

紅七軍板寨前委會議的正確決策

李明瑞(1896—1931):廣西北海人,參與領導百色起義和龍州起義,擔任紅七軍和紅八軍總指揮,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4朋率領紅七軍第一縱隊挺進荔波,1931年在江西於都縣被肅反擴大化迫害致死。    很多人都知道紅七軍曾在荔波縣洞塘鄉板寨村會師,還知道會師舊址風雨七十多年不被摧毀,而且即將對外開放,吸納遊客,但是,紅七軍板寨會師後召開的一次前敵委員會卻因參會人少,保密性強而令人鮮知。其實,這一次會議作出了重大的正確的決策,為紅七軍補充槍械,重返百色,取得勝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29年12月11日廣西左江起義成立了紅七軍;1930年2月1日廣西右江相繼起義,成立紅八軍(後與紅七軍會合統稱紅七軍)。兩軍成立不久,國民黨軍十分恐慌,遂調集重兵進攻百色,妄圖撲滅剛剛燃起的革命星火。為保存革命火種,紅七軍軍部和一、二縱隊3000餘人,向桂北挺進,轉到外線開展遊擊戰爭,擴大政治影響,補充部隊給養,不料在廣西思恩(今環江縣)遭到桂係軍閥楊騰師偷襲,隔斷了紅七軍一、二縱隊。在這種情況下,張雲逸軍長果斷率領軍部和第二縱隊北上,總指揮李明瑞奉命率領第一縱隊向西撒走。兩個縱隊自始失去了聯係。不久兩個縱隊分別從南丹(二縱隊)、宜北(今環江)進入貴州荔波南北兩鄉的洞塘(板寨)佳榮,相距20多公裏,經密探知情終於會師板寨。

    板寨會師後,下一步工作將如何開展?紅七軍前委就部隊的生存與發展,在當地召開了一個重要會議。前委委員張雲逸、陳豪人、雷經天、李謙、龔鶴村和士兵代表黃某某及總指揮李明瑞等6人均來到極寨。
前委書記鄧斌(鄧小平)雖然在廣西鳳山就離隊赴上海向黨中央匯報工作未進入貴州,但早己授權並作了交待。

    板寨前委會從當時紅七軍嚴重缺少槍支彈藥(起義地廣西百色無兵工廠,北撤路上彈藥消耗大,生活物資在攻打廣西懷遠時已得到一定的補充)的實際出發,決定放棄攻打四五十裏外、警衛薄弱的荔波縣城而去攻克二百多裏遠、有一個正規團守衛的古州(今榕江縣),因榕江縣是黔軍王家烈部與湘軍混戰的軍需囤積地,襲擊成功,將大大地滿足自己的軍械所需。果不其然,紅軍沿著苗山走小路跋涉數日艱難行進來到榕江後,正是貴州軍閥實力派王家烈作為“國民革命軍討逆指揮官”率部駐湘西洪江地區與湖南軍閥混戰,軍需後勤地守兵甚少之時。因而,不費吹灰之力就輕易拿下了榕江縣城,召開了幾千人的會議,繳獲了各種槍支達600餘支,各種子彈10萬發,輕型野炮2門,無線電台1部,馬500多匹和大量軍需裝備及10多萬銀元等。待王家烈追趕,無奈紅軍早已過境來到軍閥相互不買賬的李宗仁、白崇禧地盤而望洋興歎。

    綜上所述,極寨前委會議的重大而又正確的決策體現在:一是趁敵不備攻打榕江,繳獲大量軍需物資,解決了紅七軍當時槍彈十分緊張的問題,為返桂後收複百色起到了重要作用。二是總結了靈活的作戰經驗,為日後的東固石菱之戰、第五次反“圍剿”中的商虎腦之戰、二渡赤水中的爭奪婁山關之戰等提供了寶貴經驗。三是一路宣傳了紅軍的政策,爭取了民意,補充了兵員,起到了“播種機”、“宣傳隊”的作用。

板寨會師舊址陳列館藏豐富

    修葺一新的紅七軍板寨會師舊址大院,由一棟兩層一底的主樓及兩側各一層一底的廂房構成,占地麵積400多平方米。大門橫匾是當年紅七軍軍部特務連黨代表、百歲將軍吳西題寫的。板寨會師舊址紀念館:74年前紅七軍一、二縱隊轉戰黔桂邊界在荔波縣洞塘鄉板寨村召開曆史上的板寨會議。

    進入天井,右側廂房底層是當年紅七軍前委召開“板寨會議”的地方,牆上是紅七軍揮師挺進荔波線路示意圖及紅七軍前委鄧小平、張雲逸、韋撥群、陳豪人、雷經天、李謙、何世昌等7人的照片;樓上陳列了李天佑上將、洗恒漢中將、莫文驊中將、韋傑中將、吳西少將、歐致富少將等32位當年挺進荔波的紅七軍老同誌的照片和生平,紅七軍將士及家屬的題詞,以及18帽紅七軍在荔波開展擴軍、打土豪、開倉賑濟貧苦百姓、鎮壓惡霸的照片。

    左廂房底層是當年夥房如舊的陳設;樓上除到了當年紅七軍士兵行軍用的背包。

    主樓底層陳列了紅七軍當年使用過的槍支和刀劍標槍,以及副官許鳳翔、李振亞的照片和生平;樓上兩間是軍長張雲逸、總指揮李明瑞、政治部主任陳豪人當年的辦公處所,屋內陳列有床架、桌凳,牆上是他們的照片和生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