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席琳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鄧小平革命生涯的 第一度輝煌

(2005-02-22 09:27:29) 下一個

     時值1927年,轟轟烈烈、如火如荼的大革命突然逆轉,中國陷入一片白色恐怖。刹那間,腥風血雨,黑雲壓城。有多少曾經呼號革命的人,怯懦了,消沉了,甚至叛變了。誠所謂大浪淘沙始出金,如同許多革命誌士一樣,鄧小平不僅沒有退縮,而是更加堅定地邁開步伐繼續前進,並就此譜寫了他革命生涯的第一度輝煌。

    鄧小平在黨轉入地下後擔任了中共中央秘書長,他身係中央核心領導安危,戰鬥在白色恐怖下的上海,充分顯示了他的才智、果敢、機敏……

   1927年,是中國革命史上最為悲壯慘痛的一年。

  從這年3月到第二年上半年,26000多共產黨人和28萬多革命群眾被殺害。鮮血浸透了中華大地。中國共產黨遭受到嚴重挫折,黨員數量從大革命高潮時的6萬多人急遽減少到1萬多人。形勢極為嚴峻。

  但是,革命的火種並沒有被撲滅,新的更加偉大的鬥爭又拉開了帷幕。

  這年6月底的一天,在由西安開往鄭州的火車上,坐著一個身著便裝、個子不高的男青年。一路上,到處都在抓人,氣氛十分緊張,而這個人舉止從容,沉默不語中透露出剛毅和機警,他就是鄧小平。他此行是要從鄭州轉赴武漢,尋找在武漢的中共中央。

  鄧小平於1926年底奉黨的指示,提前離開莫斯科中山大學,回國參加大革命。他從莫斯科經庫倫?今烏蘭巴托?雪、包頭、銀川,經過一個多月艱苦跋涉,於1927年2月到達西安,在馮玉祥國民聯軍任中山軍事學校政治處長。“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馮玉祥倒向蔣介石。6月19日,在鄭州與汪精衛進行會談的馮玉祥,下令所屬部隊所有政治處長到開封集中受訓。鄧小平與同在中山軍事學校開展統戰工作的中共黨員劉伯堅、史可軒、李林等商量,大家都認為鄧不能去開封,而應去武漢找中央。

  鄧小平迅速離開西安,踏上南下的路程。他走後不久,劉伯堅等200多名共產黨員被馮玉祥“禮送出境”,擔任中山軍事學校校長的史可軒被國民軍第二軍師長田生春殺害。

  鄧小平輾轉來到武漢,與黨取得聯係,到中央軍委報到,並見到了軍委書記周恩來。這是兩人自1924年7月在巴黎分別後的第一次見麵。戰友重逢,分外激動,周恩來要鄧小平留在中央工作。

  鄧小平隨即留下來擔任中央秘書。當時中央秘書長是鄧中夏。總書記……

  從此,他由鄧希賢改名為鄧小平。父親給他起的名字叫鄧先聖,5歲時進私塾,教書先生說“先聖”這個名字對孔聖人有失恭敬,給他改名鄧希賢。在武漢,這是第二次改名,為的是適應黨轉入地下後新的鬥爭環境。

  隨後,鄧小平參加了“八七會議”的籌備工作並參加了會議。

  漢口,舊租界三教街41號?現鄱陽街139號?雪,一幢西式公寓的二樓,當時這是一位蘇聯顧問的寓所。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這裏召開緊急會議,討論大革命失敗後黨的方針和任務。這就是著名的八七會議。

  “八七會議”是在危急形勢中,在極端保密的情況下進行的。20多名代表分三天三批,或走正門,或走後門,悄悄進入開會地點,會議結束前不能出入這幢房子,有人送飯。會議開了一天一夜。鄧小平不僅參加會議,還負責會議的具體組織工作,他在會前最早進入開會地點,是在最後離開的,晚上睡地鋪,在樓上呆了6天。

  “八七會議”總結了大革命失敗的教訓,在中國革命處於嚴重危機的情況下,確立了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正確方針,重新鼓起同國民黨反動派進行鬥爭的勇氣,從而為挽救黨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

  1980年,鄧小平重返武漢曾參觀“八七會議”會址。他端詳著掛在牆上的會議代表照片,感慨地說:“當時都是年輕人。毛澤東34歲,瞿秋白29歲,李維漢31歲,任弼時23歲,我23歲,陸定一那時比我小兩歲……”如今,當年在這裏開會的年輕人都已不在人世,隻有這幢曆盡歲月滄桑的老房子,依然見證著曾經發生在這裏的那段永載史冊的故事。

  在“八七會議”上,鄧小平第一次見到了比他大11歲的毛澤東。

  為適應形勢的變化、有利於隱蔽鬥爭,9月,中央由武漢遷往上海。鄧小平隨中央到了上海。12月,23歲的鄧小平被任命為中央秘書長。

  鄧小平一生曾三次擔任中共中央秘書長職務。在上海,這是第一次。第二次是在長征途中,最後一次是在建國初的20世紀50年代中期。建國後的秘書長,負責處理中央日常工作。前兩次的秘書長主要是負責中央機關工作,但崗位也很重要。特別是中央在上海時期,由於處於白色恐怖的環境裏,需要一套嚴密有效的工作機構,秘書長這個職務就顯得十分具體而關鍵。

  在上海擔任中央秘書長,是鄧小平第一次在黨內擔任重要拔瘛?

  黃浦江邊,鄧小平進入他革命生涯的新曆程。

  他由長江出川,在塞納河邊入黨,到莫斯科河畔深造,黃浦江岸擔當重任,不久之後,又在左、右江點燃革命之火。江與河,似乎總是與鄧小平結伴而行。

  江河滔滔,奔流不息。

  當時,黨中央和各級組織遭受嚴重破壞,黨的工作由公開轉入地下,這是一個急劇、重大的轉折。中央到上海,迅速著手恢複、整頓、重建黨的組織,建立秘密工作機關,組織全國的秘密交通網。黨中央通過秘密係統,領導全國的革命鬥爭。這些工作,是在極其險惡的環境中進行的。

  形勢極為緊迫、嚴峻,工作又千頭萬緒。中央急需忠誠可靠、精明強幹的幹部。鄧小平在這個時候擔任中央秘書長,不啻是臨危受命。

  他列席和參加中央各種會議,負責會議記錄,文件、電報印發往來,交通聯絡,經費管理,會議安排等各項工作。按照秘密工作的要求,中央領導和機關人員互不知道他人住處。特別像周恩來等重要而又出名的人物,住處更是經常變換。而鄧小平卻掌握著中央領導人的住處、接頭地點、地下交通網等絕密情況。他直接負責黨中央的工作中樞,身係中央領導人乃至整個中央機關的安危,稍有疏忽,就會給黨帶來無法估量的損失。他既要負責機關事務,又要協助中央負責人處理許多重要的日常工作,是中央工作機關的核心人物之一。

  鄧小平不僅要處理中央決定了的工作,起承上啟下的作用,而且具體負責秘書處的工作。

  秘書處,下設五個科:文書科,負責文件的印、發、收、管;內交科,負責中央機關各部門文件、情報的傳遞;外交科,負責中央與各省黨的組織的交通聯絡,包括文件、經費的傳送,人員往來的接送等,在各省設有秘密交通站;會計科,負責經費管理;翻譯科,負責俄、德、英文來往文電的翻譯。

  僅從以上所列秘書處的工作職責,就可以看出中央秘書長這個角色是何等的重要。

  1928年1月,中央臨時政治局決定周恩來負責中央日常工作,5月之前的這段時間,許多工作是鄧小平協助周恩來處理的。5月,周恩來等中央負責人到莫斯科參加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李維漢、任弼時留守,負責中央日常工作。鄧小平為留守中央秘書長。9月,中央負責人從莫斯科回到上海。周恩來在六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兼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秘書長。鄧小平繼續協助周恩來工作。

  在中央秘書長的崗位上,鄧小平幹得很出色。

  上海,國民黨統治的中心地區,在……

  為了掩護身份,鄧小平當過雜貨店老板、古董店老板。

  他曾兩次險些被捕。

  一次,鄧小平與羅亦農接頭,辦完事,他剛從羅亦農住處後門出去,前門巡捕就進來了,羅亦農被捕。鄧小平出門後,看見扮成擦鞋匠的特科的一位同誌用手悄悄一指,示意出事了。前後就差不到一分鍾時間。羅亦農,時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後被叛徒出賣,英勇就義。

  還有一次,巡捕正在周恩來住處搜查,鄧小平不知道,敲門要進屋。幸好搜查的人中有我黨特科的一位同誌,他故意答應了一聲,鄧小平一聽聲音不對,立刻離開了。當時鄧小平夫婦和周恩來夫婦同住在這一幢樓裏。特科事先得到情報,通知了周恩來、鄧穎超和張錫瑗。而鄧小平不在家,不知道這個突然情況,差一點落入虎口。

  在公共租界的滬中區鬧市中心四馬路?穴今福州路?雪有一個天蟾舞台,它後麵的447號,樓下是“生黎醫院”,樓上有三間房子,是中央的一處秘密機關。鄧小平經常在這裏工作。這個機關從建立起到1931年1月六屆四中全會前後,都沒遭到破壞。直到發生顧順章叛變事件,中央才放棄了這個機關。

  顧順章是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特科負責人,1931年4月,顧順章送中央政治局委員張國燾去鄂豫皖根據地後,竟然違反秘密工作原則,在武漢一個遊藝場耍魔術,結果被叛徒指認被捕,當即叛變。武漢國民黨特務機關立即將此情況發密電給南京中統特務頭子徐恩曾。徐的秘書、共產黨員錢壯飛譯出電報,立即向中央報警。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周恩來領導特科采取果斷措施,迅速轉移了在上海的中央機關、江蘇省委機關和所有有關人員。但是在敵人監獄中未暴露真實身份的惲代英卻被顧順章供出,慘遭殺害。

  接著,又發生了中共中央總書記向忠發叛變事件。向忠發不聽周恩來的勸說、警告,擅自外出。6月22日,在汽車行雇車時被人認出告發,當即被捕,兩天後叛變,他帶著特務到周恩來的住址抓人,結果撲了空。向忠發叛變當天,周恩來就知道了,已經及時轉移。

  顧順章和向忠發叛變事件發生時,鄧小平已經不在中央工作,但是,他因向中央匯報工作,於這年2月從紅7軍回到上海。鄧小平任中央秘書長時與顧順章、向忠發經常見麵。如果不是周恩來等考慮周密、機智果斷,迅速采取了安全措施,鄧小平的處境是很危險的。

  多少年以後,鄧小平回憶上海的這段經曆,感慨地說:“那個時間很危險呀,半分鍾都差不得,”“我們在上海做秘密工作……”

  這是一批共產黨職業革命家,成熟、幹練、機智,信仰堅定、矢誌不渝,願為實現崇高理想獻出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他們又大都不過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同樣樂觀、活躍,朝氣蓬勃,熱愛生活。

  在上海,鄧小平與張錫瑗結婚了。這對年輕的夫婦,很長時間是和周恩來夫婦同住在一起,鄧小平、張錫瑗住樓下,周恩來、鄧穎超住樓上。鄧穎超後來回憶說,那時候,常常聽到樓下那小兩口又說又笑。

  鄧小平擔任中央秘書長,有機會參加政治局會議、參與許多黨的重大決策活動、收看到各省向中央的報告,經常接觸黨的重要領袖並協助中央負責人處理大量日常工作,這是十分重要的鍛煉。可以說,在他從一名堅定的共產黨員成長為優秀的中堅人物的革命曆程中,這段時間,是一個飛躍。

 

鄧小平作為中央代表指導廣西革命,發動了百色、龍州起義,讓革命之火照亮了中國西南邊疆的黑暗夜空……

 

  1929年秋,在贛南、閩西根據地的毛澤東寫了一首《清平樂·蔣桂戰爭》:

  風雲突變,軍閥重開戰。灑向人間都是怨,一枕黃粱再現。

  紅旗躍過汀江,直下龍岩上杭。收拾金鷗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軍閥重開戰”給紅軍的發展和根據地的開辟、擴大造成了有利條件。1929年3月,朱、毛率領紅4軍由江西進入福建西部,後相繼占領長汀、龍岩,9月,占領長汀以南龍岩以西的上杭,在新根據地,發動群眾開展土地革命。

  當毛澤東在閩西根據地滿懷勝利的喜悅揮筆作詞、領導群眾“分田分地真忙”的時候,鄧小平到了廣西南寧。他此次赴廣西,直接原因也是由於蔣桂戰爭爆發後,廣西出現有利革命的形勢。

  蔣桂戰爭,即1929年4月爆發的蔣介石與桂係軍閥李宗仁、白崇禧之間的戰爭。這場戰爭,李宗仁、白崇禧敗北,被逐出廣西。蔣介石委任原桂係將領俞作柏為廣西省政府主席,李明瑞為軍事特派員兼綏靖公署主任。在大革命期間,俞、李曾積極擁護中共的主張,大革命失敗後,仍與我黨保持著聯係。俞、李二人在廣西勢力薄弱,又深知靠蔣介石靠不住,便請求中共派人到廣西工作,幫助他們擴大勢力。

  中央隨即決定派得力幹部前往廣西,利用軍閥之間的矛盾,打開革命的局麵。周恩來提議派鄧小平去,得到中央同意。中央遂委任鄧小平為中共中央代表,赴廣西做俞作柏、李明瑞的統戰工作,發展我黨力量,相機舉行武裝起義。

  中央代表是權威性很高的職務,代表中央指導派往地區的工作,是這個地區黨的最高負責人。

  鄧小平乘船由海路先到香港,9月初,由香港到達南寧……

  鄧小平到南寧後,化名鄧斌,公開身份是“省政府秘書”。對俞作柏、李明瑞開展統戰工作,他全權代表中共;對廣西地區黨的工作,他代表中央實施領導。

  在南寧,鄧小平與廣西特委書記雷經天取得聯係。中旬,主持召開了中共廣西省委第二次代表大會。這次大會確定了“深入土地革命宣傳和行動”、“準備武裝暴動奪取政權”的工作方針。

  與此同時,中央和廣東省委陸續派了張雲逸等40多名幹部到了廣西。

  很快,鄧小平與俞作柏建立起密切合作關係。這中間,俞作豫起了不小作用。俞作豫,俞作柏的胞弟、李明瑞的表弟,中共黨員。

  俞作柏,是經過風雨、見過世麵、能征善戰的舊軍隊將領。而他麵前的中共中央代表鄧斌,無論年齡、名氣,似乎都沒有讓人特別值得尊敬的地方。但是,這個20幾歲年輕人的成熟、穩健、敏銳、所表現出的很高的政治水平,贏得俞作柏由衷信服和尊重。

  由於俞作柏與我黨的合作,工作很快開展起來。

  在我黨影響、要求下,俞、李釋放了“四一二”政變時桂係軍閥逮捕關押的共產黨員,工會、農會會員和進步青年。

  俞、李接受鄧斌建議,開辦廣西教導總隊培訓初級軍官。我黨派往廣西的幹部徐開先、張雲逸分別任總隊長、副總隊長。我黨選送了100多人進入教導大隊學習。

  通過多方工作,張雲逸、俞作豫分別擔任了廣西省政府警備第4大隊、第5大隊大隊長,並在這兩個大隊中撤換反動軍官,安排了一批我黨的幹部。

  鄧小平對俞、李的統戰工作開展得很順利。就在這時,情況出現變化。在汪精衛的利誘、敦促下,俞作柏、李明瑞決定跟汪精衛共同倒蔣,向蔣介石開戰。10月初,俞、李率軍向廣東進發。

  我黨曾勸告俞作柏、李明瑞不要急於對蔣開戰,因為,從軍事上講,沒有這個力量;從政治上講,正好給蔣介石鋤掉傾向中共的俞、李提供了借口。但是俞作柏、李明瑞沒有聽從我黨勸告。

  鄧小平預計形勢很快會出現不利變化,在俞作柏、李明瑞調集部隊出發之前,以守衛南寧為理由,說服他們把實際由我黨控製的警備第4大隊、第5大隊和教導大隊留了下來。不僅如此,張雲逸還被任命為南寧警備司令。

  此時,南寧局勢已經不穩。鄧小平、張雲逸迅速、敏銳地作出判斷:俞、李討蔣,難有勝算,廣西形勢很可能急轉直下,必須作好應變準備。鄧小平、張雲逸等利用警備司令的職權,命令把軍械庫中5000多支步槍和一些機槍、迫擊炮以及大批彈藥裝上船隻,在邕江碼頭待命。

  不出所料,沒過十天……

  鄧小平、張雲逸等當機立斷,舉行兵變。張雲逸帶領警備第4大隊和教導總隊一部,溯右江而上,開赴百色地區。鄧小平帶領地方黨組織的同誌、少量警衛部隊護送已經裝運上船的武器彈藥也隨後沿右江撤到百色。

  前一天,李明瑞、俞作豫已帶領警備第5大隊沿左江撤向龍州。俞作柏則去了香港。

  由南寧往西30公裏,邕江一分為二。通向西北方向的叫右江;通向西南方向的叫左江。左右兩江流經的地帶就是左右江地區。百色在右江邊,離南寧210公裏;龍州在左江邊,離南寧150公裏。百色到龍州的距離與到南寧差不多。

  10月22日,鄧小平、張雲逸等帶領部隊到達百色。

  百色,依山傍水、景色秀麗,是右江地區政治、經濟中心。右江地區有很好的農民運動基礎。共產黨員韋拔群就是這—帶很有名的農民運動領袖。

  鄧小平、張雲逸一到百色,便立即著手武裝起義的準備工作。

  首先是發動、組織、武裝群眾,把從南寧運來的幾千支槍分發到各縣,組織農軍和工人赤衛隊;同時,繼續整頓和改造部隊,清理了一些舊軍官;為防患於未然,消滅了熊鎬的第3警備大隊。熊鎬,反動舊軍官,第3警備大隊大隊長。南寧兵變後,他也帶部隊尾隨第4警備大隊從南寧到了百色,圖謀火並警備第4大隊,擴充自己的實力。就在他暗地與桂係軍閥聯係準備動手時,鄧小平、張雲逸等先下手為強,以張雲逸請吃飯的名義,誘捕並處決了熊鎬,接著,指揮部隊分幾路突然向第3警備大隊發起攻擊,經激烈戰鬥,全殲了敵人。

  中央批準了起義計劃,並頒發了紅7軍、紅8軍的番號。

  12月11日,原廣西省政府警備第4大隊及教導總隊一部,正式宣布起義,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7軍。張雲逸任軍長,鄧斌(小平)任中共前敵委員會書記兼政治委員。下轄3個縱隊共3000餘人。第二天,右江蘇維埃政府成立,雷經天任蘇維埃政府主席。

  宣布起義前幾天,鄧小平離開了百色。他接到中央電報,回上海匯報工作。他準備先到龍州,部署龍州起義和成立紅八軍的工作。正巧,在途中遇見了李明瑞。而李正要去百色。李去百色的目的,是想爭取右江部隊與他一同反攻南寧。鄧斌、李明瑞雖然相互聞名,但未曾謀麵。兩人途中不期而遇,是第一次見麵。

  李明瑞對是否舉行起義有些猶豫,經過與鄧斌一番交談,最終毅然決定,跟共產黨走,在龍州舉行起義。李明瑞曾在北伐戰爭中任旅長,屢建戰功、名聲赫赫,他年長鄧斌8歲。在他人生路程麵臨新抉擇的關鍵時刻,是一位第一次見麵的年輕的中共黨員鄧斌,幫助……

  決心下定,李明瑞與鄧小平一起又回到龍州。龍州,是座邊陲小城,離越南不遠。鄧小平在龍州與李明瑞、俞作豫等把起義的事定了下來,就匆匆上路,繞道越南,趕往上海。

  1930年2月1日,李明瑞、俞作豫在龍州宣布起義,紅8軍成立。軍長俞作豫,政委鄧斌(兼)。下轄兩個縱隊,共1000餘人。李明瑞任紅7軍、紅8軍總指揮,鄧斌任總政委。

  百色、龍州起義的特殊意義在於:這兩次起義,在遠離爆發武裝起義較為集中的華南、華東、西北地區的西南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點燃了武裝鬥爭之火,讓革命的火焰,照亮了西南黑暗夜空。

 

鄧小平開辟了左、右江根據地,率領紅7軍,紅8軍浴血奮戰,艱難跋涉數千裏進入中央蘇區,使這支經過戰火洗禮的紅軍隊伍匯入了中國革命戰爭的洪流之中……

 

  1930年2月初,鄧小平再次從上海經香港繞道越南到達廣西。

  一年多以前,他與妻子告別去廣西。而這次再赴廣西,是在妻子與他永別之後上路的。鄧小平在上海與妻子的重聚是幸福的,可是,不幸突然降臨,張錫瑗因難產去世,女兒不久也夭折了。他把張錫瑗的後事托付給同誌,忍受著巨大痛苦,肩負中央賦予的任務匆匆出發了。

  鄧小平先到了龍州。

  這時,形勢已出現變化:李明瑞、張雲逸率紅7軍進攻南寧,在隆安與敵發生激戰,遭受重大傷亡,右江根據地隻留下韋拔群的第3縱隊,百色被敵占領。俞作豫率紅8軍離開龍州,配合紅7軍行動,正在途中,左江根據地已經空虛,不久前,還發生了第2縱隊司令黃飛虎叛變事件。

  打南寧有全軍覆滅的危險。鄧小平要求紅7軍停止打南寧,並要紅8軍撤回龍州。不久,俞作豫率紅8軍回龍州。在對左江的工作做出部署,形勢稍有穩定之後,3月,鄧小平離開紅8軍,到右江找紅7軍。

  鄧小平與俞作豫在龍州的分別,竟成永別。

  鄧小平走後,因敵我力量懸殊,紅8軍遭受嚴重挫折,龍州被敵占領。俞作豫率第2縱隊艱苦轉戰,退至憑祥,最後失敗。至此,左江紅色政權丟失。俞作豫到香港找黨組織,因叛徒出賣被捕,被押回廣州,在黃花崗英勇就義,時年30歲。死前寫下絕筆:“十載英名宜自慰,一腔熱血豈徒流。”

  鄧小平離開龍州到了右江的東蘭。韋拔群和他帶領的第3縱隊在這裏。鄧小平在東蘭住了兩個月。這段時間,他和韋拔群一起領導東蘭地區的土地革命,加強部隊和政權建設,兩人真誠相待,建立起很深的友誼。

  鄧小平、韋拔群分析紅7軍主力可能在向河池移動,5月底,鄧小平告別韋拔群,到河池尋找李明瑞、張雲……

  戰友重逢,倍感親切。半年前,鄧小平與李明瑞在龍州第一次見麵,兩人一番交心之談,使李明瑞下定參加紅軍的決心;半年後,鄧小平麵前的李明瑞,已經是一名政治堅定、鬥爭英勇的紅軍高級指揮員了。鄧小平告訴李明瑞,中央決定,接受他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從此,兩人成為真正誌同道合、共同奮鬥的戰友,雖然後來在一起並肩戰鬥的時間並不長,卻結下了一段生死之情。

  1986年,鄧小平重返廣西,多次談起當年在廣西的鬥爭經曆,談起與李明瑞的戰友之情:“李明瑞很不錯,參加了革命非常刻苦。我和他從廣西到江西,他沒有騎過一次牲口,就是走路。我也陪著他一快兒走,我們兩個走前麵,帶個先遣連。”

  在河池,鄧小平、李明瑞、張雲逸等確定了紅7軍下一步行動計劃和發展方向:回師右江,收複百色,鞏固和擴大右江根據地。

  6月初,紅7軍經兩天激戰,收複百色。又乘勝擴大戰果,相繼收複奉儀、恩隆、思林、果德等右江沿岸各縣縣城,全部恢複右江蘇區。

  7月,由於滇軍入桂,形勢變化,紅7軍主動撤出百色。在平馬附近果化一帶,伏擊滇軍張衝指揮的先頭師。這是一場惡戰,紅7軍斃傷敵數百,自己亦傷亡200餘人。蔣介石令滇軍入桂,一是為牽製桂係的討蔣行動,二是為消滅廣西紅軍。張衝剛剛占領百色,趾高氣揚,不想在平馬遭紅7軍重創。

  平馬一仗,穩定了形勢。鄧小平、李明瑞、張雲逸等決定紅7軍在平馬進行整訓,開展土地革命,建設根據地。

  平馬整訓這一段,按鄧小平後來說的,“是紅7軍的極盛時期。”根據地發展到13個縣,100萬人口,有20多萬群眾參加了農會、工會、婦女會等群眾組織,地方赤衛隊發展到幾萬人。紅7軍由三個縱隊不到3000人擴大到四個縱隊8000人。右江蘇區一片紅紅火火。

  這期間,由於種種原因,紅7軍與中央的聯係中斷。“立三路線”主導下的中央間接了解到紅7軍的一些情況,對紅7軍不打大城市的做法不滿意。在這個背景下,10月初,中央和南方局代表鄧崗來到紅7軍。

  鄧崗傳達了李立三主持下的中央的指示:右江地區紅軍,奪取柳州、桂林,向廣東的西江、北江發展,協同東江紅軍進逼廣州。鄧崗並不知道,鄧小平等紅7軍領導人更不知道,9月底,在上海召開了擴大的六屆三中全會,李立三的“左”傾錯誤已經被糾正,停止了紅軍冒險攻打大城市的計劃。

  鄧小平、張雲逸等不讚成打柳州、桂林,但是,又不能不執行中央的命令。前委決定……

  在河池,鄧小平與韋拔群分別。

  這又是一次鄧小平與戰友的永別。那個時候,分別常常就是永別。其實,大家都做好了死的準備。 

  紅7軍整編後,韋拔群任21師師長,但這個師隻有番號沒有部隊。原3縱隊全部編入19師、20師,韋拔群留在右江地區堅持鬥爭,重建部隊。對這個決定,韋拔群以大局為重,表現出寬廣無私的胸懷。韋拔群,廣西東蘭人,壯族,1924年進入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後回廣西開展農民運動,1929年入黨,鬥爭英勇、聯係群眾、在群眾和紅軍中威望很高,人稱拔哥。紅7軍走後,韋拔群留在右江繼續戰鬥,1932年10月,被叛徒暗害,時年38歲。

  11月初,紅7軍離開河池,開始了艱苦漫長的轉戰曆程。

  11月中,在天河縣四把附近,與桂軍覃連芳師遭遇,激戰三日,紅7軍撤離,殲敵近500人,紅7軍傷亡300人。

  12月中,進攻長安鎮,激戰5日,終未能攻下,殲敵500餘人。

  12月下旬,攻武崗,因情報有誤,攻城4日不下,第5天敵調集5個團在飛機配合下對紅7軍實施合圍,紅7軍果斷撤離。此戰紅7軍傷亡很大,55團團長犧牲。

  李明瑞、鄧小平、張雲逸等率領紅7軍且戰且走,仗,越打越艱苦。

  1931年1月初,紅7軍攻占全州,得到短暫休整。鄧小平主持召開紅7軍前委會,會議否定了鄧崗等人攻打桂林的主張。會後,鄧崗離開紅7軍到上海向中央匯報工作。

  隨後,紅7軍離開全州到達湖南江華,又遭敵圍堵,遂撤回廣西賀縣的桂嶺。稍事休整,經東陂出廣西,進入廣東連縣。粵軍8個團追至,激戰兩天,退到廣東省樂昌縣的梅花村。這時,已經是1月底。

  前委在這裏與中共樂昌縣委取得了聯係,才知道中央已經糾正了李立三“左”傾冒險主義錯誤。前委決定在小北江地區建立根據地。

  但是,幾天後,廣東軍閥陳濟棠、湖南軍閥何健調集軍隊,南北夾擊,向紅7軍撲來。戰鬥異常殘酷。紅7軍斃傷敵近千人,自己傷亡700人,連以上幹部傷亡三分之一,20師師長李謙和一名團長、一名副團長犧牲,軍參謀長負傷。紅7軍撤出戰鬥。這一仗,鄧小平一生記憶深刻。1992年,老人南巡到廣東,提起當年的激戰,仍萬分惋惜地說:在梅花一仗中……

  前委決定放棄建立小北江根據地計劃,迅速離開粵北,到江西與朱、毛紅軍會合。

  2月10日,李明瑞、鄧小平率紅7軍主力到達江西省崇義縣,與我黨領導的崇南遊擊大隊會師,並與中共贛南特委取得聯係。張雲逸帶領的部分部隊,在強渡武水時被敵阻隔於對岸。3個月後,張雲逸、李明瑞帶領的兩支部隊在江西永新會師。

  紅7軍到達崇義,已進入湘贛根據地。但是,紅7軍是在崇義發展,還是與朱、毛紅軍會合,前委認為急需中央指示,決定鄧小平到上海向中央匯報。

  鄧小平離開崇義,踏上了去上海的迢迢路途。

  李明瑞、張雲逸率紅7軍剩下的2000多官兵於這年7月到達江西興國,與朱、毛紅軍會師。11月,在瑞金召開的第一次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工農兵代表大會上,臨時中央政府主席毛澤東親手授予紅7軍一麵錦旗,上麵書寫著4個大字:“轉戰千裏”。

  “紅7軍能打啊!”到了20世紀70年代,毛澤東還幾次對鄧小平這樣說。

  百色、龍州,右江、左江,廣西的山山水水,在廣西的這段鬥爭經曆,鄧小平不會忘記。

  鄧小平於1929年9月到廣西,1931年2月離開紅7軍,前後共1年零5個月。這段時間雖然不長,但給了鄧小平太多的經曆、錘煉和考驗。統戰、兵變、戰爭、農民運動、黨內鬥爭,使他的革命人生一下子豐富了許多。尤其是指揮打仗、戰場拚殺,給了他從未有過的體驗。26歲的鄧小平,不僅是一位合格的中央秘書長,而且是一位合格的紅軍政委了。

  領導發動百色、龍州起義和創建左右江根據地,在鄧小平一生經曆中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紅7軍的曆程,是悲壯、光輝的曆程。從……

  左右江根據地雖然存在時間不長,但是,作為中國共產黨在土地革命時期領導建立的許多根據地之一,對於推動土地革命,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做出了重要貢獻。尤其是在遠離革命中心區域的西南邊陲少數民族地區,建立起共產黨領導的紅色政權,它的意義和影響是深遠的。左右江根據地的這一段英勇鬥爭,將永載史冊。

轉自《中華兒女》

 
來源:《銀潮》2004年第7期  作者:彭程邵維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