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523)
2006 (529)
2007 (113)
1922年2月洛克受美國農業部派遣,來中國雲南尋找抗病毒的栗子樹種。這是他渴望已久的第一次中國之行。
當時美國農業部的大衛·費樂德告訴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洛克正巧在雲南考察,《國家地理》雜誌於是同意為1923年2月洛克在雲南的探險活動提供必要的資金。
於是,洛克開始了向滇西北以至康藏地區的長途跋涉。常年於亞洲雨林山地行走,使得洛克對高山密林有著地理學家的熱忱。
他曾在日記中詳述攀越玉龍雪山、梅裏雪山(又稱太子雪山,藏民神峰卡瓦格博)的艱辛。
洛克和他的探險隊在西藏一峽穀(H'tchachen Valley)的行進途中(1926-7-15): 該峽穀離黃河源頭不遠。
穿越梅裏雪山地段絕非易事。至今翻越山口的滇康公路也隻在夏季通行。當年洛克攜著笨重的照像機與大塊的玻璃膠片,不僅翻過了山口,還冒著葬身急流深峽的危險溜索、漂筏,到了獨龍人與怒族的區域。
洛克的助手在西藏峽穀探險途中休息(1926-7-17)
在《國家地理》雜誌的資助下,在短短幾個月內洛克就收集了60000件植物標本、1600件鳥類標本和60件哺乳動物標本。
這些植物標本,至今珍藏在美京華盛頓的Smithsonian Institution博物館內。動物標本,則存放在美國幾所著名的大學裏。
但使洛克聞名遐邇的,還是他給美國《國家地理》寫的那10篇文章。這些文章雖然都是洛克的“副產品”,但每篇稿酬高達1500美元。
這些文章都有一個基本的背景:異國邊民,草莽雪嶺,雄奇壯麗的自然風光,土匪滋擾層出不窮,土司與活佛,一個奇特的與現代文明社會相隔絕的世界。這是讀洛克發給國家地理雜誌的一篇篇文章一張張照片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