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523)
2006 (529)
2007 (113)
如果說,麗江的玉龍雪山,是鑲嵌在滇西北高原“香格裏拉”側畔的一顆明珠。而位於玉龍雪山腳下的玉柱擎天,在雪山雪水常年滋潤下,鬱鬱蔥蔥,似瑤池仙境的話。那麽,正是由於美籍奧地利學者約瑟夫·洛克等人的早期工作, 才為香格裏拉這一人類不容玷汙的理想, 撐起了一片藍天。
1884年,約瑟夫·洛克生於維也納一個仆人的家庭,他6歲喪母,很早就目睹人世間的冷暖,小時候的夢想是做一個傳教士,像英國小說《簡·愛》中女主人公的表哥聖約翰一樣到神秘的東方去傳道,所以從13歲開始,就自學漢語和阿拉伯文。18歲開始,洛克在歐洲各地流浪,隨後又找了份在輪船上當水手打工的差事,在北美和加勒比海等地漂泊。1907年他到了夏威夷,加入了美國國籍,並自學起植物分類學。
約瑟夫·洛克: 在整個世界裏,還有什麽地方有什麽樣的景色,等待著攝影者和探險者的!
在入美之前,他就深受柏林大學校長李希霍芬的感召,對東方向往不已。對植物發生和植物分類學的偏愛不但沒有奪走他對東方的向往,反而更讓他認識到中國的橫斷山脈對研究物種起源和植物進化之獨特。李希霍芬及英國植物學家對植物王國的考察報告,激動著每一個真正的植物收集家。
在不到12年的時間裏,自學成才的他從夏威夷森林與國土部門的一個植物采集員成為一流的植物學家,並在夏威夷大學任植物學教授。
1920年,一戰剛過,美國軍方為防範日後需要,開始研究大風子果油對麻瘋病的治療。三十六歲的洛克雖無文憑,卻以其卓越的夏威夷植物分類研究而得美國農業部資助。此後兩年,他順利地在暹羅、緬甸找到並帶回樹種。至此,三十八歲的他終於可以象老李希霍芬一樣,沿千年古道、圓少年美夢。
此外,洛克這個怪才還精通匈牙利語、法語、拉丁語、希臘語和英語等八、九種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