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拯救國寶
1946年,長春街頭,春寒陡峭,一群解放軍戰士正在街頭烤火,其中一個小戰士抱著幾幅畫在張克威麵前走過,張克威讓小戰士停下來,打開其中的畫卷,仔細一看,原來是稀世之寶《清明上河圖》,張克威大喜過望,就吩咐手下人給收藏起來。
《清明上河圖》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繪製的不朽傑作,也是繪畫史上的無價之寶。第一位收藏人是宋徽宗,他用瘦金體親筆在畫上題寫了“清明上河圖”五個字。後來,末代皇帝溥儀將這幅名畫帶到長春。二戰結束時,偽滿洲國的皇宮因失火一片混亂,《清明上河圖》便流散到了民間,幸好被張克威給發現了。
張克威將《清明上河圖》送進了東北博物館,後來又轉送北京故宮博物院,珍存至今。
2.借轉三軍
抗日戰爭勝利後,張克威率領二野的幹部總隊, 隨高崗、陳雲、劉少奇等從太行山出發,日夜兼程,抵達東北。
張克威任戰軍東北民主聯軍長春警備司令部參謀長,和林彪率領的四野並肩作戰。不久,民主聯軍建製撤消,張克威調任新成立的吉林省人民政府建設廳廳長。
東北人民政府成立時,張克威被任命為農業部副部長,為恢複和發展東北地區的農業生產做了大量開拓性的基礎工作。 這些部門在張克威的領導下,為東北地區農業的恢複和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持。如消滅了牛瘟、馬疥癬、牲畜炭疽三大傳染病,進口了大量優良品種,為改良本地及培育新種創造了條件。
上海解放時,張克威被臨時調到三野,隨軍管會接收國防醫學院,張克威任政委,後來三野華東醫學院擴建為第二軍醫大學,國防醫學院成為該校的附屬醫院,該醫院後來成為長海醫院。
3.辟地辦學
為了開墾北大荒,東北人民政府決定創辦一所農學院,由張克威兼任院長。不久,東北人民政府撤消。張克威解甲歸田,全身心投入到農業教育中去。
張克威曾在美國進了四所大學。他辦學伊始,就深謀遠慮,力求學科齊全,辦有自己特色的綜合型的農學院。
為選校址,張克威出小東門,策馬東行30裏,經馬官橋,至天柱山下的渾河岸邊,他獨具慧眼,看中了大清朝開國皇帝奴爾哈赤的陵墓,覺得這裏既風景秀麗,又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就到處遊說,最後定校址在東陵這塊風水寶地,學校占地二萬二千多畝,是至今為止,中國麵積最大,學科最齊全的綜合性農業大學。
4.名人效應
建校伊始,張克威親自到全國各地招聘人才。當他得知複旦大學要調整的消息,就找到教育部和東北局,要求將複旦大學的農學院和東北農學院合並到新籌建的學校中來。
在上海複旦大學,他帶領接待小組麵見師生,對於老教授,他逐個談話。對全校師生,他在大會上口若懸河,介紹東北的形勢和學校發展的前景。在他的現身說法和鼓動下,除茶葉專業,複旦大學的農學院全部搬遷到東北。
張克威最早鼓勵有名望的老教授招收研究生和留學生,還利用自己在軍、政、和科技界的關係,不失時機地向有關部門推薦學校裏的人才,使他們成為社會名流。50年代中期,以陳恩鳳、吳友三、楊守仁、毛宗良為代表的一大批專家和教授取得的成果,使新學校在同類院校中名聲大振,令人仰幕。
5.慧眼識英
在辦學過程中,張克威求賢若渴,凡是聽說哪兒有人才,即便存在不足,隻要願意改正,他都想方設法招聘到學校。張克威或親自造訪,躬身邀請,或寫信、打電話,邀請他們到學校作學術報告、訪問等,並想方設法留住他們。
辦校伊始,張克威就把曾在聯合國任職的老教授(姚歸耕)招聘到學校。他又頂著壓力,啟用了一位流亡東北的白俄經濟學家,和一位二戰時在緬甸任美軍翻譯的老專家。其中那位母語是俄語又在美國領事館當過英文秘書的白俄經濟學家在張克威的提議下,成立了俄語研究班,在建校之初,就為學校培養了一大批俄語教學骨幹。
不久,張克威還冒著個人風險,把曾被劃為“極右分子”的一位蠶業專家(賀康)調到學校。後來再把曾經擔任聯合國職員的一位經濟學家(吳旭升)、擔任過司徒雷登秘書的一位神學院教授(謝景升)、和曾任國民黨上校翻譯官的盧彬等人調來學校。
6.名士風流
張克威大力支持著名的植病專家吳友三搞科研,使免疫室成為全國小麥稈鏽病研究中心。他還深情挽留知名水稻栽培和育種專家楊守仁教授,在全國農學界傳為佳話。在反右鬥爭中,張克威竭力保護譚其猛等高級知識分子,背後也是一段動人的故事。
在遺傳學領域“米丘林-李森科”與“孟德爾—摩爾根”學派之爭,和耕作界徐天錫“平作後起壟”耕作新理論的學術爭論等事件中,張克威充分體現了他的學術民主精神和他堅持真理、實事求是、剛正不阿的品格與作風。
日常生活中,張克威更經常和學生及普通教職員工打成一片,食堂內,鍋爐房裏,教室中,實驗室內經常可以看到他的身影。以至於一度曾有傳言,說張克威和某某女工關係曖昧。但追問起來,都語焉不詳,似有為尊者諱的意思。
其實,張克威的後妻,背影很漂亮,屬於亭亭玉立,雍容華貴的那一類。
7.白卷英名
後來,張克威創辦的這所大學裏出了個牛人,叫張鐵生。
文革開始,當張鐵生帶紅衛兵去抓張克威時,在二舍附近的鍋爐房裏看到一個老頭兒,張鐵生問這老頭兒張院長在哪裏,老頭兒指指自己,張鐵生不相信,來抓人的紅衛兵們也不相信,心想開玩笑,這麽土裏土氣燒鍋爐的老頭兒,怎麽會和赫赫有名的八級幹部張克威劃等號呢。愣是把要抓的張克威給放走了!
張克威馬上被關心他的學校老師和軍隊老幹部們保護了起來。
可是跑掉了和尚跑不掉廟。張鐵生和紅衛兵對張克威嘔心瀝血十餘年創建的學校進行了嚴重破壞,張鐵生任學校的黨委書記,學校也被肢解為三,全部下放。
張克威本人更被橫加罪名,剝奪了在黨內外的一切職務。雖然他很堅強,但是畢竟年事已高,又身患癌症,也1974年病逝,享年73歲。
幾年後,鄧小平複出,中央責有關部門做出為張克威平反昭雪的決定。
再過十年,在張克威創立的學校,成立了張克威教育基金會,並以這個基金會的名義在校園內樹立了一尊張克威銅像。
但是世事弄人,時至今日,人們隻知道有張鐵生,而不知道有張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