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523)
2006 (529)
2007 (113)
在國共兩黨幾十年鬥爭與合作的曆史上,共產黨在隱蔽戰線打了多次漂亮的間諜戰,其中最精彩的兩次,其要角分別被周恩來讚許為“前三傑”和“後三傑”。
前三傑為李克農、錢壯飛和胡底,關鍵人物是錢壯飛。後三傑為熊向暉、申健和陳忠經,主要人物是熊向暉。
前三傑解救了周恩來,後三傑悠關大決戰。
其實,中國共產黨在其長期的地下隱蔽戰線上,還有鮮為人知的“中三傑”(抗日三傑):他們分別是,“怪傑”宣俠父、“英傑”陳希周、和“隱傑”梅龔彬,領軍人物是梅龔彬。
1933年福建事變前後,負責中共特科的潘漢年先後指派梅龔彬、陳希周、和宣俠父分別到福建和香港長期臥底,做福建事變失敗後國民黨第十九路軍高級將領和福建人民政府上層領導人的統一戰線工作。
1935年7月,十九路軍的主要領導人陳銘樞、蔣光鼐、蔡廷鍇聯合國民黨民主派李濟深,從國外回來的我黨前期領導人葉挺,和第三勢力,成立中華民族革命大同盟,李濟深任主席。特科領導人潘漢年指示共產黨人宣俠父、陳希周和梅龔彬及時打入,分別擔任抗日同盟的不管部長、群運部長和宣傳部長,成為國民黨內反蔣抗日的積極力量。
抗日三傑都分別由潘漢年和中共特科單線領導,互相協作,而又分工明確:
梅龔彬主要負責陳銘樞,是中華民族革命大同盟的實權人物。自福建事變前陳銘樞對梅龔彬就言聽計從,梅龔彬因此是陳銘樞的高參(梅龔彬在解放戰爭時協助潘漢年為爭取大批民主人士和國民黨高級將領反水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宣俠父負責李濟深,是中華民族革命大同盟的靈魂,宣俠父是李濟深的秘書,1936年李濟深對西安事變的通電即出自宣俠父的手筆。
陳希周具體負責爭取葉挺,新四軍成立時,陳希周是葉挺軍長的秘書和新四軍的武漢辦事處主任。新四軍成立後,陳希周再被潘漢年派到國民黨第70軍做地下工作。
抗日三傑中的人物個個是文武雙全,機智勇敢。
文的方麵,三人都曾經是左聯的成員。梅龔彬曾出任最早的全國學聯的負責人和中央民革的秘書長;宣俠父曾任中共華南工委書記;陳希周曾任中共福建省委代理書記(被代理的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羅明)和國民黨廣西省政府秘書長。
武的方麵,梅龔彬1927年是北伐軍第四軍的十二師政治部主任(當時的葉挺是第二十五師的師長)。陳希周是我黨多次武裝起義的領導人和國民黨第三戰區少將參議員。宣俠父是八路軍西安辦事處主任和西北軍國民黨中將師長(吉鴻昌就是宣俠父給搞反水的)。
“抗日三傑”的主要貢獻是推動和協助國民黨內的愛國民主和進步人士建立了民族抗日大同盟,參與、支持並獻身(宣俠父、陳希周)於中國的全民抗戰,最後是協助建立民主黨派(梅龔彬)和中共領導下的廣泛的統一戰線。
“抗日三傑”的事跡(另帖專述)除了宣俠父死的早(1938年遇害)外,陳希周和梅龔彬的事跡長期鮮為人知,一是因為中共統一戰線工作的長期性和保密性(解放後梅龔彬也一直以民主人士的身份出現。陳希周也長期在國民黨軍隊中做政治工作,1940年遇害),二是因為解放後,事涉潘漢年冤案(陳希周曾被誣為第三黨,1980年代潘漢年冤案平反後,陳希周也得到了平反)。
2004-07-29 12:2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