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發一篇有爭議的: 由“中國製造”想到的。

(2009-04-07 08:20:28) 下一個

前段時間 ,美國各商界開始轟轟 烈烈的聲討中國產品的質量題 ,作為身在美國的華人感到異常尷尬。出於愛國心, 總想替國人說話,可心裏  實在是有點兒底氣不足;自己也深受其苦。因愛國心使然, 總想支持國貨 ,但撇 開那些名牌,高質量,高價錢的中國製造產品外,一些日常小商品的質量實 在是不敢恭 維 。與同 類的美國製造,歐洲製造,或日本製造比,使用壽命大大 縮 短。 產品質量決定企業的命運,低價低 質的產品隻能帶短期的利 潤 。

戰後的德國和日本,能從廢墟中崛起,靠的是一種堅韌的,精細的民族精神,使得其產品成為高品質的代名詞 。當然有人認為這和人種有關 ,據研究,德國人和日本人是A型血比例最高的民族. 而據稱 A 型血的人最擅長作精細產品加工。真實程度有多高? 無從考 證 。 總之,國人除了辯解之外,是不是也 該考慮一下認真提高產品的質量呢? “ 師夷之長以製夷”方能在長久的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其次,說說在美華人(也算中國製造吧 :D)。去年回國,在芝加哥機場候機,廣播讓本航班乘客到櫃台排隊簽卡,兩個衣著光 鮮的國人美眉衝到櫃台前,直接站到正在辦手續的人身後。混然不顧所有的老美和多數老中都在等候線以外排 隊,當然,希望這隻是個別現象。

中國在過去的幾十年裏,貧窮落後。早期出國的那批人,兩手空空來美打拚,其艱辛程度可想而知,能吃飽飯已經就很滿足了,總是能省則省,能免費的就不花 錢 。古人雲“倉廩實而知禮節 ”嘛,當然要先解決溫飽問題 ,無可厚非。

但二,三十年過去,現在在美的華 人,(除了 偷 渡的)大多數都受過良好的教育,有不錯的收入。可究竟回饋多少給社會呢?就拿我所在的教會來說吧,前幾年,大陸來的華人在金錢上的奉獻比香港和台灣要少的多,而收入卻不比人少,當然這也跟人的信心有關係。那麽公益活動呢?又有多少華人熱心公益活動 ,回饋社會呢? 許多香港和台灣來的華人看不起大陸來的華人, 縱然有其曆史原因,但作為我們自己是不是也確實有作的不好的地方呢?

當別人說我們的時候,本能的想要和人辨爭,但說服力有多大呢?

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要樹立華人的國際新形象,是不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從自身作起呢?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