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李秀清先生是大華筆會相當勤奮的會員之一。繼去年出版了兩本文集之後,他的又一本散文隨筆集《故鄉情》即將與讀者見麵。新文集由大華筆會創會會長林楠先生執筆為序,匯集了李秀清先生多年來筆耕不輟的精彩華章。本期文苑特刊發林楠先生的序言暨集中文章一篇,俾便讀者先睹為快。原連載文章暫停一期,亦望讀者見諒。
《故鄉情》序
林 楠 (大華筆會會員)/ 溫哥華
2010年4月間的一天,李秀清邀約我和大華筆會會長微言一起餐敘,席間,掏出他的《故鄉情》書稿,讓我寫序。
我雖正忙著編自己的一本書,但這種信賴和盛情,是無論如何不能拒絕的。
據我所知,《故鄉情》應該是李秀清的第三本書了。他一麵給世界日報副刊、大華商報及中國的一些報刊副刊寫稿,一麵不誤給自己編集子,勤奮的勁頭,實在令人欽佩。
李秀清給自己起了個很清秀的名字。筆會“會員巡禮”的時候,不知為什麽,他把老伴的頭像擺在主要位置。這就更使我篤定了一個印象,隱隱約約總覺得李秀清是個女的。及至李秀清真正站在我麵前時,才發現,這男人與“清秀”的距離可不是一點兒半點兒嘍。
不過,真正了解了他,你會覺得不“清秀”隻是他的表相,他的為人,他的為文,他的想象力,他的幾本書,“清秀”得很。
在多元文化的語境下,大華筆會會員的寫作,透過《作家文苑》,近兩年來,在溫哥華,在加拿大乃至在整個北美地區,在獲得相對較大影響的同時,亦已成為移民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伴侶和賞心悅目的藝術苑圃,在給遊子心靈的天空升起異鄉彩霓的同時,也為漂泊者的文化情懷注滿故土的芬芳。這種現象,可謂加拿大少數族裔社區出現的一種獨一無二的、不容忽視的文化景觀。相信,包括主流社會在內,都會為多元文化理念衍生的這一成果而引以欣慰和自豪的。
筆會會員大多數作品,不僅緊緊貼著生存奮鬥的生活情緒,在遊子心靈深處引起震顫;更有觸及社會問題的鏘鏹言論,在社區生活中,引發震聾發聵的反思。而李秀清的作品卻另辟天地,往往會從生存奮鬥的“戰場”上,從日常生活的瑣瑣細細中,把人們帶入從容而閑適的精神領域,用藝術的美感,去陶冶性情。表現出新移民文化姿態上難得的優雅和大氣。這一點,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是李秀清對拓寬新移民文學視野、豐富新移民文學創作做出的獨特貢獻。
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讓每個人都別無選擇地麵對喧嘯,麵對誘惑,麵對刺激。熒屏上、舞台上千篇一律的糙作和搖搖幌幌……極大地傷害了中、老年人的心理承受力,也極大地幹擾了他們的生命沉思。中、老年人與這個突如其來的新世界之間存在著的巨大心理隔膜,已成為一種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而李秀清的作品,在某種意義上,正好彌補了這個時代的缺憾。
在華文閱讀群體裏,李秀清擁有“兩岸四地(中國大陸、台、港、澳)”眾多的讀者。這一現象,十分令人欣喜。
《故鄉的荔枝》、《蕃薯情》、《椰子樹》、《杜鵑花》、《算盤聲聲》、《葉的情懷》、《麻雀》……等等,這一篇篇選入[故鄉情] 中飽含深情的美文,陰柔繾綣,揚揚灑灑,恰似一曲曲由二胡與琵琶彈奏的思鄉曲,浮漾在遊子心頭,攪動起萬般對故土的思念和懷想。
李秀清的博學令人欽佩。我十分驚歎他在創作中,尤其是隨筆創作中對資料占有和隨心調配表現出來的傑出能力。
舉《以花喻美女》為例,作者一口氣把古今中外幾凡與“以花喻美女”有關聯的辭章典故,一一為讀者擺在麵前。涉及麵之大、之深、之細,之詳盡,令人驚詫。他寫到“十九世紀英國詩人王爾德說過的話‘第一個用花比美人的是天才,第二個再用的是庸才,第三個再用就是蠢才了’”。他寫到五代前蜀詩人韋莊的“勸我早還家,綠窗人似花”;他寫到清代詩人朱彝尊的“一自西施采蓮後,越中生女盡如花”;他寫到唐代詩人崔護的“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麵桃花相映紅”;他寫到杜審言的“紅粉輕娥映楚雲,桃花馬上石榴裙”。……
文中一一列出以花喻美女的詩人及其詩作。諸如:崔顥、陳師道、李白、晏殊、白居易、蘇軾、杜牧……等等。
作者舉出的典故也都非常有意思。如唐朝進士張又新一心想娶美妻,洞房花燭夜,掀開麵紗一看,竟是出奇的醜女。因寫下“牡丹”一詩為後人傳頌:“牡丹一朵值千金 / 將謂從來色最深 / 今日滿欄開似雪 / 一生辜負看花心”。
作者舉出的另一典故是,杜牧在湖州遇一年少美女,“豔若含苞待放之花”,遂付了聘金,約定十年後娶為妻室。不料,杜牧官運不佳,未能如期踐約,十四年後,他任湖州刺史時趕赴當地尋找,不意,那女子己出嫁,並生有二子。人們熟知的杜牧的“歎花”:“自是尋春去較遲 / 不須惆悵怨芳時 / 狂風落盡深紅色 / 綠葉成蔭子滿枝”寫的就是這件事。
還有,南宋一小女子為解救縣衙治罪的父親。請康執權執筆述狀。康執權寫完述狀,在上麵附了一首以花喻人的詩“昔日緹縈亦如許 / 盡道生男不如女 / 河陽滿縣皆春風 / 忍使梨花偏帶雨”。縣令被這首詩打動,不忍看到姑娘“梨花一枝春帶雨”,傷心落淚,遂放了父女一起歸家。……
千把字的一篇短文,把“以花喻美女”的命題,表現得如此之豐富、透徹、有趣且又結結實實。這種為文的功夫,實在罕見。
衷心祝願李秀清的文學創作,像溫哥華明媚而紛繁的春天一般,給人們帶來更多賞心悅目的享受。
梨果飄香
李花(大華筆會會員)/ 溫哥華
梨是「百果之宗」,它與橙、蘋果稱為「三大果霸」。
我愛梨花。
梨花是春天的使者,春天來了,最先映入人眼簾的,是梨花。成片的梨樹,一夜間綻開了潔白的花朵,漫山遍野,“雪海銀波”,沉浸在一片濃鬱的梨花香中,此時,你吸一口氣,一股清香沁入肺腑。「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是唐代詩人岑參詠雪的名句,卻也使梨花千古揚名。梨花與雨也有千絲萬縷的聯係,有聯曰:「等墨今宵光有艷;梨花帶雨晚來晴。」雨中梨花,似美女流淚,讓人疼愛憐惜。
金秋時季,梨果飄香,片片梨園等待收穫,樹樹枝頭碩果累累。那果身凹凸不平,皮黃肉白的酥梨;那倒卵圓形,清香多汁,似鴨嘴狀的鴨梨;那色澤白淨光滑、果肉細膩的水晶梨、那爽甜幼滑的貢梨、圓圓的香水梨,綴滿了樹冠,壓彎了枝頭。此時你走進梨園,必須彎腰低頭,若不小心,那果實就會碰到你的頭上。倘若你順手摘一個梨果,咬一口,香甜透心,涼脆解渴。那甘甜的汁水,會濺滿你的雙頰,順手擦一下,那汁水直粘手,粘粘的。這時候,心中有說不出的愉快。
梨果除生食外,還能加工梨幹、梨醬、梨膏、梨汁、梨罐頭;可以釀酒、釀醋,也有煮梨、蒸梨、冰糖燉梨等食法。
我對梨花、梨果之所以情有獨鍾,是緣於古籍的熏陶,歷史軼聞的感染。秦漢時期,梨已成為貢品,皇帝和王公大臣視梨為上品。當時官府獎勵植梨,司馬遷在《史記》中有「栽有千樹梨的人可與千戶侯相等」的記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在《食梨》詩中誇道:「初嚐蜜經齒,久嚼泉垂口。蠲煩慰諸親,愈渴忻眾友」。民間有諺雲:「一顆荔枝三把火,日食斤梨不為多」和「有雪梨無熱氣」的俚語。梨是清潤之品,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指出,梨能「潤肺涼心,消痰降火,解瘡毒酒毒」。傳說唐武宗李炎患病,終日口乾舌燥,心煩氣促,服百藥無效,一和尚傳秘方,榨梨絞汁,合蜂蜜煎熬成膏,每日沖服,不久病癒,滋五臟的雪梨膏流傳至今,仍譽滿全球。
行文至此,我想起一個歷史故事。宋元時期,戰事頻仍,學者許衡一次外出,行至半路,見路邊一顆梨樹下,路人紛紛搶摘梨吃,而他卻在樹下乘涼。一路人見狀問:「怎不摘梨吃解渴?」他道:「不是自家的梨樹,不能摘。」那人道:「當今世道亂成這樣,誰是梨的主?」許即反詰:「梨無主,我的心有主!」
這裡「心有主」說得很明白,不可貪心,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不是個人勞動所得不能取。可是,在物慾橫流的社會中,今天不是有些人搞歪門邪道,偷摸拐騙,甚至喪失良知,最後身敗名裂嗎?我想人們是否從這個歷史故事得到有益的啟迪呢?“心有主”也是說做事要心有定見。譬如創業,就不能這山望見那山高,像走馬燈似的,幹什麼事都是五分鐘熱,經常改變主意。又譬如,有人把寶貴光陰、青春、精力用在無聊無益無意義的事物上,一輩子心中沒有「主」。華人在海外生活,也要「心有主」:熱愛祖國,熱愛和弘揚中華文化,不要忘掉我們的文化之“根”,並逐漸使其他足以的人們了解甚至接受中華文化,在思想和行動上為豐富和完善全球一體化的多元文化而努力奮鬥。
《故鄉情》編後記
李秀清(大華筆會會員)/ 溫哥華
本書所選編的作品,半數是近二年多來發表在美國《世界日報》、加拿大《大華商報》、《都市報》,以及中國一些報刊上,其餘選自多年前刊登在各地區多種報刊上的文章。其中部分已選編入《百花之美、人文之趣》和《妙趣詩聯欣賞》兩書。另外,本書也收入筆者五十多年前發表的一篇幼稚的文稿:《不要打擊諷刺青年創作者》,自知此文粗糙,為了表明我對文學愛好由來已久,就顧不了許多了。
對本書的出版,眾多文朋藝友給與關注和關懷。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大華筆會創會會長林楠先生審閱了稿件,並在百忙中撰寫了熱情洋溢的序文。作家、大華筆會會長微言先生撰寫了賀聯。金繼昌先生閱看稿件後提出了一些寶貴意見。張百聞先生協助審校,做了細致的修改和認真的核查。國際耆英節促進會名譽會長李世勳牧師賜贈賀詞。書法家張景晨、廖文峰、劉詩侃提供墨寶;甄銓沾、甄世堯、伍誌平等致詞祝賀。國際耆英節促進會會長、加拿大政府注冊醫師、教授張子夫,加拿大中華郵幣學會會長陳伯仰等先生都給與支持和幫助。在此對以上諸位良師好友表示謝意!
由於個人文化水平與文學素養所限,加之在溫哥華,筆者是三個社團領導成員之一,沒有整塊時間來精雕細刻,書中不盡人意之處在所難免,尚望文界專家和廣大讀者批評指教,惠賜高見,以俟再版時修正。
李秀清
2010年秋於溫哥華
另附:微言賀聯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