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的故事
有一條狼,從狗海中跳了出來,爬上山頂。眾狗大怒:你憑什麽站在我們的上麵?叛徒!你背叛了我們!背叛了主人!
狼沒有理睬它們。因為他看清了不遠處的訓狗人的一舉一動。
狼仰天長嘯,狗海狂吠濫叫。
狼想:他們不過是狗,怎能聽懂我自由的呼聲!
我孤獨,我狂奔,我對著月亮哀號!
月之女神,讓我進入您的懷抱!
豬的故事
有一頭豬長得很帥,別的母豬都叫他美男豬。
但是,有一天豬銷帳起來說,我不是豬,我是人!
於是,他的主人拿了麵鏡子給他照,
那頭豬惱羞成怒,但又不敢對主人發威,
說,你知道就行了,幹什麽說出來呢。
叫花子喚狗,越喚越走
“叫花子喚狗,越喚越走”這是中國的一句俗語。那衣衫襴褸、食不果腹的叫花子(指乞丐),手上拿著食物作喂狗狀,臉上裝出關愛的表情,嘴裏一麵使勁往下咽口水,一麵發出召喚的聲音。而那隻被召喚的狗,卻憑著同類的以往經曆察覺出叫花子的不懷好意,知道若被喚過去抓住後,自己就會變成一盤香噴噴的紅燒狗肉。所以叫花子不喚則罷,一喚狗則逃得更快
婊子和雞巴毛
當年的北洋軍閥張大帥 張宗昌 老粗也 心直口快 是個性情中人 有一次 周轉不靈 軍餉發不出去 部下在鬧 老張依然挺身而出 大罵到"混帳 王人蛋 發不發餉能鬧嗎 我愛你們 我是嫖客 你們是表子 嫖客會欠婊子的錢嗎? 餉會發的 都他媽的婊子給我下去!" 這一罵 部下變成了下部 全都給罵服了
當年的劉光頭 劉玉章將軍是國民黨的四星上將 老粗也 心直口快 也不失為是性情中人 一次部下認為不公 有怨言 他挺身而出 大罵到 "我愛你們 我是雞巴 你們是雞吧毛 拔哪一跟我都痛 我對誰都一樣 絕對公平 都他媽雞巴毛給我下去!"這一罵 部下變成了下部 也全都給罵服了
比起張宗昌和劉玉章的話,用電影術語,顯然前者是“近景”(嫖客與婊子),而後者是“大特寫”(雞巴與鴻巴毛)。春宮畫上男女性交,常在畫麵一角,將生殖器交合部分放大,成為大特寫,兩位老粗的快人快語,正好類此。
政治和雞巴
兄弟二人,入京趕考,兄中狀元,弟弟落第。弟弟先返鄉,弟媳不樂。人夜,弟弟語其妻曰:“別以為考上狀元有什麽好吧!考上後,那話兒就沒有了!”弟媳信以為真,破涕為笑,反倒慶幸自己丈夫落第。第二天,偷偷告訴嫂嫂,說哥哥中了狀元,可是那話兒卻沒了,嫂嫂聞訊大驚,慘然不樂。過幾天哥哥衣錦榮歸,人人笑臉相迎,惟獨嫂嫂愁容滿麵。入夜,哥哥怪而問之,嫂嫂具以實告,哥哥聽了,說:“胡說八道!那話兒好好的在此,誰說沒有!”於是解開褲子,大勢所趨一番,嫂嫂消受之下,破涕為笑。哥哥乃感慨道:“我做了這麽大的官,競趕不上一根雞巴?”
大部份單親學生與家長的關係疏離,很少與父母溝通,甚至經常發生口角和衝突。他/她們與父母的關係亦因在校品學欠佳、曠課及離家而更加惡劣。他/她們與家中其他成員的關係大多不太好。 很多在這種家庭環境長大的同學都缺乏自信和安全感,他/她們大多不願開放、不善表達、也不懂與人交往。他/她們自卑和情緒化,容易與同學發生磨擦和爭吵,在班裡自然不受歡迎。可是他/她們極渴望得到別人的接納,故此他們經常在班裡表現「出位」以爭取別人的注意,結果總是失望的多。
心理專家指出,對於孩子來說,父母離異並不是最可怕的,最糟糕的是,離婚後,爸爸大都甩手不管,媽媽過得不好,又是孩子監護人,麵臨巨大的生活壓力。這樣的例子有很多:離婚後,法院判決的撫養費兌現不了,母親不得不獨力撫育子女,心力交瘁,很容易心態不好,把對前夫、對生活的怨氣撒到孩子身上。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出現心理問題是必然的。 |
偏見與歧視
王叢桂
開課單位:東吳大學心理係
課程目的
國內目前有關偏見與歧視的社會心理學的教材大都翻譯自國外教科書,或以歐美社會發展之理論架構來觀照國內偏見問題,本課程主要目的在於透過與歐美相關文獻對比,閱讀與思考國內偏見與歧視的研究,使學子瞭解國內偏見與歧視的現況;並進一步思索自我價值與行為中偏見的成分。授課教師將協助同學對其有興趣的議題進行團隊研讀或研究,使學生能整合其所學運用於研討偏見與歧視議題之上。
授課方式
1. 由授課教師講授相關的社會心理學理論,而後由教師與學生就論文或學生選擇的議題討論。
2. 每學期上課範圍:第一與第二單元為核心概念單元,其餘部分於學期初由師生共同討論後,選取6個單元教授。學生自該單元中選取一至二篇有興趣之論文研讀。
授課教師:王叢桂
評量方式
1. 學生上課參與討論程度。
2. 期末提出個人所選定之研究主題的文獻閱讀報告或研究報告(除列在單元中之書目外,鼓勵學生自行尋找相關期刊論文與書籍)。
授課進度
單元一:刻板印象:偏見與歧視的認知基礎
單元二:族群(團體)衝突與自我提升偏見與歧視的動機
單元三:性別:最大的互持偏見的當群體。與此有關的議題如下:
工作與家庭:家庭角色及性別角色的塑造
家庭暴力:婚姻暴力與親子暴力
衝突:各類基於偏見產生的衝突
單元四:對非主流家庭的岐視:
對離婚者的偏見,解組家庭對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影響,解組歷程中兩性自我與親子關係的重建。
外籍配偶的偏見與歧視,……
單元五:性別取向:對同性戀者的偏見與歧視……
單元六:職業身份:何謂低社經工作者? 對性工作者的忽視與汙名化……
單元七:族群認同與族群偏見:請根據生活經驗選擇對各個族群例如原住民、客家、閩南、在台大陸女性或任何你在意的族群群體進行討論
其他
參考文獻:(待續)
Tajfel, H. (1981) Human groups and social categories.
性別角色
王叢桂(1999):〈工作者性別角色信念、家庭及工作承諾與工作價值的關係〉。《本土心理學研究》(台灣),11期,59-89。
呂玉瑕(1997):〈助力與阻力之間:家庭互動關係與已婚婦女就業〉。張苙雲、呂玉瑕、王甫昌(主編)《九0年代的台灣社會: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究係列二(下)》。台北:中研院社研所籌備處。
高承恕(1999):《頭家娘-台灣中小企業「頭家娘」的經濟活動與社會意義》。台北:聯經出版社。
徐宗國(1995):《工作內涵與性別角色》。台北:稻香出版社。
陸先恆、胡美珍(1997):〈工作與幼兒養育互補性對台灣已婚婦女就業與收入之影響〉。張苙雲、呂玉瑕、王甫昌(主編)《九0年代的台灣社會: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究係列二(下)》。台北:中研院社研所籌備處。
畢恆達(1996):〈找尋空間的女人〉。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畢恆達(1996):〈已婚婦女的住宅空間體驗〉。《本土心理學研究》(台灣)。6期,300-352。
畢恆達(2004):〈空間就是性別〉。台北:心靈工坊。
許玉容(1997):〈阿姊的發聲〉。輔大應用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赫伯、高柏格(1990):楊月蓀(譯)《新兩性關係》。台北:洪健全文教基金會。
劉素鳳(1998):《婚姻的真實麵貌》。輔大應用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Bem, S. L. (1981). Gender schema theory: A cognitive account of sex typing. Psychological Review, 88(4), 354-364.
工作、婚姻與家庭
王叢桂(1996):〈兩性在工作與家庭價值上的不同及其對婚姻調適的可能影響〉。《家庭教育與社區發展》。台北:實踐學院。
王叢桂(1991):《偏見與歧視—以離婚婦女為例》。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孔祥明(1997):〈性別、婚姻與家庭對心理焦慮的影響:變遷中的台灣社會個案研究(英文)〉。張苙雲、呂玉瑕、王甫昌(主編)《九0年代的台灣社會: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究係列二(下)》。台北:中研院社研所籌備處。
利翠珊(1999):〈已婚女性與上一代的互動關係與情感連結〉。《中華家政學刊》(台灣),28期,31-46。
莊慧秋(1993):《中國女人的生涯觀-安家與攘外》。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張老師月刊編輯部(1990):《中國男人的生涯觀-戰將與黑卒》。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張晉芬(1995):〈綿綿此恨,可有絕期?:女性工作之剖析〉。劉毓秀(主編)《台灣婦女處境白皮書》。台北:時報出版公司。
彭懷真(1996):《婚姻與家庭》。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陽琪、陽琬譯(1995):《婚姻與家庭》。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情感關係
利翠珊(1997):〈婚姻中親密關係的形成與發展〉。《中華心理衛生學刊》(台灣),10卷,4期,101-128。
阮新邦、羅沛霖、賀玉英(1998):《婚姻、性別與性:一個當代中國農村的考察》。NJ Global Publishing Co. Inc.:八方文化企業公司。
李美枝(1983):〈兩性之間的喜歡、愛情與婚前性行為容許度〉。《中華心理學刊》(台灣),25卷,2期,121-135。
李美枝(1996):〈兩性關係的社會生物學原型在傳統中國社會與今日台灣社會的表現型態〉。《本土心理學研究》(台灣),5期,114-174。
黃貴美、鄭玉矞(1996):〈已婚職業婦女與居家婦女對男性外遇態度之比較研究〉。《家庭教育與社區發展(初篇)》。台北市:實踐學院。
親職:母職與父職
王叢桂(2000):〈促進參與父職因素的探討〉。《應用心理學研究》(台灣),6期,131-171。
王舒芸、餘漢儀(1997):〈奶爸難為:雙薪家庭之父職角色初探〉。《婦女與兩性學刊》(台灣),8期,115-149。
陳皎眉(1989):〈台灣社會現象的分析-婦女的日常生活需求、支持係統與家庭及婚姻滿意的關係〉。伊慶春、朱瑞玲(主編)《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叢刊》(台灣),25期,153-179。
羅勃.布萊(Robert Bly)(1996):譚智華(譯)《鐵約翰》。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Bertoia, C., & Drakich, J. (1993). The fathers’rights movement: Contradictions in rhetoric and practice.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14(4), 592-615.
Chodorow, N. (1978). The Reproduction of Mothering: Psychoanalysis and the Sociology of Gender.
Cowan, P. A. (1988). Becoming a father: A time of change, an opportunity for development. In P. Bronstein & C. P. Cowan(Eds.), Fatherhood Today: Men¢s Changing Role in the Family(pp.13-35).
Doherty, W., Kouneski, E., & Erickson, M. F. (1998). Responsible fathering: An overview and conceptual framework.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0, 277-292.
Daly, K. (1995). Reshaping fatherhood: Finding the models. In
家庭衝突:
吳齊殷、陳易甫(2001):〈家內暴力的成因與後果:以母親為例〉。《應用心理研究》(台灣),11期,69-91。
孔祥明(1999):〈婆媳過招為哪樁?婆婆、媳婦與兒子(丈夫)三角關係的探討〉。《應用心理研究》(台灣),4期,57-96。
孔祥明(2001):〈媳婦?女兒?妳媽?我媽?從誰是「自己人」看婆媳關係〉。《本土心理學研究》(台灣),16期,43-87。
林昭溶(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