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的閃電

國家社會主義者 容克共產主義者 民族主義分子 憤青的俱樂部
正文

2005年物流管理論文準備資料

(2005-05-14 02:12:03) 下一個
什麽是物流?
 
物流,最早是在二戰中,圍繞戰爭物資供應,美國軍隊建立的“後勤”(Logistics)理論為原型的。當時的“後勤”是指將戰時物資生產、采購、運輸、配給等活動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統一布置,以求戰略物資補給的費用更低、速度更快、服務更好。後來,將“後勤”體係移植到現代經濟生活中,才逐步演變為今天的物流。
 
物流的概念最早是在美國形成的,當初被稱為Physical Distribution(即PD),譯成漢語是“實物分配”或貨物配送。1963年被引入日本,當時的物流被理解為“在連接生產和消費間對物資履行保管、運輸、裝卸、包裝、加工等功能,以及作為控製這類功能後援的信息功能,它在物資銷售中起了橋梁作用”。 

我國是在80年代才接觸“物流”這個概念的,此時的物流已被稱為Logistics,已經不是過去PD的概念了。 Logistics的原意為“後勤”,這是二戰期間軍隊在運輸武器、彈藥和糧食等給養時使用的一個名詞,它是為維持戰爭需要的一種後勤保障係統。後來把Logistics一詞轉用於物資的流通中,這時,物流就不單純是考慮從生產者到消費者的貨物配送問題,而且還要考慮從供應商到生產者對原材料的采購,以及生產者本身在產品製造過程中的運輸、保管和信息等各個方麵,全麵地、綜合性地提高經濟效益和效率的問題。因此,現代物流是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為目標,把製造、運輸、銷售等市場情況統一起來考慮的一種戰略措施,這與傳統物流把它僅看作是“後勤保障係統”和“銷售活動中起橋梁作用”的概念相比,在深度和廣度上又有了進一步的含義 是由戰術走向戰略 內向型走向外向型的一次商業觀念上的飛躍。 
物流是指為了滿足客戶的需要,以最低的成本,通過運輸、保管、配送等方式,實現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相關信息由商品的產地到商品的消費地所進行的計劃、實施和管理的全過程。

    物流構成:商品的運輸、倉儲、包裝、搬運裝卸、流通加工,以及相關的物流信息等環節。

  物流活動的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用戶服務、需求預測、定單處理、配送、存貨控製、運輸、倉庫管理、工廠和倉庫的布局與選址、搬運裝卸、采購、包裝、情報信息。

什麽是現代物流?

什麽是現代物流?現代物流不僅單純的考慮從生產者到消費者的貨物配送問題,而且還考慮從供應商到生產者對原材料的采購,以及生產者本身在產品製造過程中的運輸、保管和信息等各個方麵,全麵地、綜合性地提高經濟效益和效率的問題。因此,現代物流是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為目標,把製造、運輸、銷售等市場情況統一起來考慮的一種戰略措施。這與傳統物流把它僅看作是"後勤保障係統"和"銷售活動中起橋梁作用"的概念相比,在深度和廣度上又有了進一步的含義。

    在當今的電子商務時代,全球物流產業有了新的發展趨勢。現代物流服務的核心目標是在物流全過程中以最小的綜合成本來滿足顧客的需求。

    現代物流具有以下幾個特點:電子商務與物流的緊密結合;現代物流是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和人才流的統一;電子商務物流是信息化、自動化、網絡化、智能化、柔性化的結合;物流設施、商品包裝的標準化,物流的社會化、共同化也都是電子商務下物流模式的新特點。

    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使物流行業重新崛起,目前美國的物流業所提供的服務內容已遠遠超過了倉儲、分撥和運送等服務。物流公司提供的倉儲、分撥設施、維修服務、電子跟蹤和其他具有附加值的服務日益增加。物流服務商正在變為客戶服務中心、加工和維修中心、信息處理中心和金融中心,根據顧客需要而增加新的服務是一個不斷發展的觀念。

    相對於發達國家的物流產業而言,中國的物流產業尚處於起步發展階段,其發展的主要特點:一是企業物流仍然是全社會物流活動的重點,專業化物流服務需求己初露端倪,這說明我國物流活動的發展水平還比較低,加強企業內部物流管理仍然是全社會物流活動的重點;二是專業化物流企業開始湧現,多樣化物流服務有一定程度的發展。走出以企業自我服務為主的物流活動模式,發展第三方物流,己是中國物流業發展當務之急。

什麽是第三方物流?
 
物流這一概念,隨著人們對商品生產、流通和消費的需要,越來越引起人們的注意。目前,物流一詞在我國也開始使用,如物流公司、物流中心等不斷出現。物流對企業在市場上能否取勝的決定作用變得越來越明顯。從本質上說企業在市場上的表現主要是由產品的質量、價格以及產品的供給三個要素決定,其中任何一個因素對企業的競爭能力都起著重要的影響作用,而這三個因素都分別直接受到物流的影響。世界經濟將在縱向上對工業、供應商、服客、貿易和物流公司進行重新分工,介入生產以及銷售環節的物流公司的出現將是物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現代企業生產經營方式的變革和市場外部條件的變化,“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logistics)這種物流形態開始引起人們的重視,並對此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在西方發達國家,先進企業的物流模式已開始向第三方物流甚至第四方物流方向轉變。 

  1.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logistics)的概念源自於管理學中的(out-souring)意指企業動態地配置自身和其他企業的功能和服務,利用外部的資源為企業內部的生產經營服務。將(Out-souring)引人物流管理領域,就產生了第三方物流的概念。所謂第三方物流是指生產經營企業為集中精力搞好主業,把原來屬於自己處理的物流活動,以合同方式委托給專業物流服務企業,同時通過信息係統與物流服務企業保持密切聯係,以達到對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製的一種物流運作與管理方式。因此第三方物流又叫合同製物流(Contractlogistics)。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務的企業,其前身一般是運輸業、倉儲業等從事物流活動及相關的行業。從事第三方物流的企業在委托方物流需求的推動下,從簡單的存儲、運輸等單項活動轉為提供全麵的物流服務,其中包括物流活動的組織、協調和管理、設計建議最優物流方案、物流全程的信息搜集、管理等。目前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已廣泛地被西方流通行業所接受。 

  (1)第三方物流產生是社會分工的結果,在(Out-souring)等新型管理理念的影響下,各企業為增強市場競爭力,而將企業的資金、人力、物力投入到其核心業務上去,尋求社會化分工協作帶來的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專業化分工的結果導致許多非核心業務從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分離出來,其中包括物流業。將物流業務委托給第三方專業物流公司負責,可降低物流成本,完善物流活動的服務功能。 

  (2)第三方物流的產生是新型管理理念的要求進入90年代後,信息技術特別是計算機技術的高速發展與社會分工的進一步細化,推動著管理技術和思想的迅速更新,由此產生了供應鏈、虛擬企業等一係列強調外部協調和合作的新型管理理念,既增加了物流活動的複雜性,又對物流活動提出了零庫存、準時製、快速反應。有效的顧客反應等更高的要求,使一般企業很難承擔此類業務,由此產生了專業化物流服務的需求。第三方物流的思想正是為滿足這種需求而產生的。它的出現一方麵迎合了個性需求時代企業間專業合作(資源配置)不斷變化的要求,另一方麵實現了進出物流的整合,提高了物流服務質量,加強了對供應鏈的全麵控製和協調,促進供應鏈達到整體最佳性。 

  (3)改善物流與強化競爭力相結合意識的萌芽物流研究與物流實踐經曆了成本導向、利潤導向、競爭力導向等幾個階段。將物流改善與競爭力提高的目標相結合是物流理論與技術成熟的標誌。這是第三方物流概念出現的邏輯基礎。 

  (4)物流領域的競爭激化導致綜合物流業務的發展隨著經濟自由化和貿易全球化的發展,物流領域的政策不斷放寬,同時也導致物流企業自身競爭的激化,物流企業不斷地拓展服務內涵和外延,從而導致第三方物流的出現。這是第三方物流概念出現的曆史基礎。 

  在過去幾十年中,物流對企業在市場上能否取勝的決定作用變得越來越明顯。從本質上說,企業在市場上的表現主要是由產品的質量、價格以及產品的供給三個因素決定,其中任何一個因素對企業的競爭能力都起著重要的影響作用,而這三個因素都分別直接受到物流的影響。世界經濟將在縱向上對工業、供應商、顧客、貿易和物流公司進行重新分工,介入生產以及銷售環節的物流公司的出現將是物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第三方物流給供應鏈各參與者帶來了很多好處和方便,因而受到了極大的歡迎,市場潛力巨大,必將成為下一世紀物流業的主流。 

  2.第三方物流及其市場現狀:第三方物流是在物流渠道中由中間商提供的服務,中間商以合同的形式在一定期限內,提供企業所需的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務。第三方物流提供者是一個為外部客戶管理、控製和提供物流服務作業的公司,他們並不在產品供應鏈中占有一席之地,僅是第三方,但通過提供一整套物流活動來服務於產品供應鏈。 

  現代意義上的第三方物流是一個約有10到15年曆史的行業。在美國,第三方物流業被認為尚處於產品生命周期的發展期;在歐洲,尤其在英國,普遍認為第三方物流市場有一定的成熟程度。歐洲目前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務的比例約為76%,美國約為58%,且其需求仍在增長。研究表明,歐洲24%和美國33%的非第三方物流服務用戶正積極考慮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務;歐洲62%和美國72%的第三方物流服務用戶認為他們有可能在3年內增加對第三方物流服務的運用。一些行業觀察家已對市場的規模做出估計,整個美國第三方物流業有相當於420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歐洲最近的潛在物流市場的規模估計約為9500億美元。 

  由此可見,全世界的第三方物流市場具有潛力大、漸進性和高增長率的特證。這種狀況使第三方物流業擁有大量服務提供者,大多數第三方物流服務公司是從傳統的“內物流”業為起點而發展起來的,如倉儲業、運輸業、空運、海運、貨運代理和企業內的物流部等,他們根據顧客的不同需要,通過提供各具特色的服務取得成功。美國目前有幾百家第三方物流供應商,其中大多數公司開始時並不是第三方物流服務公司.而是逐漸發展進入該行業的。第三方物流的服務內容現在大都集中於傳統意義上的運輸、倉儲範疇之內,運輸、倉儲企業對這些服務內容有著比較深刻的理解,對每個單項的服務內容都有一定的經驗,關鍵是如何將這些單項的服務內容有機地組合起來,提供物流運輸的整體方案。 

  在西方發達國家第三方物流的實踐中,有以下幾點值得注意:第一、物流業務的範圍不斷擴大。商業機構和各大公司麵對日趨激烈的競爭不得不將主要精力放在核心業務,將運輸、倉儲等相關業務環節交由更專業的物流企業進行操作,以求節約和高效;另一方麵物流企業為提高服務質量,也在不斷拓寬業務範圍,提供配套服務。第二、很多成功的物流企業根據第一方、第二方的談判條款,分析比較自理的操作成本和代理費用,靈活運用自理和代理兩種方式,提供客戶定製的物流服務。第三、物流產業的發展潛力巨大,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物流業在二次世界大戰後得到迅速發展,是由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決定的。二次大戰以後,企業內部生產水平的進一步下降,伴隨著存貨管理已實現生產與分配間的“零庫存”的優化,這意味著原材料、部件與組件的備貨時間應該大大減少。同時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迅速發展和新興市場的形成,迫使企業采用全球戰略,以尋找他們的生產資源,越來越多的產品作為全球產品在世界範圍銷售。這些需求構成了物流發展的源動力,其中企業內部生產水平的降低是主要原因。同時,為參與世界性競爭,企業必須降低產品的成本(包括生產成本和銷售成本),降低庫存(包括倉儲和運送過程中的庫存),增加效益;企業要求準確及時的信息,要求增加整個供應鍵流程的可視性。第三方物流提供者為企業解決了上述難題,因此,越來越多的企業紛紛選擇了物流業務的外派。 

  3.第三方物流給企業(顧客)帶來了眾多益處,主要表現在: 

  (l)集中主業。企業能夠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將有限的人力。財力集中於核心業務,進行重點研究,發展基本技術,開發出新產品參與世界競爭。

   (2)節省費用,減少資本積壓。專業的第三方物流提供者利用規模生產的專業優勢和成本優勢,通過提高各環節能力的利用率實現費用節省,使企業能從分離費用結構中獲益。根據對工業用車的調查結果,企業解散自有車隊而代之以公共運輸服務的主要原因就是為了減少固定費用,這不僅包括購買車輛的投資,還包括和車間倉庫、發貨設施、包裝器械以及員工有關的開支。 

  (3)減少庫存。企業不能承擔多種原料和產品庫存的無限增長,尤其是高價值的部件要被及時送往裝配點,實現零庫存,以保證庫存的最小量。第三方物流提供者借助精心策劃的物流計劃和適時運送手段,最大限度地減少庫存,改善了企業的現金流量,實現成本優勢。 

  (4)提升企業形象。第三方物流提供者與顧客,不是競爭對手,而是戰略夥伴,他們為顧客著想,通過全球性的信息網絡使顧客的供應鏈管理完全透明化,顧客隨時可通過INTERNET了解供應鏈的情況;第三方物流提供者是物流專家,他們利用完備的設施和訓練有素的員工對整個供應鏈實現完全的控製,減少物流的複雜性;他們通過遍布全球的運送網絡和服務提供者(分承包方)大大縮短了交貨期,幫助顧客改進服務,樹立自己的品牌形象。第三方物流提供者通過“量體裁衣”式的設計,製訂出以顧客為導向,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方案,使顧客在同行者中脫穎而出,為企業在競爭中取勝創造了有利條件。 

  (5)貨主企業采用第三方物流方式對於提高企業經營效率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可以使企業專心致誌地從事自己所熟悉的業務,將資源配置在核心事業上。其次,第三方物流企業作為專門從事物流工作的行家裏手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經驗,有利於提高貨主企業的物流水平。第一方物流企業是麵向社會眾多企業提供物流服務,可以站在比單一企業更高的角度,在更大範圍的擴大,市場外部環境的變化,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也變得越來越複雜,要實現和物流活動的合理化僅僅將物流係統範圍局限在企業內部已遠遠不夠。建立企業間,跨行業的物流係統網絡,將原材料生產企業,製品生產企業,批發零售企業等生產流通全過程上下遊相關企業的物流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一個鏈狀的商品供應係統,是構築現代物流大係統的要求。第三方物流企業通過其掌握的物流係統開發設計能力,信息技術能力,成為建立企業間物流係統網絡的組織者,完成個別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所無法實現的工作。以上種種原因,極大地推動了第三方物流的發展,使第三方物流成為21世紀國際物流發展的主流。 

   4.第三方物流發展的前景在我國的企業中,將一部分物流作業活動委托給專業物流企業去完成的情況比較普遍。但是,對外委托的範圍還相當窄,隻是局限在一部分作業性活動上,有些委托不具有長期、穩定的關係。以汽車為貨運手段的中短距離運輸、保管、配送等物流活動領域,仍然是以自家物流為主。這一方麵反映出企業物流管理水平還比較落後,另一方麵也說明我國的物流業還不具備向企業提供高質的綜合物流服務的能力。對外委托是實現物流社會化、合理化的有效途徑,企業要實現經營資源的有效利用以及滿足生產經營對高度化物流係統的需要,有必要在物流對外委托範圍和方式上做出新的嚐試。 

  發展第三方物流產業無疑是促進企業物流活動合理化、效率化,進而提高整個社會物流合理化的重要途徑。特別是在當今的信息時代,將先進的信息技術、網絡技術應用到物流管理中,會極大地促進物流事業的發展,第三方物流事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首先要求貨主企業打破“大而全小而全”的傳統經營思想,樹立全新的經營理念,重視物流管理工作,為發展第三方物流事業提供市場。一些具有現代特征的生產流通企業,新型行業或業態應該在開發、利用第三方物流上做出新的嚐試。

    其次,作為從事第三方物流產業的企業,必須具有提供從物流計劃、係統設計、物流管理到實施一整套物流服務能力。特別是那些具有綜合物流能力的大型運輸、倉儲業並不等同於物流業,但傳統的物業又並不意味著第三方物流企業。這裏關鍵的問題不是如何稱呼,而是其所從事的事業的本質特征,所提供物質流服務的性質。第三方物流企業要站在貨主企業的角度提供有利於物流合理化的綜合物流服務,必須熟悉貨主企業、物流活動的發展規律,具有物流係統開發和創新的能力。顯然,這與隻是受貨主委托從事簡單的運輸、保管作業活動或化理活動是截然不同的。因此,物流企業必須突破現有的經營模式,從人才人手,盡全力掌握從事第三方物流的技術、活動方法,並建立與之相適應的企業經營管理組織。

    此外,第三方物流的特點決定了物流企業以外的,各種批發企業,商社型貿易企業等均可以通過發揮自己的信息優勢,渠道優勢以及所具有的物流功能向第三方物流事業滲透,並以此促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發展第三方物流要求在基礎設施、人員素質、信息係統等多方麵加強建設。在以電子商務為前提的物流技術方興未艾的今天,高質量的基礎設施、高素質的人才、高可靠性及高效率的信息係統是企業競爭力最直接的體現。 

  隨著物流技術的不斷發展,第三方物流作為一個提高物資流通速度、節省倉儲費用和資金在途費用的有效手段,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
 
第三方物流產生背景
 
第三方物流在我國的興起來之不易。大家知道,我國物流學是20世紀70年代末興起的。自那時起,無論是物流學術界還是物流實業界,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都為物流帶來的發展傾注了不少心血和精力。各種各樣的物流研討會、各個地方大大小小配送試點,大家都奮力想創造物流業的輝煌。但是,經過十幾年的努力,不但第三方物流沒有出現,連配送試點也最後名存實亡了,但是到了90年代中期,正當人們對物流業悲觀失望之際,第三方物流卻悄悄地從東南沿海城市誕生出來,而且逐漸發展壯大,蔓延到全國,直到形成現在的這股"第三方物流"熱,這段曆史,可以說是第三方物流的誕生史,仔細回顧這段曆史,是耐人尋味的,人們從中可以得到許多的啟示。不是什麽時候什麽地方隨隨便便就可以搞出一個第三方物流來的,第三方物流的興起需要有一定的基礎條件和一定的環境因素。這些條件不具備,花再大的力氣,它也出不來,這些條件具備了,你不叫它來,它也必然會來。可以說我國第三方物流的誕生,實屬水到渠成,有它的必然性能。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麵分析我國第三方物流的產生背景及其給我們的啟示:

  背景之一:我國國民經濟高速發展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國民經濟就走上了持續穩定高速發展的道路,年均增長8%以上,而從全國看,發展最快的又是我國東南沿海一些省市,他們利用國家給經濟特區等一係列優惠政策,大力改革開放,發展經濟,率先實現經濟的超常規大幅度增長,其中出現了一批大型實力企業,像海爾、寶潔、IBM等。經濟的大幅增長,必然導致巨大的物質產品的流動,也就必然導致物流量的增加。這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規律,也是物流業成長的必然規律。

  20世紀50年代的日本就是這樣,他們那時國民經濟的年增長率就是百分之七八左右,物資要運到日本全國各地、世界各地,或者從各地把貨物運進來,它們自然要從流通領域去挖掘利潤源泉,於是走開發物流的路子。現在的中國也走到了這個階段,經濟年均增長率達8%左右,物質產品數量巨大、市場範圍寬廣,使物流的需求量猛增,對物流業的發展提出了迫切的希望。到了這個階段,物流業的發展成了生產發展的瓶頸,如果再不發展物流業,則必然製約生產的發展。所以,這時要繼續發展生產,就必須要發展物流業。

  反過來,如果沒有經濟的高速發展,就沒有物流業發展, 也就不可能出現第三方物流。如90年代初我們在內地推行配試點時,就出現由於物流量小,一輛車子送一圈貨,連汽油費都收不回來的情況,有的企業連工資都發不出,誰還有能力去搞配送?因此,搞配送、搞第三方物流,其前提條件,就是企業要有一定的規模的物流量,而要有規模物流量,就意味著企業要有一定的市場。市場覆蓋麵越大,規模物流量就越大,配送麽三方物流等物流技術就越有用武之地,帶來的效益也就越顯著。而要做到市場覆蓋麵大,規模物流量大,就需要社會需求量大,隻有這樣,既有較大的供應,又有較大的需求,才有較大的市場,才可能發展送送和第三方物流,沒有這些條件,即使勉強把配送、第三方物流搞起來,最後還是要垮的。

  背景二:是改革開放的結果

  可以說,我國第三方物流的誕生是改革開放的結果,跟改革開放有直接的關係。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是20世紀90年代中期,首先由一些國內的外資企業率先促成的,人們不難從我國第三方物流的產生過程看出它有三個特點:第一,它們是從東南沿海一些改革開放程度比較高的省市首先搞起來;第二,它首先是由像寶潔、IBM等這樣一些國外的大公司促成我國的一些企業搞起來的;第三,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業務最先也主要是為國外這些大公司服務的物流業務。國外些大公司得益於中國的改革開放,他們在中國國內開辦了一些公司,這些公司有一些實力產品,在中國市場需求量也大,市場覆蓋麵廣,而且和國際市場緊密相連,因此物流量很大,靠他們自身來開拓中國的物流市場,進行物流處理,難度較大,也不合算。所以比較聰明的辦法就是委托中國的一些企業來為他們完成物流業務。第三方物流的概念他們20世紀80年代就有了,第三方物流的模式在他們看來已經很成熟了。他們很明白第三方物流所能夠帶來的效益,因此他們實際上是堅定不移地把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模式灌輸給了他們所委托的、當時還不太懂第三方物流的中國物流企業,使得中國早期的第三方物流公司由不懂、不成熟,到慢慢地成熟起來,變成了中國最早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廣東改革開放程度高,經濟發展快,所以第三方物流首先從廣東開始興起。

  由此可以看出,第三方物流的產生,得益於中國的改革開放。第三方物流實際上也可以看成是由於改革開放而從國外輸入的一種物流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是國外的一些實力企業在中國撒下了第三方物流的種子,又由自己在 國創造了一個第三物流運作的平台,給國內第三方物流的大規模發展樹立了一個樣板。

  背景三:是我國物流學發展的結果

  我國第三方物流的發展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一旦有了一個第三方物流的樣板和模式,社會很快在各個地方推廣開來。特別是最近幾年,發展特快,上海、北京、天津等城市且不說,武漢就一下子興起了如中遠、長江、中儲、武儲等好幾家大型第三方物流公司。出現這種現象,可以說是中國物流學發展的結果,人們已經有了比較好的物流觀念和物流學基礎。

  中國物流學產生於20世紀70年代末期,大規模發展是在80年代中後期,當時的國家物資部,在推進我國物流學發展和物流業的成長方麵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學術方麵,有早期的國家級的中國物流學會和現在的中國物資經濟學會,各個大區、各個省市都有物資經濟學會;包括世界物流會議、亞太物流會議、各個大區、各個省市的物資經濟討論會在內、幾乎每年都舉行物流研討的學術會議,在物流的基本理論、物資貿易中心、連鎖、配送、代理等方麵都進行了比較深入的研討;在物流教育方麵,在華中科技大學、北京物資學院、北方交通大學、陝西財經學院、北京商學院等高校開辦了物流專業,各地的物資學校也培養了大批物流人才,在物流實業方麵,在物資貿易中心、連鎖、配送、代理等各個方麵都進行了大量的探索、試驗和推行,取得了許多的成績。通過這麽多年的學習和研究,無論是國家、各個省市政府,還是各個企業、學校以至於普通老百姓,物流的意識加強了,物流的素質提高了,對於物流新技術的敏感性加強了,平時它們都在為提高企業的物流效益冥思苦想,一旦有了物流新技術的信息,馬上就學習模仿。這次第三方物流一出現,就在全國廣泛流傳就是一個例子。

  正是在這種思想氛圍下,我國各級政府對物流非常重視。深圳市政府1999年率先提出把深圳建成物流中心城市,接著上海、武漢等城市都提出要把物流作為支柱產業。我國這些年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不光表現為我國企業經濟的發展壯大,不定期表現為物流基礎建設的高速發展。多年來,國家特別重視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鐵路、公路的優先發展,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已經形成了三橫的全國骨幹鐵路網和四通八達的地方鐵路網。還建成了連通全國各大中城市的高速公路網和各個鄉村的地方公路網。鐵路列車三次提速,大量列車實現夕發朝至,高速公路大大節約了長途運輸的物流時間,使物流速度、物流量都大大提高,為我國物流業的高速高質量發展創造了基礎條件,從而也為我國第三方物流的發展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第三方物流是一種專業化的物流。第三方物流公司需要有專業化的物流水平。所謂專業化的物流水平,首先就要有好的物流基礎,包括人員素質,企業物流基礎設施能力等,其次需要有較先進的物流技術水平等,因為第三方物流都涉及較大規模的物流量,所以必須有比較大的倉儲運輸能力,裝卸搬運能力和信息與通信處理能力等。而這些,都需要比較大的固定資產投資。這也是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基本條件。傳統的國有物資企業長期從事物資工作,在物流基礎設施方麵明比較多的投資和積累,在物流技術,物流市場方麵都有一定的優勢,它們可以努力爭取成為第三方物流企業。

  背景四:是信息技術發展的結果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因特網技術以及各種信息技術的發展,為企業建設高效率高效率的信息技術網絡創造了條件,信息技術實現了數據的快速、準確傳遞,一方麵提高了物流企業在倉庫管理、裝卸運輸、采購、訂貨、配送發運、認單處理的自動化水平,促使訂貨、包裝、保管、運輸、流通加工一體化,使大規模、高質量、高服務水平處理物流企業與其他企業間的信息溝通交流、協調合作方便快捷,並能有效跟蹤和管理物流渠道中的貨物,精確計算物流活動的成本,這就使客戶企業可以隨時跟蹤自己的貨物,因而放心地把自己的物流業務交由第三方物流企業處理,這些環境條件都促使了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產生。

  從寶供、海福等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成長過程可以看出,它們真正實現飛躍式發展是在有了完善的物流信息係統之後。寶供是1994年成立的,便真正大規模發展是在1998年將自己的信息係統發布以後,許多客戶看到它們有很方便的物流信息係統技術,才比較放心地將自己的物流業務委托它們處理,客戶一下由十幾家增加到60多家。因此可以說,信息技術的發展是促進第三方物流出現的重要因素。

  背景五:是市場競爭的結果

  第三方物流的產生是社會分工的必然結果。各企業為增強市場競爭力,而將企業的資金,人力,物力投入到其核心業務上,尋求社會化分工協作帶來的效果和效率的最大化。專業化分工的結果導致許多非核心業煙從企業生產經營中分離出來,生產企業的核心是業務就是生產,物流業務不是他們的核心業務,它們將物流業務委托給第三方專業物流公司負責,不但自己可以集中精力發展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抓好生產,而且可以降低成本。而第三方物流則以物流為核心競爭力,他們依靠自己的物流實力,完善物流服務功能,參與市場競爭,取得市場競爭優勢。這樣,第三方物流的出現,實現了社會的合理分工,實現了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同時又使生產企業和物流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都得到了加強,效益都是顯著提高,這公分顯示了第三方物流的綜合優越性。

第三方物流優勢分析
 
東北一家商業企業兩年前開門納客時,曾擁有一支15輛汽車、20多人的車隊,當時企業決策者的出發點是:市場形勢瞬息萬變,商業競爭十分激烈,擁有一支自己的車隊,調度方便,使用靈活,能夠提高企業的市場應變能力和競爭力。但事與願違,第一年因為車隊自身的原因虧損了18萬元。專家指出企業又犯了“大而全”、“小而全”的“老企業 病”,建議他們剝離車隊,把商品運輸和其他商品流轉業務全部交給一家物流企業製定解決方案並負責方案的實施。他們采納了專家們的建議。今年以來,沒有了車隊,但與這家物流企業卻建立了緊密的業務關係,更重要的是,他們不僅扔掉了 “車隊包袱”,減去了十幾萬元的可能虧損,而且由於業務流程的再造而增加利潤14萬元。減虧與盈利兩者總和達30 萬元之多!談及此事,這家企業的厲總經理深有感觸,他說,第三方物流企業不是來“化緣”的和尚,而是幫我們賺錢的“ 手足兄弟”。

  一位物流專家據此發表意見說,第三方物流與用戶不是簡單的服務關係,而是戰略同盟關係。第三方物流所挖掘的第三利潤基本上都體現在用戶身上,增加了用戶的利潤。用戶可以從下列幾方麵獲得第三利潤:

  規模采購獲得優惠價格。用戶自辦物流時分別采購,由於批量小,因此價格沒有多少優惠。第三方物流采購由於集零為整批量大,因此價格上享受一定的優惠,使商品售價降低,增加市場競爭力,不僅使消費者滿意,也使企業獲得可觀的利潤。同時降低用戶管理費用。由於第三方物流集中采購後,避免了用戶采購人員滿天飛,以及回扣等不良問題的發生,降低用戶管理費用50%左右。而且由於第三方物流與供應商建立了穩定供應關係,能夠保證產品質量,杜絕假冒偽劣產品的發生。

  運輸實行混載化降低運雜費用。運雜費用占整個物流費用的50%至 70%左右,節約運雜費用對節約物流費用具有十分重要意義。用戶自辦物流時,由於運量小,向一個流向不容易湊夠一個整車,因此用鐵路運輸時隻好發零擔,零擔待運期長,運雜費用高。而且由於品種單一,如果是運輸重量產品,車皮標重利用率達到了,但容積利用低;如果是輕 拋產品,容積利用率達到了,但標重利用率達不到標準,浪費了運力。如果是卡車運輸,由於運量小車箱裝不滿,而且不容易攬到回頭貨,因此運輸力量利用率低,運雜費用高,使產品減少競爭力。第三方物流由於為眾多的生產廠家和銷售企業服務,因此運量大,而且輕重商品均有,無論用鐵路或用公路運輸,均可按一個流向合裝整車,而且實行輕重配裝,提高車皮標重利用率和容積利用率,同時根據計劃和信息技術,汽車可以安排回頭貨。通過上述一係列措施,加快了產品流通速度,節約了運雜費用,僅鐵路合裝整車運輸每噸產品可節約運雜費約在60%至80 %之間。總之,通過第三方物流運輸可獲可觀的節約利潤,同時也避免了都市交叉和重複運輸,減少道路擁擠、城市噪音和汙染,為城市保持優美環境創造了條件。

  實行規模加工節約原材料消耗。不少生產企業自行加工時,材料利用率僅達到60%左右,給企業造成極大的浪費,由第三方物流配送中心統一加工後,實行套裁的方法,邊角餘料都能利用起來,則大大降低了材料成本,收到規模效益。

  發揮設施效能提高設施利用率。第三方物流集中配送後,有利於提高設施使用效能,節約大量庫房、場地、人員費用的支出。第三方物流配送中心的出現,倉庫由靜態管理變為動態管理。以往倉庫是儲存產品的場所,現在是物流配送中心,除少數產品暫存外,大部分產品經過分裝配裝後立即出庫,產品周轉次數加快,設施也相應提高了周轉率,效益也就越好,投資回報率也就加快,自然也就降低了費用。

  這位專家進一步指出,與第三方物流結成戰略同盟,可以加快產品流通速度,加速資金周轉,節約資金,提高效益。首先,可以建立快速反應係統,用時間消滅空間。其次,可以減少流動資金占壓,實現“零庫存”。再次,實行彈性生產使生產和消費緊密結合。
 
 
資料一:中小物流企業深陷惡性殘殺漩渦

中小物流企業為了爭奪市場份額,紛紛降低運價,導致整個運輸市場低迷,運價低於成本,很多企業隻能靠超載來維持生存。

伴隨著企業對降低成本及增強核心競爭力的迫切願望,越來越多的中外企業要求物流外包,中國第三方物流市場也因此變得空前繁榮,一時間各種各樣的中小物流企業猶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成立,一些從事倉儲、運輸、配送、報關等物流業務的公司也開始轉型。

然而,麵對殘酷的市場競爭以及不容樂觀的現狀,如何立足和發展無疑成了擺在以上中小物流企業麵前的難題。

內部難題

據官方統計,目前國內已經注冊的物流公司有70多萬家。但是,中小物流企業與大型物流企業相比還有一些差距,像缺乏明確的發展戰略、信息化水平低以及缺乏物流管理人才等。

首先,許多中小物流企業普遍缺乏明確的發展戰略,即使有一定的戰略規劃,也沒有執行或者執行效果不佳。據官方統計,有80%的中小物流企業沒有製訂完整的戰略規劃,而在製訂完整戰略規劃的企業中,僅有一半以上能夠按照規劃有步驟的執行,其餘的或是在領導人的指示下才能執行或是執行起來步履艱難。

據對珠三角一家非常典型的物流公司進行重點調查發現,中小物流企業最缺乏的是戰略和製度化管理。該公司采用的是準軍事化的管理模式,遠遠不能適應現代物流企業的管理要求。公司所有的規章製度都是公司領導臨時製訂的,並且不需要經過任何程序就可以更改。公司在倉庫、運輸方麵的管理也十分落後,連最起碼的安全保障都沒有,包括消防、行車安全、作業安全等都沒有明確的規定,這也使得該公司一半以上的精力都用來處理安全事故。在戰略製訂方麵,該公司是沒有任何戰略的,更談不上執行,公司領導甚至認為“發展戰略是沒有用的,平時太忙,沒時間製訂戰略”。

其次,信息化水平偏低直接製約了中小物流企業的發展,也影響了中小物流企業的業務開展。目前中小物流企業中,普遍沒有配套的信息化管理係統。隻有少量的企業擁有信息管理係統,並且也僅限於針對財務管理係統、企業資源計劃、人力資源管理、客戶關係管理、建立內部網以及企業的網站和網頁等方麵。而大部分的中小物流企業基本沒有建立自己的信息平台,平時的通訊與聯係主要是電話(包括移動電話)與傳真機,這不僅準確率低、及時性差,而且出錯率高。建設適合中小物流企業的信息平台需要很大的投資,而且回報周期很長,這也是中小物流企業一般不願意在信息化方麵投資的一個原因;另外,缺乏專業的技術人員以及信息化所帶來的新管理模式與中小物流企業現有管理模式的衝突也都成為阻礙中小企業信息化的主要因素。

物流人才的缺乏一直都是阻礙物流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在國外,物流人才的教育體係已經成熟,而我國的教育體係還沒有建立,物流的職業培訓也剛剛開始,物流人才奇缺。

據了解,目前珠三角地區中小物流企業員工的學曆分布以初中及以下水平為主,其次是職高、中專、大專學曆的,大學本科畢業的寥寥無幾。在一些效益相對較好的中小物流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具有本科以上學曆的也非常少。

中小物流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學曆水平的普遍低下導致了其對企業管理水平的低下以及觀念的落後,同時這也使得它們吸引不到專業的物流管理人才的加入。在很多的中小物流企業中,經過正規物流職業培訓的人很少,一般不到5人。

外部因素

如果說上述幾點是中小物流企業麵臨的內部難題的話,那麽,缺少自主權、融資困難、政府監管力度不夠等則是中小物流企業更難克服的外部難題。

有相當一部分中小物流企業還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體製非常落後,企業沒有自主的決策權和經營權,所有的決策以及經營活動都要受到上級主管部門的管製。以省(市)級物流主管部門為例,對物流的管理就有經委、外經委、計委、交通局、港務局、貿易局、物資局、海關、鐵路局、民航總局等,物流企業至少同時受到3至5個部門的監管,這大大地製約了企業的自主經營權與決策權。
???? 此外,我國政府還沒有一個負責中小企業政策製訂、宏觀指導、統籌協調的機構,使得中小物流企業從一開始就缺乏政府有效的指導、缺乏獨立的政策體係。中小物流企業要在缺乏政府指導的宏觀環境中去改善企業體製,顯然是非常困難的。

缺乏資金一直都是困擾中小物流企業發展的一個“瓶頸”。據國家統計局工業交通司統計,目前中小物流企業在融資方麵非常困難。從現有的融資方式來看,中小物流企業僅選擇了其中的兩到三種,80%的企業選擇銀行貸款的方式,17%的公司是靠企業積累的自有資金,然而卻很少有企業采用例如“與國內企業合作、聯營”、“與國際企業合作、聯營”等比較好的融資方式。從融資的穩定程度來看,有將近40%的企業沒有穩定的融資渠道。從融資的效果來看,也有一半以上的企業對現有融資效果不滿意。

業內人士認為,中小物流企業融資的主要困難依次是自我積累與發展能力低、缺乏有效的擔保形式、缺乏可靠的信譽以及缺乏穩定的融資渠道。

從政策層麵上看,目前政府對中小物流企業是有很大的政策歧視的,一直以來,政府都比較傾向於給予大型物流企業、國有物流企業更多的政策傾斜,無形中忽視了中小物流企業的發展,這使得中小物流企業特別是國有中小物流企業在與大型物流企業、不同體製下的同類企業的競爭中處於劣勢。政府職能部門的觀念陳舊、行為不規範、服務意識淡薄等行為都嚴重阻礙了中小物流企業的發展。

從法律體係建設方麵來看,相關法律法規的不健全進一步製約了中小物流企業的發展。目前我國還沒有一部完整的物流法。當然物流行業需不需要一部自己的法律,這還有待討論。但是,相關法律法規的不健全對於整個物流行業的影響是巨大的,對於中小物流企業的影響也是不可小視的。缺乏健全的法律體係,相關的執法部門無法可依、執法不嚴。對珠三角地區的一些中小物流企業進行調查發現,企業對執法部門最不可忍受的是有法不依、執法不嚴、亂罰款等。

市場秩序的不規範導致了物流市場的混亂,妨礙了中小物流企業的公平競爭。首先由於目前還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或行業協會的限製,使得進入物流行業的門檻過低。隻要符合工商管理部門的注冊資金的要求,不管是否具有相當的設施設備或條件,都可以注冊成為從事物流業務的公司。這使得很多中小物流企業隻有少量的資金就開始從事物流業務,一旦需要投入資金建設物流設施設備,這些企業就開始缺乏資金,運轉困難。其次,在低端的物流市場(主要是中小物流企業競爭市場),由於中小物流企業魚龍混雜,資質水平參差不齊,造成了嚴重的過度競爭、惡性競爭。例如在短途運輸市場,各物流公司為了爭奪市場份額,紛紛降低運價,導致整個運輸市場低迷,運價低於成本,很多中小物流企業隻能靠超載來維持生存。據了解,一輛20噸的貨車將35噸的貨物(超載75%)從深圳運往珠海的運價僅為880元,而其中路橋費、油費加起來就有550元之多,即使不用扣除其他成本和費用,企業的利潤也僅300元。

看來,中小物流企業的現狀確實令人擔憂,照此下去,大部分的中小物流企業將會被淘汰出局。中小物流企業該如何完善自我,不斷提高自身競爭力,已經成為了當務之急。

發展策略

中小物流企業所存在的問題都不是孤立的,體製、治理結構、經營規模、內部管理以及政府對市場的監管等問題都相互影響,相互製約。這就使得企業不能就單獨的問題而解決問題、治標不治本,而是要提升到企業整體的高度上來,從問題的根源出發,綜合地解決問題。

首先要製訂科學合理的發展戰略。企業的發展不能單靠領導者的個人感覺,科學合理的發展戰略對於中小物流企業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中小企業必須脫離領導者的個人感覺,製訂科學合理的發展戰略,明確企業的短、中、長期發展目標及方向。

企業的發展戰略決定了企業以何種姿態參與市場競爭,一般說來企業會有三種選擇。一是積極參與到大企業的價值鏈中去,建立長期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二是選擇產業鏈中大型物流企業經營的縫隙,實施高水平、差別化經營,獲取區域的競爭優勢。三是介於兩者中間,形成以中介代理為核心的中小物流企業集群。有條件的中小物流企業也可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尋找高質量的中介組織,借助中介組織的力量,以其為媒介,由其進行業務開發,組織信息服務,進行物流需求的區域調節和要求調節。

其次,要加強科學管理,提高企業競爭力。利用現代企業管理理念,結合當代物流發展趨勢,加強科學管理,把中小物流企業在企業內部管理中的缺陷及不足糾正過來。

第一,中小物流企業特別是國有中小物流企業要更新觀念,優化法人治理結構,切實解決因體製、內部治理結構而導致的問題。積極通過改製、兼並、股份製、引進投資等手段,使體製、治理結構得到優化,實現產權製度的全麵轉型,提升企業競爭力。

第二,中小物流企業還應製訂詳盡的經營計劃及完整的財務體係,用以指導企業流程再造,指導企業以完善的科學管理體係來管理企業。經營計劃是企業戰略的細化,是實現企業戰略的有效手段,中小物流企業應切實製訂詳盡的經營計劃,把企業年度目標規劃好,把企業的人、財、物管理好。

第三,中小物流企業要重視人力資源管理,加大對員工的培訓力度,使員工具備完成本職工作所需的基本知識,了解企業的經營情況、發展戰略,掌握與本職工作有關的必備技巧,培養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增強企業集體主人翁精神。同時,中小物流企業還要建立一套科學有效的績效考核體係及激勵機製,科學評價員工績效,增強員工的積極性,增強企業的凝聚力。

另外,應加快物流信息化的建設。建立信息化是一項耗資、耗時巨大的工程,中小物流企業應根據自身具體情況以及企業的遠景和目標來確定是否建立。當然,對於一些不具備實力或者不願意在信息化建設上花高昂成本的企業來說,公共信息平台也是不錯的選擇。公共信息平台以較低的成本優勢對行業資源進行整合,發揮物流行業的整體優勢,實現了物流企業之間、企業與客戶之間的物流信息及功能的共享。中小物流企業隻要通過會員注冊就可以加入公共信息平台,就能以較低成本開展網上業務,共享物流行業信息,拓寬業務範圍。同時,中小物流企業還能利用公共信息平台網絡優勢,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物流信息以及個性化的物流服務。

降低物流總成本的有效途徑

通過對企業物流總成本的分析,在企業具體操作中,建議以下幾種降低物流成本的基本途徑:

  1)通過效率化的配送來降低物流成本。企業實現效率化的配送,減少運輸次數,提高裝載率及合理安排配車計劃,選擇最佳的運送手段,從而降低配送成本。

  2)利用物流外包降低企業物流成本。降低投資成本 企業把物流外包給專業化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可以縮短商品在途時間,減少商品周轉過程的費用和損失。有條件的企業可以采用第三方物流公司直供上線,實現零庫存,降低成本。

  3)借助現代化的信息管理係統控製和降低物流成本。在傳統的手工管理模式下,企業的成本控製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往往不易也不可能實現各個環節的最優控製。企業采用信息係統一方麵可使各種物流作業或業務處理能準確,迅速的進行;另一方麵通過信息係統的數據匯總,進行預測分析,可控製物流成本發生的可能性。

  4)加強企業職工的成本管理意識。把降低成本的工作從物流管理部門擴展到企業的各個部門,並從產品開發、生產、銷售全生命周期中,進行物流成本管理,使企業員工具有長期發展的“戰略性成本意識”。

  5)對商品流通的全過程實現供應鏈管理。使由生產企業、第三方物流企業、銷售企業、消費者組成的供應鏈的整體化和係統化,實現物流一體化,使整個供應鏈利益最大化,從而有效降低企業物流成本。

配送的概念

        配送是物流中一種特殊的、綜合的活動形式,是商流與物流緊密結合,包含了商流活動和物流潔動,也包含了物流中若幹功能要素的一種形式。 從物流來講,配送幾乎包括了所有的物流功能要素,是物流的一個縮影或在某小範圍中物流全部活動的體現。一般的配送集裝卸、包裝、保管、運輸於一身,通過這一係列活動完成將貨物送達的目的。特殊的配送則還要以加工活動為支撐,所以包括的方麵更廣。但是,配送的主體活動與一般物流卻有不同,一般物流是運輸及保管,而配送則是運輸及分揀配貨,分揀配貨是配送的獨特要求,也是配送中有特點的活動,以送貨為目的的運輸則是最後實現配送的主要手段,從這一主要手段出發,常常將配送簡化地看成運輸中之一種。 從商流來講,配送和物流不同之處在於,物流是商物分離的產物而配送則是商物合一的產物,配送本身就是一種商業形式。雖然配送具體實施時,也有以商物分離形式實現的,但從配送的發展趨勢看,商流與物流越來越緊密的結合,是配送成功的重要保障。

配送中心功能 

  配送中心是連鎖企業商流、物流、信息流的交匯點,承擔著各企業所需商品的進貨、庫存、分揀、加工、運輸、送貨、信息處理等任務。它的性質完全不同於傳統的倉儲設施。配送中心是連鎖銷售網絡的核心。它是連鎖企業的商流中心、物流中心,信息流中心;是連鎖經營得以正常動作的關鍵設施。

配送中心 

  配送中心是從事貨物配備(集貨、加工、分貨、揀選、配貨)並組織對用戶的送貨,以高水平實現銷售和供應服務的現代流通設施。它很好地解決用戶多樣化需求和廠商大批量專業化生產的矛盾,因此,逐漸成為現代化物流的標誌。

為什麽現代物流管理首先從配送發展起來? 

    為什麽現代物流管理綜合管理首先從配送階段發展起來呢?歸納起來,有三種原因。(這些方麵的原因即使在今天看來也仍是公司應該重視物流的重要原因。)

  首先,在一個典型的公司中,全部庫存的30%處於采購階段,30%處於生產階段,40%處於配送階段。產成品是庫存中所占份額最大的一份。

  其次,是由於產成品最接近於用戶,成品配送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顧客的滿意與否。

  第三,成品配送工作的改革不會過多地影響生產或公司其它重要的成本中心,相對其它功能來講,這是一種風險、高回報的措施。

配送中心建立信息管理係統 

  為了滿足物流信息的信息需求,配送中心應建立五個信息管理子係統: 

  1、銷售管理係統,其主要的職能是訂單處理。如采取配銷模式,還應包括客戶管理係統、銷售分析與預測係統、銷售價格管理、應收款及退貨處理等係統。 

  2、采購管理係統,如果采取物流模式,其主要職能是接受進貨及驗收指令,如果是授權模式或配銷模式,其主要工作是麵對供貨商的作業,包括供貨商管理、采購決策、存貨控製、采購價格管理、應付帳款管理等係統。 

  3、倉庫管理係統,該係統包括儲存管理、進出貨管理、機械設備管理、分揀處理、流通加工、出貨配送管理、貨物追蹤管理、運輸調度計劃等內容。 

  4、財務會計係統,財務會計部門對銷售管理係統和采購管理係統所傳送來的應付、應收帳款進行會計操作,同時對配送中心的整個業務與資金進行平衡、測算和分析,編製各業務經營財務報表,並與銀行金融係統聯網進行轉賬。 

  5、輔助決策係統,除了獲取內部各係統業務信息外,關鍵在於取得外部信息,並結合內部信息編製各種分析報告和建議報告,供配送中心的高層管理人員作為決策的依據。

利用物流管理提升出口競爭力

新一代的物流管理可以降低成本、節省時間和提高工作效率,策略是通過利用第三方物流或內部物流管理,調整現有的業務操作流程。

Lisa Shi

物流的係統化或稱總體物流、綜合物流管理,使物流向兩頭延伸,將社會物流與企業物流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從采購物流開始,經過生產物流,再進入銷售物流,經過包裝、運輸、倉儲、裝卸、加工配送到達消費者手中,最後還有回收物流。由此可見,現代物流包含了出口產品“從生到死”的全過程,即通過統籌協調、合理規劃,控製整個商品的流動,以達到利益最大而成本最小,同時滿足用戶需求不斷變化的客觀要求。物流的係統化可以大大節約流通費用,提高流通效率,從而提高整個企業的運作質量和效益。

    對你的出口業務而言,怎樣才能降低物流成本?在降低你的物流成本方麵,新興的物流公司究竟能提供哪些新的服務?自己能從中得到什麽好處?

物流的內涵:利益最大而成本最小

    傳統物流已向現代物流轉變。物流過去一般指產品出廠後的包裝、運輸、裝卸、倉儲,而相比之下,傳統的物流成本很高。你的企業如果還沿襲從前的“大而全”或“小而全”的體製,設有專門的儲運部門,自置倉庫、車隊等機構,如果你還必須負擔倉庫職工、司機的工資和福利待遇等,那麽,你的企業隻可能在微利的泥潭中掙紮。

    數字表明,中國一般工業品從產品出廠經過裝卸、儲存、運輸等各個物流環節到消費者手中的流通費用約占商品價格的50%;而新鮮水果、易變質食品、某些化工產品的流通費用最高會占到商品售價的70%-80%;中國汽車零配件的生產,其加工裝配時間僅占2%,而98%的時間花在了原材料、零配件的儲存、裝卸和搬運。由此看來,在買家要價越來越低、同行之間低價競銷更為激烈、銷售價格不太可能提高的情況下,要想降低成本,增加利潤,就必須利用現代物流管理,在整個物流環節開源節流。

    例如,豐田汽車公司“看板生產方式”中的即時配送係統(Just-In-Time)集中體現了物流的思想。其原理是,根據市場需求確定產品生產的品種和數量之後,公司內各專業工廠之間、工廠內的各道工序之間以及委托零部件生產廠到組裝廠的零部件供應,都在指定時間內完成,供貨時免除數量和質量的檢驗,供貨時間誤差規定在30分鍾以內,其結果是,零部件的庫存時間隻需4-8小時。

    進入21世紀以後,隨著網絡經濟和電子商務的發展,商品的交易時間已可以達到“等於零或趨近於零”的境界,電子商務使商品交易發生了巨大的革命,不僅時間縮短,交易速度加快,而且可以大大降低商業交易的成本,在這種情況下,未來的流通時間和流通成本,絕大部分被物流所占有,因此,物流對未來的經濟發展會起到非常大的決定和製約作用。馬士基物流公司廣東區經理陳日明先生表示,正是基於這一點,他們對在中國的業務發展充滿信心。

物流服務:利用第三方還是自營

    “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TPL)是指由物流勞務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務的物流運作方式。綜合物流服務公司除了提供物流管理與作業的服務外,還可根據客戶需要,提供增值服務,如分揀、延期裝配和包裝等,甚至還可以提供一些與物流關係不大的服務,如後期加工、製造、安裝等,為客戶提供極大的方便。在美國,許多企業都將從質量檢測、出入海關到往襯衣袖口上貼條形碼的工作都交給第三方物流公司,目的在於徹底擺脫配送方麵的業務,把資金和人力投入到其它方麵。但是,在中國,由於條件限製,大多數物流公司目前提供的服務隻是在傳統的運輸業務上進行改進和提高,因此,出口商可能認為物流服務仍是一種運輸服務,隻不過服務範圍有所擴大、服務質量有所提高而已,也很難選擇真正的第三方物流公司。

    新疆紡織工業(集團)公司地處烏魯木齊,年出口量達5,000萬美元,所有貨物的出運都是經鐵路運抵沿海港口,再上二程船。如果裝船港口在香港的話,就在新疆直接封關;如經中國口岸如青島轉運的話,就交給當地貨代處理,裝船後提單寄回公司。公司副總經理王濤先生說,他們還沒有遇到能提供更多物流服務的運輸公司。

    有的物流公司除了在運輸環節上提供一條龍服務外,還延伸到進出口的其它環節,而且各個項目的服務更加細致、全麵。洪翔公司是一家位於廣州保稅區的物流公司,他們為用戶提供的服務分為七大類:海關業務、倉儲理貨、批文申請、運輸裝卸、加工配送、外匯業務和物流信息。他們的加工配送服務主要是指給國內工廠、連鎖店等提供生產用原材料、半成品或銷售用的進口產品的加工配送服務和給國外客戶提供出口產品的加工、包裝和拚櫃等加工配送服務。

    具體來講,就是接到配送工作後,將國內工廠所需要的原材料、半成品或銷售所需的進口產品、需要運往海外的出口產品在保稅倉庫總體分揀配齊、包裝拚櫃裝車或裝船、完成全部的海關報關備案手續,並在指定的時間內送到國內工廠、銷售點或海外指定口岸的指定客戶手中。而信息服務主要包括訂貨信息、庫存信息、生產指示信息、采購指示信息、發貨信息和物流管理信息的通報,通過這些信息的提供,用戶可以把握好貨物的庫存及使用情況,基本實現最佳庫存目標。

    馬士基物流公司陳日明先生認為,“物流的服務包括整個供應鏈範圍,而且更強調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務。”他們現在的客戶以外資公司為主,《財富》500強中的企業就有不少是他們的客戶,但他說,利用物流公司服務的中國本土公司極少。“觀念是主要原因。”他說。

    馬士基對客戶既提供物流方案,又提供具體的服務,但後者的比例大於前者。他們會根據海外采購商的定單數量、種類、交貨日期及其它要求,幫助供應商設計最佳的生產計劃,包括原材料的采購、生產過程、倉儲管理、包裝和運輸安排,到港後根據買家要求進行分撥,再配送到不同的地方。

    中國的外貿企業對外委托的範圍還相當窄,隻是局限在一部分作業性活動上,如以汽車為貨運手段的中短距離運輸等,在倉儲和配送等物流活動領域,仍然是以自家物流為主。特別是一些有實力的大企業,因自身的物流業務量很大,原有的物流設施比較完善,就在現有基礎上進行整合,開展自營物流業務。海爾成立了物流推進部,樂百氏正在做配送中心試點,TCL合資成立了物流公司,而美的在蕪湖成立的安得物流公司已經開始運作,並取得良好的效果。

    比如美的,一年的產品銷售額超過100億人民幣,一年的倉儲費用就有幾千萬元,下屬的5個事業部一年的運輸成本就有2億元,這是相當大的物流量。而美的做物流的基礎也不差,他們原有10多萬平方米的倉庫,加上租賃在全國範圍內的倉儲麵積達到35萬平方米。由於儲運資源的整合,在物流公司投入運作的半年時間內,美的各事業部運輸成本平均下降10%,倉儲成本也下降了10%。服務水平也因效率提高而大大提升,促進了美的在海內外市場的銷售。

    物流在海爾集團的過去同國內其它企業一樣僅僅意味著做純粹功能基礎上的倉儲和運輸工作,隨著市場的開拓,對生產係統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不單純是產品質量能否滿足市場,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市場需要的時候,及時生產和交付顧客需要的產品和服務。他們邀請了專業的物流公司協助確定物流係統設計方案,並成立物流專家委員會作為其物流改革的智囊團,介紹最新的物流理論和係統設計方法。

    同時,他們還對企業內部組織進行了調整,成立物流推進部、商流推進部、海外推進部、資金流推進部。物流推進部下設采購、配送、儲運三個事業部,使得采購、生產支持、物資配送從戰略上一體化。庫存管理實施JIT管理,增加批次,減少批量,以庫存速度提升庫存水平。采購作為物流活動中重要的一環,海爾集團將其全部集中,規模化經營,全球化采購。

 

http://www.56zg.com/books/wlgl/index.htm 物流管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