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朝鮮戰爭.....中國果真要“唇亡齒寒”嗎 zt

(2010-06-27 20:48:39) 下一個
朝鮮戰爭.....中國果真要“唇亡齒寒”嗎
自由海濤
  在研究分析朝鮮戰爭發生的原因和背景時,中國普遍有一種觀點認為;中國進行的是保家衛國的戰爭,是必戰。否則美國占領朝鮮後,中國就會“唇亡齒寒”,極不安全。美帝亡我之心不死,有豺狼在自己身邊,早晚會被它吃掉。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事實果真如此嗎。
  一、朝鮮戰爭爆發前是美軍主動撤出南朝鮮的。1948年在南北朝鮮都成立了政府之後,蘇美軍先後按著聯合國的決議和蘇美的協商主動撤出了朝鮮。從曆史上看,對朝鮮和中國東北威脅最大的敵人是日本和俄羅斯,而不是美國,朝鮮對於美國的重要程度遠不及蘇聯。如果美國不是想占領中國而把朝鮮作為跳板,他沒有必要占領朝鮮。但朝鮮對於蘇聯的意義卻非常重要,特別是不凍港,中國的東北和朝鮮早就是沙皇和蘇聯想納入囊中的戰略出海口。美軍於1949年底全部撤完,並聲稱韓國和台灣不在美國其亞洲的戰略防務範圍之內。可見美軍並無意長期在朝鮮駐軍,否則他就不會輕易撤軍。1949年走,1950年來,這本身就說明,美國對朝鮮戰事預計不足,是倉促參戰,並沒有什麽長期戰略目的。戰後的許多資料也證明,美軍並沒有占領朝鮮包圍中國的方案和意圖,他並不想占領中國的“唇”—朝鮮,相反,他卻極力想擺脫朝鮮對其帶來的麻煩。
  二、如果美國要插手中國事務,在國共內戰時介入更有利。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美英等盟軍與日軍在東南亞及西南太平洋各國和廣大的地區進行交戰。至1945年日本投降時,在亞洲,美軍已占領的地區有日本、南朝鮮、菲律賓、及太平洋廣大地區眾多島嶼,和其在亞洲抗日的大本營印度。英軍占有緬甸、馬來亞、印度尼西亞。法軍占有越南等。此時的中國周圍,除北朝鮮有蘇軍外,基本被美國的勢力所包圍,除中蘇、中蒙邊界外,美國從任何一個方向都能對中國形成攻勢。這時,二次大戰已經結束,美國已完全有能力騰出手來對付中國共產黨。何況那時中國共產黨的力量還比不過國民黨。美國要插手中國事務此時最有利,為何他偏要等到新中國成立呢?可見雖然美國是希望要一個能聽他話、能被他控製、能和他社會製度與意識形態大體相同的中國,但那時,以至以後整個冷戰時期,美國戰略的重點是在歐洲,他的主要對手是蘇聯,而不是亞洲和中國,他並不想親自介入中國的具體事務,更不想和中國軍隊交戰。朝鮮戰爭發生背後的真正原因是;蘇聯先是迎合北朝鮮急於統一的心理,挑動其首先對南朝鮮發動戰爭,之後,他故意放棄在聯合國安理會行使否決權的權力,讓聯合國通過了組織聯合國軍入朝參戰的決議,再後,他自己不出兵,卻逼迫中國出兵朝鮮和美國直接對抗,以消耗美國的戰略力量,最後,他大發戰爭橫財,坐收漁翁之力。朝鮮戰爭,是蘇聯對付美國“歐洲重點戰略政策”的一招棋,蘇聯挑撥離間,用“借刀殺人”之計(敵已明,友未定,引友殺敵,不自出力,以損推演。),使中美兩個大國輕而易舉的上了圈套。蘇聯大元帥拿中國的謀略兵法,成功自如的運用到中國人身上,此情此景真是讓人又可敬又可歎啊。
  三、現在美國在韓國還駐有軍隊,這算不算“唇亡齒寒”呢。從戰略上來講,美國在南朝鮮駐軍和在北朝鮮駐軍,對中國的威脅程度是差不了多少的,這已經是“唇亡齒寒” 了。起碼是亡了一邊唇,寒了一半齒。難道當年中國不應該和美國談判停火,應該拚上老命,豁上老本把他們趕出整個朝鮮,這樣中國才安全,才不會“唇亡齒寒”。其實,美國控製亞洲的戰略基地已經足夠了,有日本和太平洋上的一些重要島嶼,他認為他已完全能“控製” 亞洲了。這也是當年他從南朝鮮、菲律賓、新加坡,現在從亞洲的許多地區撤軍的主要原因。美國參加朝鮮戰爭的主要動機是針對蘇聯的,因為南朝鮮政府是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扶持起來的,北朝鮮政府是蘇聯扶持起來的,北南兩個政府也代表著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大陣營。南朝鮮不能輸,隻能贏,或最低情況也要維持在“三八線”。這是美國的真實目的。所謂的朝鮮戰爭是中國必戰,否則中國將“唇亡齒寒”,中國進行的是“保家衛國”的戰爭等,是中國自己憑空想象出來的,是為戰爭宣傳服務的,和實際的客觀情況有很大的差距。
  最後假設一下中國不參戰的情況;可能現在已經有了一個統一繁榮的新朝鮮,中國不必為那麽多朝鮮難民而煩惱,不必為朝鮮的“核麻煩”而奔忙。也許台灣和大陸早就統一,中國不必為“台獨”問題浪費那麽多精力,也不必在外交場合對每個國家都因台灣問題而感謝人家。當然這都是假設,不必當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