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機要秘書回憶青天白日旗的來曆 zt
(2010-06-10 18:37:12)
下一個
孫中山機要秘書回憶青天白日旗的來曆
摘自《孫中山機要秘書手記》
清季革命黨所用國旗之方式有數種:最初為興中會所用之青天白日旗,次為中國同盟會所修訂之青天白日滿地紅旗;迄辛亥武昌舉義,更有共進會所用之十八星旗、上海光複所用之五色旗、惠州陳炯明所用之井字旗。茲分別敘述其源流及沿革如次:
興中會之青天白日旗
乙未(一八九五年)春,孫總理楊衢雲等日在興中會香港本部乾亨行商議攻取廣州策略,據興中會員謝纘泰英文筆記所載,是年陰曆三月十六日(舊曆二月二十日)興中會幹部開會,議決挑選健兒三千人由香港襲取廣州之方法,及采用青天白日為國旗之方式,以代滿清之黃龍旗雲雲。纘泰為衢雲密友,每次會議恒參與機要,其言至有根據。此旗之方式係陸皓東所設計,皓東即殉於是役,為民族革命流血之第一人。自乙未重陽日廣州失敗後,青天白日旗初用諸軍事者,為庚子(一九○○年)閏八月惠州三洲田之革命軍,其後尤列至南洋各埠創立中和堂,令各會所均懸掛青天白日旗,海外華僑團體以革命黨徽號為標幟者自此始。當時旗上所排列叉光,多寡不一,縫製者多莫名其妙,後經總理解釋,謂叉光即代表幹支之數,故叉光應排作十二,以代十二時辰,自是旗上叉光之數始確定不易。
同盟會之紅藍白三色旗
乙巳(一九○五年)七月,中國同盟會成立於日本東京,翌年冬,同盟會召集幹事會編纂革命方略,並討論中華民國國旗方式問題,總理主張沿用興中會之青天白日旗,謂乃陸皓東所發明,興中會諸先烈及惠州革命軍將士先後為此旗留血,不可不留作紀念。各黨員亦提出他種方式,有提議用五色,以順中國曆史上之習慣者;有提議用十八星,以代表十八行省者;有提議用金瓜鉞斧,以發揚漢族之精神者;有提議用井字,以表示井田之義者;黃克強對於青天白日,頗持異議,謂形式不美,且與日本旭旗相近。總理爭之甚力,且增加紅色於上,改作紅藍白三色以符世界上自由平等博愛之真義。仍因意見分歧,迄未解決,後經章太炎、劉揆一設法調解,暫擱其議。於是各種方式均由庶務幹事劉揆一保存,作為懸案。然自後丁未(一九○七年)潮州黃岡、惠州七女湖、欽州防城、廣西鎮南關,戊申(一九○八年)欽州馬篤山、雲南河口,庚戌(一九一○年)正月廣州,辛亥(一九一一年)三月廣州諸役,黨軍鹹用青天白日滿地紅之三色旗為革命標幟。克強迭任主帥,從無反對之表示,故在革命曆史上,青天白日旗之為中華民國國旗,實無疑義。
潮惠革命軍之國旗
同盟會幹部製定革命方略之後,依革命方略第九章因糧規則第二節丁項軍事用票第一條之規定,革命軍所發行軍事用票,一律冠以國旗,並繪成國旗方式,頒發革命軍各都督及同盟會各埠分會長使用。丁未春,總理以總理名義任許雪秋為中華國民軍東軍都督,又任鄧子瑜為東軍惠州區司令,以餘時任同盟會香港分會長,特令讚襄潮惠軍務。餘接受本部頒到新定國旗方式後,乃使餘婦李自平在《中國日報》四樓依樣密縫製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四梃,分給許雪秋、鄧子瑜各二梃,備舉義時應用。是年四月十一日,餘醜、陳湧波等倉卒舉義於潮州饒平縣黃岡城,許雪秋時在香港,不及往。革命軍既克黃岡,餘醜等率眾誓師並拍照紀念,照中右側有人手持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立於其旁者陳湧波也。考清季革命軍起事者二十餘次,其能從容拍照紀念者,隻有潮州黃岡一役,是役所用國旗即餘所頒發。
鎮南關炮台上之革命旗
丁未十月二十七日,黃明堂、關仁甫、李祐卿率革命軍占據廣西鎮南關炮台,鎮南鎮中鎮北三台均高懸青天白日旗,十一月初四日以彈藥告罄,糧食不繼,不得已下令退卻。時清軍取包圍式,向山上環攻,明堂等率眾衝圍而出,及至半山,軍中有一小童回顧台上青天白日旗未撤,慮為敵軍所得,竟以一人冒險,重登山巔,取回此旗,全軍將士鹹為稱賞不置,誠國旗史上之一佳話也。
庚戌新軍反正之紅旗
庚戌正月元旦日,倪映典率新軍反正於廣州東郊,先是香港同盟會機關部以倪運動新軍漸臻成熟,乃於己酉(一九○九年)十二月趕製青天白日三色旗百具,以供軍用。秘密製旗之地所有二,一在九龍城孫壽屏(總理之兄)農場,壽屏與其友楊錫初任之,一在灣仔東海旁街七十六號四樓馮宅,盧桂屏(餘之庶母)及陳淑子(胡漢民夫人)李自平數女士任之。壽屏之農場原假諸陳少白,鄰接少白寓所,少白慮為英警吏偵悉,再三向壽屏警告,壽屏乃將布料縫車等件盡移至馮宅,合力縫製,數日內成三色旗百餘幅,由徐宗漢(後為黃克強夫人)等藏於臥具中,密運至廣州各機關備用。及元月初三日新軍反正失敗,倪映典死之,當日報載倪身穿藍袍,手持紅旗,馳馬督隊前進,即此青天白日滿地紅之國旗也。又革命黨人事前在城中預設機關數處,擬於舉兵時分頭縱火,以亂清吏耳目,迨新軍發動,高第街宜安裏機關於縱火後旋即撲滅,徐宗漢探悉所貯藏國旗之被褥為警吏移至區署,乃托女友莊漢翹取回原物。詎該被褥為火毀去一角,紅布外露,警吏已查悉為黨人用旗,時漢翹尚未入黨,絕不知被褥中藏有危險物,茫然投警局報領。警吏謂必須物主到署親領始可發還,宗漢至是始知事情敗露,乃挈漢翹逃往香港。於此可知當日警吏不欲遽興黨獄,否則跟蹤探索,徐莊何能免耶。
革命軍債券麵之國旗
辛亥三月黃花崗一役之前,總理到美洲籌募餉糈,嚐用中華革命黨本部總理孫文之名,由舊金山籌餉局發行中華民國金幣券,券之正麵刊有青天白日滿地紅之三色旗,反麵刊有青天白日旗,均由總理親手繪樣,交會計李公俠印製,美洲華僑之認識革命旗章自此始。及八月武昌革命軍興,所揭櫫者為共進會之十八黃星旗,而非青天白日旗。保皇黨報紙乃借口引為抨擊革命黨之資料。餘時主舊金山《大同日報》筆政,因為中華民國旗之曆史一文以解釋之,且說明三色之意義曰:紅者血之色,言必流血而自由可求也;青者天空之色,即公正之義,言公正即平等也;白者清潔之色,言人心清潔乃能博愛也。此文後為上海《民立》、《天鐸》二報及商務印書館印行之革命小冊先後轉載。
辛亥革命軍旗章之異同
武昌起義之後,各省革命軍所用旗章計有四種,(一)為共進會焦達峰、孫武等之十八黃星旗,即武漢義師所用。(二)為上海江蘇軍政府之五色旗,乃宋教仁、陳其美所提議。(三)為廣東軍政府之青天白日三色旗,此為革命軍曆次所常用。粵為革命策源地,人民認識此旗已久,廣州光複之先,粵紳江孔殷率清防營敗民軍陸領、譚義所部於順德樂從墟,奪獲青天白日旗多具,其後江說張鳴岐李準反正,欲懸革命軍旗以示無貳心,各界匆遽覓革命旗不得,江乃出其俘獲品以贈,即其時高懸於諮議局之上者是也。(四)為陳炯明在惠州舉兵之井字旗,此旗式原為丙午年廖仲愷在東京所提議,廖陳同隸惠州籍,陳聞同盟會本部嚐有此提案,遂采為己軍之標識,嗣會師廣州,始廢置不用。要之此四種旗章均不出丙午年東京同盟會本部提案之方式,青天白日旗在事實上雖已屢用於粵、桂、滇三省義師,然當日幹部會議,各省代表鹹參與其間。迨辛亥革命,各省有力同誌多根據舊日懸案,逞奇立異,各樹一幟,此十八星旗及五色旗井字旗所以隨青天白日旗而紛然並起也。
總理對於國旗之新方案
總理以黃克強有青天白日旗形式不美之批評,故戊申居新加坡時嚐將此旗內容再三潤飾。擬將旗上青紅二色增加小方格,且於紅色上橫添白線,以示美觀。曾指導陳淑字女士(張永福夫人)繡製新旗式,以示同誌,其圖案今尚由張永福保存之。民元南京政府成立時,發生國旗問題,總理乃於總統府辦公室內懸掛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新圖。旗中紅色之上橫添白線若幹,每一線即代表一行省,總統府職員及賓客多見之,惟此新旗式尚備而不用,總理始終未向政府提出之。
青天白日用作海軍旗之原因
民元南京政府建立後,鄂、湘、贛三省用十八星旗。粵、桂、閩、滇、黔數省用青天白日三色旗,江、浙、皖及各省多用五色旗。各省派出之援鄂軍及北伐軍,旗章各異,頗為複雜。時海軍部請示大總統應用何種旗式,總理令用青天白日三色旗,並派海軍部員鄧某(鄧世昌之子)慰勞沿江艦隊,向海軍將士說明青天白日旗與曆次革命之關係。由是全國各軍艦一律以青天白日三色旗為國徽,更在旗內紅色之上橫添白線若幹,另定為海軍旗,至今尚沿用之。
參議院折衷製定國旗之經過
參議院既遷北京,為國旗方式問題,嚐發生劇烈之爭議,最後乃采納折衷派意見,議決以滬軍都督府所用紅、黃、藍、白、黑五色旗,足以代表漢、滿、蒙、回、藏五族,最為普遍,確定為中華民國國旗。武昌起義之十八黃星旗為陸軍旗,同盟會之青天白日三色旗為海軍旗,由政府正式公布之。總理聞之頗為不懌,然是時同盟會員在參議院不能占過半數,且院內共和黨內之同盟會分子徒知擁護武昌起義之紀念品,不願為母黨之助,結果能予保留而製定為海軍旗,已屬幸事矣。
中華革命黨黨證之國旗
癸醜(民國二年)各省討袁軍失敗後,總理組織中華革命黨於日本東京,遂恢複同盟會舊製,用青天白日滿地紅為國旗,青天白日旗為黨旗,所頒發黨證及委任狀獎狀即用此項國旗黨旗各一交加於上。乙卯(民四)起義於山東濰縣及廣東各地之中華革命軍,亦概用此種標幟。迨民九粵軍自漳州返粵,總理再由非常國會當選大總統,始公然宣布廢止五色旗及十八星旗,而分別製定青天白日為國旗軍旗。民十,陳炯明、葉舉等叛變,總理避地上海,陳炯明一反總理所為,青天白日旗亦同遭此厄。
中華民國旗之確定
民十二年總理在粵重組織大元帥府,就職日正式舉行閱兵授旗禮,青天白日旗複飛揚於廣州。適是年全國學生會在廣州召集大會,請總理於開會日蒞場指導,行禮時,總理見堂上懸五色旗,竟不為禮。演說間,乃說明青天白日旗與五色旗之異同,及在革命史上之價值,眾始了解。民十三,總理乘中山艦北上,道經香港,艦上懸青天白日旗。英吏遣人相告曰:如改懸五色旗,當以禮接,蓋青天白日旗之為國旗尚未經國際承認也。總理毅然不恤。及民十六,革命軍攻克南京,平津旋亦底定,無何,張學良且拒絕日人警告,令東北四省盡改懸青天白日旗,由是中國國民黨統一全國,各國雖欲不正式承認,不可得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