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艾森豪威爾在乎傷亡

(2010-05-14 22:36:56) 下一個
艾森豪威爾在乎傷亡
  
  1945年,對於極具政治頭腦的艾森豪威爾來說,他清楚地知道柏林城是斯大林急欲奪占的目標。為此,他們的百萬大軍已經推進到了東距柏林城僅幾十公裏的奧得河、尼斯河一線。對於盟軍而言,雖然辛普森的美國第9集團軍也到達了西距柏林幾十公裏的易北河,但他的後勤供應卻碰到了巨大的困難,而其他的盟軍大部隊還離柏林有200公裏開外。德軍重兵把守的柏林,僅靠辛普森的幾萬人似乎不可能攻克。
  然而,情況真的那樣令人悲觀嗎?
  事實上,盟軍的前線指揮官們和艾森豪威爾的觀點相左。辛普森中將直到戰後多年還為艾森豪威爾剝奪了他攻占柏林的榮譽而憤憤不平。他堅持認為, 德國人在戰爭後期所做的一切努力就是盡量抗擊蘇聯紅軍的進攻,以掩護盟軍部隊搶在蘇軍之前攻占柏林。對於窮途末路的德國人來說,落到懷有強烈複仇心理的蘇聯紅軍手裏是一場災難,他們應該更願意把柏林城交給盟軍。事實也是如此,當盟軍遵命在易北河止步不前時,有大約10萬名懼怕落到蘇聯手裏的德國官兵渡河來降。客觀地說,辛普森通向柏林的道路也許是暢通的,盡管他們的最高統帥並不這樣認為。
  
  不為他人做嫁衣
  
  艾森豪威爾之所以在戰後成為美國總統,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的赫赫戰功和他在政治問題上的驚人洞察力。他清楚地知道,德國戰敗指日可待,那麽接下來就輪到政治家們在談判桌上討價還價了。在深入細致地研究了德國的行政區劃分之後,艾森豪威爾敏銳地意識到東西方對德國占領區的劃分肯定要以把德國從南到北一分為二的易北河為界。如此一來,盟軍即使打下柏林城,將來在戰爭結束之後也還要拱手交與蘇聯,為他人做嫁衣。所以,他對柏林這顆熟透了的桃子毫不動心。
  艾森豪威爾的判斷確實高人一籌。就在他著手調整軍事部署時,1945年2月,美、蘇、英三國首腦在蘇聯克裏米亞半島上召開了著名的雅爾塔會議。這次會議的中心議題就是如何構建戰後格局和如何在德國劃分三國的占領區問題。在會上,三巨頭從各自利益出發,對占領區的劃分及柏林城的歸屬問題展開了唇槍舌劍,經過反複的爭論,終於就德國的分割及美、蘇、英、法四國共治柏林的方案達成了一致意見。
  遠在前線的艾森豪威爾盡管沒有參加會議,對如何劃分三國占領區及柏林的原則更是一無所知,但他卻憑自己的頭腦和經驗,作出了與現實驚人吻合的預見。
  
  為避傷亡棄虛名
  
  在美國人看來,即使是以殺戮為目的的戰爭,也要盡量減少傷亡。艾森豪威爾在研究了德軍在柏林城的防禦部署之後,認為盟軍要想攻下柏林城,至少要付出10萬人的傷亡代價,而實際上,蘇軍在柏林之戰中共傷亡了30萬人。攻占柏林在政治上無疑是獲取二戰勝利這頂皇冠上的一顆明珠,也是留名青史的絕好機會。但艾森豪威爾認為,僅僅為了這些虛名就把成千上萬的盟軍士兵往納粹火坑裏推,無論如何不能接受。在他看來,徹底消滅其餘德軍,幹淨利落地結束這場戰爭,才是應該追求的最終目標。
  艾森豪威爾的這一想法遭到了以蒙哥馬利為首的英軍將領的激烈反對,但卻得到了以布萊德雷將軍為首的美國將軍的支持。布萊德雷直截了當地對艾森豪威爾說:“別理會蒙哥馬利那一套,這次戰爭為他創造的機會已經夠多了。如果說要攻占柏林,辛普森和巴頓都比他有資格。”頓了一下,布萊德雷接著說:“我認為進攻柏林可能要付出10萬人的傷亡……代價確實太高了。讓俄國人去當他們的英雄吧!”
  艾森豪威爾見愛將與自己的看法完全一致,非常高興,於是大手一揮:“OK!就這麽幹,讓柏林見鬼去吧!我給俄國那位令人尊敬的大元帥寫封信。”
  之後,艾森豪威爾親筆給斯大林寫信表明想法,將盟軍的進攻矛頭指向了德國的其他地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