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轉貼]1961年為何秘密進口糧食:之前吹太狠

(2010-04-19 15:05:31) 下一個
[轉貼]1961年為何秘密進口糧食:之前吹太狠
et

1961年為何秘密進口糧食:之前吹太狠

 核心提示:1961年1月,國務院決定從國外緊急進口糧食。先是確定進口150萬噸,很快就增到250萬噸。經辦此事的外貿部副部長雷任民回憶, 在對待進口糧問題上,當時黨內的思想是不一致的,因為不久前還在喊糧食吃不完了,現在突然要向萬惡、腐朽、即將滅亡的資本主義國家買米吃,丟不起這個臉,因此,糧食進口工作一直處在極其保密的狀態下。相關事宜是委托香港的中資公司華潤和中國銀行經辦的,先是從澳大利亞、加拿大和法國訂購了大量糧食,後來連美國糧食也通過轉口貿易進來了。從1961年到1965年,國家每年進口糧食500萬噸左右。

  本文摘自《跌蕩一百年(下)》 作者:吳曉波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內外交困,時局艱險,年輕的共和國在它的第十個年頭遭遇了空前的困難。讓人歎息的是,在這期間,中央決策又因種種原因發生了幾次進退搖擺。

  在災情初起的1959年,鋼產量指標仍然被高高地定在1300萬噸。這一年7—9月,中共中央在江西廬山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原本決定對當前的失控進行反思,而最終的結果卻以更激進的方式閉幕,對“大躍進”持有不同看法的國防部長彭德懷元帥等人遭到嚴厲批判,會議最終達成的共識是:形勢大好,前途光明,繼續大躍進。

  廬山會議的風向突變讓中國失去了一次清醒的機會。到1960年初,決策層內的反思聲音再起,各種經濟指標被壓了下來,可是,中蘇關係交惡後,激進情緒再度陡然升溫,又提出要煉“爭氣鋼”,爭取當年生產鋼2000萬噸。正因為這種政策上的失誤,局勢日漸惡化,最終釀成重大的悲劇。

  一直到1961年,為了走出絕境,中央才逐漸調整激進的經濟政策,提出“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當時主要展開的工作有兩塊,一是解決吃飯問題,二是把工業速度降下來。

  當務之急,自然是緩解糧食危機。要在短時間內迅速提高糧食產量,是絕無可能的事情,而僅僅靠清華大學的“增飯法”,卻隻能暫時騙騙肚子。於是,中央政府采取特別方式,從進口糧食和減少城鎮人口兩個方麵下手施救。

  1961年1月,國務院決定從國外緊急進口糧食。先是確定進口150萬噸,很快就增到250萬噸。經辦此事的外貿部副部長雷任民回憶,在對待進口糧問題上,當時黨內的思想是不一致的,因為不久前還在喊糧食吃不完了,現在突然要向萬惡、腐朽、即將滅亡的資本主義國家買米吃,丟不起這個臉,因此,糧食進口工作一直處在極其保密的狀態下。相關事宜是委托香港的中資公司華潤和中國銀行經辦的,先是從澳大利亞、加拿大和法國訂購了大量糧食,後來連美國糧食也通過轉口貿易進來了。從1961年到1965年,國家每年進口糧食500萬噸左右。

  進口糧食需要外匯,能夠換回外匯的商品不多,除了煤炭之外,主要的就是棉花,於是就縮減棉布的供應。1960年,全國居民所分配到的布票人均少了1尺。據外貿部的計算,每人減少1尺布,用於出口可得5美元,全國總計就是3500萬美元,能多進口10億斤麥子。

  曆史學者陳明遠在《布票的故事》一文中記載,四川城鎮起初每年每人15尺布票,可以做一套衣褲,1959年,布票一下子減少為每年每人7尺4寸布票,個子小的還能做件上衣,個子大的就頂多混條褲子了。到1960年再減半,隻發3尺7寸布票,當時買一雙襪子要二寸布票,也就是一個人一年分到的布票隻夠買十多雙襪子。1961年上半年,上海市區每人隻發給2尺6寸布票,一家四口的布票不夠縫製一套成人的衣服。山東城鎮每人的布票更隻有1尺6寸。物資的空前短缺,可見一斑。 即便全國人民少吃減穿,還是無法緩解糧食危機。1961年6月28日,中共中央下發《關於精減職工工作若幹問題的通知》,提出在三年內減少城鎮人口2?000萬以上。客觀地說,在糧食供應無法增多的情況下,這個不無殘酷的決策最終起到了緩解的作用。

  從1958年起,為了大煉鋼鐵,大量農村青壯年勞力被征調到城市裏,在三年裏共新招收職工2500多萬人,城市人口從9900萬陡增到1.3億,這自然造成了糧食的供應緊張。當經濟突然大蕭條後,工廠裏馬上出現了人浮於事的現象,紡織工業停了500萬錠,食品工業三年增加了55萬人,很多工廠的工人無工可做。根據計算,從城裏精簡2000萬人,可減少供應糧食30億斤。中央的《精減通知》指出:“這次精減的主要對象,是1958年1月以來參加工作的來自農村的新職工(包括臨時工、合同工、學徒和正式工),使他們回到各自的家鄉,參加農業生產。”

  從精簡政策實施到1963年6月,全國職工減少1887萬人,城鎮人口減少2600萬人,吃商品糧人數減少2800萬人。事實表明,這一政策緩解了城市供應的緊繃狀況,也對農業的休養生息起到了複蘇的作用。以堅忍和溫順出名的中國農民從來是中國經濟最大的支撐者,他們在正常的年景裏貢獻廉價的農產品,一旦發生危機,廣袤的農村就成為成本最低的“泄洪區”,這種情景在日後將一再發生。在這個意義上,中國工商經濟的成長從來就在吃“農民的紅利”,城裏人虧欠農民的實在太多。

  在2000多萬被精簡下鄉的人中,就有一個16歲的農村青年名叫魯冠球。
 魯冠球的家鄉在浙江省蕭山縣的金一村童家塘,與杭州市隔錢塘江相望,他從小的夢想就是能夠進城當一個工人。1958年,在大煉鋼鐵的熱潮中,小學還沒有畢業的他就被征調進了蕭山縣城,在一個打鐵合作社當上了鍛工。三年學徒期滿,工資從最初的14元加到了36.5元,這讓他很是滿意。可是就在新工資拿了兩個月之後,他突然被精減掉了,卷起鋪蓋回到了童家塘。很多年後,他回憶說:“那時,我想得很清楚,不種地。我覺得農民吃不飽,穿不暖,所以一心就想做工人。我籌了110塊錢,搭起草棚開了一間修理鋪,開始為村裏修自行車。那時農村自行車少,生意很淡。”

  發生在1961年的這次大精減在少年魯冠球的心裏留下了嚴重的後遺症,金一村距蕭山縣城不到兩公裏,可從此他再也沒有回去工作過。他說,“我發誓從此不再進城,我就在農村辦工廠。”20年後,一心想做工人的魯冠球成了中國最著名的農民企業家。

  在設法緩解糧食危機的同時,國家還必須把過快的工業速度降下來。

  1961年一季度,各項工業指標發生重大潰亂,25種主要工業產品中,除了食糖,其餘均比上一年四季度下降30%~40%,決策層這才承認現實,開始踩急刹車。在5月21日召開的中央工作會議上,各項指標大幅下調,提出“堅決後退”和“必須退夠”。毛澤東無奈地說:“退得夠,這樣好。無非是外國人罵,說中國人不行。我們現在就要老老實實地承認沒有學會,還要十一年才能搞好,至少要十年。不退,你有什麽辦法?”

  8月,中共中央在廬山召開工作會議,通過了《國營工業企業工作條例(草案)》-簡稱《工業七十條》,它一方麵繼續強調“國營工業企業是社會主義的全民所有製的經濟組織。它的生產活動,服從國家的統一計劃。它的產品,由國家統一調撥。”同時,則把大躍進時的“按需分配”改成了“按勞分配”,對遭到批判的計件工資製等製度予以恢複。

  1962年,全國的基本建設投資規模壓縮到了46億元,僅為1960年384億元的12%,到年底,全國關停倒閉的工廠數達4.4萬個,占1960年9.6萬個企業數的44.8%,也就是說,在一年時間裏關掉了將近一半的工廠。其中,冶金企業減少了70%,建材企業減少50%,化工企業減少42%,機械企業減少31%。同1960年相比,工業總產值大幅下降了47%,其中重工業下降57%,鋼產量跌到了667萬噸。在當時的工業界,把關停工廠和精減工人統稱為“拆廟搬和尚”。

  大躍進對中國經濟的災難性後果,日後有無數論文和書籍進行了反思、總結。國家統計部門的數據顯示,“二五”計劃期間(1958~1962),全國工農業生產總值的年均增長率僅為0.6%,遠遠低於“一五”時期(1953~1957年)的10.9%。據美國學者麥克法誇爾在《“文化大革命”的起源》一書中的測算,“大躍進給國民經濟造成的全部損失,估計是1000億元,幾乎相當於‘一五’期間基本建設投資總額的兩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