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轉貼]錢文軍:“敵後戰場”的那些事兒

(2009-11-05 12:21:16) 下一個
[轉貼]錢文軍:“敵後戰場”的那些事兒

看來不得不說一點“敵後戰場”的那些事兒- -
錢文軍

首先聲明,到現在為止,話語權是不平等的。我們極希望出版《毛澤東全集》,最好連抹屁股紙上寫的字跡都不要遺漏,但權力不幹,愣是得維持毛之“朦朧美”。那麽,難免不會有“小人之心”的猜度:之所以不能出全集,是因為許多文字見不得人,一見人就會像泥菩薩見水一樣,坍掉。

舉個具體例子吧,楊奎鬆1995年在中山大學召開的一次學術研討會上引證了毛1944年9月22日在中共六屆七中全會主席團會議的講話:“中國政治的重心 已經逐漸發生了轉移,而我們自己卻常常估計不足,思想上趕不及,總認為天下還是姓蔣的,沒有能夠及時想到和提出改組政府的問題。在這方麵,美國人反倒走到 我們前麵去了。”楊教授注其引自《毛澤東年譜》中冊第546-547頁。鄙人查了該引文,這段話並沒有,隻有含糊的前兩句。於是谘詢楊教授,他也很愕然, 後來發郵件解釋說,此文原為1993年定稿原版上有,到2002年正式出版時改掉了。他所引文字是確實的,別的就不說了。竊以為,這段原話很顯然對於毛指 責美國“援蔣反共”極不利,故藏起原話,改成含糊其詞。類似的例子還有,毛1958年致赫魯曉夫一封信,說“我們願意承擔第一個核打擊,無非是死一大堆人 ”。但《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出版時換了另一封信。曆史的小姑娘大概就是如此打扮出來的。

於是我們不得不從各式各樣的文章裏考古發掘般找真相。比如前些日子有人引帖子,駁斥說蘇聯沒有給中共多少武器,言之鑿鑿。我真懶得去跟這類人嚼舌,因為鄙 視。他們那腦袋是長來戴帽子的,崇奉“謊言說一千遍就成真理”,或者毛說的“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隻給少數人講不行,要使廣大群眾都知道”。李先念作 序的《紀念朱理治文集》裏就收錄了朱理治1948年8月24日給中央的報告《兩年來對朝鮮外交工作總結及今後任務》。朱是抗戰勝利後中共派駐北朝鮮的首席 官員,這個報告稱:“先後從北朝鮮獲得了2000多車皮武器彈藥”。鐵路裝運子彈每車皮最低裝240萬發,2000車皮可裝48億發,那時中國人算4.5 億,平均每人可挨10發以上!倘若以每車皮40噸計算,共計軍火8萬噸。倘若軍隊每人裝備武器彈藥20公斤,足以武裝400萬人!這還僅僅是駐北朝鮮蘇軍 給的武器彈藥,它遠不如在東北所給的軍火數量。可人家愣是可以論證蘇軍沒給什麽武器,隻給了一點破爛。


反過來,二戰結束時美國給了民國政府價值九億美元的剩餘物資,這些剩餘物資並非軍火類,但愣說成軍火。須知,假如美國當時真的“援蔣反共”,麥克阿瑟犯不 著在占領日本最初幾個月內便銷毀掉“火炮4萬門、槍支200萬枝、彈藥100餘萬噸、飛機1.3萬架、坦克3000餘輛、艦艇約50萬噸,價值數十億美 元。”(參閱:《美日關係》,1791-2001,P374)老毛撒謊從來臉不變色心不跳,還要振振有詞。請看他對美聯社記者發表的談話:“馬歇爾特使促 成中國中國停止內戰,推進團結、和平與民主,其功殊不可沒。”給彭真、林彪的電報稱:“美方急欲停戰,蔣方被迫亦不得不停戰。”接下去便是“我必須於數日 內以敏捷手段殲滅長、哈、齊三市一切頑軍武裝,控製全市。”隻是我們受教育說,美國“最近數年幫助蔣介石殺死幾百萬中國人”(《毛選》第四 卷,P1056),“美國的海陸空軍已經在中國參加了戰爭”(P1492),等等。

說抗日戰爭就更奇妙了,應該說,八路軍還是對日作戰的,首先在於周恩來、朱德、彭德懷、林彪、左權等將領之抗日激情。老毛從一開始就不打算抗日,平型關作 戰,毛一再發急電叫周、彭赴南京要錢要武器,紅軍決不打仗,隻占地盤。這些人不聽,僅9月25日一天,毛就數度發急電,令紅軍決不打硬仗。結果朱、周、彭 不理會,指揮林彪參戰,與晉軍獨立第八旅合作,協同完成平型關伏擊戰。毛對朱周彭不聽他的指揮憤恨不已,寫了《反對自由主義》暗指周恩來等不聽他的話。直 到廬山會議,林彪為平型關作戰檢討,說“頭腦發熱”;彭德懷為百團大戰作檢討,說“這一仗是幫了蔣介石的忙”。毛說:“一些同誌認為日本占地越少越好,後 來才統一認識,讓日本多占地,才愛國。否則變成愛蔣介石的國了。”有人說此乃毛式幽默,也許是,不過假如日本人不占地,“敵後”從何而來?此“默”幽出一 段大實話來,確實是毛之風格。

整個抗日戰爭,是一場民族搏鬥,毛之清醒,在於謀一黨之私。翻《毛澤東軍事年譜》等著作,抗日戰爭時期毛愣是沒有幾個對日作戰的命令,連篇累牘都是對國軍 作戰的指示。看薑克夫等編撰的《民國軍事史略稿》吧:“賀龍、關向應到達冀中後,消滅了河北民軍總指揮張蔭梧、喬明禮,協助呂正操、程子華整頓了三縱隊, 收編了地方民團高士一、魏大光、王長江、張仲翰等部。劉伯承、鄧小平到達冀南、魯西北,打走了石友三、高樹勳的三十九集團軍,改編範築先、範子俠、段海洲 等部。徐向前、羅榮桓到山東消滅了頑軍土匪秦啟榮、劉桂棠,攆走沈鴻烈,整頓地方黨組建的山東縱隊,接應東北軍常恩多111師起義,使沂蒙山為中心的根據 地連成一片。”(P231)如此“抗日中流砥柱”?上述部隊皆國民政府的部隊,非偽軍更非日軍,把日軍消滅不了的國軍都滅掉、趕走,然後建立“抗日根據地 ”。

整個抗戰,基本態勢就是,日軍追著國軍死打,謂之“正麵戰場”;紅軍跟在日軍後麵占地,謂之“敵後戰場”。例如日軍1944年發動的侵華以來規模最大的戰 役“一號作戰”,毛3月27日便將日軍即將開戰情報通電華北各部,命令:“反頑鬥爭,更須堅持自衛原則,不應見小忘大,釁自我開”。整個抗戰時期,毛電文 中“敵”指日軍,“頑”指國軍,毛絲毫也不擔心日軍會進攻紅軍,故不必布置紅軍作好抗擊日軍之準備,隻是不準各部主動進攻國軍,那樣會“見小忘大”。4月 3日、5日連續向華北各部通報“敵將發動中原大戰”。更奇怪了,整個抗日戰爭中日軍發動規模最大的一仗,毛竟然“用兵如神”地預料到挨打的不會是紅軍,可 以放心地做旁觀者,而旁觀者竟然成“中流砥柱”。且日本人也瞎了眼,一次又一次大規模決戰隻打“消極抗日”的國軍,對積極抗日的“中流砥柱”隻搞小規模的 “掃蕩”。又可奇怪的是,毛怎麽預知日寇不會碰他的隊伍呢?毛的命令隻是:“目前局勢不宜對頑取攻勢”。潛台詞之一:日軍不打國軍時毛軍均對國軍取攻勢; 之二:等著看日軍打國軍,坐收漁翁之利比自己去打劃算。大戰在即,老毛處亂不驚,11日起召開延安高級幹部會議,12日毛作《學習和時局》長篇報告,“勝 似閑庭信步”。18日日軍從南北兩個方向開始夾擊“頑軍”,湯恩伯部傷亡慘重,國軍其餘部隊亦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