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對朝鮮戰爭的十點反思zt

(2009-11-03 17:46:05) 下一個
對朝鮮戰爭的十點反思

一、對20世紀50年代的世界戰略格局沒有清醒認識
  朝鮮戰爭的本質是美蘇對抗,爆發的起因是斯大林和金日成頭腦發熱,懷著占便宜的心理進行政治和軍事冒險。蘇聯本來沒有資格冒險,因為它的綜合實力明顯弱於美國,而且二戰中失血過多,這是美軍仁川登陸後蘇聯不敢直接出兵的原因,也是中國參戰初期蘇聯不敢派空軍的原因。基於朝鮮戰爭的這種政治本質,中國是否參戰就應十分審慎,應該從一種明智的外交戰略出發作出抉擇。遺憾的是在朝鮮戰爭爆發前一年,中國的最高層就選擇了所謂一邊倒的外交政策,加入了戰略對抗的蘇聯一方,這是一年後參與朝鮮戰爭的政治前奏。美軍仁川登陸後北朝鮮軍隊開始潰敗,蘇聯對中國的要求並不高,隻是要中國接納北朝鮮的流亡政府,蘇聯自知在朝鮮問題上失算,沒能進一步隻好退一步,讓出朝鮮半島。出乎蘇聯意料的是中國替它出了頭,幫它維持了戰略對抗的均勢,因此,蘇聯是朝鮮戰爭的最大受益者,這是明明白白的事實。但是由於專製政體的愚蠢本性,蘇聯10年後疏遠了中國這個重要的政治盟友,20年後,精明的美國開始和中國親近,三大國聚散離合的曆史經曆表明中國參與朝鮮戰爭並不是最佳的選擇。
二、中國是否受到直接威脅
  接到準備參戰的命令,部隊基層是不大情願的,官兵的思想具有農民特征,在本國為土地革命犧牲,積極性很高,去外國為別的國家打仗就沒有動力了。最高領袖提出了一個很有鼓動力的口號“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這個口號前半句是真,後半句為虛。美國當時既沒有入侵中國的實際計劃,也沒有入侵中國的遠景規劃,中國出兵時,美國飛機對鴨綠江對岸的目標肆意轟炸,卻唯獨不炸江上的橋梁,洪學智在回憶錄中對這一點予以提及。事實上美國嚴格遵循朝鮮戰爭是局部戰爭的定位,把它作為美蘇對抗的一場熱身賽,美國決不希望有第三國參與這場熱身賽。
  美國的錯誤在於沒有遵循有理有節的原則,想再進一步,獨占朝鮮半島,在戰略對抗中壓蘇聯一頭。如果它恢複三八線後止兵,在政治上、道義上收獲已經很大了,軍事上因為殲滅了北朝鮮軍隊的主力也很安全。
三、戰爭目標定得過高和外交失誤。
  二次戰役後英法領著一些國家斡旋和談,中國領導層提出了談判條件,涉及中國利益是兩條:恢複中國的聯合國席位、美軍退出台灣海峽。二次戰役雖然推進到了三八級附近,但美軍主力未損,這時提出美國在近乎戰敗情況下才能接受的條件,無疑是太高了。
  第三次戰役後,聯合國三人委員會(由印度、伊朗、加拿大代表組成)提出了和平方案,其中包括中國的聯合國席位以及台灣地位問題,符合之前中國所提條件,是中國名利雙收的最佳時機。對此和平提案美國同意,中國政府卻複電聯合國表示很不滿意。為什麽還不滿意呢?這就得說到中國參戰的戰爭目標了。
  至於中國參戰的戰爭目標,很明確,就是把斯大林和金日成的冒險空想達成實現,解放朝鮮半島,壓美國一頭。打完吃力的第四次戰役後,最高領袖還講:不消滅美軍幾個師,它是不會退出朝鮮的。這反映出領袖對朝鮮戰爭的實質仍無清醒的認識,對美軍的實力與長處仍無切實了解,在戰略上仍然盲目樂觀。主導領袖思維的是東風壓倒西風,社會主義壓倒資本主義,中國內戰的紅色勝利在朝鮮應該同樣能夠複製。
  英法等國家斡旋和談,和平提案對中國十分有利,簡直就是自願和中國結成統一戰線,中國的決策層卻把統一戰線拱手送給了美國。之後聯合國大會通過了指責中國侵略的提案,號召組成聯合國軍到朝鮮與中國作戰。拒絕對自己有利的和平提案使中國在法理上處於被動境地。
  兩年多之後的停戰協定既沒有談中國的聯合國席位,也沒有談台灣地位問題,可以說,後兩年多的抗美援朝是不談中國政治利益的抗美援朝。
  就原和平方案扯皮時中國政府主張不恢複38線,到後來重開談判扯皮時中國政府又主張恢複38線,原因是攻守之勢已經易位。最後停戰停在了實際控製線,控製線突出38線以北5000多平方公裏,突出38線以南2000多平方公裏,這是兩年多寸土必爭的結果,是東西方陣營實力差距的表現。
四、三八線的實質和第三次戰役
  三八線表麵上是美蘇對抗的分界線,實質是一條戰略平衡線。中國能夠把蘇聯失掉的這條戰略平衡線恢複過來,已經很不錯了,而要逾越這條線就超出了自身力量所能達到的範疇。
  13國和平提案通過後,中國政府聲明反對,最高領袖改變了原定的誌願軍休整2個月的計劃,決定打一場廢除三八線的政治仗,此即第三次戰役。這在軍事上不明智,在政治上更不明智,看不清三八線的實質表明最高領袖看不清世界戰略格局。
  第三次戰役占領的土地在第四次戰役中大部分得而複失,重城地得失而沒有消滅對方的有生力量,注定保不住到手的城地,第三次戰役違背了內戰時期寶貴的作戰原則。
  第三次戰役引來東方陣營的一片叫好,其實在軍事上並不實惠,在政治上則是一場敗仗,它強化了盲目樂觀心理,促使中國決策層拒絕了寶貴的和平方案。
五、違反“有理有利有節”原則
“有理有利有節”原則是抗戰時期創造出的一項很好的政治軍事策略,統一國家之後,應該發展成大的國家政治軍事策略。如果在第二次戰役後止兵,朝鮮戰事結束,中國獲得的政治軍事利益已經足夠,付出的傷亡不到最後實際結局的四分之一,物質上的消耗也不大,尤其是在美蘇對抗的世界格局中將獲得一個更適當的位置。
六、對朝鮮戰爭是局部戰爭的定位缺乏認識。
  朝鮮戰爭爆發時中國已經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對是否介入戰爭,尤其是介入的程度應該老成持重。中國的軍事統帥和政治統帥卻沒有表現出老成持重,彭總在商議是否出兵的會議上說打爛了就當新中國晚成立幾年,最高領袖在杜魯門發出核威懾之後絲毫不以為意。在戰爭消耗越來越大之後,兵力上要輪番作戰,經濟上要一切為了前線,還動員人民捐獻,以衛國戰爭的消耗來打一場局部戰爭,很不明智。想當年德國入侵蘇聯,蘇聯急令中共全軍北上牽製日軍,中共領導層抗命不從,因為服從就會打光手中的武裝力量,一貧如洗了。如今蘇聯並不奢望中國出兵,中國不僅出兵,而且要以舉國之力大打,當了家忘了苦日子,有資格揮霍人力物力了,是為忘本。
七、對自身短處和敵方長處認識緩慢
  對於中國軍隊的優點參加朝鮮戰爭的各國軍隊都有所讚譽,本文既為反思,則隻談短處。在朝鮮戰爭的第一年,中國軍隊的弱勢主要表現為三點:打擊能力弱、機動能力慢、後勤補給貧乏。第二次戰役中國軍隊對美軍基本達成戰役合圍,卻不能大建製吃掉美軍,原因就在於已經咬住的不能盡快吃掉,相距不遠的無法追上咬住,前兩項弱點盡顯。第三次戰役時中國軍隊距後方基地已遠,後勤補給貧乏的弱點也顯現出來,部隊隻能打7天,7天後則呈強弩之末。而中國軍隊後勤補給上的弱點被敏銳的裏奇微查覺到,中國軍隊被動地投入到事實上由美軍發動的第四次戰役。第四次戰役中的砥平裏作戰,中國軍隊打擊能力弱更加突顯,8個團圍攻六千人的美法聯軍,付出不小的傷亡仍不能吃掉對手。砥平裏作戰表明中國軍隊不可能大建製消滅美軍,而這一點中國的政治統帥和參戰的主要軍事將領在第五次戰役後才認識到。
  至於美軍的長處則正好相反:打擊能力強、機動能力強、後勤補給充裕。第五次戰役中美軍反擊,中國軍隊有的軍打阻擊幾天就撐不住撤下來,能撐下來的軍戰後要補兩萬新兵,傷亡之大可想而知;美軍一旦形勢不利,跑得很快,步行的中國軍隊追不上,一部美軍如果被困,臨近美軍救援迅速,中國軍隊無法致敵於死地。麵對經常餓肚子、省彈藥的中國士兵,美軍卻是吃穿不愁,彈藥充足。
  回顧國內戰爭,那句總結語“小米加步槍勝過飛機加大炮”非常不妥,國民黨軍那幾百架飛機、幾百輛坦克散在廣闊的國土上,每個戰區能有多少?每次戰役能有多少?國民黨軍說白了也是小米加步槍,而且到了三大戰役米也不夠吃了。麵對新的對手,老的經驗不靈是很自然的,隻有盡快認識新對手的特點,才能在新的戰爭中少損失,多受益。
八、輪番作戰問題
  輪番作戰是對傷亡過大的因應,原有部隊因傷亡無法繼續作戰,下一場更大規模的戰役需要投入比原有更多的兵力,於是不得不持續派兵。國內戰爭時期不可能輪番作戰,條件不允許,也沒打過消耗那麽大的仗。朝鮮戰爭中傷亡過大說明戰爭消耗超出了本國對局部戰爭的負擔能力,輪番作戰的本質是國家以全麵戰爭的投入來參與一場局部戰爭。輪番作戰的最大弊端是新部隊不熟悉對手的特點,不熟悉現代化戰爭的特點,在作戰中導致無謂的損失。
九、第五次戰役問題
  第五次戰役是一場敗仗,是一次不該發動的戰役。戰役目標是不可能實現的“殲滅美軍幾個整師”,戰役目標就定錯的戰役結果可想而知。戰役的經過幾乎是第三次戰役加第四次戰役的翻板,戰役的第一階段主動進攻,結果和第三次戰役一樣,占了城地,沒殲滅對方多少兵力。第二階段是再次進攻後轉入防禦,這回又吃了第四次戰役那樣的苦頭,麵對具有優勢火力和機動力的美軍反擊,損失超過了第四次戰役。美軍在第五次戰役中的表現卻顯得成熟,先以迅速的撤退消耗中國軍隊的糧彈,再以快速有力的反擊殺傷對手的有生力量,連橫城反擊戰那樣的機會也沒給對方留下。
  三兵團180師的折損是發動第五次戰役的直接惡果,折損180師主要責任在三兵團指揮部。三兵團是輪番作戰的新部隊,兵團司令王近山對朝鮮戰爭的特點沒有切身感受,拿著國內戰爭時的經驗來指揮作戰,尤其要命的是驕傲自滿,戰前滿不在乎地說:就美軍那點兵力,還不夠一場淮海戰役打的。180師的厄運是撤退命令晚下了24小時造成的,在戰場形勢急劇惡化的情況下,三兵團的指揮層對美軍反擊的快速性缺乏心理準備,在收攏部隊問題上緊迫意識不足,如果保全部隊的弦繃緊點就能早下命令讓180師回撤。另外命令180師掩護兵團傷員撤退的命令語焉不詳,也有瀆職之過,命令“就地”停下掩護,毫無軍事專業性可言,180師一“就地”就蹲在了漢江南岸,後來渡江北撤時江水上漲,僅被急流衝走的就有600人之多,洪學智在回憶錄中對三兵團的這一命令也加以提及。
  第五次戰役的另一後果是戰線被美軍北推,戰役停止線在戰役發起線北麵一段距離處。
十、運動戰、陣地戰問題。
  在國內戰爭中適合打運動戰,因為解放軍的機動性優於國民黨軍。而在朝鮮戰爭中,中國軍隊打運動戰卻顯得吃力,原因就在於美軍機動性強於中國軍隊,在第二次戰役、第三次戰役、第五次戰役裏中國軍隊抓不住美軍主力,多次證明了這一點。運動戰不好打,陣地戰就成了或許可行的選擇,如果第四次戰役後,以增加後的兵力打陣地戰,損失會小些,消耗美軍的兵力會多些,還會在三八線以南保有一些土地。
總結:從“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四個層次解析朝鮮戰爭
  伐謀:有人著長文論述參與朝鮮戰爭中國受益最大,鍛煉了軍隊,改善了裝備,贏得了蘇聯的援助,提高了國際聲望。這種說法很值得商榷。
  中國是兵法的故鄉,軍隊已經鍛煉了20多年,美軍對八路軍的戰術也高看一眼,斯大林對中國的將領也佩服之至,這樣的軍隊少參與一次戰爭就不能擔負國防了?如果中國接納金日成的流亡政府,蘇聯在退後一步的情況下能不倚重中國?156個工業項目能少一個?一批批的軍事裝備蘇聯會不舍得?事實上中國在朝鮮戰爭中展現出來的能力反而讓蘇聯有所顧忌,在海軍裝備的輸送上頗顯吝嗇,肖勁光去蘇聯商議海軍軍購,給周恩來發電“他們給我們的是破爛”,周恩來複電“破爛也要”,而同時期蘇聯對印度的海軍軍售卻很大方。蘇聯給中國的破爛豈止是艦艇,在北朝鮮已經安全的情況下,蘇聯供應中國的T34坦克是二戰中用過的,上麵彈痕明顯。如果中國像印度學習中立外交政策,不但蘇聯忙著給東西,西方國家也會來示好,國際聲望想不提高都難。朝鮮戰爭中印度在東西方集團中奔走調停,頗受器重,也為日後印度兩頭吃打下伏筆,這個好角色中國更適合擔任,隻是由於中國積極參戰而讓印度揀了便宜。
  伐交:第二次戰役後的外交斡旋非常重要,如果伐交成功,中國就能在政治、軍事上達到利益最大化。可惜中國的領導層,尤其是最高領袖犯了左傾幼稚病,錯失了這一伐交良機。
  伐兵:如果在第四次戰役後遵循局部戰爭原則,放棄運動戰,選擇陣地戰,在軍事上將多得而少失。
  攻城:第三次戰役、第五次戰役是典型的攻城。事實上指揮層還策劃了第六次戰役,由於對手的防禦日益堅固,再發動進攻會導致更大的傷亡,所以未付諸實施。是無法承受的傷亡讓領導層改變了參加朝鮮戰爭的初始目標,作出了現實的選擇。
  最高領袖在內部曾說過一句實在話:朝鮮戰爭和美國打了個平手。在50多年後的今天,還因朝鮮戰爭的“勝利”而沉迷於民族主義快感的人應該多想想那些無謂犧牲的中國士兵,他們是戰爭最基本的承受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