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轉貼]老兵買舊書發現84份陣亡通知書 為烈士尋親10年

(2009-10-15 20:39:34) 下一個
[轉貼]老兵買舊書發現84份陣亡通知書 為烈士尋親10年

舊書攤上發現84份“陣亡通知書”

  據新華社電 當河北省晉州市莊合寨村84歲的王滄言老人意外收到丈夫路煥文的“陣亡通知書”時,悲喜交集。57年的苦苦等待和尋找,終於有了結果:丈夫原來是解放戰爭的烈士。



收到半個多世紀前發出的“陣亡通知書”的烈屬還有另外23戶,這些通知書全部來自山西省太原市一個叫王艾甫的人---一位為尋找太原戰役陣亡將士遺屬而奔波了10年的老兵。

  舊書攤上發現

  84份“陣亡通知書”

  今年67歲的王艾甫是山西太原收藏協會會長。1996年的一天,他在一個舊書攤發現4本發黃的《太原戰役陣亡將士登記冊》,記載了866名解放軍陣亡將士的基本情況,裏麵還夾帶著84份“陣亡通知書”,籍貫涉及湖北、山西、河北等10個省區。王艾甫用3000元買下這套登記冊---這些錢相當於他當時一年的收入。

  太原戰役發生在1948年11月至1949年4月,此役殲敵12萬人,我軍犧牲1.8萬人,結束了閻錫山對山西長達38年的統治。

  這些部隊的資料究竟是真是假?曾參加過太原戰役的原十四軍副軍長王立崗說,這本冊子上的名單與當時十九兵團和二十兵團的情況是一致的,印章也確是當時的印章。

  為烈士“尋親”

  一尋就是10年

  看著一張張發黃的“陣亡通知書”,有20年軍齡,也曾經在戰場上出生入死的王艾甫想起了昔日的戰友張廣元。這位曾經救過他生命的戰友犧牲後,王艾甫親手掩埋了他的遺體。而在張廣元家鄉縣民政部門,竟然查閱不到任何有關這位烈士的記載。王艾甫萌生了為烈士“尋親”的想法。10年來,王艾甫因此而支出的路費、接待烈士家屬來太原祭奠等花了幾萬元。去年,他把一家三代僅有的70平方米房屋抵押貸款7萬元。

  “陣亡通知書”

  訴說感人故事

  這些“陣亡通知書”上手工繪製的表格用鋼筆填寫,內容欄中還記載了烈士的英勇事跡。一張張發黃的紙片,一個個陌生的名字,記載著過去的硝煙與鮮血:

  “趙獻,605團4連副指導員,1943年入黨,1946年入伍,犧牲時23歲,籍貫不詳。”“他15歲就參加了革命工作,在戰鬥中勇敢、不怕犧牲,在負傷後還鼓舞大家,我死了是為了革命,也是光榮的,隻要你們完成任務。”……

  去年11月,王艾甫賣掉了收藏的300塊銀元,湊足了1萬元路費尋找“湖北雲縣雙郝村”郝戴虎烈士的家屬。經了解才知道,“雲縣”原是雲夢縣之誤,解放前的“雙郝村”已更名為鍾垸村。聽說失蹤50多年的郝戴虎有了消息,而且還是革命烈士,小小的鍾垸村沸騰了。

  王艾甫在內蒙古自治區察哈爾右翼中旗桂井村找到了烈士孫耀72歲的女兒孫秀峰。孫耀自1937年參軍後就沒有下落,孫秀峰和母親、女兒一家三代輾轉十幾個地方尋找都一無所獲。母親臨去世時還抱怨:“你爹不要咱娘倆了,到城裏享福了。”孫秀峰從王艾甫手中接過“陣亡通知書”,哭了半個多小時,反複說的隻有兩個字:“謝謝!”

  河北的王滄言老人知道了丈夫路煥文的下落後,忍不住老淚縱橫:“活不見人、死不見屍,本來已經絕望了,這下夫妻可以合葬了。”

  華中科大學生

  接過“尋親接力棒”

  去年寒假,華中科技大學組織170名湖北籍大學生參與“尋親”。他們分成6組拉網式查找,走訪了湖北籍烈士所在6個縣、市的100多個村莊,累計行程上萬裏,為5位烈士找到親人。華中科技大學團委副書記陳鋼說,84名英烈中尚有60位的親屬沒有找到,他們將在今年暑假選拔300名大學生接過“尋親接力棒”,把活動向全國推開,讓“尋親之旅”成為大學生的信念之旅、淨化心靈之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