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陣亡者:總統羅斯福

(2009-09-03 15:20:53) 下一個
陣亡者:總統羅斯福


南方周末   2005-04-28 15:36:02

  ■舊聞記者
  □錢鋼
  
  你可以說光陰似箭,也可以說恍如隔世。4月12日,第32任美國總統羅斯福逝世已60年。60年前此時,無論何方陣營的報紙,這都是爆炸性頭條新聞。

  “真想不到,如同晴天霹靂,傳來了中國人民的偉大朋友,我們所最敬愛的羅斯福總統逝世的噩耗。”《大公報》4月14日發表社評《敬悼羅斯福總統》,“我們聽到這消息,最初是驚愕突兀,不敢相信;而繼之以悲切與感激之淚!”

  1945年4月14日延安《解放日報》頭版報道《舉世哀悼羅斯福總統之喪毛主席、朱德總司令馳電吊唁延安全市下半旗三日致哀》。毛澤東、朱德唁電的全文是:“羅斯福總統不幸逝世,我們謹向美國人民及總統遺族表示吾人之深切吊唁。舉世均將深痛此種損失。”到美軍觀察組致唁的中共代表是葉劍英和楊尚昆。

  五個月前,毛澤東致信羅斯福,通報提交國共和談的協定稿已經中共中央批準,表達了在“重建世界永久和平以及建立民主中國的事業上永遠攜手前進”的願望。中國共產黨高度評價羅斯福“使自由主義的美國和共產主義的蘇聯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結成了鞏固的聯盟”。

  羅斯福是一個題目。此時,諸多“同題作文”不失時機表達不同的訴求:和平,自由,社會民主主義,還有兩大陣營的“攜手”———人們顯然已經預感戰爭造成的蜜月轉瞬即逝。

  羅斯福也可以是一個“人”,平凡而生動的“人”:被人愛戴,也招人忌恨。“人們想到他,就覺得他好像是一個笑容可掬的司機,煙嘴翹在嘴裏,每次急轉彎時都聽到後麵驚吵之聲。……他知道後麵人什麽時候是真的驚叫,什麽時候隻是故意吵嚷。但他對搭客們是有感情的。”這是一個美國人的悼詞,“他不在人間了,汽車也停了下來,離開天堂之門還很遠。現在乘客彼此爭辯,相持不下:究竟下一個彎該怎麽轉法呢!”

  這段話引自威廉·曼徹斯特的《光榮與夢想》。書中的一節,“曾是丁香滿庭時”,繪聲繪色,描述羅斯福的逝世和葬儀。可以相信,諸多鮮活的細節,大多出自當時媒體。

  例如《揚基》周刊的編輯寫道:“我們曾說過羅斯福的俏皮話,我們拿羅斯福尋過開心……但他畢竟是羅斯福,是領導我們這一代人成長的人……”

  有個華爾街律師的妻子,在一家旅館的電梯裏聽到羅斯福逝世的消息,神經質地把一隻手套捏來捏去。突然,後麵有一個男人大聲說:“咳,他總算是死了!可不是也到了該死的時候了!”這位婦女轉過身來,用手套打了那個人一個嘴巴。

  “正當強大、殘忍的野蠻勢力,威脅著要蹂躪整個西方文明的時候,幸有羅斯福坐鎮白宮。百年以後,人類也會為此俯伏而感謝上帝。”這是《紐約時報》的社評文字。而《紐約郵報》對羅斯福逝世的報道,隻是在每日傷亡欄欄首,發布了這樣的消息:華盛頓4月12日電:最近一批部隊死傷名單及其近親的姓名:

陸軍—海軍陣亡

富蘭克林·德·羅斯福,總司令。

妻:安娜·埃莉諾·羅斯福

地址:白宮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