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從史可法戰死與傅作義獻城談人本主義zt

(2009-08-27 22:07:40) 下一個
從史可法戰死與傅作義獻城談人本主義

作者:伊湖水

據曆史記載,1645年清軍南下,攝政王多爾袞,派人送信來向揚州守軍統帥史可法勸降,被史可法拒絕,清兵鐵騎遂將揚州包圍,史可法在彈盡糧絕情況下,仍率揚州軍民苦戰,終因寡不敵眾,被清軍破城。城破後,史可法自殺未遂被俘,清軍再次勸降,史可法不從被殺。因攻城中清軍傷亡慘重,清軍為報複,對揚州進行了持續十天的屠殺,史稱“揚州十日”。

再看另一段曆史:1948年12月,解放軍打下了新保安和張家口,1949年1月日,又攻占了天津,華北守軍共21萬餘人在這幾次戰鬥中被殲滅。在北平的國民黨華北剿總總司令傅作義所率的25萬部隊,被解放軍將領林彪率領的八十萬解放軍團團包圍。傅作義迫於形勢,打開北京城門,同意所屬部隊接受解放軍的改編,古城北平被解放軍和平占領。

史可法死守揚州時,北京的明王朝已經覆滅,李自成的大順政權也已經垮台,昏庸無能的南明小朝廷也在風雨飄搖之中,今天或許該反思,史可法式的犧牲究竟有什麽意義? 結果導致清軍揚州十日大開殺戒,揚州城遭受前所未有的滅頂之災,數以十萬計的居民性命成為毫無意義的殉葬品。

中國古代雖然有“上天有好生之德”,“人命關天”和“螻蟻尚且貪生”的說法,但從來沒有真正尊重過個體生命的價值,充斥曆史的道德理念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餓死不吃嗟來之食”,“視死如歸”,“君叫臣死臣不能不死”等等,死這樣一個嚴肅而殘酷的事情,當成度假一樣,被曆史學家和道德學家輕鬆帶過。

與史可法相反,傅作義獻城,是一個值得稱道的明智之舉,應該承認,當時傅作義獻城是迫於形勢,並非他認同共產主義的世界觀,而是因為林彪大軍兵臨城下,戰必敗,必亡,接受改編屬於“城下之盟”,和投降其實差不多,但必須承認,有時候,投降比戰死偉大得多,也值得稱道得多。

但很多人稱讚傅作義功勞是“保全古城建築和曆史文物古跡”,其實還是糊塗觀念,劍走了偏鋒,事實是,傅作義此舉真正意義是,保全了數以十萬計的軍民性命,至於文物古跡,與戰端一但開起,數十萬軍民的傷亡相比較,微不足道,毫不足吝惜。

這也符合人本主義的思想:就是,以人為本,就是充分認識和尊重生命的價值,重人生,輕理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