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轉貼]朝鮮戰爭:被中國夯實的美蘇地緣政治格局

(2009-08-24 10:30:36) 下一個
[轉貼]朝鮮戰爭:被中國夯實的美蘇地緣政治格局

建國60年·影像國史係列之七

夏佑至

  2009年5月27日朝鮮宣布退出朝鮮停戰協定時,56年前那場看似終結的那場戰爭對中國人來說,已經成了久遠的往事。年輕一代,尤其是知識分子當中,由於朝鮮神秘莫測的行為引起了一陣焦慮,當他們重新發現一個饑餓的鄰國至今處於戰爭狀態,不禁大吃一驚,但回頭去理解曆史的時候,卻發現沒人能夠把上甘嶺的位置從地圖上指出來了。

  美國人口中“被遺忘的戰爭”在中國並沒有避免被忘記,而且徹底程度讓人吃驚。在普通年輕一代的頭腦中,記憶的全部內容僅限於少數幾個名詞——盡是些口號,比如“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以及“上甘嶺”和“黃繼光”。這些就是當代曆史教育中關於朝鮮戰爭的全部遺產。

  戰爭爆發的原因和開戰的過程至今說法不一,考慮到戰爭在三年中一共造成了幾十萬中國軍人傷亡(多是年輕的農民子弟),戰爭花費可能有100億美元(本來打算用於中國的工業化),曆史學家應該感到慚愧,因為他們沒有把更加清晰的事實和更公正的價值告訴下一代。當然,他們可以為自己辯護說,說出真相的那一天還沒有到來,或者,真相是什麽,他們自己也不知道。

  彭真與赫魯曉夫的爭論

  隻有少數信心充沛的專家敢於提出自己的結論,另一些人則通過評價同行的工作,表達了對這段曆史的看法。其中,楊奎鬆教授在給沈誌華教授的著作《毛澤東、斯大林與朝鮮戰爭》寫的書評中,引用了赫魯曉夫和彭真的一段爭論。楊教授認為,這段爭論能夠說明,剛剛從內戰中歇一口氣的中國是怎麽卷進朝鮮戰爭的。

  赫魯曉夫:我們在這個小範圍裏,可以講,朝鮮戰爭是北朝鮮發動的,是蘇中兩國都同意了的。

  彭真:不對,我們沒有同意。我參加了政治局的討論,這個問題我是知道的。

  赫魯曉夫:我們也看到了文件,毛澤東是同意了的。

  彭真:有兩點必須說明:一、發動朝鮮戰爭,我們事先不知道;二、戰爭打起之後,你們派大使找我們中央,說蘇聯出兵不妥,斯大林想要我們來出兵。

  赫魯曉夫:那個時候如果是我們這些人擔任領導,而不是斯大林的話,這場仗就打不起來了。但是,如果毛澤東不同意,斯大林也是不會那樣做的。朝鮮戰爭是斯大林和毛澤東共同決定後才發動的。

  彭真:你說得不對,毛澤東同誌是反對打的。毛澤東同誌在莫斯科就同斯大林說過,如果戰爭打起來,那就不是南朝鮮的問題,而是美帝國主義的問題了。即不是南朝鮮能否拿到手的問題,而是北朝鮮能否保住的問題。這樣的意見,毛澤東同誌也向金日成同誌談起過。朝鮮戰爭打起來以後,斯大林說,如果蘇聯出兵,就意味著世界大戰,因此才請中國出兵。因此我們才同意出兵的。我當時參加了政治局會議的討論。

  赫魯曉夫:你說的是戰爭打起來以後的事,問題是發動戰爭斯大林和毛澤東是批準了的。

  彭真:你說的不是事實,是造謠。我參加了討論。我們始終認為是斯大林同誌同意了。金日成同誌在這個問題上最有發言權。

  赫魯曉夫:你比我小吧,今年多大歲數?

  彭真:五十八歲。

  赫魯曉夫:你比我年輕,但是記憶力卻不如我。

  彭真:我的記憶力很好,我記得很清楚。因為政治局的討論,我是參加了的。我們把意見告訴了斯大林。

  赫魯曉夫:事後諸葛亮,中國人就喜歡這樣。

  彭真:不對,我們確實同斯大林說過。

  赫魯曉夫:他是不聽別人意見的。我們有委屈……

  赫魯曉夫:(再說一遍)朝鮮戰爭是斯大林和毛澤東兩個人共同決定的。

  彭真:完全不對。毛澤東同誌提了意見。這一點,你可以問問當時參加過討論的其他同誌,那樣你就會明白了。

  赫魯曉夫:我們不要談死人了。我說,是斯大林和毛澤東的過錯。

  彭真:根本不對。你們有人也參與了這件事,應該可以作證。我再一次申明,你說的根本不對。

  爭吵發生在1960年6月22日,距離戰爭爆發隻有10年時間,赫魯曉夫作為蘇共領導人與中共代表團在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會談,雙方的政治嫌隙——主要原因是赫魯曉夫在蘇共二十大上的報告中攻擊了斯大林,引起了中共不滿——迅速擴大,發動朝鮮戰爭的責任問題也成了爭吵的焦點之一。

  毛澤東大相徑庭的兩封信

  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的時間表上,東亞的局勢錯綜複雜,洞悉各方對戰爭的心態並不容易:

  1945年8月,蘇聯按照雅爾塔協議,出兵東北和朝鮮半島後。美國建議以北緯三十八度線為界,南北兩方由美蘇分別占領。蘇聯同意了美國的提議。

  1949年,中國向北朝移交了幾個師的軍隊。這些軍隊都是參加過抗戰和內戰的百戰之師。

  12月,毛澤東赴蘇聯,慶祝斯大林70歲生日。中蘇開始締結新約的談判。

  1950年2月,《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簽訂。

  5月,金日成訪問北京,就戰爭一事征求毛澤東的意見。

  6月25日,金正日指揮朝鮮人民軍越過三八線,向南方進攻。中國在進攻開始之後才得到通知。

  27日,美國第七艦隊駛入台灣海峽,宣布台灣海峽中立。武力解放台灣的計劃受挫。

  7月,中國改編東北的軍隊。中共中央書記處的一次會議確定,一旦入朝作戰,將使用“誌願軍”的稱呼。

  9月,美國人麥克阿瑟將軍指揮的聯合國軍在朝鮮中部的仁川登陸,將北朝鮮軍隊一切為二。戰局發生逆轉。

  10月,美軍和南朝鮮軍隊開始反攻並越過三八線作戰。中國發出警告,稱美軍如果大規模進入北朝鮮範圍,將出兵作戰。

  10月19日,中國出兵朝鮮。

  在1959年10月,中國對待朝鮮戰爭的態度有過不止一次戲劇性變化。官方黨史常常引用10月2日毛澤東發給蘇聯的一封電報草稿,作為中國參戰決心的依據。草稿以堅決而且樂觀的口吻談到了即將發生的戰爭,毛澤東預計一旦中國入朝作戰,美國將宣布和中國進入戰爭狀態,且可能使用“空軍轟炸中國許多大城市及工業基地,使用其海軍攻擊沿海地帶”,但他相信中美之間的戰爭既不會規模很大,也不會時間很長。

  中蘇兩國之間發生了爭論,朝鮮戰爭的責任問題必須進行重新評估,因此彭真和赫魯曉夫之間才爆發了極其生動和口語化的爭吵。但訴諸個人記憶的結果顯而易見,兩個大國的重要人物就像小孩子一樣,除了各執一詞和竭力證明自己的頭腦優於對手之外,不會有更明確的結果。隻是到了多年以後,蘇聯已經解體,俄國學者才出示了從斯大林個人檔案中發現的1950年10月3日毛澤東發來的一封電報,上麵的內容與中國出示的10月2日的電報草稿大相徑庭,充滿了猶豫和遲疑,毛澤東表示,中國不會出兵朝鮮,因為這不僅可能引來美國對中國的進攻,還可能將蘇聯也拖入戰爭。電報對朝鮮將被美軍占領的命運表示同情,但除了接受現實別無他法,中共建議朝鮮共產黨改變鬥爭策略,開展遊擊戰爭。

  中國是如何全麵卷入戰爭的?

  這兩封態度相反的電報不可能同時使用,作為中國參戰必然性的證明。卷入朝鮮戰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最重要的決定,根據17天後中國出兵的事實,10月2日的電報可以成立,但如果這封電報真的發給了斯大林的話,10月3日的電報又將作何解釋呢?

  因為蘇聯和西方曆史學界根據1950年10月3日的電報指責對中國篡改了曆史,中共才重新調查了10月2日電報原件,這個謎才被解開。檔案和黨史部門解釋說,10月2日的電報代表了毛澤東的真實想法,但是這封電報沒有發給斯大林,因為中共其他高級領導人對參戰抱有強烈的抵製情緒。

  實際上,北朝鮮的人民軍推過三八線後,迅速占領了漢城,戰事極其順利,南朝軍隊的戰線一直收縮到釜山周圍一百多平方公理的狹小地帶,在美軍指揮下,依托一條環行防禦帶進行防禦作戰。此時中共政治局內在入朝作戰方麵並無太大分歧。但美國決定出麵開始幹涉,聯合國軍在仁川登陸成功,朝鮮戰局發生逆轉之後,入朝作戰的分歧才開始變得大了起來。

  10月2日的電報草稿原件,也即毛澤東的手稿被複製若幹份,分發給了國內外的研究者。盡管沒能像掃帚那樣撣掉黨史和軍史學界身上的黑色的煤灰,但這些檔案有助於後人理解曆史的真相。最主要的真相是,中國卷入朝鮮戰爭並不是必然的,恰恰相反,在是否有必要參戰的問題上,分歧之大是依據教科書理解曆史的人們難以想象的。

  美國的幹涉出乎莫斯科和平壤的意料,不然就不能理解朝鮮人民軍為何沒有相關的戰術安排,而被美國一擊而中。

  即使對籌劃過一旦出兵可能導致美國對中國宣戰的毛澤東來說,聯合國軍的登陸也是需要重新估量的因素。因為出兵計劃開始遭到其他人的反對。

  那麽,10月3日到10月19日這段時間裏又發生了什麽?隻過了半個月時間,北京對戰爭的態度再次發生了一百八十度逆轉,他們放棄了3號的猶疑態度,決定出兵。中共和民主黨派聯合發表的聲明強調朝鮮半島對中國的戰略價值,說因為“唇亡而齒寒,戶破而堂危”,中國不得不參戰。但毛澤東如何說服黨內高級幹部,還不得而知。

  這一回輪到麥克阿瑟和美國總統杜魯門感到意外。1950年11月27日,中國軍隊與美軍發生了第一次戰鬥,沒有防備的美軍損失慘重。但這隻是一係列殘酷戰鬥的開始。中國的戰史記載了中國和聯合國軍之間的五次戰役,從1950年底持續到1951年4月。疲憊和後勤供應不足的誌願軍在第五次戰役中失利,聯合國軍和南朝軍隊開始反攻,戰事重新進入三八線以北地區。

  到1951年7月,大規模運動戰基本結束了。戰場上的慘重損失為漫長的談判鋪平了道路,此後雖然不乏上甘嶺戰役一類的殘酷的小範圍戰事,但戰線基本在北緯三十八度線左右膠著。戰鬥的目的變成了爭取談判優勢。兩年後,中美兩國在政治上都對戰爭的忍耐達到了極限。中國誌願軍總司令彭德懷和接替麥克阿瑟的聯合國軍司令李奇微在三八線附近的板門店簽署了停戰協議。

  中蘇同盟:戰略與報償的果實

  蘇聯在中國入朝作戰的決定中扮演了什麽角色,一直頗多爭議。

  1949年12月,毛澤東赴蘇聯為斯大林祝壽,同時進行的是中蘇關係的談判。對已經確定了“一邊倒”戰略的中國來說,與蘇聯結成同盟勢在必然,但主動權卻掌握在斯大林手上。

  第一次出國的毛澤東放下百廢待舉的國事,在莫斯科等了兩個半月時間,中國與蘇聯才簽訂了同盟條約。條約的簽訂意味著蘇聯拋棄了雅爾塔協定,中國“一邊倒”的戰略從構想變成現實。蘇聯承諾給中國資金和技術方麵的援助,以幫助中國完成工業化。

  中蘇同盟不光是改變了亞洲的政治格局。二戰之後,歐洲成了人類意識形態和製度競爭的最前線,作為冷戰的領頭羊,美蘇分別向歐洲盟友傾注了大量的援助。亞洲不是美國,也不是蘇聯的戰略中心。在中國內戰的過程中,美國對國民黨的態度和蘇聯對共產黨的態度,已經能夠看出他們在亞洲的戰略目標是保持收縮和均衡。到了1949年,斯大林還認為,與國民黨劃江而治是中共所能取得的最好結局,而美國在對國民黨的失敗深感失望之餘,決定將台灣和朝鮮半島排斥在防禦範圍之外(1950年1月5日杜魯門的講話)。

  馬歇爾計劃讓斯大林在歐洲倍感壓力。在位於東德境內的柏林,蘇聯中斷對西柏林的物資供應,想讓這塊資本主義在東德的飛地就範,反而招來了英美法對西柏林的戲劇性的空中援助。封鎖政策最終失效,顯示出莫斯科的實力不足以支撐柏林的對抗遊戲,斯大林不得不采取守勢。然而,中共在1949年10月出人意料地取得了成功,給了斯大林重新考慮亞洲和世界格局的機會。

  在拋棄雅爾塔體係與中國結盟之後,斯大林把中國豎為亞洲革命的樣板,希望日本、印度和東南亞共產黨模仿中共的武裝革命路線,騷擾英美的亞洲基地。同時表示了對金日成的支持。北朝鮮完成戰爭動員後,斯大林決定放手一搏,把美國的注意力吸引到——至少是部分吸引到亞洲來。

  斯大林的底線是,蘇聯不會拖入對美國的戰爭。這個戰略取得了成功。這個戰略取得了成功;因為美國一直盡量避免擴大戰爭範圍。麥克阿瑟的職位被李奇微所取代,他的命運讓人想起二戰的傳奇人物喬治·巴頓。打下德國之後,巴頓躍躍欲試,據說曾想挑起事端,進攻蘇聯。這種好戰情緒被華盛頓看作是一個麻煩。

  另一個贏家是國民黨。盡管第三次世界大戰並沒有如期而來,但國民黨避免被“趕進太平洋”的命運。漁翁之利同樣落到了日本頭上。戰爭訂單讓日本有機會掃清了二戰留下了殘垣斷壁,“日本製造”還沒有像後來那樣傳奇,但傳奇是這個時候開始的——戰爭中,美國最負盛名的攝影記者大衛·道格拉斯·鄧肯堅持認為,徠卡的機身加上尼康的鏡頭才能拍出最精采的照片——你信嗎?鄧肯並沒有收尼康公司的廣告費,很多攝影記者相信他,因為戰爭是最好的廣告。

  蘇聯根據同盟條約對中國的援助,是從朝鮮戰爭開始的。據沈誌華教授計算,1950年代蘇聯給中國的貸款主要屬於軍事貸款,占貸款總額的92%,其中一半以上用於朝鮮戰爭。

  值得順便提上一句,蘇聯解體之後,黨國與國際共運資料流落民間,包括沈誌華教授在內,世界上許多曆史學者和研究機構曾經前往俄羅斯,購買了相當分量的原始材料。馬克思主義認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收購行動為解開諸多曆史之謎提供了可能,可以為這個原理作證。

  朝鮮戰爭本質上是朝鮮的民族統一戰爭。59年前,這場戰爭導致100多萬人死亡,包括二十多萬外國軍人,但朝鮮並沒有統一。從法律的角度看,時至今日,朝鮮半島仍然處於戰爭狀態。中國則宣布自己取得了抗美援朝的勝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