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1950年代新聞攝影造假史zt

(2009-06-29 16:29:42) 下一個
1950年代新聞攝影造假史

2009-6-27 來源:鳳凰周刊2009年第16期

  畝產3萬斤的水稻田裏,4個幼童站在水稻穗上,在陽光中蹦跳嬉笑,他們腳下厚密的稻穗似乎擁有沙發般的彈力。這張1958年新華社記者於澄建拍攝的新聞圖片,首次刊登於當年8月15日的《人民日報》一版。照片說明裏提到的高於正常產量數十倍的數字,曾一度讓大陸民眾對新中國的生產力,產生狂熱而盲目的信心。

  在中國的新聞史上,這張假新聞照片隻是一個龐大的新聞造假體係中的片斷。但在新聞史的研究中,這段曆史始終在角落裏若隱若現。而近日出版的《紅旗照相館——1956—1959中國攝影爭辯》,則揭開了60年前,大陸新聞攝影界圍繞新聞真實性問題的3年爭辯,講述了新聞照片如何在為政治服務的官方語境中,為製作假新聞照片找到合法性的一段曆史。

  60年後的今天,接受過該書作者晉永權采訪的中國第一代攝影師,翻檢此書時,不僅有懺悔,更感歎:“曆史的遺跡至今遍布中國大地。”

  虛構和組織加工

  在20世紀50年代早期,中國官方新聞管理機構——新聞出版總署下設的新聞攝影局,對新聞的真實性要求嚴格。

  1952年進入新華社攝影部工作的許必華,還記得參加培訓時,老師提到的兩個假新聞案例。一名記者,到北京郊區拍攝鄉村文化館,可能是文化館已經解散,他就搜集了雜誌、書籍,找幾個農民在那兒裝模作樣看一下,拍了照。另一位南京大學的高材生,拍攝港口時,僅有3條船,他感覺非常凋零,就拍了兩次,合成一張有6條船的照片。這兩名記者均受到處分,拍文化館的那位,因完全無中生有被開除。

  當時官方強調要“大力反虛構”,晉永權說,但因現實中已存在造假行為,業界對采訪中記者是否能幹涉被拍攝的人或事物的討論已經開始。待新華社攝影部成立,官方觀點逐步轉變,提出在采訪中可以進行一定的“組織加工”,理由是:為使新聞圖片的質量不斷提高,更充分地表現圖片的主題思想和現實生活的美,對人民群眾起到更大和更好的鼓舞作用。

  1956年3月,新華社攝影部主任石少華對此作了進一步解讀。這個當時攝影界最高級別的官員提出:新聞照片必須完全真實,要反對虛構和擺布,但在某些情況下,對拍攝現場作一些技術性的調整,比如會議桌上的茶杯暖瓶放得太雜亂,或者在畫麵中太突出,在不影響會議進行的情況下,對它們略加整理,這是允許的。

  但虛構、擺布和組織加工、技術性調整的界限在哪裏?這些概念從未有人能清晰講述,在當年的新聞攝影界引發混亂。這年7月,新華社攝影記者杜修賢的一張照片,成為引發這些問題大討論的源頭。

  這張照片是在北京北海公園,杜修賢和朋友的孩子坐在園內出租的兒童車上的留影。杜修賢拍下這個場麵後,作為公園出租兒童車的新聞發表,但北京分社認為這張照片純屬“擺布”,是造假,壓下不發。當一些同事批評杜修賢的行為時,攝影組的張惠賢卻認為:不能因為坐車的是記者的孩子,就說這張照片是虛構或不真實的。杜修賢也解釋說,帶著熟悉的小孩拍照,會比較理想,但並不影響新聞性和真實性。

  年末,新華社官方出版物上,刊登了新華社總社的意見,提出“把自己的家屬當作‘理想’的拍攝對象是不恰當的,這種理想隻能導致肆意的擺布”。但一場圍繞關涉新聞真實性問題的討論,在這個意見之後並未就此停步。

  為政治服務

  杜修賢事件的前3個月,毛**提出“百家爭鳴”,鼓勵知識分子公開提意見,甚至指出“批評政府不犯罪”,為這場討論提供了較為寬鬆的輿論氛圍。

  此後數月,編輯、記者、業內刊物的負責人、攝影學會的會員紛紛加入這場討論。各方人員提供的真實案例表明,雖然虛構新聞並不被業界認同,但在“組織加工”名義之下,記者幹涉被采訪對象的情況普遍存在。

  《中國青年報》攝影記者洪克60年後的今天,接受過該書作者晉永權采訪的中國第一代攝影師,翻檢此書時,不僅有懺悔,更感歎:“曆史的遺跡至今遍布中國大地。”

  在20世紀50年代早期,中國官方新聞管理機構——新聞出版總署下設的新聞攝影局,對新聞的真實性要求嚴格。

  1952年進入新華社攝影部工作的許必華,還記得參加培訓時,老師提到的兩個假新聞案例。一名記者,到北京郊區拍攝鄉村文化館,可能是文化館已經解散,他就搜集了雜誌、書籍,找幾個農民在那兒裝模作樣看一下,拍了照。另一位南京大學的高材生,拍攝港口時,僅有3條船,他感覺非常凋零,就拍了兩次,合成一張有6條船的照片。這兩名記者均受到處分,拍文化館的那位,因完全無中生有被開除。

  當時官方強調要“大力反虛構”,晉永權說,但因現實中已存在造假行為,業界對采訪中記者是否能幹涉被拍攝的人或事物的討論已經開始。待新華社攝影部成立,官方觀點逐步轉變,提出在采訪中可以進行一定的“組織加工”,理由是:為使新聞圖片的質量不斷提高,更充分地表現圖片的主題思想和現實生活的美,對人民群眾起到更大和更好的鼓舞作用。

  建國初期的新聞攝影人基本由三類人組成:解放區來的戰地攝影師,主要聚集在上海的老一代攝影人,剛畢業的大學生。這些人對什麽是新聞攝影,並無統一意見。但解放區來的攝影師們,對新中國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喜悅,一位老攝影師的後代認為,這種情緒促使他們傾向於表現社會光明美好的一麵。

  “影子敵人”

  蘇聯產生影響的同時,歐美新聞攝影理念,伴隨著少數外國攝影師、接受過歐美教育的攝影人,也時時衝擊著大陸新聞人的頭腦。

  1956年,謝漢俊留美歸國,進入新華社從事攝影研究。他堅持不能因為對政治有利,記者就可以在采訪中進行擺布或組織加工的觀點;在1958年8月到1959年,官方組織的新聞攝影真實性大討論中,他亦強調:記者不是事件的製造者,必須依從所發生的事件進行報道。

  1958年6月,“大躍進”期間,提出“決定性瞬間”的布列鬆訪華,給大陸新聞攝影界以更強烈的衝擊。中國攝影學會陳勃,6月20日陪同布列鬆前往北京十三陵水庫拍攝。他發現布列鬆幾乎看到什麽就拍什麽,看到一個從帳篷下麵伸手抓黃瓜的戰士時,他像“貓抓耗子一樣跑過去”,但當戰士發現他拍照,對著鏡頭笑後,他立刻就收起相機,搖搖頭走了。而同去的攝影學會攝影家們,很少抓拍人物動作,照片不夠生動。兩相對比,陳勃覺得:我們在某些方麵沒有布列鬆注意得多,這是值得我們改進的。

  一個月後,布列鬆受邀與北京攝影界人士座談,對照片的真實性、如何表現這種真實性,以及相機的選用等問題一一作答。他批評一張表現豐收的照片,一個婦女抱著一捆麥子笑得很厲害,當然豐收是要笑的,但不見得笑得那麽厲害,在地裏,當然是灰塵仆仆,但這個婦女卻很幹淨。

  攝影界仍將他作為“友好人士”送走,1959年5月,中國攝影學會領導及各攝影理論研究刊物的工作人員,看到他在美國《生活》、《皇後》雜誌上發表的照片後,認為他否定我國1958年“大躍進”的成績,為美帝國主義的反華宣傳服務。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