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錢文軍:朝鮮戰爭五十年祭
(2009-05-08 18:04:22)
下一個
[轉貼]錢文軍:朝鮮戰爭五十年祭
本文作於抗美援朝五十周年前。為盡量真實準確,又反複核對了各種文字資料,作了較多的修改和充實。力求準確。但仍難免錯漏。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願與有興趣探討的朋友們共同摸索。歡迎指正。---作者2001.10.25
朝鮮戰爭與毛澤東的革命外交路線
朝鮮戰爭爆發五十年了。對這場半個世紀前的戰爭,我們從來就是以偉大勝利來慶賀的。美國佬似乎也承認失敗;麥克阿瑟被撤職後到美國國會作證說:“美國在朝鮮遭到慘敗。”克拉克將軍在停戰協定簽字時說:“在執行我政府的訓令中,我獲得了一項不值得羨慕的榮譽,那就是我成了曆史上簽訂沒有勝利的停戰條約的第一位美國陸軍司令官。我感到一種失望和痛苦。我想我的前任麥克阿瑟將軍和李奇微將軍一定具有同感。”盡管我們的宣傳中,把他對美國政府的不滿部分省略掉了,但畢竟“沒有勝利”仍是事實和他的本意。不過布萊德雷在美國國會為反對麥克阿瑟全麵進攻中國的主張而說的一句話:“參謀長聯席會議認為,這一戰略將使我們在錯誤的地方,錯誤的時間,同錯誤的敵人打一場錯誤的戰爭。”卻被掐掉了前邊17個字,張冠李戴地說成是對朝鮮戰爭的評價,卻是斷章取義的。
從軍事意義上說,除了抗日戰爭與盟國軍隊共同取得勝利之外,中國軍隊在幾乎沒有製空權的情況下,以劣勢的武器,完全靠自己同世界上最強大的空軍及陸軍打了個平手。盡管我們是“動員人民解放軍的全部力量發起攻擊。”(彭德懷語)而美國佬隻是“把它定性為一場有限戰爭”(馬歇爾語)。不過這在中國近代史上畢竟沒有先例,當然極大地激發了中國人的凝聚力與自信心。在那場戰爭中,武裝起來的中國農民用熱血與生命上演了一個又一個可歌可泣的悲壯故事,那種不怕苦不怕死的犧牲精神是足以“長使英雄淚滿襟”的。問題在於,戰爭是政治的繼續,從政治意義上說,我們從中究竟獲得了什麽?付出如此巨大的代價值得嗎?
於是探討這場戰爭的起源及中國參戰的意義,近年來成為熱門。蘇聯解體之後,大量機密文件被公開。特別是葉利欽訪問韓國時,把一大批關於朝鮮戰爭的秘密文件作為禮物交給韓國,迫使我們也不得不公開了一些與此有關的檔案。曾被稱為世紀三大戰爭之謎的朝鮮戰爭被剝去了許多麵紗,漸露端倪。俄羅斯公開檔案以後,人們發現,斯大林主義原來竟然是以陰謀和謊言構築的大廈!無論是對敵人、朋友、同誌甚至自己的親人,全都如此。它的突然坍塌也就不足為怪了。而咱們的領袖毛澤東先生,卻鬼迷心竅地“一邊倒”,也就難怪他自建國以後便一錯再錯,直至文革。
國內也出版了許多關於此戰的專著,本人在關注它的過程中,發覺多數著作依舊在重複過去的故事。作者們似乎隻是為了圓一下因俄羅斯公布檔案給我們造成的被動而已。從這些著作中,我們不難看出許多作者不可能不知道一些重要情況,他們隻是有意無意給“忽略”掉了,這些著作不過是在曆史真像大潮麵前加修一道防洪堤而已。曆史證明,朝鮮戰爭完全是斯大林一手策劃的;抗美援朝也不是孤立的,而是毛澤東革命外交路線的一個必然舉措。與“中國受到威脅”並無多大關係。而是毛澤東為斯大林火中取栗的行動,是毛為他的“一邊倒”所購的門票罷了。
*.*.*.* 2009-5-7 17:48:34
悄悄話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複 本主題下所有發言 奇趣數碼讓你賺翻天 第 2 樓
[轉貼]一. 誰是傀儡
文章提交者:八角樓上 加帖在 史海鉤沉 【凱迪網絡】 http://www.kdnet.net
我們的宣傳一直稱大韓民國是美國扶起來的傀儡,事實並非如此。曆史上的朝鮮依附於中國,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戰爭失敗後簽訂《馬關條約》讓朝鮮“獨立”,日本成為宗主國。而沙皇俄國也乘機滲入,爭奪這塊領地。朝鮮國王李熙為避免亡國,於1897年改朝鮮國號為《大韓帝國》。1905年日本戰勝俄國後即強迫簽訂《乙巳保護條約》剝奪了韓國的國權。1910年日本進一步強迫簽訂《韓日合並條約》,宣布廢除韓國國號,改稱朝鮮。成為日本的一個殖民省,派遣官吏,廢韓文講日語,韓人一律改日本姓氏。可見,韓國是韓國人自己定的國名,朝鮮卻是日本人強加的國名。
其實,早在1895年《馬關條約》使韓國淪為日本的“保護國”起,如金九、安重根等愛國誌士就開始反日活動了。金九刺殺了日軍中尉土田,被判死刑,1898年越獄;1907年10月26日安重根刺殺伊藤博文;1902年起安昌浩組織了一係列抗日複國組織、行動等等。1919年1月22日,日本殖民當局毒死了李熙,3月1日韓國愛國者發動了“三.一起義”,發布《獨立宣言書》宣布獨立。在韓國218個府中有203個府舉行了1491次示威和暴動,抗日浪潮席卷全國,200多萬人參與其中。中國的革命者也積極聲援,陳獨秀連續著文聲援,毛澤東的《湘江評論》亦在聲援的行列中。北京學生在5月4日宣言中,盛讚韓國人民“不獨立,毋寧死”的愛國精神,各地學生的演講均以韓國為例,不能說“五.四”運動與韓國的“三.一起義”沒有關聯;甚至不能否認它對“五.四”運動的激勵作用。到5月31日,日軍殘酷地鎮壓了這次起義,但也不得不做出一些讓步。一些主要起義組織領導人流亡到中國。1919年4月11日他們在上海法租界金神父路22號協商成立了《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政府設在馬當路304號,並在上海霞飛路(今淮海中路)321號掛牌辦公。8-9月韓國境內和海參崴的六個地下政府陸續遷到上海,統合成為一個流亡政府,因為六個政府成立時都委任李承晚任總理或總裁,他被推舉為“大統領”。但因無法調解嚴重的派係之爭,1921年6月出走美國。1926年12月,著名的愛國領袖金九出任國務領。這個政府在中國從事抗日複國活動27年。二戰中對日宣戰;後來代表日本在投降書上簽字的重光葵,就是淞滬抗戰之後,1932年4月29日在上海虹口公園日軍慶祝天皇生辰典禮上,被韓國義士尹奉吉炸斷腿的。此次行動由金九策劃。侵華日軍總司令白川義則大將、特務頭子河端巳斃命,第三艦隊司令野村中將、第九師團長植田中將、村井總領事均受重傷。
這個政府代表了韓國人民的意願。因此被中國包括中共在內的所有政治力量確認為正統的流亡政府。1941年10月,中共在延安召開東方反法西斯大會,金九被推舉為名譽主席團成員。董必武在國民參政會積極促成承認韓國臨時政府的議案,周恩來擔任中韓文化協會名譽理事;朱德也在《解放日報》發表文章讚揚臨時政府並呼籲其各派係團結。1944年7月4日中共《新華日報》發文稱:“韓國臨時政府是當前能夠代表韓人的惟一的統一的政府;同盟國能夠迅速正式承認韓國臨時政府,積極援助韓國光複軍……這是打擊日寇當前這種企圖的必要措置。”韓國臨時議政院第36次會議通過新憲章並選舉新臨時政府閣員後,《新華日報》發社論給予熱烈祝賀:“韓國實現了民主團結,不僅在韓國臨時政府的發展史上有光輝的意義,而且在世界的民主浪潮中,在東方弱小民族的解放運動中,也有著極重大的意義。”中共代表林祖涵、董必武還設宴招待當選閣員及各部長。1945年11月日本投降臨時政府歸國前夕,周恩來、董必武在重慶八路軍辦事處設宴歡送,並祝願他們回國後大有作為。金九、金若山、洪震等政府成員全部到場。
周恩來等中共領導人與臨時政府主要領導人私交甚篤,例如《獨立宣言書》起草人、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秘書長海公(申冀熙)。海公的兒子王河均(申河均)與郭沫若還是連襟。上海解放後,陳毅市長特地安排還在上海的王河均夫婦在市政府機構工作。1950年大韓民國“偽議長”海公尚托周恩來勸王河均返回漢城助他競選總統,周恩來囑郭沫若動員王河均從父命回韓國,後為韓國議員;其妻、子則因朝戰爆發一直留在上海。可見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中共並不曾把韓國看成偽政權的。
至於韓國政府是在美軍占領韓國南部之後才回到韓國,並不能成為偽政權的理由。如上邊介紹,正是周恩來設宴歡送這個“偽政權”回國的。無可否認的事實是,即使蘇聯,也是接受了美國大量援助才得以緩解希特勒的攻勢的,這一點就連斯大林也不否認。美軍自己還同時在地球兩麵開戰,美軍是反法西斯正義之師的主力。稍有曆史常識的人都不會否認,沒有美國的參戰,打敗法西斯、特別是日本法西斯就是一句空話!如果因為弱小的大韓民國政府隨美軍返回就成了偽政權,那麽,法國、荷蘭、比利時等歐洲國家都是偽政權。而東歐國家也是偽政權,他們都是蘇軍一手炮製的。特別是金日成,“三.一運動”時還穿開襠褲。他本人就是蘇軍上尉軍官,率領數十名蘇聯籍朝鮮族人隨蘇軍回到北朝鮮。
相反,按照朱德命令:“朝鮮義勇軍司令武亭、副司令樸孝三、樸一禹立即統率所部,隨同八路軍及原東北軍各部向東北進軍,消滅敵偽,並組織在東北之朝鮮人民,以便達成解放朝鮮之任務”。這7個支隊數千名在中共領導下,身經百戰的老資格朝鮮革命戰士卻被蘇聯紅軍禁止進入朝鮮,除少部分人經艱難交涉回國之外,絕大多數人隻能留在東北,最後發展中國朝鮮族人成為東北解放軍166、164、156師,參加解放戰爭。直到金日成的王朝組織好之後,為發動朝鮮戰爭才被接收。後來其中的主要幹部基本上被金日成鎮壓了。
金日成的一切都是斯大林給的,也完全聽命於斯大林。更是不折不扣的偽政權。他莫名其妙地給自己封了一個“首相”的頭銜,還用君主製的稱謂來安排他的政府。那皇位大約就是留給斯大林的。朝鮮人民軍也是蘇聯紅軍給組建的;裝備由蘇聯提供,人員更是蘇聯一手調教的,直到韓戰爆發。
*.*.*.* 2009-5-7 17:51:05
悄悄話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複 本主題下所有發言 第 3 樓
[轉貼]二.曆史根源
文章提交者:八角樓上 加帖在 史海鉤沉 【凱迪網絡】 http://www.kdnet.net
朝鮮戰爭爆發是有曆史根源的。在二戰中,1943年12月開羅會議美、英、中三國首腦宣言要使韓國獨立。這次會議斯大林以蘇、日互不敵對為由拒絕參加。其實,蘇、日之間1941年4月簽訂過《蘇日中立條約》,蘇聯承認“滿洲國”,日本承認“蒙古國”;“滿洲國”還與“蒙古國”簽訂了邊界條約。蘇日兩國共同宰割中國,並約定互不侵犯。二戰期間雙方都很守約。這個條約簽訂時,德國尚未進攻蘇聯,卻使日本得以騰出大量兵力揮師南下,肆無忌憚地進攻中國、美國、東南亞諸國。到1945年,日本海、空軍和太平洋各地的陸軍幾乎全被美軍消滅;美軍攻占了硫磺島和衝繩,解放了菲律賓;中美英聯軍攻占仰光;泰國反目向日本宣戰;中國政府軍展開了反攻;英軍也打回了東南亞。日本在1944年便自知敗局已定,一直在謀求蘇聯為其體麵投降向美國說情。斯大林很清楚日軍早已不堪一擊,他隻是在選擇最佳時機以最小的付出獲取最大利益而已。
1945年2月雅爾塔會議上,根據麥克阿瑟為減少美國人的犧牲、勸說蘇聯出兵的提議,羅斯福力勸斯大林進攻日本。麥克阿瑟一句話道出了美國佬的心態:“俄國參戰是受歡迎的......每死一名俄國人就可少死一名本來要戰死的美國人。”其實,尼米茲等美軍將領認為,日本是個島國,美國應該進攻台灣、中國大陸沿海地區,並打擊日本本土;實施海、空軍封鎖,切斷日本在東南亞的戰略補給線,就足以迫使日本投降;完全不需請蘇軍參戰。據此他們提出了“鋪道”計劃。可是麥克阿瑟想獨領戰敗日本頭功,並雪清他在菲律賓戰敗逃亡的恥辱,堅持“跳島作戰”,先進攻菲律賓等南洋島嶼,排擠尼米茲,隻把海軍當成他的登陸工具。當他領教了“武士道”的頑強,並被美國輿論指責為“揮霍美國青年的生命”之後,便極力主張讓蘇軍參戰。
1945年2月10日,莫洛托夫向羅斯福提交了《斯大林元帥關於蘇聯參加對日作戰政治條件草案》。這位把馬克思主義作為遮羞布以掩蓋他沙俄專製與擴張真麵目的大師,不但要求美國必須在6月30日以前提供並運到86萬噸糧食、220.6萬噸燃油、150萬人的武器裝備、3000輛坦克、75000輛汽車、500架飛機;並全然不顧列寧早就宣布“把沙皇從中國掠奪的一切都還給中國”的聲明,以及他自己同中國簽訂的《中俄解決懸案大綱協議》規定,要求從日本割讓日俄戰爭中從沙皇手中得到的原中國領土南庫頁島及千島群島;繼續占踞中國的外蒙古;還要回沙皇在中國東北的所有特權。為拒絕蘇軍進占北海道,羅斯福不光承諾全部供給援助物資,還慷他人之慨,背著中國讓斯大林輕易得回了沙皇在1905年失去的一切;更重要的是,給了斯大林無約束東擴的機遇,為朝鮮戰爭奠定了基礎。
1945年7月波茨坦會議,艾森豪威爾再次奉勸杜魯門不要請蘇聯對日出兵的意見被否決了,杜魯門終於獲得了斯大林定於8月15日出兵的承諾。但中、美、英對日通牒《波茨坦公告》蘇聯不願參與。當8月6日廣島挨了原子彈之後,8月8日蘇聯急忙宣布加入波茨坦公告,旋即於9日出兵。頗具諷刺意味的是,貌似強大的關東軍,因其主力早已被調往南亞等其他戰場(例如山下奉文大將率領的三十萬大軍,絕大多數就是從東北調來的,包括山下奉文本人。美軍菲律賓決戰自1945年1月6日開戰至9月2日山下奉文投降才結束。共擊斃日軍59.2萬人,是日軍所有戰例中陣亡人數最多的戰役。所謂蘇軍8月30日殲滅東寧堡日軍為“二戰最後一戰”並非曆史真實。),乃至蘇軍進軍東北時,戰鬥傷亡還不如喝醉酒駕車傷亡大。而蘇聯紅軍在東北奸淫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連中共高官、曾協助賀龍創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盧冬生將軍也被搶劫的蘇軍士兵殺死。而中共隻是“以大局為重”,稱他“因公殉職”。毛澤東1949年底到蘇聯求來三億美元貸款,還不到蘇軍在東北搶掠去的30%。不過,正如劉少奇所說:“關於蘇聯搬運機器問題,我們說:這些機器是日本人的,蘇聯把這些東西當作勝利品搬走,免得落在反動派手中用來反對中國人民,是完全作得對的。”中共並不心疼。後來,杜魯門後悔地說:“假如我們事先知道原子彈的威力,我們就決不會讓這頭熊出頭露麵的。”日本天皇裕仁也承認:正是原子彈轟炸使日本同意無條件投降的。
曆史常會令人啼笑皆非:1.雅爾塔會議上,美蘇都不想要韓國;美國提出美、中、蘇共管韓國25年後和平選舉政府,斯大林要求加上英國並縮短托管時限,達成四國共管協議。2.如果不是羅斯福堅持要日本無條件投降,日本早就投降了。而日本投降的唯一條件與羅斯福的無條件竟都是:保留天皇製!3.廣島的原子彈因為威力太大,炸毀了所有通訊設施。日本高層居然不知道!等到廣島的消息傳到東京,長崎又被炸,24小時內日本就決定無條件投降了!4.1945年8月10日美國發布第一號受降令,規定蘇軍負責北緯38度線以北,美軍負責該線以南接受日軍投降事務。斯大林8月16日複電同意這道受降令。匆忙中是由美軍一個叫查爾斯.H.博尼斯蒂爾的上校軍官劃出“三八線”來的。他的依據是:多數地圖都有這條線。假如他把受降線劃在鴨綠江或對馬海峽上,人類就不會有朝鮮戰爭了。
*.*.*.* 2009-5-7 17:52:07
悄悄話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複 本主題下所有發言 第 4 樓
[轉貼]三.韓國是如何被分裂的
文章提交者:八角樓上 加帖在 史海鉤沉 【凱迪網絡】 http://www.kdnet.net
蘇軍到達“三八線”時,一開始斯大林並不要求在北朝鮮建立一黨專製的製度,因為北朝鮮沒有實行這種製度的基礎,成立於1925年4月的朝鮮共產黨的主要領導人在共產國際被斯大林全部槍決了,朝共留在朝鮮堅持戰鬥的樸憲永幾乎沒有什麽實力。而且,這與他當時在東歐的步調一致。斯大林當時在歐洲還沒有與美、英翻臉,他提出一個“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主意,要求東歐各國共產黨及金日成一律執行。美、蘇、英1945年12月莫斯科外長會議達成托管全韓國五年,然後選舉統一政府的協議。
但隨即蘇聯在東歐各國開始了清洗行動,斯大林開始營造大蘇維埃帝國,於是不再與美軍共管,而是像他正在德國所做的一樣,封鎖了“三八線”,毫不客氣地拒絕任何統一托管和全韓國普選的建議。蘇聯紅軍朝鮮支隊長金日成以駐朝蘇軍司令史蒂科夫中將作後台,成了北朝鮮的主宰。金日成以合並為名取消了他曾經加入過的朝共,另成立朝鮮勞動黨,在北方推行斯大林式的政治製度。建立朝鮮革命軍,由蘇軍提供武器裝備並進行訓練。美國則接回在上海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和流亡美國的李承晚。韓國一下子冒出70多個政黨,爭吵個不停。這樣,美蘇分別在韓國南北方設軍政府。而南韓大多數團體和政黨都要求直接獨立,反對托管。所不同的是,他們主張普選政府,而金日成要搞專製。
美國在托管不成的情況下,1947年8月幹脆把韓國事務踢給聯合國。10月18日美、蘇聯合委員會宣告解散。到11月14日,二屆聯大通過決議,由不包括美、蘇在內的九國組成“聯合國韓國臨時委員會”(UNTCOK),監督建立全韓國議會並選舉統一的政府。這本是韓國和平統一的良機,但入選該委員會的烏克蘭代表卻奉斯大林之命拒絕參與。1948年1月,印度代表梅農率聯合國委員會赴韓,安排統一選舉事務。蘇聯禁止在北朝鮮進行選舉,不允許聯合國人員入境,他們隻得在漢城考察後返回。
1948年2月26日,聯大臨時委員會通過決議:“允許朝鮮在盡可能到達的地方繼續選舉。”事實上隻能是南韓。1948年4月22-23日,在蘇聯的指使下,金日成在平壤召開了南北方抵製聯合國主持選舉大會,鼓動南方與會的溫和派與北方一起抵製選舉。5月9-10日韓國人民在許多政黨抵製參加選舉的情況下,選出大韓民國議會,再經議會選舉,李承晚在無強勁對手參選之下被選為總統。8月15日大韓民國政府正式成立。9月9日,金日成宣布建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至此,韓國人民為建立一個統一的民選政府的願望徹底破滅。
1948年美蘇商定雙方撤軍。蘇軍並不象宣傳所說,早在1948年就撤完了。3000餘名蘇軍顧問安插在連以上部隊裏,指揮各級人民軍一直打到釜山,直到美軍仁川登陸後才慌忙撤走。而美軍在南方的顧問按金日成的說法為500名。我們許多關於朝鮮戰爭的文章卻有意無意地忽略了以上這些事實。因為這些事實說明:造成韓國國土分裂、民族骨肉分離的正是斯大林及其豢養的金日成!隻因他們是我們的“同誌”,所以對的是對的,錯的也是對的。以意識形態同異作為判定是非的界限,成為我國長期奉行的宗旨。抗美援朝也就是在這個宗旨下施行的。
美軍司令霍奇將軍把北韓不斷加強軍力的情報上報了美國政府。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研究後斷定:“朝鮮的戰略價值不大。”1948年4月,杜魯門總統定下國策:“美國不應這樣不能自拔地卷入韓國局勢,以致於韓國的任何派別,或在韓國的任何別的國家采取的某些行動都會被認為是美國開戰的借口。”霍奇將軍又建議建立南韓軍隊使之與北韓軍隊平衡。麥克阿瑟答複:“我認為在聯合國討論這個問題之前不應做出最後決定。美國在此刻單方麵采取行動會同它向聯合國提出的建議不協調一致。”美方沒考慮捍衛南韓,對韓國軍警力量也不願加強,以防韓國進攻北方,因為韓國方麵叫嚷進攻北方的人也不少,特別是李承晚。但這位狂妄的獨裁者並無實力,到1950年6月,韓軍八個師隻有四個接近滿員,裝備少得可憐,沒有坦克和重武器,甚至連反坦克地雷都沒有。24架教練機。軍人全是些既沒打過仗又沒經過嚴格訓練的烏合之眾。“三八線”上磨擦不斷,金日成的遊擊隊甚至深入南方腹地,從事恐怖活動。
美國佬麵對韓國亂七八糟的局勢,隻想拋開這個包袱。華盛頓甚至指示麥克阿瑟:“一發生動亂就撤出美國平民和軍事人員。”1950年1月12日,艾奇遜國務卿公開發表美國亞洲政策聲明:美國的環形戰略防禦圈不包括台灣和南韓,甚至說:“事情顯然很清楚,沒有人能確保這些地區不遭受軍事進攻。”艾奇遜這番話後來被美國朝野追究。而他這樣說原想給中國一個信號,即解放台灣美國不會幹涉。其實麥克阿瑟早在一年前就對英國記者說過同樣的話了。他們的真實意圖是想誘使毛澤東,期望他不要投入斯大林的懷抱。沒想到毛澤東隻顧“一邊倒”,不予理會,金日成卻動真格了。從1950年1月至5月,南韓不斷向美國以及聯合國告急,強調北方的進攻迫在眉睫,卻並無人理會。
*.*.*.* 2009-5-7 17:52:47
悄悄話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複 本主題下所有發言 第 5 樓
[轉貼]四.大蘇維埃帝國的擴張野心
文章提交者:八角樓上 加帖在 史海鉤沉 【凱迪網絡】 http://www.kdnet.net
而斯大林決定攻打韓國亦非偶然。二戰結束前夕,1945年4月斯大林宴請鐵托時說:“這次戰爭與過去不同;無論誰占領了土地,也就在那裏強加他自己的社會製度。不可能有別的情況。”二戰結束後,歐洲是一片混亂與貧困景象。極少演講的斯大林1946年2月9日在莫斯科選民大會突然發表的公開演講□□稱:共產主義同資本主義是互不相容的,另一場戰爭不可避免。他預測這將在20世紀50年代爆發,那時美國將會處在另一場經濟蕭條的深淵中。為此他命令“消費品的生產須讓位於改進軍隊裝備”。
他的這個演講震驚全世界,被稱為“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宣戰書”!但在我們的宣傳中,從不提這次演講。接著他對莫洛托夫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把一個國家從資本主義的奴役之下解放了出來,第二次世界大戰建立了社會主義體係,而第三次世界大戰會永遠地消滅帝國主義。”“我們要發動第三次世界大戰,並結束它。”斯大林隨即撕毀了他在雅爾塔的承諾:在蘇軍占領的東歐國家建立民選政府。他下令殺害了大批東歐各國民主派領導人,以及看不順眼的共產黨領導人。在東歐扶植起代理人政權。
1946年3月5日丘吉爾針對斯大林的演講發表了著名的“鐵幕”演說;恰如德國軍事學家克勞塞維茨的著名論斷:“戰爭是從被進攻者的抵抗開始的。”丘吉爾這個演說被稱為冷戰的開始。1946年5月9日,蘇軍在英、美的壓力下被迫撤出伊朗。1947年3月“杜魯門主義”也發表了。隨著“馬歇爾計劃”的實施,西歐各國從戰後的饑餓與混亂中恢複過來;1948年2月在已經建立了民選多黨政府的捷克斯洛伐克,蘇軍幫助捷克共產黨發動政變,推翻了合法政府。又指使保加利亞、南斯拉夫等共產黨國家出動“誌願軍”幫助希臘、伊朗和土耳其的遊擊隊奪權,隻是由於英、美幹涉未能如願。而奧地利的奪權活動也因美、英、法占領軍的強硬態度未能成功。斯大林堅決阻撓德國統一選舉,並在1948年6月24日,下令蘇軍全麵封鎖西柏林,1949年5月柏林封鎖失敗;《北大西洋公約》匆忙簽訂,把西方國家綁在一起;而鐵托的背離無異後院起火。斯大林預期的大蕭條沒有發生,美、英的態度也越來越強硬,他在歐洲搞共產主義擴張的打算遭受挫折。美、蘇冷戰,蘇聯輸了一回合。
1949年9月,蘇聯爆炸了原子彈,美國的核壟斷至少提前幾年被打破了。就在此時,中國的革命取得了奇跡般進展,更重要的是斯大林最擔心的美國幹涉並沒發生,美國佬反而灰溜溜地撤走了。莫洛托夫回憶中有這樣一個情節:斯大林站在剛標明蘇聯新疆界的地圖前說:看看我們得到了些什麽,國界從列寧格勒向前推了。波羅的海沿岸現在重歸我們所有。白俄羅斯、烏克蘭、摩爾達維亞都集中了。西邊一切正常。看看東邊,“千島群島歸我們了,薩哈林島也全屬於我們了,這有多麽好,旅順港是我們的!”他接著用煙鬥在中國一帶劃了一圈,“中國、蒙古----一切正常。”再接下去,他說:“但是我完全不滿意這裏的邊界。”然後說出了達達尼爾海峽、土耳其、利比亞......。
*.*.*.* 2009-5-7 17:53:25
悄悄話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複 本主題下所有發言 第 6 樓
五.中蘇同盟條約與朝戰的關係(上)
文章提交者:八角樓上 加帖在 史海鉤沉 【凱迪網絡】 http://www.kdnet.net
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斯大林的提議下,提前於1949年10月1日成立。毛澤東立即出訪蘇聯。許多文章稱,毛訪蘇時,斯大林不願簽中蘇友好互助同盟條約,最後因印度、英國、緬甸要與中國建交,毛澤東於1950年元旦告知蘇聯駐華大使羅申後,斯大林改變了態度。
現在有資料表明,此情況不確。
事實上,早在1949年12月9日,周恩來就告知蘇聯駐華代辦謝巴耶夫:最近印度、緬甸,可能還有英國,有望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蘇代辦問:你們是否從報紙上得到這個消息?周答:是從英國和香港得到的更可靠的消息。該代辦立即上報了。在蘇聯當年的檔案裏,他上報的日期是:1949年12月9日。而當時所有關於中國的消息都由斯大林親自掌握的。葛羅米柯隻因人民幣與盧布匯率報告沒經過斯大林,斯大林就要貶他到英國去當大使。這樣可知,如此情況斯大林是不可能不知道的。其次,英國內閣也於12月15日批準了承認新中國並取消承認國民黨政府的決定。16日緬甸也宣布要與中國建交。此時毛尚未到莫斯科。這些早就不成為秘密,因此,以斯大林獲悉英國等要建交就改變態度是說不過去的。
而原來關於斯大林於1950年元旦突然改變態度,主要是毛澤東回憶的。他說:“印度和英國幫了中國的忙,他們分別在1950年1月承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可能是這一點促使了斯大林態度的改變。”毛的回憶與猜想,未必準確。一個例證是,1956年他對蘇聯大使尤金說到1949年12月24日第二次與斯大林會談:“我舊話重提,並向斯大林展示了中共中央的電報,其中也提出了同樣的要求。我建議請周恩來前去莫斯科簽約,因為周是外交部長。斯大林便趁機利用這個建議,把它當作借口,推說‘這樣做不妥當,因為資產階級報刊會大肆叫嚷中國政府就設在莫斯科’。”可是依據資料寫成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史(1949-1956)》中,關於此次會談的記錄為:“這次主要是談越南、日本、印度等一些亞洲兄弟黨的事情,斯大林根本未提中蘇條約的問題”。而且,毛所說的中共中央21日電報也無任何重訂條約的字句,甚至對借款、航空、通商協議都沒抱很大希望。
事實上,1949年2月5日,斯大林給毛的電報中說:“中國共產黨人掌權後,形勢已根本改變,蘇聯政府已經通過了取消這個不平等條約的決議,準備一旦同日本簽訂和約,蘇聯就從旅順撤軍,自然美國也將從日本撤軍。當然,如果中國共產黨認為蘇聯軍隊立即撤出旅順為好,蘇聯願意使中國共產黨如願以償。”可見,斯大林是想等對日和約簽訂後取消這個“不平等條約”的。劉少奇7月訪蘇時,18日電告毛:“斯大林認為,我們報告中所提出的處理中蘇條約的三個方案(全部繼承或重新簽訂或等一時期重新簽訂),都用不著,等毛澤東來莫斯科時解決這個問題。”毛赴蘇前多次電報往來可以看出,毛澤東到蘇聯是想訂條約的。但斯大林從未同意簽訂新條約,毛當然不會抱多高的期望。
12月16日他頭一次見斯大林,第一句話就是:“我是長期受打擊排擠的人,有話無處說”。頗有遊子歸家的情調。還說要搞一個“既好看、又好吃”的東西回去。現在的輿論,一片聲地指毛意為中蘇友好條約。其實毛早就知道,斯大林從未同意另訂條約,心裏很怯;明明“既好看、又好吃”是老毛不敢直說自己的企盼的托詞,猶如孩子想吃糖又不敢對大人明說的托詞一樣。可是中國的禦用文人們卻在那裏恬不知恥地瞎吹:“中國人特有的幽默”、“高超的外交技巧”等等。
接下來的會談,斯大林以1945年中蘇條約是根據雅爾塔協議簽訂的為由,“決定暫時不改動這項條約的任何條款”。隻可以“尋求一種變通的辦法,在形式上保留,而在實際上修改現行的條約”,比如“形式上保留蘇聯在旅順駐軍的權利,但按照中國政府的建議,撤出那裏的蘇聯軍隊”。對於周恩來到莫斯科,斯大林隻表示“可能周需要來解決其他一些問題”。
*.*.*.* 2009-5-7 17:55:14
悄悄話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複 本主題下所有發言 第 7 樓
五.中蘇同盟條約與朝戰的關係(下)
文章提交者:八角樓上 加帖在 史海鉤沉 【凱迪網絡】 http://www.kdnet.net
後來我們的輿論稱“毛澤東很不滿意”。記錄顯示並非如此。毛澤東實際上並沒有想不通。毛說:“在中國討論條約時,我們沒有考慮到美國和英國在雅爾塔協議中的立場。我們應該按如何對共同的事業有利來行事。這個問題必須考慮周到。但是,現在已經清楚的是,目前不必修改條約,正如不必匆忙從旅順撤軍一樣。”18日毛給劉少奇的電報中,語氣並非不滿,反倒顯得感覺不錯,自稱會談“情意懇切”,解釋了原委後稱:“請你和恩來同誌商量並召集政治局諸同誌加以討論,目前是否有簽定一個簡單通商協定(包括新疆在內),規定每年交換貨物的品種及總數量之可能與必要,以便決定恩來是否來此。”簽訂新條約已不在毛的計劃之中了。他又於19日致電劉少奇把國內對他訪蘇的反映摘要電告。倒是劉少奇這邊失望更大一些。21日複電中稱:“今日政治局會議,大家讚成如果蘇聯同意現在簽訂關於旅順、借款、航空及通商協定,恩來同誌即去莫斯科一次。”“但是如果蘇聯方麵並不準備現在簽訂關於借款、航空、通商諸協定,隻準備就旅順駐兵及對一般政治問題發表一個聲明,則恩來同誌去莫,似無必要。”視毛所稱“簡單通商協定”不過是“一個聲明”而已。
已知的是,科瓦廖夫12月24日向斯大林遞交了一份名為《關於中共中央若幹政策與實際問題》的報告,明確認為中共中央內部存在嚴重的親美傾向。他們始終對英美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存在幻想,為了不激怒英、美,劉少奇和李立三反對日本印度等國工會參加亞澳國家工會會議;周恩來反對向英美勢力較大的上海天津兩大城市派出蘇聯專家。這份報告的情況是高崗向科瓦廖夫反映的,而高崗曾在同劉少奇訪蘇回國後,被劉大罵為“賣國賊”。
又聯係到意大利共產黨的一位幹部12月13日向蘇聯報告:中共領導人存在嚴重的民族主義情緒;他們相信,中國走過了漫長的革命道路,是一個大國,完全可以走自己的路,無須走蘇聯或西方走過的路。相當多中國青年認為,蘇聯也是帝國主義國家,它也同中國訂了不平等條約,把旅順和大連弄到手。中國一些領導人公開表示應該容忍資本主義存在。
更往前,11月17日,李克農向羅申大使提過,美國有一個有意策劃分化中蘇關係,促使中共響應鐵托集團的重大陰謀。且正在攻擊1945年的中蘇條約是一個不平等的帝國主義條約。
這些不可能不對斯大林產生影響,他極不希望中國親近西方國家,並希望中國成為蘇聯集團之一員。但鑒於鐵托的背離,毛澤東是東方鐵托的可能性較大,斯大林有顧慮。對於中共要求幫助解放台灣他一再拒絕,惟恐毛澤東會無後顧之憂。
從新條約的文件看,對蘇聯有利的方麵恰如蘇聯學者貢恰洛夫所分析的:“蘇聯和中國結成軍事政治同盟,這種同盟實際上是針對美國及其盟國而形成的。對於蘇聯來說,這項條約具有最重要的戰略意義,它保障了蘇聯7500公裏的邊界處於安全和友好狀態,也保證蘇聯在與美國的對抗中擁有一個可靠的同盟者。與中國結盟的軍事戰略意義在‘中國人民誌願軍’加入朝鮮戰爭的1950年10月就已顯示出來。”“我們也不應忽視,條約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強迫性的,是不利於中國的。這項條約帶有一係列文件,其中包括秘密的《補充協定》。根據秘密協定的條件,蘇聯事實上獲得了在中國東北(滿洲)和中國西北(新疆)的‘特殊的勢力範圍’,也就是沙皇俄國當年企圖並吞到自己‘利益範圍’的那些地方。......這樣,在形成的同盟中,中國實際上隻處於‘小夥伴’的地位。”
那麽對於中國又有什麽好處呢?毛澤東說:“中蘇條約和協定,使中蘇兩大國家的友誼用法律形式固定下來,使得我們有了一個可靠的同盟軍,這樣就便利我們放手進行國內的建設工作和共同對付可能的帝國主義侵略,爭取世界和平。”以後毛自己也承認,這個條約是不平等的。
蘇聯隻失去局部利益,卻得到戰略性的利益,極大地增強了它對美國冷戰的力量。何以斯大林卻不肯簽訂呢?此時的斯大林,恰是為鐵托集團傷腦筋的時候,他甚至考慮派人去暗殺鐵托。因而對毛澤東會不會成為東方鐵托心存疑慮。簽不簽這個條約,斯大林是費盡腦汁的。他專門叫來國際法專家,探討簽約的負麵影響。權衡簽與不簽的利弊。他其實隻有一個疑慮,那就是毛會成為又一個鐵托。如果毛是忠誠的,此條約無疑對斯大林是求之不得的。他在歐洲冷戰的失利可從亞洲扳回來,特別是美國控製了日本的情況下。更重要的是,蘇聯能在歐洲之外首次獲得有實力的盟國,而這對於能與美國抗衡是必不可少的!新約換舊約,失去的是本來就不會永久的旅順大連,得到的是整個中國結盟。
權衡之後的斯大林,1950年元旦這天傍晚主動派人送來2日就見報的毛《答塔斯社記者問》,明確寫上了“現有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問題,蘇聯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貸款問題,貴我兩國貿易和貿易協定問題,以及其他問題”。斯大林一攬子全同意了,這使毛極其意外。後來他說:“我收到了一份由斯大林簽署的毛澤東對報界的談話稿”,“斯大林同誌改變觀點了。他起草了一個我的談話稿,他給我當秘書。”就是說,決定簽訂新的條約是在毛已不抱希望之後,斯大林自己決定的。既沒因有人要建交,也不是毛極力要求,而是斯大林覺得用得上毛澤東了。
次日,莫洛托夫和米高揚一起到毛住處,詢問關於新條約的意見。毛雖然知道斯大林態度有變,但還不很放心,謹慎地說了簽新條約的好處,也提出另兩個不簽的做法,這樣周恩來就不用來了。莫洛托夫立即說前一個辦法好,周恩來可以來。毛有點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馬上問:“是否以新條約代替舊條約?”莫洛托夫肯定地說:“是的。”於是就自顧自地計算周到莫斯科及簽訂條約所需要的時間了。顯然,他是有令在身的。毛當晚極興奮地把這些情況電告北京。
斯大林為了籠絡毛澤東,把科瓦廖夫那個報告以及高崗向他提供的其他情況當麵交給了毛。這等於賣了高崗。也促使毛站穩社會主義陣營的立場。但其他蘇聯領導人並不知斯大林的算盤,如1月6日,毛向維辛斯基談新條約時,維辛斯基就明確表示對此舉的擔心:會給美英兩國造成口實。而毛也明白。為表示他的堅定立場,13日就批準了征用包括美國在內的所有外國兵營(當然蘇聯除外);接收並征用美國經濟合作總署留滬物資,而這些物資原來司徒雷登要送給中共被拒絕了的;以及將美原駐華所有領館全部擠走。
他把此事告知蘇聯,說明這樣做的目的是“把美國的領事代表驅逐出境”和“努力拖延美國承認中國的時間”。如果我們再注意到1月5日美國總統杜魯門關於解放台灣美國不會幹涉;艾奇遜1月12日關於把台灣劃出美國防禦圈,甚至說沒人保證它不會受到軍事攻擊的公開聲明。毛此舉就明顯是向斯大林表示要同美國勢不兩立、全心全意投靠蘇聯的決心。而這恰是斯大林要求的。1949年7月18日劉少奇致電毛澤東,傳達了斯大林的指示:“你們不要急於要求各帝國主義國家承認,以便加以觀察,了解情況,看他們表現如何。你們有很好的法寶,就是帝國主義要和你們做買賣。帝國主義國家的經濟危機已經開始了。我想列強很快就會要承認你們的,你們可以先和他們做好買賣,再談承認問題。”斯大林是極不想中國同西方大國建交的。而毛澤東也心領神會,立即執行了斯大林的命令。8月14日起一連發表了《丟掉幻想,準備鬥爭》等五篇文章,宣告與美國誓不兩立。
與此同時,毛澤東還建議共產黨情報局發表文章批判日共中委野阪參三,而野阪是在整個抗日戰爭時期同中共並肩戰鬥的日本反戰同盟領袖。毛還專門指示胡喬木在人民日報發社論,批判野阪的議會道路言論。並特意讓人將此文譯成俄文,專門送交斯大林審閱。以表示自己堅定的革命立場。
我們認真分析一下就可以看出些東西了。中方雖然提出簽新約,但並沒抱太大希望,遭拒絕後實際上已經絕望,到20日周恩來抵莫斯科,中方連條約草稿都沒有。而蘇方1月5日便作出了第一稿,未與中方協商之下到1月16日,已六易其稿了。現在我們的出版物中,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史(1949--1956)》在內,所記載的周恩來起草條約新文本、並加上互助兩個字、還得到毛的讚賞的說法都不確。在前蘇聯檔案中,已通過蘇共中央批準的第六稿基本與實簽條約無大出入,標題與實簽條約標題相同。除此之外,蘇方還批準了另外十一個協議草案。條約沒費多大力氣,中方一天內就通過了,1月31日文字最後定稿。而其他附件、協議則費了較多周折。
話題再回到與朝鮮戰爭有關的內容上來。注意到斯大林1月22日與毛、周的談話,為免斷章取義之嫌,我們把這段話全文照搬。當毛說新條約會否牽扯到雅爾塔協定時,斯大林回答:“是的,要牽扯到---那就讓它見鬼去吧!既然我們已經選擇了修改條約的立場,那麽就要走到底。當然,這對我們會有些不便,我們就要同美國人作鬥爭了。但是,我們已經不在乎這些了。在這種情況下,你們是否可以接受這樣的方案:宣布在簽訂對日和約以前,旅順港協定依然有效,此後俄軍撤出旅順;或者宣布保留現有協定,而實際上從旅順撤軍。你們覺得哪種方案更合適,我們就采納哪一種方案。”(重點字是本人特意標出的。)
這段話中重點字體部分說明,此時斯大林已決定要與美國鬥爭。他不可能不知道杜魯門1月5日的聲明,解放台灣美國根本不打算幹涉。事實上,他拒絕幫助解放台灣的同時就已選擇了朝鮮,南韓比台灣更能威脅美軍占領下的日本。史蒂科夫1月17日報告金日成要求進攻的電報他已打算同意,隻等中蘇條約敲定。聯係到他於9月11日讓葛羅米柯要求駐朝使館全麵估計進攻南韓的可能性及可行性;並在9月23日駁回史蒂科夫關於局部戰役的電報中所指出的:“人民軍進攻南方可能給美國以借口,在聯合國大會上提出這個問題,指責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進行侵略,並要求聯合國大會同意美國軍隊進駐南朝鮮。”這證明,後來的進展斯大林早有預料。問題是:1.敢不敢冒同美國對抗的風險。2.由誰來冒這個風險?金日成是不可能的。蘇聯自己是不能上的,那將冒失去東歐的更大風險。毛澤東積極加盟,可不可能使他與金日成合起來試一試?
蘇聯1942——1952年駐華高級外交官、毛訪蘇的親曆者A.M.列多夫斯基稱:“斯大林改變保持1945年條約和協定繼續有效的立場,不是因為對日戰爭已經結束,而是另有更重要的斯大林不便透露的原因。”斯大林在下決心簽訂新條約的同時,也下決心讓金日成動手。這當然不能透半點風聲給毛澤東,於是就可以解釋為什麽當中蘇條約敲定後,他馬上就給金日成開綠燈。他期待著金日成能速戰速決,在美國介入前解決問題。他一再說美國還沒有準備好,甚至認為要二十年才能準備好。萬一美國還有機會介入,那就要用中國的力量頂上去。這就是要同中國簽訂新條約的根本原因。結論是:斯大林之所以主動答應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就是為了使中國成為朝鮮戰爭的後備力量。
1月30日,中蘇條約文字基本潤色完成,斯大林立即答複金日成:“我準備幫助他。”這決不是巧合!他從1月17日等到30日,其間盡管1月26日美、韓簽訂了《美韓共同防禦援助協定》,美國出兵幾乎成必然,他也沒後退。等的就是中蘇條約。而且,當中蘇條約於2月14日簽字後,蘇聯立即竭盡全力加速武裝金日成。說明此約正是為了中蘇結盟後,可以讓中國去同美國作正麵鬥爭而避免蘇聯與美國迎頭相撞才主動同意簽訂的。況且,由於毛澤東對美國的仇視,這事是可能性極大的。曆史證明,他賭贏了。毛澤東後來多次說,正是抗美援朝,斯大林才真正相信我們是無產階級國際主義者。
從上文可以得出以下結論:1.《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其實是斯大林決定簽署的。在毛澤東已不抱希望的情況下,他做出決定連毛澤東也出乎意料。而這個決定是連同讓金日成進攻南方的決定一同做出的,目的首先是擴大蘇維埃帝國的勢力,其次是要打擊一下美國,第三是考驗毛澤東的忠誠。那些所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是“毛澤東迫使斯大林不得不簽訂”的奇談怪論,並非曆史事實。2.這個條約及其附件,依舊是一個不平等條約。它使中國正式成為蘇聯的仆從國,而使整個中國都成為外國的下屬。無論是滿清,仰或中華民國,都不曾有過。在中華民族的曆史上還是頭一次,我們無妨對比一下曆史:甲午戰敗之後,焦頭爛額的清政府收到英國人李摩提太的《中英同盟密約草稿》,稱中英結盟後日本便不敢欺辱中國了。李鴻章見到此草稿“麵色極為陰沉”,聲明中國無意成為任何國家的“臨時保護國”。而毛澤東卻主動投靠,使中國成為蘇聯的保護國。即使毛澤東後來又與蘇聯決裂,那也是由於蘇共背棄了斯大林的緣故。這一段曆史將永遠成為中華民族的恥辱。3.正是這個條約,以及毛澤東“努力拖延美國承認中國的時間”這樣一個荒唐決心,促使美國改變了企圖與中國關係正常化的一切念頭,正式認定中國是蘇聯的附庸國。並在1950年4月確立了國家安全委員會第68號文件,決定:“必須擁有軍事力量,以便在可能的情況下,遏製蘇聯的擴張,並在必要時挫敗蘇聯或蘇聯指揮下的侵略活動,不論是局部的還是全球性的。”恰恰是在這個文件精神和斯大林的“我們就要同美國人作鬥爭了”的決心指導下,才有朝鮮戰爭。而正是這個條約,把我們綁在了蘇聯的戰車上。4.因此,那些把《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說成是“新中國第一個外交勝利”的言論,是毫無根據的強詞奪理。
*.*.*.* 2009-5-7 17:56:33
悄悄話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複 本主題下所有發言 第 8 樓
六.朝鮮戰爭的策劃過程
文章提交者:八角樓上 加帖在 史海鉤沉 【凱迪網絡】 http://www.kdnet.net
我們再看這場戰爭具體的策劃進程。1949年3月5日金日成訪蘇時向斯大林提出進攻韓國的計劃。此時中共尚未奪取政權,美軍也尚未撤走,斯大林害怕美國介入,對金日成的實力也沒信心,並不敢貿然同意。但他給了金日成兩億盧布貸款並同意人民軍軍官到蘇聯軍事院校學軍事。1949年6月蘇聯又給金日成軍用飛機100架,T-34坦克87輛,裝甲車57輛,大炮230門,槍10000多枝。49年9月3日,金日成向蘇聯請示,要求先攻占甕津半島及開城地區。葛羅米柯9月11日回電蘇使館代辦頓金,要他找金日成探討進攻南方的可行性。經12日、13日兩天討論,頓金認為局部戰役不適宜。15日蘇大使史蒂科夫電報卻稱:金日成與樸憲永認為,進攻可行。23日布爾加寧與葛羅米柯複電,傳達斯大林的指示:“在當前形勢下人民軍對朝鮮南方開始全麵進攻是不恰當的和不合時宜的。”9月24日蘇共中央決議:“由於目前北朝鮮的武裝力量與南朝鮮相比沒有占必不可少的優勢,因此不能不承認,現在進攻南方是完全沒有準備好的,所以從軍事角度看是不允許的。”並決定:“進一步全力加強人民軍。”
1950年1月17日,金日成在酒宴後對蘇聯大使說,在中國完成解放事業後,下一個問題就是現在如何解放祖國南方人民。斯大林同誌說等南方進攻北方時可以反擊,但是李承晚一直沒有發動進攻。時間長了南朝鮮人民將對他失去信心。要求“同斯大林會麵討論南方的形勢和向李承晚軍隊發動進攻的問題。”並借酒勁質問史蒂科夫:“為什麽不許我進攻甕津半島?本來人民軍隻要三天就可以拿下,如果全麵進攻幾天就可以拿下漢城。”由於1月22--30日,斯大林與毛澤東敲定中蘇條約,中國的“一邊倒”已成現實,斯大林的態度轉變了。1月30日斯大林回電:“我理解金日成同誌的不滿,但他應當理解,他想對南朝鮮采取如此重大的舉措,是需要有充分準備的。這件事情必須組織得不冒太大的風險。如果他想同我談此事,那麽我隨時準備接見他並同他會談。請把此事轉告金日成並且告訴他,在這件事上我準備幫助他。”此後蘇聯便全力推動金日成開戰。
2月4日金日成與蘇聯大使史蒂科夫會談,用九噸黃金、四十噸白銀及15000噸有色金屬礦石換取1.38億盧布軍火,組建三個步兵師;並把1951年的貸款提前用於1950年。2月9日維辛斯基回電,蘇聯全部滿足要求。2月下旬蘇聯任命瓦西裏耶夫中將為朝鮮人民軍總顧問,直接組織進攻的準備工作。3月9日金日成要求蘇聯提供1.3億盧布軍事、技術、物資援助。18日斯大林答複:“蘇聯政府決定完全滿足”。從中蘇條約基本定稿到3月中旬就給了相當於過去兩年所給的軍備,這決不是偶然的。
1950年3月30日至4月25日金日成訪蘇與斯大林就進攻南韓的具體細節進行討論。斯大林批準進攻,他說:“如果你們想打,就打吧。我們答應提供武器支援和派遣軍事專家顧問。”但蘇聯不能出麵。萬一美國幹涉,就“由中國出來支撐局麵並爭取戰爭勝利”。4月25日金回國。5月12日對史蒂科夫說,他將於5月13日訪問北京,但“不再向毛澤東求援了,莫斯科已滿足了一切要求,給了足夠的援助。”朝鮮人民軍到開戰時已有十個步兵師,兩個半滿員師,一個裝甲旅;有150輛T-34坦克;大量重火炮;180架高性能作戰飛機。
*.*.*.* 2009-5-7 17:57:14
悄悄話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複 本主題下所有發言 第 9 樓
[轉貼]錢文軍:朝鮮戰爭五十年祭
文章提交者:八角樓上 加帖在 史海鉤沉 【凱迪網絡】 http://www.kdnet.net
5月13日晚金日成向毛澤東傳達了斯大林的指示:“現在形勢不同了,北朝鮮可以開始行動;但是這個問題必須同中國同誌和毛澤東同誌本人討論。”毛聽後大吃一驚。1949年10月下旬,毛澤東給斯大林的電報中,說朝鮮同誌想武力解決南朝鮮問題,中方勸阻他們不要這樣做。斯大林回電還說完全同意中方意見。幾個月之後,他改了主意。令許多人困惑的是,斯大林與金日成頻繁的往來商討,事關中國且如此重大,何況其中有兩個月,毛澤東就在莫斯科,而恰是這兩個月,斯大林轉變了態度。他居然對毛澤東一字不漏!蘇聯給金日成的武器裝備,為了不讓中國知道,全部走海路。直到最後時刻才由金日成通知中國,但仍把軍事情況隱瞞著!非但如此,在同斯大林會談中毛提到過金日成想進攻南韓,中共已按斯大林的要求將兩個師連同武器裝備交給金日成。不過現在還不是北方進攻南方的時機,斯大林也表示同意。以後毛也多次說,斯大林把他蒙在鼓裏。
唯一合理的解釋是,斯大林已把毛看成下屬,但有野心,是東方的鐵托,不想使他高出金一頭。如果金能解決問題,不但蘇聯勢力擴大,還使金日成可居功製約毛。但萬一美國幹涉,就必須中國的實力頂上。蘇聯的底線是決不同美國打,否則將冒失去東歐的風險。中、美一旦打起來,可以牽製甚至削弱美國,蘇聯就可在歐洲成強勢;再者,中美一打就徹底斷了中國打美國牌的路,隻能死心踏地靠蘇聯。為不使毛一氣之下翻臉,在木已成舟時“抬舉”毛,讓金必與毛討論,使毛的虛榮心得些滿足。同時他還必須得到中國在美國萬一介入時能頂上去的承諾,才允許金日成開戰。
這是斯大林陰險的一招,無論朝何方發展,隻要美國不進攻中國,蘇聯都百利而無一弊,且不會有任何風險。而他算定美國不可能進攻中國(10月5日電報說得非常清楚),但這卻使中方進退兩難。當晚11:30周恩來親自前往蘇聯大使館要求得到斯大林本人的說明。14日維辛斯基回電:“毛澤東同誌:在與朝鮮同誌的會談中,菲利波夫(斯大林)和他的朋友們表示,鑒於國際形勢已經改變,他們同意朝鮮人關於實現統一的建議。這一問題的最終決定必須由中國和朝鮮同誌共同作出。在中國同誌有不同意見的情況下,就應該延遲,決定必須留待下一次討論作出。會談詳情可由朝鮮同誌向您講述。”斯大林的毒招更進一步,上不上鉤取決於毛自己了。當然也是考驗毛的忠心。
赫魯曉夫回憶說,斯大林讓毛澤東表態時,毛澤東同意進攻,並認為美國不會幹涉。中國人民解放軍征戰紀實叢書稱:“毛澤東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然後他向金日成轉達了中共中央同意北朝鮮作戰準備計劃的意見。之後,毛澤東像上課一樣,從政治準備到軍事準備,再到戰爭的具體打法,詳細地向金日成作了闡述。”還有資料表明,毛次日對蘇聯大使說,他完全同意朝鮮同誌的估計,由於美國撤軍,朝鮮局勢有了很大改變。他建議中朝應簽訂一個友好互助同盟條約,才好直接援助朝鮮。之後,毛周等開會。對斯大林與金日成早不通報不商量頗為不滿,更何況斯大林對幫助我們解放台灣堅決拒絕,盡管美國總統杜魯們在1月5日的聲明中已明確說不打算幹涉中國解放台灣;卻又支持朝鮮解放南方,而美韓已於1月26日簽訂了共同防禦條約,美國肯定要履行條約的。如果站在中國和中國人的立場上,不難看出,斯大林顯然不想中國解放台灣後更加強大,且並不能傷害美國。讓金日成打南韓,既使金強大起來可製約中國,又能在美國頭上動土,居心險惡。我們絕不應該讚同這個計劃。但毛一心“一邊倒”,隻能同意斯大林的意見。
更往前,1949年4月,金日成向斯大林報告,稱南朝鮮定於6月進攻北方。蘇聯建議他與北京協商,把中國軍隊中的朝鮮族部隊編入朝鮮人民軍。5月金日成派特使向毛遞交了求援信,毛表示,一旦情況需要,中國就會派兵與金日成並肩作戰(請注意:此時離美軍越過三八線還有17個月)。他強調,金日成應當堅定不移地爭取實現統一朝鮮的目標,但近期不要行動,因國際形勢還不利,且中共尚不宜公開和大規模支持北朝鮮,一旦完成統一中國,情況就不同了。還承諾:布防在東北的兩個朝鮮族師可以很快編入人民軍。一旦中國戰事基本告一段落,解放軍中其他朝鮮族官兵也都編入人民軍,以便加強人民軍的實力。從1949年7月到1950年4月,毛澤東把四野朝鮮族部隊四萬多人整建製撥給朝鮮,這些久經沙場考驗的部隊成了人民軍的主力,占其部隊總數的三分之一。這使金日成的實力與信心倍增。顯然,無論美國介入與否,我們都是要幫助金日成進攻南韓的,這就是毛所謂的“國際主義”!
5月15日毛與金會談,毛不諱言原打算解放台灣後再幫朝鮮解放南方。但既然斯大林已決定先解決朝鮮問題,他也沒意見。金日成詳細介紹了進攻計劃後,毛強調:作戰要有充分準備,兵貴神速,要包圍主要城市,但不能為占領它耽誤時間。要集中兵力消滅敵人。不過毛也擔心美國會驅使日本軍隊直接幹預,告訴金,如果日軍介入,戰爭進程將延長。假如美軍直接介入,由於蘇聯與美國有協議限製,不便出兵。但中國沒有這樣的限製,我們可以出兵。金認為日本介入可能性不大,美國出兵幾乎不可能。毛說,我們不是美帝的參謀長,作不了它的主,準備總是必要的。打算在鴨綠江邊擺上三個軍,如美帝不幹涉也沒妨礙;如幹涉,不過“三八線”則罷,隻要過“三八線”,我們一定打過去!金日成表示感謝,但再一次婉言謝絕。他說蘇聯已經幫助我們作了許多準備,斯大林也同意了,隻要中國同意,我們不要任何幫助。
金日成其實是怕中國出兵就不撤軍,使他成為毛澤東的附庸。5月16日,毛金會談的最後一天,莫斯科回電金日成,同意毛所提中朝簽訂互助同盟條約,但“這不應當是在戰爭發動之前,而應當是在朝鮮成功地統一之後。”金日成開戰的具體日期或許並沒有告知毛,6月28日,金日成派來一名校級軍官通報戰況,毛說:“他們是我們的近鄰,戰爭爆發也不和我們商量,現在才來打招呼。”7月2日周恩來也對蘇聯大使抱怨:早在五月與金日成的會談中,我們就提出了美國介入的問題,但金日成估計不充分,並且不聽我們的意見。現在證明,我們的估計是對的。周恩來此話也說明,毛參與進攻的策劃是可信的。
毛無論何種原因是認可了這次進攻的理由還有,“下一次討論”並沒有舉行。如果毛澤東不同意,這次進攻是不可能開始的。至少不會很快開始。並且7月2日蘇聯駐華大使羅申電告斯大林:周恩來與他會談時說:“中國的三個軍共12萬人已經集結在沈陽地區,如果美國人越過‘三八線’,中國軍隊將裝扮成朝鮮人進行抵抗。”這也說明,在同意金開戰時我們已作了某種出兵的承諾,現在必須給斯大林明確答複,因為美國已經介入了。周恩來此答複也許還有糊弄斯大林的成分:中國早就調兵了。因為如果朝鮮開戰後我軍才開始調動,12萬部隊是不可能在五天內就集結到沈陽的。
斯大林馬上回電羅申:“我們認為,集中九個師於中朝邊境以便於在敵人越過三八線時,誌願軍入朝作戰是正確的。”連誌願軍這種形式也是斯大林給安排好的,而我方也服從了,7月7日即決定:一旦參戰就“改穿誌願軍服裝,使用誌願軍旗織”。斯大林10月5日來電進一步說明用“誌願軍”這種形式的理由。其實他的本意是:如果以中國軍隊的名義出兵,萬一打不過,美軍就有借口進犯中國;根據中蘇友好互助同盟條約,蘇聯就必須出兵。他依舊不能回避同美國打仗。如果不出兵,又將在全世界麵前名聲掃地!老謀深算的斯大林,在此電中還詳細說明美國不可能進攻中國的理由,促使毛快下決心。
在我們的宣傳報道中還編造了一個10月份毛主席采納民主人士黃炎培的建議,把原定的“支援軍”改成“誌願軍”的故事。其實誌願軍已經在朝鮮開戰的前一天,即10月24日,周恩來才在全國政協第一次常委會第18次會議上向民主黨派通報出兵朝鮮的決定。10月2日毛就電告斯大林“中國政府決定用誌願軍名義派一部分軍隊到朝鮮作戰”了,這個故事不過是欺騙中國老百姓的宣傳手段罷了。
以上事實也清楚地說明,早在金日成尚未開始進攻、美國佬還蒙在鼓裏之時,毛澤東就承諾出兵了!斯大林迫使中國參與了金日成進攻南韓的謀劃,並做出準備出兵的承諾。毛澤東不過聽命而已。這不知算哪門子“保家衛國”。許多文章稱毛如何有遠見,早作打算,真不知從何說起!其實,毛也清楚,從中國的利益來說是不希望朝鮮爆發戰爭的,更不應介入。但為執行斯大林的指示,7月7日軍委開會決定成立東北邊防軍,並準備變為“誌願軍”參戰。
另一方麵,中國則不斷發出警告,希望阻止美軍越過“三八線”,這樣我國就可以不出兵也能向斯大林交差了。眾多為抗美援朝謳歌的文章中,也一致承認我國出兵決策曾經曆了多次反複。隻是這些謳歌者顯然忽視了一個問題:假如真的像你們認為的那樣,是中國受到了嚴重的侵略威脅,戰火即將燒到我們頭上了;而毛澤東等領導人卻猶猶豫豫,為蘇聯出動空軍、提供軍援而討價還價,豈不是往老毛臉上抹黑?世界上有哪一個國家領導人,會在大敵當前、兵臨城下之際忙於向第三國提條件:“你不給軍援、不出動空軍配合,我就不抵抗侵略”的?
後來,毛澤東多次埋怨斯大林,說他關於朝鮮戰爭的決定,是“極大的錯誤”,“是百分之百的錯了”!可笑的是,老毛自己早就悔之不已、並認定“百分之百的錯”事,至今還有許多人著文為之歌功頌德。既然決定“是百分之百的錯了”,我們卻因服從錯了的決定而正確,豈不荒唐?禦用文人們以不變應萬變,以“偉大勝利”為基點,選取立論依據;對一切不利於此的證據統統視而不見。這使我想起,文革時周恩來接見湖南“長高司”時,對他們“誓死捍衛中央‘2.4批示’”的表態:“我們都認錯了,你們還捍衛什麽?”假如我們沒有參與謀劃對南韓的進攻,也許確是理直氣壯的;可惜的是,無論多麽勉強,我們畢竟上了斯大林的當,完全不是依據中國的利益介入了此事,不能不是永遠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