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轉貼]黨內關於全麵評價毛的討論

(2009-04-04 22:49:22) 下一個
[轉貼]黨內關於全麵評價毛的討論

鄧小平同誌一九九三年一月十五日在上海西郊賓館召開的政治局常委擴大會議上說:“十一屆六中全會上對毛澤東在中國革命中的曆史地位及功過的評價,是受到當時黨內、社會上形勢的局限的,部分曆史是不實的。不少同誌是違心地接受的。曆史是我們走過來的,不能顛倒,不能改變。對毛澤東一生功過評價,一直是有爭論的。我對彭真、譚震林、陸定一說了:你們的意見是對的,但要放一放,多考慮當下局麵,可以放到下世紀初,讓下一代做出全麵評價嘛!毛澤東的功過是擺著的,搬不掉,改不了。有人擔心對毛澤東全麵評價,會導致中國共產黨的曆史功績被否定,會損害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我看,不必擔心。我建議,對毛澤東的一生評價,可以在我們這一代走後,作全麵評價。到那時,政治環境會更有利,執著意見會少些。共產黨人是唯物主義者,對過去的錯誤、過失和違心、不完整的決議做出糾正,是共產黨自信、有力量的表現,要相信絕大多數黨員,相信人民會理解、會支持的。”
鄧小平講話之後,江澤民總書記在會上提出,對鄧小平同誌這一談話紀要及其他同誌的發言紀要,作為一次政治局常委擴大會議通過的議題存案,會上舉手表決,一致通過。
萬裏,於二〇〇四給政治局寫了八千言信,鄭重提出重評毛.
萬裏的信,以“在有限的晚年,有三個期待”開言。他希望:一是以法治國,樹立憲法地位,過渡要堅決,要加快;二是三農問題,解決要從法製上、具體政策落實上體現;三是本著科學態度、求實精神、對曆史負責,對毛澤東一生作出新的評價,是時候了。
萬裏還引證了九七年十五大之後,黨內元老、黨外知名人士、民主黨派,都曾向中央政治局提出要求:對毛澤東一生再評價;從建國、治國思想路線上,對毛澤東思想進行撥亂反正;改建毛澤東紀念堂;把毛澤東肖像從天安門上除下。
彭真在黨內說:毛澤東自己承認他不是一個馬克思主義者,是馬克思主義的信仰追求者。毛澤東承認他看的舊書要比馬克思的書多千倍、萬倍,稱毛澤東是個舊民主主義革命家,是較符合的。
中央政治局收到萬裏的信之後,2004年7月,胡錦濤總書記偕中辦主任王剛、□□部長劉雲山,登門謁見萬裏。對萬裏表態:“當年中央政治局和鄧小平同誌的意見、決議是存在的,我個人是理解的,遲早要解決好的。這是建國後很主要的政治問題、黨的組織問題。我們這一代人或許能在沒有束縛的情況下處理好。”胡又說:“當前工作千頭萬緒,待解決的問題、矛盾較多,如能在較平和的政治氣氛、環境下解決對毛澤東的一生的評價,就能有較大的共識。”
另外,1985年1月,中央政治局會議通過決議:根據鄧小平同誌、胡耀邦同誌建議:鑒於黨內對毛澤東有關功過的評價、對毛澤東作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的爭論,在目前政治環境下,如果爭議繼續,會導致黨內分裂,影響黨的中心工作,也難得出經受曆史檢驗的評價,留待十五年或二十年再作結論。
1986年7月,在北戴河中央政治局、中顧委的聯席會議上,鄧小平同誌說:“作為共產黨人,以馬克思主義對毛澤東作一生政治評價,我們是違心的,是搞了中庸,是照顧到當時的政治環境,顧及到部分同誌的思想認識和情緒。我們是錯的,這錯誤要由我們的一代來負責,主要由我來承擔。但要說明,我們是清醒的。毛澤東作為主席,集黨政軍大權於個人身上,政治生活不正常,黨內機製不能正常展開,我們都有責任。毛澤東從部署、策劃,到展開文化大革命,到要達到的目標,我們大多數人是不知的,連周總理都難知道。這當然毛要負很大責任。中央對文化大革命予以全盤否定,並定為浩劫,是符合事實的、是嚴肅的、是尊重科學的馬克思主義作風,實際也包含了對毛的評價。黨內對文化大革命結論的爭議基本沒有;但對毛的評價還是有爭議,這裏麵有多種因素。再過十五年,要不二十年,對毛再作評價是必要的,時間成熟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