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戰爭30周年: 回顧與反思
(2009-02-18 15:47:31)
下一個
中越戰爭30周年: 回顧與反思(多圖)
BBC 2009年02月17日
中國出動20萬軍隊攻入越南北部邊境
1979年2月17日,中國出動20萬軍隊攻入越南北部邊境,開始中越戰爭。中國稱之為對越自衛還擊戰,越南稱之為1979年越中邊界戰爭。
在雙方付出重大人員傷亡後,中國軍隊在一個月之內撤出了越南。中方和越方都宣布取得了戰爭的勝利。這場戰爭使中、越兩國關係進一步惡化到最低點,直到1991年兩國關係正常化。
中越戰爭爆發的國際背景與中蘇交惡是分不開的。
1978年6月29日越南加入蘇聯為首的經濟互助委員會。蘇聯出於牽製中國的目的,在1978年11月3日與越南簽訂了帶有軍事援助性質的蘇越友好合作條約,支持越南在印度支那半島的擴張。
圍魏救趙
1979年1月7日越南在前蘇聯的支持下推翻了在柬埔寨推行毛澤東主義的紅色高棉政權。與此同時,越南還在國內展開針對華僑的排斥政策。中國對此極為不滿,想借機教訓一下越南。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的朱鋒教授在接受本台采訪時說,這是中越開戰的最直接原因。
他說,當時鄧小平擔心越南會完全吞並柬埔寨。實際上中國當時對越南的策略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中國古代的一個韜略,叫圍魏救趙。希望對越南的打擊能夠緩和越南對柬埔寨的侵略行動。
1977年9月被派往越南駐北京大使館擔任一等秘書的楊銘怡在接受本台采訪時回憶了中越開戰前的那段經曆。
他說:1978年12月,鄧小平在出訪一些東南亞國家時曾講了一些在我看來不適於一個文明國家領導人所說的話。他當時說,越南是一個流氓,我們需要教訓它一下。我在電視上看到他說這些很粗魯的話。他的惡毒語言我永遠也不能忘記。
戰爭進程
自衛還擊戰持續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在兩個星期的戰鬥中,中國軍隊雖然遭到頑強抵抗,但向越南一方推進約40公裏,打到涼山。中方於3月5日開始撤軍,16日撤回中國境內。中越雙方都宣稱獲勝。中方稱教訓了越南;越方稱打敗了中國侵略。
關於雙方軍人傷亡數字,中方公布為:傷亡二萬多;越方公布為:死二萬多,傷四萬多。
在談到對這場戰爭的反應時,楊銘怡說,越南並不覺得這是一次突如其來的軍事攻擊:
他說,1979年2月17日爆發的邊界戰爭對我們來說並不突然。我們知道他們會發動攻擊的,但具體時間和攻擊的規模是我們沒有真正預料到的。
中國選擇此時對越開戰的另一個因素是在1979年蘇聯忙於阿富汗戰爭無暇它顧,而美國開始改善與中國的關係。
美蘇對抗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在回憶鄧小平決策對越自衛還擊戰的內情時寫道,1979年1月底,鄧小平訪問美國,並在美國沒有承諾摒棄台灣的情況下,同卡特總統恢複中美邦交。他要確保中國如果采取行動攻擊和懲罰越南時,美國不會同蘇聯站在同一陣線。這正是他急著要訪問美國的原因。(源自星島環球網2007年3月5日)
1979年1月底,鄧小平訪問美國
從這一點來看,中越戰爭的最大贏家應該是美國。美國在冷戰中與蘇聯較勁,爭奪世界霸主地位。中蘇越三國無論怎樣鬧應該都屬於共產陣營之內的。它們之間翻臉隻能對美國有利。朱鋒認為,中越戰爭是美國對蘇對抗戰略中非常積極的一步棋。
他說,對於美國來講,它通過暗中默許中國對越南的這個舉動達到了兩個非常重要的戰略目的。第一個是由中國出麵教訓越南。這在相當程度上也是幫助美國遏製蘇共或蘇聯的勢力在整個東南亞地區的擴張。第二個是中國通過對越戰爭堅決站在美國一方,對前蘇聯侵略阿富汗之後在國際社會處於孤立地位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越戰爭後,中美關係進入了近10年的黃金時期,直到1989年6月。
雖然中越戰爭僅僅持續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便結束了,但中越雙方的邊界衝突一直持續了10年。1991年蘇聯解體後,中越關係開始正常化。1999年在經過多年談判後,中國和越南簽署了邊界條約。
改革開放
回顧三十年前的那場戰爭,朱鋒教授認為對中國的最重要的教訓是社會主義的所謂的兄弟是靠不住的。
朱鋒說,越南戰爭使得當時那一代的中國領導人有一種幻滅感。就是中國可以依靠的對象遠遠不是可以靠意識形態劃線的。越南是社會主義國家,中國把越南養大,無私的支援了越南抗法抗美戰爭。但當時越南的領導人黎筍卻反咬一口。
朱鋒認為,越南戰爭對中國最重要的戰略意義是它使得中國領導人真正的意識到,在紛繁複雜的國際關係中意識形態不是一個靠得住的標準,最重要的是你自己要強大,需要廣交朋友,所以中越戰爭對鄧小平下定決心搞改革開放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對交戰的另一方越南來講,30年前的那場戰爭則是往事不堪回首。楊銘怡說,越南方麵一直保證為了兩國關係不再重提三十年前的那場戰爭,但在中國仍有一些人散布不實之詞,說中國打贏了那場戰爭,越南因迫害華僑和入侵柬埔寨而挑起戰爭。
他說,中越兩國間有一個很深的創傷,隻有兩國人民致力於真誠地醫治才能愈合。我們不想談論那場戰爭是為了中越兩國共同的利益,不是因為我們越南人害怕提及或是已經忘掉了那場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