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要素--曲式==二部曲式
一、概述
(一)結構方麵:由二個明顯的相對完整而獨立的不同段成,即呈示的第一部分和發展、結束的第二部分。如:
A B 或 A BA
當第二部分後半段反複第一部分中的樂段時,叫有再現的單二部曲式,當第二部分與第一部分形成對比關係時,則稱為無再現的單二部曲式。
(二)形象方麵:單一形象的展開或不同形象的對比。
(三)終止方麵:一般情況下,段落以全終止結束。
(四)音樂材料方麵:兩個段落的開始部分截然不同,形成非重複關係,強調對比因素。
(五)調性方麵:
第 一 部 分 A 第 二 部 分 B
穩定 穩定 不穩定 穩定
不穩定
(六)重複方麵:
單二部曲式兩個部分常自身反複或其中一個部分反複,強調了段落之間的獨立性。
二部曲式由兩個段落構成,它們在情緒、旋律形態、調性、和聲等方麵的不同,形成對比,可用圖式 A + B 表示。劉熾創作的歌曲《我的祖國》就是單二部曲式,它的第一部分是旋律婉轉抒情的領唱,帶有敘述性,第二部分是頌歌般的情緒熱烈的合唱,達到了全曲的高潮,兩個段落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同時又是完整和諧的。
譜例一:《我的祖國》:
挪威作曲家格裏格(Edvard Grieg)的《索爾維格之歌》,也是 A + B 結構的。
在音樂上,作曲家將歌詞處理為四個樂句,旋律優美綿長,有些憂傷,表現了姑娘的期盼之情。這是全曲的第一部分,在a小調上。第二部分轉到了明亮的A大調上,這一段沒有歌詞,隻是用母音"啊"來唱,情緒變得稍稍活躍,句法也比較自由,作曲家讓我們看到了純潔少女的形象,又讓我們聯想到她在幻想美好的重逢時刻。這兩部分整個重複了一遍。
B段仍然是用母音"啊"來歌唱,和前麵完全相同。最後還有一個器樂的尾聲。全曲的結構是:
引子 ||: A B :|| 尾聲
譜例二:格裏格《索爾維格之歌》:
A部(僅開頭部分):
B部(僅開頭部分):
曲例二:格裏格《索爾維格之歌》(錄音為器樂版本,不帶重複):
為使讀者易於理解各種曲式的基本原則,這裏選用的都是比較簡單的例子。事實上,音樂創作是自由多樣的,作曲家們總會在基本原則的範圍內作出自己的創新。
二、單二部曲式的結構類型
(一)有再現的單二部曲
圖式:
從上圖可看出,再現二部曲式包括兩個部分,每個部分都各包含兩個小的部分(小寫字母),我們稱之為素材或者樂句。第一個圖式中的A部包括a、b兩個樂句,表明它們是不同的素材。B部的c是第三個素材,之後的a'表示再現了A部的第一個素材(a' 意味著它是帶有變化的,a"是再次變化的形式)。有時候B部是將A部中的b加以再現。
第二個圖式A部的兩個樂句是同一材料的帶變化的重複,B部出現了不同的材料c,之後再現了A部的第二個樂句。
我們來看實例。劉鐵山、茅沅《瑤族舞曲》是一首非常優美的器樂曲,它的主題旋律曲折婉轉,其本身是帶再現二部曲式(其結構見上麵左邊圖式)。
譜例三:《瑤族舞曲》主題:
第一行是圖式A部的a,第二行是b,它們是不同的素材。第三行是B部的c,第四行是b',即帶有變化的再現b。
再舉個例子,舒伯特的藝術歌曲《搖籃曲》。它的格式是右邊的圖例。
譜例四:舒伯特歌曲《搖籃曲》:
第一行(A部)前兩小節是第一樂句a,後兩小節是a的變化重複,標記為a'。第二行(B部)前兩小節是新材料,標為b,後兩小節與A部的a'完全相同。
這裏所舉的例子是最簡單、最典型的。帶再現二部曲式盡管有基本的原則--第二部分再現第一部分的一半--但其內在結構是多種多樣的。
(二)無再現的單二部曲式
第一部分:A 和有再現的單二部曲相同。
第二部分:B 沒有中間部分和再現部分,出現完整而獨立的新旋律。在調式、調性、和聲、節拍、速度等方麵都可能有不同程度的變化,與A段形成鮮明對比,常以不同形象的對比為典型。
譜例五:電影《閃閃的紅星》插曲:《紅星歌》:
紅星歌
1=D 2/4 鄔大為、魏寶貴詞 傅庚辰 曲
三、單二部曲式與一部曲式的比較
單二部曲式是一部曲式的發展。某些非重複的雙句或四句體樂段,已具有單二部曲式的萌芽。當單二部曲式的各部分是雙句組成時,容易與非重複的雙句或四句體樂段相混。
可根據以下原則劃分:
| 單二部曲式 | 一部曲式 |
---|
結構 | 兩個獨立的段落組成 | 一個獨立的段落組成 |
---|
終止 | 兩個全終止 | 一個全終止 |
---|
形象 | 單一形象的展開或不同形象的對比 | 單一形象 |
---|
中部對比 | 稍大 | 較小 |
---|
段落反複 | 常形成自身反複 | 不反複或從頭至尾反複 |
---|
四、單二部曲式的應用範圍
單二部曲式可作為獨立作品應用(前奏曲、歌曲、舞曲等);也可作為大型曲式的一個部分(複三部曲式、變奏曲式主題、歌曲主題,甚至奏鳴曲式的主題)。
有再現的單二部曲式器樂作品多見,無再現的單二部曲式聲樂作品多見,作為獨立作品,帶引子是典型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