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巴赫:G弦上的詠歎調

(2009-02-04 20:37:40) 下一個


巴赫:G弦上的詠歎調


    《G弦上的詠歎調》是古典音樂史上一首膾炙人口的通俗名曲。選自巴赫《D大調第三管弦樂組曲》的第二樂章主題。該組曲創作於1729 - 1731年,全曲由序曲、詠歎調、加伏特舞曲、布列舞曲、基格舞曲五首樂曲構成。樂隊編製由兩支雙簧管、三支小號、定音鼓和完整的弦樂組及演奏數字低音的古鋼琴組成,但第二曲《詠歎調》隻由弦樂組演奏。以後被改編成多種樂器的獨奏曲,其中以十九世紀德國小提琴家威廉密(August Wilhelmj,1845 - 1908)改編的小提琴曲最為著名。他將原曲的D大調改為C大調,使樂曲的主旋律完全在小提琴的G弦上演奏(其餘作為鋼琴伴奏部分),增強了樂曲濃鬱深沉的情調,因此被稱為《G弦上的詠歎調》(樂譜鏈接:點擊此處打開樂譜)。此曲深受歡迎,流行程度勝於巴赫原作。


    《G弦上的詠歎調》為C大調,4/4拍子,極慢的速度,單二部曲式結構。第一部分為六小節的樂段,重複一次。音樂從極弱而慢慢漸強的長音開始,抒發了沉思冥想的心緒。第二小節中轉入十六分音符為主的樂匯,它從樂段的"A"最高音步步下行,回轉而停在樂段的最低音"G"上,體現了激情,但又帶有哀怨纏綿的情調,在這種基本的進行模式中,音樂的第三、第四、第五小節都保持著類似的樂思發展,但它一步緊似一步,在最後第六小節中仍然回到哀怨纏綿的氣氛之中,音樂手法簡練。從音階的三音開始,帶有小調調性沉思的性格,安靜的長音與婉轉回旋的十六分音符群的安排,使情緒步步深入,最後結束在屬調上,使音樂產生不完滿的結束,為第二部分的開始作了準備。


    第二部分共十二小節,前六小節開始表現了極度的悲痛,那屢屢出現的切分節奏所構成的延留音或先現音,增強了哀傷的氣氛;它那兩次向上八度大跳,表現得有些激動。最後的六小節的音樂以堅定有力的節奏模進式地展開,使其具有一種不屈的性格。第三、第四兩小節,幾次從低音以七和弦的琶音向上進行,直至全曲的最高音"bB" ,造成激昂情緒。最後音樂在激情而富於自信的情感之中完滿地結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雨韻 回複 悄悄話 回複簫笛的評論:
You are right, she olny played on D, A and E strings instead of G. I like her anyway:-)
簫笛 回複 悄悄話 She can't find G, but A and D strings, that's much more than easy to play. ^&^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