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f 小調 第二十三鋼琴奏鳴曲 《熱情》
f 小調,第二十三號鋼琴奏鳴曲《熱情》,作於1804年,完成於1805年。這首樂曲是貝多芬中期創作中的鋼琴傑作之一,而貝多芬自己則認為本曲達到了他鋼琴奏鳴曲創作的巔峰。這一奏鳴曲是貝多芬所有作品中最富激情的一部,充滿鬥誌的“熱情”像巨浪一樣澎湃起伏。貝多芬的學生曾問他這首樂曲所表達的思想內容,貝多芬的回答是:“你去讀一讀莎士比亞的暴風雨吧!”莎士比亞的名劇《暴風雨》的主題表現的是人類的智慧和毅力必將戰勝大自然的力量,這一主題與本曲所表達出來的熱情奔放、具有英雄氣概的中心思想完全吻合。本曲的曲名《熱情》雖然是出版商取的,但十分貼切,所以一直延用到今天。
全曲共分三個樂章:
第一樂章 甚快板(Allegro Assai),f小調,12/8拍子,奏鳴曲形式。主題的下行和上行的分解和弦音 型,象是陰暗的、幽靈般的影子在徘徊,不斷地向生活提出質疑。左手部分還不時地出現象《第五交響曲(命運)》主題的音型。當主部主題第二次演奏時,采用了切分的節奏,使之包含了強勁的力量。副部主題是和諧優美的音樂,出現在降A大調上。它的音樂形象顯得堅定而充滿信心。結束部用右手不斷變化的快速音型,同左手不時出現的代表“命運”的音型兩者結合在一起,進一步形成了緊張和憤怒的情緒。第一樂章的展開部將主部主題的材料加以發展,在展開的過程中轉到了大調的調性上,因而其疑問性的音樂形象變得堅毅起來。展開部也發展了副部的主題,使它更為深沉。這樣,主部和副部不但在調性上、形象上,而且在情緒和性格上都彼此接近了。整個樂章表現了作者思緒的起伏和內在的意誌。它提出了對現實社會的質疑,並希望求得解決。
第二樂章 稍快的行板(Andante Con Moto),降D大調,3/4拍子,變奏曲形式。在這個樂章裏,貝多芬以一首端莊的和弦進行式的曲調為樂章主題,它穩重而低沉,帶有沉思的意境,表現了作者深刻的思考。在它的三次變奏中,有時把主題的形象寫得十分親切美好,有時還帶有幻想的色彩。最後,音樂又回到最初的沉思中去。
第三樂章 從容的快板 - 急板 (Allegro Ma Non Troppo - Presto),f小調,2/4拍子,奏鳴曲形式。在五小節強有力的切分音之後,出現了力量充沛、勢不可擋的音樂。它由右手彈奏的快速流動的音型和左手短促果斷的節奏音型構成,猶如烈馬奔馳、風暴席卷,洪流奔騰向前 、一瀉千裏。在這裏,前幾個樂章的思考和疑問的形象已經消失,樂觀主義和果敢的精神得到了增強。這種充滿信心的情緒隨著音樂的發展,最後落到了尾聲的一段急板上。它的音樂使人聯想到群眾性的舞蹈場麵,其中斬釘截鐵的節奏和雄壯有力的音樂,更增強了樂曲歡樂的氣氛,全曲在排山倒海的熱烈的情緒中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