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下麵的圖片,是否勾起了朋友們一些童年的回憶?
跑旱船:
做席:將蘆葦用線繩結成席,蓋房時將其蓋在檁上,上麵再用泥覆蓋。
賣檳榔:叫賣檳榔糕的,檳榔為生津液助消化的中藥。檳榔糕的製法是在熬糖時放入切成薄片的檳榔,然後製作成小塊出售。售賣者背著盛有檳榔糕的木製匣子,並帶著一個布口袋。買時可收現錢,也可用婦女梳落的長發換取,其布袋即裝頭發用的。售者的吆喝為“亂頭發換檳榔糕!”
吹糖人兒:在北京走街串巷的小商販中,最受小朋友們歡迎的是吹糖人兒的了。糖耗子是最便宜簡單的糖人兒,吹糖人兒的小販從用布蓋著的小鐵鍋中,挖出拇指大小的一塊糖稀,放在手上揉成長條,然後放在木模子裏,一吹,這條長的糖稀就膨脹起來,打開木模一看,竟變成了一隻活靈活現的小老鼠。“猴拉稀”就稍稍複雜些了,這是用手把糖稀捏製成一個小猴,立在一根小葦子杆上,底下是一個小糖碗,碗中放著一點稀糖糊糊,用一個耳挖勺大小的小糖勺舀著吃。
吹糖人兒的小販要有捏製糖人兒的手藝,還要有丹田之氣和用力吹氣的本事。所以北京人常以“吹糖人的出身—好大口氣”來諷刺愛說大話、吹牛皮的人。
吹糖人兒的小販使用的主要原料是糖稀,這是用黃米和麥芽熬製成的,成本雖低,而獲利甚微,所以又有“吹糖人兒的蓋大樓——熬著吧”一語,用來形容事情實現很不易,從中也道出了昔日北京小商販和民間藝人生活的艱苦。
據說吹糖人兒的這行生意在唐代就已經出現了。那時製糖人的糖稀還有一種香味,所以吹糖人的小販都以“香印”作為叫賣聲。到了宋朝,趙匡胤作了皇帝,“印”、 “胤”同音,而封建時代,為了避諱,吹糖人兒隻好以打小銅鑼來代替吆喝。這樣一代又一代地傳下來,打銅鑼就成了吹糖人兒這個行業的標誌。
賣琉璃喇叭:琉璃喇叭是廟會或春節期間在廠甸賣的玩具。琉璃即玻璃。喇叭有兩種:一種是小孩玩的,約一尺多長;另一種是成人玩的,長約三尺。同時出售的還有一種用極薄的玻璃燒製,狀似葫蘆的玩具,名曰“響葫蘆”,北京又管它叫“倒掖氣”、“撲撲噔兒”。所謂“倒掖氣”是必須用呼吸的方法吹出聲音;“撲撲噔兒”則是象聲,因它全靠前麵的玻璃來回震動,發出“撲噔、撲噔”的響聲。
拾糞:也就是掏廁所的,身背木桶手拿木把鐵勺,晚上時還會拿一三麵用紙一麵玻璃的諸葛燈。
賣玻璃鏡:溶化後的碎玻璃作成薄片用紙鑲好,上麵畫上圖案出售。
串鈴賣藥:賣藥小販或行醫看病的先生使用的響器。北京人叫其為“虎撐子”或“鐲子”因像婦女所帶手鐲。此鈴是以帶有圓孔的熟鐵片翻卷打成的圓環,比鐲子略小,環內裝幾位鐵製小圓珠,外麵留有一條縫。郎中以食指、中指、無名指伸入鐵鈴的中間的大孔內,用大指輕輕一托,手臂彎到比肩稍高再搖動,小圓珠發出一連串的鈴聲,隨走隨搖。賣藥者身背藥箱,肩搭褡褳,右手舉一幌子,左手搖鈴。聽到鈴聲或看到幌子,就知道賣藥行醫的來了。
耍耗子:耍耗子的人背著個小木箱,箱內裝著已馴練好的小白鼠。沿街吹鎖呐。他身後跟的孩子較少,因為他平時不在街上演出,而是由主雇講價錢,叫到家內去演。演出時,將木箱上的木架支起來,仿佛是馬戲團高空演出木架的微縮品,有繩梯、吊杠等。每隻小白鼠都會一兩套諸如爬梯、鑽圈、走獨木橋等本領。
拉冰床:北京冬天的冰,給人增添了不少樂趣,同時也給人增加了一種便利,這便是冰嬉與冰床。冰嬉是古代冰上運動。
努爾哈赤舉兵反明時,在關外擁有一支善於滑冰並配有冰橇、裝備精良的作戰部隊。以後在清宮的禦林軍中的健銳營也有一支編製為1600人的冰上部隊。
冰嬉是滿族人的習俗。清代皇王們對於冰嬉十分重視,每年還要舉行大典,親臨檢閱。在故宮博物院藏有一幅乾隆時期內廷供奉所畫的《冰嬉圖》。
民間的冰床是以木材製成床形,長五尺餘,寬約三尺,可同時乘坐三四人。在木床與冰麵的結合處以鐵條鑲嵌,以減少床的摩擦。冰床的主人在前牽繩以拉拖床體,借冰之力使拖床在冰上滑行,故又名拖床。由於慣性和速度的原因,牽繩急行數步之後,床主飛身躍坐床沿,此時冰床仍行走如飛。乘者心曠神怡,目爽氣順,家資富有的子弟,還將幾張冰床甚至十幾張冰床絞連在一起,置酒案於拖床上,飲酒賞景,由多人牽引,馳走如飛,其樂在陶然之中。
冰床還可做為交通工具,拉冰床的繩子是駱駝毛擰成的,以防凍手。拉冰床的鞋與眾不同,是皮向內毛朝外的一種特製的棉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