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處人心

職業,家庭,信仰,人生,文化,世界,盡在人心
個人資料
正文

敵乎?友乎?找麻煩乎?

(2009-10-05 18:23:28) 下一個

 

在職場裏難免要和別人一同做事。無奈同事們能力不同,觀點不同,興趣不同。人多口雜,認真做事的老中,不免覺得牽製連連,備受打壓。我早年在公司裏,就很不耐煩和別人合作,寧可單打獨鬥,憑自己本事打江山。奈何在大公司裏,單打獨鬥通常隻能做小事。大一點的方案,都涉及許多人,許多部門。我就有好幾次經曆,送出去的方案,被批評得體無完膚。隻覺挫折連連,感歎職場裏朋友少,敵人多,找麻煩的更多。

直到有一天,有一位同事來訴苦,他的方案送出來傳閱已久,卻沒有人提供任何意見。眼看期限就到,他急著找他的老板到處關說,要各部門承辦人員多多幫忙。我聽了愣在那裏,同樣一件事,我怕被大家批評得體無完膚,他卻邀請大家幫忙提供意見。這是怎麽回事?

兩個問題。一個是我們內心思想的模式,另一個是我們運用團隊的能力。如果我們從小生活在一個爾虞我詐,互相利用的環境,我們自然把周圍的人當作敵人。相反地,如果我們從小生活在一個互相幫忙,互助合作的環境,我們自然把周圍的人當作友人。在職場裏,固然有利害衝突,多數人隻想自己的事好做就好。你怎麽對待他們,你就會得到怎樣的回應。你把他們當敵人,他們就變成敵人。你把他們當友人,他們可能成為友人。你把他們當成找麻煩的,他們也覺得你是找麻煩的。

運用團隊的能力需要長時間的學習,最好有mentor的教導,而且每家公司往往有不同的合作模式。美國人從小就學習民主運作,老中得多練習在沒有權力的情形下運用團隊。一般來說,別人的建議和批評,隻需說謝謝收下來,自己決定怎麽用。有用的建議多溝通采納,沒用的建議打個哈哈就過了,不要defensive. 多用傾聽的技巧來溝通,增進人際關係。多在公眾場合感謝表揚團隊裏的人,他們吃了甜頭,嘴巴也會甜一點。不要小氣給別人功勞,給功勞的人才像老大!學會這些運用團隊的技巧,別人的批評就越看越像是幫忙了。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 by Dale Carnegie。這本書出版於1930年代,至今仍是人際關係的聖經。也有中文翻譯和訓練課程。我過幾年就溫故知新一下。這本書講的不隻是職場技巧,事實上是人生的技巧。

將心比心,是人的本能。心裏有敵意的,環顧四周,看到的盡是敵意。想找人麻煩的,總是覺得人家在找麻煩。到處想幫忙服務的人,也總是看到別人的服務。職場裏的人是敵,是友?到頭來可能決定於,住在自己心底的,是敵意,還是善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6)
評論
Easy.Spi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快樂點點的評論:

哈哈,中國人顯然對自我解嘲式的幽默(self-deprecating humor)還不太自在,美國人可是樂此不疲。林肯就用這招賺了不少粉絲。有空我要講我大老板的故事,解釋其中的奧秘。希望這裏的讀者能夠在歡笑中體會人生。
快樂點點 回複 悄悄話 回複Easy.Spin的評論:
對您這句話很有感悟,“職場裏的人是敵,是友?到頭來可能決定於,住在自己心底的,是敵意,還是善意。”其實一個人能否成功,首先取決於他的人性魅力和道德修養。轉換一下心境,與人為善,自己也開心哪。我相信快樂是可以加倍分享的, 您今天分享給我們的經驗一定可以給更多的人帶來成功和智慧。謝謝了!
還有,您一點也不老呢,不要因為叫您就把您叫老了吧?隻是尊重而已,我可是粉絲呢!
Easy.Spi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快樂點點的評論:

謝謝,大概再老一點可以寫回憶錄:)
快樂點點 回複 悄悄話 Hi,您好!很欣賞您為人處事的態度,人生的智者就在於心境的健全。 我最近也在努力學習為人處事的方法,謝謝您的分享。 希望您能多聊聊自己的經曆。 Best!
Easy.Spi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轉戰的評論:

很高興看到你很認真學習。有問題可以悄悄話給我。
轉戰 回複 悄悄話 對了,今天剛發生一件事,讓我感歎不已,學到很多做人的道理,也明白了薑還是老的辣。
想和您分享。也想和大家分享。但是細節我不願意貼到網上,不知道可不可以給您發個悄悄話。
轉戰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
我已經買了兩本書了:P.E.T and L. E. T by Thomas Gordon.
現在看到你的推薦,再買一本書:)
這篇文章看來短,但是可以讀的很厚很厚。每讀一句話,我都要回味好久。 (不要誤會,不是拍馬屁阿)。真的是想起以前的事情。
有好多感慨。
真的好羨慕你,有個mentor.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