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而無修無不修 悟而無悟無不悟

子曰“述而不作” 修行路上明子以學為主 博文多數摘自網絡 【明子心路】欄目例外
個人資料
正文

至聖之道——中庸之德 by 王嶽川

(2010-03-11 14:54:09) 下一個
    《中庸》三十一到三十三章是全書思想的總結收束,集中闡釋了對至聖、君子的更高要求。

(一)至聖之道的五種美德

“唯天下至聖,為能聰明睿智,足以有臨也;寬裕溫柔,足以有容也;發強剛毅,足以有執也;齊莊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別也。”《中庸》為聰明懿德的君子提出了五項基本原則。“聰明睿智,足以有臨”。一個耳聰目明,充滿了智慧的人,才可以去統治天下,才有能力去駕馭天下。“寬裕溫柔,足以有容也”。廣博寬恕,溫柔敦厚,才可以包容萬事萬物。“發強剛毅,足以有執也”。奮發自強剛正不阿,才可以把他的事做得非常完善。“齊莊中正,足以有敬也”。“齊”即整齊恭敬,“莊”即莊重,“中”即中庸不偏不倚,“正”即中正正直,自然會達到虔敬頤和的狀態,文章條理周密而洞悉時事,自然明辨是非,明察秋毫。

“溥博淵泉,而時出之。溥博如天,淵泉如淵。見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說。”廣大無邊的深淵,能夠時時地噴湧出來,廣大無邊像天一樣,泉水就像深淵一樣。如果表現出來這種崇高偉大的形象,老百姓就沒有一個不去崇拜崇敬的;隻要有如此高的德行威望,老百姓就沒有不跟隨的;如果這種美德和精神付諸行動,老百姓沒有不高興的。

 

“是以聲名洋溢乎中國,施及蠻貊。舟車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日月所照,霜露所隊,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故曰配天。”這樣美好的名聲不僅廣泛流傳於中原地帶,並且傳到蠻荒之地。隻要車船能到之地,隻要人跡所能達,隻要天之所蓋、大地所承的地方,隻要是日月照耀、霜露墜落的地方,其凡有血氣的生物,沒有不尊重和不親近他們的。總之,整個天地之下人間社會,隻要人的德行達到了高境,人們都能感受其光輝和崇高。君子的行為和自然規律人類社會規律相吻合,人們莫不歡欣鼓舞,唯君子是從。

這是對一個至聖或君子中的君子的要求。隻要有了這五項美德,君子的名聲和施政綱領,就會被人們欣然接受。君子偉大的理想,才會變成偉大的實踐。 “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 唯獨普天之下最真誠的人,才可以統治天下。如果統治天下的領袖或者領導人是些虛偽的騙子,或者是不為老百姓所接受的人,這個國家這個地區能治好嗎?所以這句話沒有過時。天下最真誠的想為老百姓鞠躬盡瘁地去服務的那些人,才可能把這個地方治理好。他才可能樹立普遍根本的原則,才可以認識天地自然的規律而生養萬物。除了“誠”,沒有什麽能達到這三者——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這三個偉大實踐都必須是“至誠”的,沒有了“誠”,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到。

“肫肫其仁,淵淵其淵,浩浩其天。苟不固聰明聖知達天德者,其孰能知之?”真誠誠懇的樣子,表現出他的仁愛。他的思慮像水一樣地深,他的美德像天一樣高。如果不是耳聰目明聖哲和有德行的人,誰能夠知道他的偉大呢?所以需要知音,需要人民擁戴他。偉大的人不能離開偉大的人民的支持,偉大的人民如果沒有自己的偉大領袖,沒有自己的至誠君子來為自己服務,成為自己思想的領路人,那麽這個國家同樣是治理不好的。

《中庸》第三十一章闡述至聖之道,提出了至聖所必須具備的五種美德,同時熱情讚美了至聖之道高可及天,深可入淵,民眾無不對之心悅誠服。

(二)簡淡謹微的道德境界

《中庸》三十二章論述至誠之道的本質和功用,再次重申了誠作為《中庸》全篇核心思想的重要意義。

“《詩》曰:‘衣錦尚絗。’惡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理,知遠之近,知風之自,知微之顯,可與入德矣。”“衣錦尚絗”之“絗”“指麻衣,“衣錦”指穿著很華麗的絲綢,但是因為“尚”,所以華麗的綢衣外麵要罩上一件麻衣。這無疑是中國古代玉一般的君子道德的象征——哪怕個體道德修為輝煌而光芒四射,但還是要收斂謙虛而盡量掩藏自己的光芒,讓人看著你很樸素自然,而不是故做一副天地都很難容的偉大姿態。“衣錦尚絗”是因為厭惡他的神采文采太耀眼了,所以要加以遮蓋。這對今天的“做秀”有重要的警示意義。聖人君子的大道,暗然深藏卻日漸彰顯。他的道行表麵上看就像穿了一件麻衣,看不出什麽偉大和輝煌來,但是一天一天地充實起來、一月一年地提升起來,最終放出萬丈光芒。而小人的道很張揚專橫,甚至是故作高深標榜自我,卻一天一天暗淡無光,甚至最終消亡。

“君子之道,淡而不厭”,君子大道恬淡而有意味。“簡而文”,簡樸而不失文雅。“溫而理”,溫厚而又有條理。“知遠之近”,知道無論人走得有多遠都要從近處開始走,所以要從小的地方做起。“知風之自”,知道風化教化不是去教育別人,而是從教育自己開始。現在很多人望文生義,動輒批評中國的儒家或者中國的文化思想,說他們總是喜歡啟別人的蒙,而不知啟自己的蒙。其實儒家強調最先要啟自己的蒙。“知風之自”就是強調,要教化別人,先要從自己開始教化。“知微之顯”,知道細微的、看不見的東西會逐漸光大起來、彰顯起來,所以要謹慎細小之事。小德有虧,今後大德就難建,大事就難成。所以小事不小,因為細節決定命運,細節決定成敗。“可與入德矣”,知道了以上三條,可以說就達到了德行的至高境界。

(三)內省慎獨的內修價值

“《詩》雲:‘潛雖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內省不疚,無惡於誌。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見乎在水中潛得很深的魚是很安靜的,但是也可以看見。君子自我反省,而不感到內疚,這樣就無愧於自己的心,就像魚在深水下,盡管看不太清楚,但是也能看得見。人在獨處時,千萬不要認為別人看不見自己,所以儒家強調要“慎其獨”。君子不會被別人追趕上的原因在於,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也嚴格要求自己,這就叫“慎獨”。“慎獨”主要的含義是在獨處中謹慎不苟。《禮記·大學》和《禮記·中庸》都強調“君子慎其獨”。後世接續其說很多:三國魏曹植“隻畏神明,敬惟慎獨。”宋彭乘:“熙載使歌姬秦蒻蘭衣弊衣為驛卒女,穀見之而喜,遂犯慎獨之戒。”在中國思想史中,“慎獨”還與這樣一些重要範疇相關聯:“慎微”、“慎修”、“慎德”、“慎思”,從而構成了中國思想史長河中人生修為生命提升的重要精神譜係。

“《詩》雲:‘相在爾室,尚不愧於屋漏。’故君子不動而敬,不言而信。《詩》曰:‘奏假無言,時靡有爭。’是故君子不賞而民勸,不怒而民威於鈇鉞。”“相”就是注視。“屋漏”指古代在室內的西北角設小帳的地方,相傳是神明所在,這裏是以屋漏代指神明。意思是說,有很多雙眼睛在房間裏看著自己,要經得起神明的眼光的盯視,就不要在暗中做壞事,這樣就無愧於自己也無愧於神明。君子即使沒有行動,也有一顆虔誠敬重之心。即使不說話,也能表現出心意的誠實。老實人平時吃虧,但最終會贏,因為他的誠實與至誠會使他成為“得道多助”的成功之人。《詩經》說,祭祀禱告時不用語言,這個時候就不用爭議,因為話很多反而喪失了真心。聖人君子不需要去獎賞,他的百姓和他的朋友們就會努力勤勉地做事。不必動怒,百姓們就覺得比嚴苛的法律和刑法還要厲害。

“《詩》曰:‘不顯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篤恭而天下平。《詩》雲:‘予懷明德,不大聲以色。’子曰:‘聲色之於以化民,末也。’”“不顯惟德”,異常昭顯的是大德。“百辟其刑之”,諸侯都來效法他,也就是很多人都來開始效法他。所以君子隻要忠實恭敬能溫、良、恭、儉、讓,天下自然就歸於太平。《詩經》說,我胸懷著光明大德,不必厲聲地去訓誡別人。孔子也說,厲聲厲色對教化百姓來說是末,這是沒有抓住根本啊。 “《詩》曰:‘德輶如毛。’毛猶有倫。‘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 《詩經》上說,德行輕輕好像羽毛。羽毛還有形可以去比,而蒼天化育則“無聲無臭”,就是說,偉大的自然載萬物卻一點聲音都沒有,甚至聞不到它的氣息。這最高的境界真是令人高山仰止。

《中庸》第三十三章是全書的結尾,重在強調德行的實施,從天理到人道,從知到行,從理論到實踐,從君子篤實恭敬到天下太平,既回到與《大學》相呼應的人生進修階梯之上,又對《中庸》全書的宗旨加以精深的概括。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