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而無修無不修 悟而無悟無不悟

子曰“述而不作” 修行路上明子以學為主 博文多數摘自網絡 【明子心路】欄目例外
個人資料
正文

求有求無有都是執著

(2010-01-13 14:21:55) 下一個
在《中阿含》中,佛陀說出這個偈子:

我見於有生恐怖,
亦見求有求無有,
我已於諸任何有,
不迎不樂不執著。


佛陀的這個偈子說明了,不要對“有”貪著,也不要對“無有”貪著,貪著“有”生恐怖,貪著“無有”也生恐怖。有與無看似是對立的兩麵,其實是一個性質,屬於“諸有”的範疇。


什麽是“諸有”呢?一切無常、苦、無我的事物,統稱為諸有。當人看不清諸有的性質,心就會貪著它們,從而產生苦。當人看清楚了“諸有”的性質,心就會從它們當中脫離出來,對一切事物達到“不迎不樂不執著”,佛陀就是一位從一切“有”當中解脫出來的聖者,他不再有任何心理上的束縛與痛苦。


我們一般人不是執著“有”就是執著“無”,以佛法的觀點看,有、無的性質都是一樣的——無常、苦、無我。求“有”求“無有”都是迷惑,都是痛苦的根源。


單從文字上看,有與無似乎是兩個相對的現象,其實它們的性質是相同的。有時候,修行人看到貪著“有”而生的痛苦,於是就把佛法理解為應該拋棄“有”,從而進入“無”。常會看到一些修行人,武斷地拋棄了所謂的“有”,掉入了對“無”的執著,錯誤地以為執著“無”的修習可以解脫煩惱。也有人簡單地以為,隻要拋棄諸“有”,就可以解脫,佛陀在這個偈子中告訴我們,不但要離“有”,還要離“無”,甚至於要離開中間的每一個狀態。求“有”求“無有”都是執著。


我們說,當一個修行人看清了實相,他就會離開一切相——離有離無離中間,如佛陀在偈子中說的“我已於諸任何有,不迎不樂不執著”。不在“有”當中,那麽必在“無”當中,或者處在中間,或者處在中間的各個階段,怎麽可能完全離開這一切呢?似乎很難理解。是啊!離貪並是在表麵上遠離事物,佛陀所說的離於一切事物,是指“不執著”一切事物,不貪著一切事物。


佛法的修行就是看清楚事物的本來性質,從而達到不執著,不貪著,並不是武斷地否定事物,拋棄事物。所以,佛法是“如實知見”。當一個修行人能如實知見五蘊及一切事物的本質,就是離開了有與無的兩邊,行於中道。“中道”的意思不是指中間狀態,是指“如實知見”事物性質之後生起的心理狀態。


通過佛法的實際修習,才能真正認識五蘊無常苦無我的本質,從而達到不執著,就是佛陀所講的離於有無,行於中道的含義。所以我們說,“離於有無,行於中道”不是一個理論上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課題。


從理論或觀念上的“有”出來,進入理論或觀念的“無”,看似走到了“有”的對立麵,其實依然還在“有”當中。隻要修行人還處在概念上、各種觀念中,就在諸“有”當中,在“有”當中就會產生恐怖,就有苦。執著“有”指的是對事物的性質不了解,從而貪著事物的心理狀態。


佛陀是一位離“有”的聖者,所以他說“我已於諸任何有,不迎不樂不執著。”離“有”及解脫的意思是,對一切事物“不迎不樂不執著”,並不是從表麵遠離事物。聖者依然要吃要住要消費物品,但他並不執著這些。這是一種最為殊勝的智慧心理,他可以與事物相處而不受事物的纏縛。
至於如何行於中道,如何才能不執著,唯一的道路就是修習四念住。隻有通過真正的修習,才能明白什麽是“有”,什麽是“無”,什麽是離於“有無”。單單通過文字,不能最終理解佛陀所說的有與無和離於有無的“中道”。

 

轉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565801010004wl.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