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而無修無不修 悟而無悟無不悟

子曰“述而不作” 修行路上明子以學為主 博文多數摘自網絡 【明子心路】欄目例外
個人資料
正文

讓念頭流動

(2009-11-13 16:46:37) 下一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5658010100fo70.html

當念頭自然地流動時,心理上就伴隨著一種釋放的感覺。這輕鬆來源於你不再受念頭的牽製,你放開了它,這就是清淨。讓念頭自由流動,而你不受其牽製,這就是從根本上把念頭連根拔除的要點。

念頭流動起來了,心必然輕鬆——這代表了一定程度的不執著。念頭存在,而你不受製於它,這樣的感覺是非常美妙的。在觀照中,當持續地體驗到念頭的流動時,修行者會感受到心理上的無比清淨與輕鬆,這是真正的清淨,真正的解脫。
念頭雖然存在,但它卻成了與你無關的事物,它不再打擾到你。修行中常說,雜亂的心理必須得到清理,這意思是說,放開心胸,讓念頭自己流動。之所以每一個念頭都會牽動人們的神經,是因為修行者並沒有讓它們自己流動。你總想管住它,或讓它這樣,不能那樣。你愈是執著,它愈是肆虐;而相反,你若能智慧地看著心念,讓其自由地流動,那麽,它牽動你的力量就變小了,而你的安寧是從不牽製當中獲得的——而非斷絕它們。
修行時多數人會認為自己無法達到所期望的狀態,因此而時常責備自己,這種錯誤的認識會帶來不必要的痛苦。把一切都看成當下的一個發生,這需要一些不計較成敗的膽量,也需要看到當下一念的能力。在這個地方發展能力,首先讓心具備“看”的能力,讓念頭自己行動,而你隻是看。
任何一念告訴你的內容,都不要想信它,練習這個能力;隻是“看”,不要相信它告訴你的所謂事實,把念頭當成當下的一個發生就可以了。念頭往往引致情緒,情緒引起執著,執著導致痛苦。從一開始就從念頭上關注,這是擺脫痛苦的方法之一,當你緊盯著念頭的生起時,即使你的能力還看不到它的生滅相,這“看”本身就會大大地削減念頭牽製你的力量。

修習的課程要分步進行,當要觀察念頭的生起消失之前,你先要修習一個功課,就是接受心的一切狀態。修習接受會讓心寬容、輕鬆、自在,在這種心態下才有了解念頭本質的機會。所以第一步是接受,做好了接受,念頭對你的衝擊力就會減弱。念頭來了,有些來勢非常凶猛,若你訓練有素,就可以先給它一個緩衝,然後讓它落地,這樣不至於引起心理上的過激反應。第二步是專注於觀照念頭的生起與消失,念頭本身沒有根。
如果你正在批評自己,覺得自己不中用,那麽先接受這種狀態,先讓這種情形緩解下來,你真正的接受就能緩解批評帶給你的衝擊——試一試這個方法,很神奇。你隻是接受,接受還不是佛法的究竟之智,但你若能接受當下這一切,這就給心注入了觀照的力量。當修行者訓練出了接受的能力時,念頭潛藏的力量就會耗盡,這就象重物垂落於海綿上,它的衝擊力將被弱化。
能夠接受一切的心態是非常可貴的,雖然訓練出這種能力很困難,但這個能力會幫助修行者化解看似對立的東西,這是“定”的修習。從究竟的意義上講,雖然任何一念本質都是空(無我),但當你還沒有親眼看到這一特征時,它對你而言就是真實的;所以它會產生衝擊力,引生情緒,形成你的包袱。接受的技巧是首先讓負麵的力量落地,不要對你衝擊太大,這為後續的觀察做了一個準備。
隻是“看”,而不改變它,這聽起來似乎不太合乎邏輯,其實它是合乎邏輯的。以前人們都是在心理的內部進行改進,所以創造了邏輯,現在是在觀照心理的整體形態,這就無須遵守那些對心理內部進行改造的邏輯了。這很重要,觀照者常常會卡在這裏,不斷地在世間的道理上糾纏,總是放不下,連最基本的常理也放不下,他會說,道理應該如何如何,等等等等。其實,當你觀照念頭外在形式和整體形式時,你根本不需要那些鑄造心理內部的邏輯和知識,它們在這裏用不上。
修行的總體目標是對念頭這種心理形態進行觀照,這與之前所進行的建造思維的內部有所不同,觀察者要清晰地意識到這一點。世間所說的追求進步是在思維的內部進行的工作,而這裏所說的了解思維形態是指心理的整體而言,二者不同。這一點非常重要,若不能理解它,你就很難把握修行的要義——多在這裏下一些功夫,真正地搞清它。

實修中的觀照是不需要了解念頭的具體內容的,更不需要在其內容上進行什麽改進,也不需要依循什麽邏輯。觀照是在對心理狀態的整體形態和根本結構進行徹底地了解,這與以前的所有工作都不同——修行是在另一層麵上進行工作,它是一項超越世間的工作——清晰地意識到這一點。

先讓念頭夾帶的能量耗盡,這是第一步的工作,你要接受念頭的一切,這雖然違背你的習慣,但你需要要練習這一能力,先讓念頭挾帶的力量耗盡,這雖然艱難,但要訓練出這一能力,在這個過程中你的心態會有所改變,你會平靜不少,並能接受念頭所帶來的壞情緒。憤恨、自責都可能會生起,而你隻是接受它們,讓它們耗盡。正是那些東西一直在障礙著修行,你接受的態度讓它的勢能消失了。這個工作為你下一步的純粹觀照鋪設了一個平坦的道路。我們強調,生起平等心,接受一切,這是在“定”的範疇內修習,但這項修習平靜了你的心理,弱化了你的煩惱,下一步就可以順利地轉向觀照念頭的本質特征了。
總之,在實修的觀照中,你無須改變念頭,或讓念頭減少,修行者隻用一個方法,就是觀察它,讓它凸顯,絕不要用盡心思去改變念頭,你隻是讓它自己顯現,它越來越清晰了,而它有時會帶著很多的負麵情緒,就讓這些充分地展現,而你隻是接受和觀照。讓這一些力量耗盡,在這個過程中,你的心理變寬了,有些事不再那麽重要了。
修到這個階段,也許念頭反而增多,情緒也隨之增加,有人會懷疑修行退步,也有修行者會感覺沮喪;這很正常,是修行的必經之途。隻要不放棄觀照,你就不會退步。不要以平靜的多少來衡量修行的進步,你要以觀照的能力是否穩固是否細致來做為衡量的標準。
在實踐中要越來越清晰地意識到這一點,你的內在有了自然和諧的心理,這是“定”的作用,“定”會讓你有很好的感覺,但這還不是最終的結局。

 

下麵是文章慣例的提示

1、接受念頭在那裏,這很困難,但你必須做到;
2、不要存心讓心理上的事物消失,或刻意地製造它們。如果生起,接受它們;
3、接受是一個信念體係,建造這樣的體係非常必要,但建立它卻萬分困難,因為它違背人性;
4、接受的心態會讓念頭、情緒自然地突顯出來,更加清晰,這為下一步的觀照打下了基礎;
5、念頭情緒不會糾纏你,你感覺到它們讓你痛苦,是因為你的貪著之心——意識到這一點並不容易;
6、沒有人可以代你修行,所以上述的心理能力,你要自己多加練習。

 

如是   2009-9-6

————————

“他如此訓練自己,「我當感受全身而入息」;他如此訓練自己,「我當感受全身而出息」;他如此訓練自己,「我當寂止身體的行動而入息」;他如此訓練自己,「我當寂止身體的行動而出息。」”

這是《大念住經》中觀身的一段經文。 
這段經文是《大念住經》中身念住的第一部分,這部分是通過觀呼吸來認識身體的本質,從觀察由呼吸帶來的“不斷生起、不斷滅去的身體現象,”從而確認身體的無常本質。所以應該把這段經文視為觀身,而不應把它看成是觀呼吸。
呼吸是身體的一個組成部分,通過觀呼吸來認識身體的本質。所以,在《大念住經》中佛陀所講的觀身的幾個方法中,觀呼吸是觀身的方法之一。

經文一開始講到觀入息,觀出息;觀入息長,觀入息短;觀出息長,觀出息短,這是觀息的第一階段——單純地認識呼吸。接著佛陀更深一層,把呼吸與身體聯係起來:“他如此訓練自己,「我當感受全身而入息」,他如此訓練自己,「我當感受全身而出息」。”在觀呼吸時感受全身,這段經文的意思是確定呼吸與身體的關係。
呼吸是身體的組成部分,但當修行者專注地觀呼吸時,往往忘記呼吸是身體的一個部分。佛陀這樣安排觀照:“感受全身而入息,感受全身而出息。”是讓修行者把呼吸與身體聯係起來。出息和入息在這裏被視為身體的一個部分。

經文中的另一句:“我當寂止身體的行動而入息,他如此訓練自己,我當寂止身體的行動而出息。”當身體的一切行動都寂止了,呼吸就會更加清晰,在這種非常清晰的基礎上進一步觀察呼吸與身體的關係,確認呼吸本來就是身體的組成部分——這不是用意識來確定,這是通過體驗與覺照來認知。在真實的體驗與覺照下,修行者將會發現呼吸帶來的“不斷生起、不斷滅去”的身體的無常無我的實相。

■附經文:
比丘到森林中,或到樹下,或到隱僻無人之處,盤腿而坐,端正身體,把注意力放在鼻端周圍的區域,保持覺知,覺知呼吸時氣息的出入。入息長時,他清楚了知「我入息長」;入息短時,他清楚了知「我入息短」;出息長時,他清楚了知「我出息長」;出息短時,他清楚了知「我出息短。」他如此訓練自己「我當感受全身而入息」;他如此訓練自己「我當感受全身而出息」;他如此訓練自己「我當寂止身體的行動而入息」;他如此訓練自己,「我當寂止身體的行動而出息。」

——————
“時時徹知無常”,這是《大念住經》中修習身念住的一個內容。經文是:“當比丘來回行走時,時時徹知無常;當他看著正前方或側麵時,時時徹知無常;當他彎下身體或伸展身體時,時時徹知無常;當他搭衣持缽時,時時徹知無常;當他在吃、喝、咀嚼或嚐味時,時時徹知無常;當他大小便溺時,時時徹知無常;當他行走、站立、坐臥、醒覺、說話或沉默時,時時徹知無常。”

“無常”是三法印之一,它的基本意思是不斷地變化。其實,無常之義是非常深邃的,很難用語言表達。例如“無常變化”之義,看似簡單,在慣常的理解上,人們總會把“變化”附加給某一事物,即一個具體的事物在不斷地變化。但無常的本義是,本來就沒有一個事物,隻有現象的無常變化的連續呈現。中國禪宗的六祖慧能,他大約是明白了這一點,所以他說出了千古流傳的偈子:“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理解“無常”的最大難度也就在這裏,而這也正是事物的本來麵目——實相。所以,要真正地觀察和體驗到“無常”,需要正念和定力等做為工具,更需要佛法正見做為指引。

由體證“無常”之真理而獲得解脫的,稱為無相解脫門。

——————

你不能通過意識形態的理解去把握終極真理“無常”,記住這一點非常重要!透徹地了知三法印,隻有一條道路,那就是正確地修習四念住,舍此別無道途。

理解力隻能放在理解修行方法上,而不能用於理解終極真理上。終極真理是無法以既有的世間觀念來理解的,也無法用世間的語言來解說,這裏用文字解釋,也隻是“不能為而強為之”,聽的人要明白這一點。

例如六祖慧能所說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隻是傳達了他對“諸行無常”真理的解釋,你不能完全套用他的這句話去理解:“這個肉身本來就沒有,隻有‘表現為肉身的現象’在不斷變化中呈現。”那樣的理解不甚妥當。在既有的觀念上,以純粹的理解而把握終極真理,那樣是行不通的。

修行者必須要實際修習四念住,才能深刻地體驗到佛陀揭示的“諸行無常”的真理;單從文字上理解,是無法真正明白的。正確地實修,正確地體驗,將引導修行者提升智慧,看到實相。

看到了身心的本質,至於怎樣表達,那隻是一個方便說——當五祖弘忍要門下的行者們各自傳達對法的領會時,六祖慧能呈上的那句偈子,方便地說出了他自己證到的實相。

“無常、苦、無我”是出世間智,說它是出世間智,指它的意思不存在於世間人類的觀念中。如果一個事物不存在於你的觀念中,你要如何去認識它呢?

所以,要認識三法印,隻有修習佛陀教導的四念住。這個四念住的方法,是從世間通往出世的一道橋梁,通過它,修行者就可以從世間進入出世間。所以我們說,佛陀的偉大智慧正體現於這一點上。沒有人能從世間向出世間架一道橋梁,而佛陀做到了。

————————
你說:對情緒“不要去改變,不要去思量”,隻是持續、如是的覺知。
這是定力範圍內的修習,真切地去感知情緒——佛法稱這為正念。但因這種覺知未帶正知,所以它依然隻是定力範疇內的事——隻是正念得到了強化。
觀察時要帶上正知,正知就是觀察情緒的形式,即它與身體色法的區別,它可以推動肢體動作,它的生起消失等,這些內容在這裏的一些文章中有論述。

觀察念頭也是如此,觀察時務必要帶上正知,正知就是觀察念頭的形式,即它與身體色法的區別,它可以推動肢體動作,它的生起消失等,關於觀照念頭,博客的幾篇文章中都有專門論述。

你所說的對念頭的“這既不是好的,也不是不好的”;對待念頭的態度是“既不是接受,也不是不接受”。這樣的觀照方法依然隻是修定,其中並無正知,這種修法,不會引發智慧。請務必注意!

對於念頭和情緒等諸法,接受或不接受,肯定或否定,或者站在二者中間,這都隻是定力部分的修習,其中並無究竟之智。佛法的觀照要帶有正智,如果在觀照中沒有正智,那就隻是純粹的定力修習,這樣的修習並不能引發般若之智。

你所說的覺知加上慎行與懺悔,這依然是定力部分的修習。再者,修行不是讓“心源更加潔淨”,真正的佛法修習是了知身心的實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