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而無修無不修 悟而無悟無不悟

子曰“述而不作” 修行路上明子以學為主 博文多數摘自網絡 【明子心路】欄目例外
個人資料
正文

三妙行--身、口、意柔軟 

(2009-10-02 16:19:11) 下一個

    所謂“三妙行”就是身、口、意,最重要是身、口、意柔軟 “行者,謂三行--身行、口行、意行”。

    “出入息”是屬於“身念住”方麵,身體方麵的。 “何故出息、入息名為身行?”“出息、入息是身法,依於身、屬於身、依身轉,是故出息、入息名為身行”如果你的身體很浮躁,你的身體很粗魯,或是說你現在剛運動、跑完五千公尺下來,出入息一定會很急促、很快,所以出入息是隨著我們身體而轉、而變的。

   “有覺、有觀名為口行”有覺、有觀,這裏的覺、觀,就是有尋、有伺的意思,這是屬於口行。事實上,在講話之前,我們在頭腦裏麵,都已經有那些言語了,所謂的覺、觀,它是比較微細的,雖然外麵的聲音還沒有講出來,但是事實上你的頭腦裏麵、內心裏麵是已經有在講話了。所以,這裏有講口行、有覺有觀,是講說內心、頭腦裏麵的言語嘀嘀咕咕那些。

  “想、思名為意行”所謂“想、思”,又是更微細的念頭、起心動念。更微細的念頭、叫“ 想、思”,它是屬於“意行”。 依於心、屬於心、依心轉。

 

  一般講說修行,不是說越修越行,很多的修行都是越修越厲害,越修我越行、越厲害,因為我有時候也會遇到這樣的人,要來比較、要來比劍的。如果修行不是讓你回來反觀,照見到身、口、意是不是柔軟,不能夠在曆緣對境裏麵,看到自己有沒有貪嗔癡,這樣的修行有需要重新檢討。······所謂的修行就是要修哪些行呢?因為我們平常這個心,都是一直在衝動,我們本來的身、口、意都一直在衝動,修行就是要修我們的身行、口行、意行,我們平常的身、口、意都一直在衝動,抓、繃緊都是,今天修行就是要回來看到我們的衝動,然後讓我們的衝動能夠緩和下來,讓我們的行為跟講話都能夠緩和下來,我們的身、心會展現出一種安詳、柔和

  記得!修行就是修這些身行、口行、意行,讓我們這些身、口、意,能夠緩和、安詳、柔和,身行、口行、意行這三種,它的粗細跟關聯度是怎麽樣呢?身行、口行、意行,哪一種在先?意行,再來是口行。實際上,這三者的展現,是意行在先,然後再來口行,再來才是身行,現在我們微細的念頭、起心動念,已經是明顯的念頭,內心裏麵的語言嘀咕、抱怨,已經是付諸實際行動。舉個實際的例子,現在假設朋友侮辱你、罵你、責備你,這時候你內心裏麵起了一些不愉快的念頭,已經開始起一些不可意境的念頭出來,所以你已經開始在醞釀了,然後再慢慢嘴巴裏麵就開始準備,內心裏麵就開始嘀嘀咕咕,再來你就會用嘴巴罵,如果這還不行、還不能解決,就會用手打。如果以犯罪來講,這三種的嚴重性,到這裏都已經算滿嚴重了,為什麽你會到這麽嚴重的情況?因為在前麵這裏不能解決。

  修行事實上是在這裏、從這裏就消化了,但是一般沒辦法,然後內心裏麵接觸到境之後,馬上就衝到口行、意行,開始用罵的、用爭吵的,爭吵之後不能解決,就開始動作、打架。所以,事實上是這樣,意行、口行、身行,我們修行就是第一個要先能夠看到身體的動作是不是粗糙?你粗糙的衝動、我慢,能不能看到?這裏你要能夠看到,才能夠看到細的這些我慢衝動;這些你能看到,才能夠看到更微細的念頭、起心動念。內心裏麵微細的波浪起伏,你就能夠看到。禪修就是要讓大家有機會能夠寧靜下來去看到,尤其是要從“意行”裏麵就要能夠看到,因為這算是滿微細的,透過幾天的禪修,大家能夠進入到更微細的心靈品質,然後去看到我們微細的“心行”,當他展現出來這些,你就更清楚地可以看得到。

    ······

  能否在曆緣對境中,把講話的衝動速度慢下來嗎?能聽到自己講話的音調高低與聲浪起伏嗎?能覺察到想講話的衝動與衝動背後的我是、我能、我慢嗎?有看到手腳、身體動作的急躁與輕浮嗎?能緩和下來嗎?有看到思想、意念的衝動嗎?當我是、我能的慢心、貪心、嗔心升起之際,能覺察到嗎?能停得下來嗎?這幾個問題都是很重要的。

  修行,如果沒有好好把這些實際去檢驗、實際的應用,跟“出世間法”的解脫道,還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們要在曆緣對境,能夠隨時回來看到我們平常走路的時候,都是走得很快、走得很快,一直急著要去辦什麽,急著要去做什麽,就是那種趕集的心。現在能不能把腳步緩和一下、慢一點?再來,我們平常講話的時候也是一樣,都是急著要表現,然後急著劈哩啪啦的一直講,衝動相續都很快,這也是很重要、隨時都可以去修正的,能不能把講話的衝動頻率減緩一點?能不能在你跟人家講話的當下,清楚聽到自己講話的聲音,這一點非常重要。這是真正修行的功力,這是修行功夫的展現,因為這就是明覺度,不是說在那裏禪坐、看佛性,看到什麽、看到什麽性,那不是重點。

  平常就要去看到我們講話背後有沒有扭曲?有沒有染汙?因為有這一層的功力,才有可能到達“至人”,才有可能返璞歸真、成為真人,修行都是要成為一位真人。當機緣不成熟,可以保持“聖默然”、保持沉默,但是我們不要自欺欺人,不要去扭曲、染汙,不要去加油添醋,或是背後有私人不良的動機、企圖,然後又不承認、不以為然,這樣就會失去真樸、失去純真,就不可能真正做到真人。

  打坐、禪修、四念處,以及種種修行法門,除了靜下心來去深觀法義外,目的是要用在日常生活、曆緣對境中來現觀種種衝動與我慢,檢驗是否真的 “知行合一”。我們在曆緣對境的時候,去看到身行、口行、意行的衝動,就是當下見法。保持明覺心在當下才能夠看到身行、口行、意行的衝動,有沒有貪嗔癡。所以,若是真的在修行(不是光用嘴巴講),行者的身、口、意衝動,一定會透過現觀而緩和下來,不是刻意的很慢很慢,而是明覺正知、柔和安詳,沒有衝動急躁。當身、口、意漸漸柔軟下來,“我慢”也會因為透過現觀、反觀,淨化而漸漸淡薄。這方麵很多都是我們修行上一個很重要的轉捩點,修行不是在展現我越來越厲害,能夠實際應用出來,真正步上解脫道的“三妙行”就會出來。

  ······

  一個真正走在解脫道上的人,他的身、口、意有現觀之後,一定會自然的緩和柔軟下來,展現出一種祥和、一種柔和、一種安詳,就會自然展現出一種自然樸實純樸之風,於是會把這一股氣氛,給有緣人看到這一種安詳,在經典裏麵一樣有提到,有些人看到佛陀的弟子,展現出安詳柔和的身行、口行、意行,然後就問說 “你的老師是誰?你怎麽能夠展現出這樣一種安詳的氣氛?”有聽過這樣的故事?都是因為透過有修有證,然後身、口、意自然展現出安詳,如果你的修行沒有體會到法,刻意的身、口、意的緩慢,會形成一種僵化,形成一種造作,那一種妙、那一種柔和,就沒辦法展現出來。所以,一個人有沒有見法,一看就很清楚了。你的內心安不安?一看就知道啊!你的內心有見法,內心的安,一樣柔和、安詳,包括“意行”的安都是啊!

  有關於修行的次第,“具善人已,便具親近善知識”然後下麵就可以以此類推,就像骨牌效應這樣,當你有具備前麵的正知正見,後麵的這些就會陸續的跟著出來。“便具護諸根”當你有正確的聞思之後,就會來到“守護六根”,守護六根“便具三妙行”,所謂“守護六根”就是你在曆緣對境的時候,六根的衝動已經有認真在看,自然身、口、意的展現就會柔和。“三妙行已,便具四念處”在曆緣對境的時候,你都有在檢驗、在應用,實際在深入四念處、禪修的時候,就更能夠深入,更能夠體證、見法、證果。所以,“四念處”要修得成功,平常聞思、實修,都是要在平常曆緣對境的時候,已經要開始在應用了,不是說等到禪修的時候,才是真正修行,不是這樣。在平常就慢慢已經在應用、在加溫。“具四念處已,便具七覺支;具七覺支已,便具明、解脫”就是修行的一個過程。

    六根與身、口、意“三妙行”,兩者有什麽不一樣的地方?我們平常是透過“六根”向“外六境”,就是“六塵”攀緣、接觸的,所謂“守護六根”,因為我們“六根 ”是向外接觸之後,在接觸的當下,你就要能夠守護。身、口、意“三妙行”,是你有這些功夫之後,再來是向外展現。所謂“六根”向外接觸,事實上反過來是“六塵”跟我們的“六根”接觸,其實是境界到我們的心,境界流入我們的心。當有這些境界流入、進來之後,你下一步就會采取行動,因此這是一種實際行為的展現。前麵有先“六根”的接觸,後麵才會有身、口、意的行為展現,這是實際上要做出來的。就像前麵要開始搜集資訊,再經過一些判讀、解讀,後麵這裏就會展現行為出來。所以,修行就是前麵接觸的當下,你就要能夠去看到,再來當你能夠看到時,身、口、意就能夠展現“三妙行”,他就會柔軟。

    講述關於修行的次第,如果一個人沒有慚愧心,他就會不恭敬,“不恭敬故習惡知識”所以常會“求人短 ”,“求人短故不信”,比如前麵這一位從別人那裏聽到,當然也有看到這本書,然後打電話過來講一些問題,就開始要比較、要較量,當我稍微跟他回答一些問題,他就說:“不是這樣!不是這樣!”,我就跟他講:“如果你真正要了解,必須多看佛教曆史方麵”他認為:“佛教曆史不重要,是小學生在讀的,那是祖師禪”,因為他認為自己是一個已經有相當證量的開悟者,於是我跟他講:“如果你要跟我互動、希望聽到真話,我希望你能夠學習著歸零,否則還是存著原來的觀念、知見,我們沒辦法溝通、沒辦法互動,這樣因緣不成熟。因為我跟你講什麽,你就是還是存著原來的觀念在下論斷…… ”就會有“常求人短”的心態,因為憑著很多過去的知見,認為他修行境界很高,他已經開悟、已經怎麽樣了 ……。

  ······

  事實上,修行是隨時回來反觀照見,讓我們的知見從原來的框框裏麵,不斷的跳脫、不斷的升華,讓我們的知見、讓我們的視野,超脫過去的框框,來到跟解脫者、佛陀他們相同的視野、相同的世界、相同的胸襟。所以,修行不是去跟別人比較,而是跟自己比較,看自己有沒有不斷的成長、脫胎換骨? 所以“ 不求人短”,因為你會向內反觀看自己,“不求人短故生信”,為什麽“不求人短”就會 “生信”呢?因為你的心寧靜下來、有活在當下,然後認真去聞、思、修,因此就能夠體悟到法。

   整個解脫道次第都是環環相扣,都有前因後果。隻要能腳踏實地、實實在在的依法次法向而行,要見法、斷結、證果、解脫,那是不待時節,隨時都有可能。最大的問題是:“我慢”梗阻作祟,要歸○而虛心學習,談何容易。

   ······

  “縈發目楗連白佛言:‘雲何六入處律儀,修習多修習,令三妙行滿足?’”怎樣才能夠收攝六根?然後 “三妙行”做得好呢?佛陀就告訴他:“若眼見適意、可愛念”就是歡喜的境界,很合自己意思的境界。遇到這種境界,“能長養欲樂”就會讓你起貪、增長你的貪,“令人緣著之色,彼比丘見已,不喜、不讚歎、不緣、不著、不住 ”當遇到這種境界的時候,一般眾生會起貪,但是對一個有修行的人,能夠了悟實相的人,他不會去起貪。“若眼見不適意 ”不可意境、逆境、不喜歡的境界,一般人就會起嗔,但是對一個有正確聞、思、修的人,有了悟實相真理的人,他不會起嗔。

  “比丘見已,不畏、不惡、不嫌、不恚”不會成為境界的奴隸,“內心安住不動,善修解脫,心不懈怠”因為有在“守護六根”,“三妙行”就會展現出來,平常都有在現觀,已經把法應用出來,於是一期禪修的 “四念處”,就有機緣不斷的脫胎換骨。眾生喜歡聽那些己高人低、己是人非、己大人小、己優人劣的高談闊論,滿足彼此內心的欲求,事實上是因為你內心有這方麵的欲求,好像說找不到人出氣,去找一個很會罵的人幫你出氣,於是去找相應。事實上,你內心裏麵有這樣的欲求,於是去找那些跟你相應的人,但是一般眾生隻要還沒有解脫以前,都很喜歡比高、比大、比小,就是身見、我見不斷,總是在高談闊論、比較。佛教部派之所以會這樣分裂,跟這些都有關係,因為人多之後,團體的素質沒辦法掌控,很自然的一定會分裂,隻是分裂到後來,佛教變成互相內部的攻擊、廝殺,都不是很好的現象,然而這也是無常法則,無常啊!

  記得印順長老就講過一句話--“我們要以佛法來研究佛法”,佛法講的就是無常,要以無常法印來看待佛教佛法的流傳與演變。這樣知道嗎,當你能夠站在這樣的立場,當你有一天體悟到原始法味的珍貴,這時候也能夠以無限的胸襟,來包容一切的宗派、宗教,不會說一種“排他 ”,我們要有包容的胸襟,大家“以佛法來研究佛法”,了悟整個就是世間的常態,就是不斷一直在演變、演變。佛法,當它講出來成為世間法,落入世間的語言文字,就是沒辦法不受世間法的影響。當落入文字,一百個人來讀這本書,每個人的解讀會相同嗎?不相同啊!你也沒辦法去強迫別人來相同,因此經典有經典的好處,但是也有它相當的弊病,都沒辦法避免的,因為世間就是這樣無常。

  “長夜久遠,種種異道沙門競勝論議,相違反論議福利,迭相破壞”這是世間很普遍的現象,佛門也是不例外。若能守護六根,因有向內反觀,所以身、口、意衝動會漸減少,而且會漸柔軟。“六根觸滅”,並不是六根不去觸,而是遇到可意境--不攀緣、不粘著、不起貪愛;遇到不可意境--不畏、不惡、不拒、不嗔。講起來好像都很簡單,但事實上不容易,遇到逆境要不畏、不惡、不拒、不嗔,很不容易啊!這都是修行的境界。真正的境界、真正的功夫,都是在這裏考驗,也就是能夠以平等心、舍心,去麵對一切境界的可意--順境,或是不可意境--逆境,因此內心能 “安住不動”解脫自在,但不是像木頭人麻木不覺

  昨天我突然生病,睡到清晨覺得肚子很痛,一陣一陣的一直痛,經診斷是腸胃發炎,所以從昨天清晨開始,整天身體都很不舒服,到昨天晚上更是進入身體很不舒服的情況,到今天上午才漸漸地好轉,現在是恢複到百分之八十、九十,昨天就是突然發生腸胃炎,在疼痛的情況之下,一樣啊!該吃藥、當然我們吃藥,但是在疼痛的情況之下,以及身體的這些反應,包括拉肚子的情況,我們都是如實去看,就是看它怎麽樣痛的變化,它一陣痛、一個頻率起來,然後就又消失,看著它的變化,最重要就是你內心不迎不拒,內心接受它的變化,不是說不會痛啦!不痛就沒感覺了,就是會痛,但是你看著它痛,你不去嗔恨,也不需要去埋怨說:我是去衝到、還是去煞到……?都不必有這些心態。

  現在當下症狀是這樣,你就是如實去覺察現在身心的變化,看到我們內心裏麵,有沒有在起嗔啊?有沒有起不安的心?如果這樣一病不起,你能不能真的放下嗎?中鼎不能過來上課啦!大家能不能可以放得下啊?整套課程沒有結束,能不能放得下啊?當然可以呀!因緣如此,就接受啊!全部接受啊!所以,要應用到曆緣對境、麵對各種境界,都能夠去如實觀察,然後溶入、接受。

 

摘自http://www.baus-ebs.org/sutra/jan-read/011/01-024.ht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yanlan 回複 悄悄話 前賢的境界很高,讀後更有法喜滿盈的感覺.謝謝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