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美國高等學府 -伯克萊大學校園一景

(2011-03-04 15:43:05) 下一個
時間:20113日中午11。學生下課時間。
 

地點:美國。加州。伯克萊大學校園內。

天氣:陰雨轉晴。陽光燦爛。


這一幕,是參觀結束前,大學生向導克萊爾正帶著我們穿過校園,返回我們出發地點時所見。


當時,高聳的鍾塔樓鍾聲正好敲了十一下,學生們下課了,他們陸續走出教室,趕往下一個課堂。距離圖書館不遠處,一個穿著紅色花衣褲的男人很舒展地躺在地上,渾身上下髒兮兮的。在他的旁邊,倒支著一輛自行車。前後車輪、座墊、扶手把上,用塑膠和電線纏繞捆綁著,與其說是他的交通工具,不如說是他的藝術品展覽。男人的頭用一塊同樣顏色的花布包裹著,看不見麵容。這個男人正在高聲唱著一首聽不出任何旋律的歌。歌聲很響亮,也高亢,能感覺到地上男人非常快活。學生從四麵八方穿來過往,似乎沒有人注意到地上有一個男人存在,也無人停留頓足圍觀。大家行色匆匆。


這是一個動與靜的景色。人活在世界上,每一個人似乎都應該做些什麽,有一個目標去實現。伯克萊大學校園,學生們在為學業勤奮苦讀,而陽光下,就有一個這樣的男人在快活地唱歌。他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沒有不同。


我對眼前的格格不入的景致感到好奇。於是,我和克萊爾有了以下的對話:


“克萊爾,剛才我們參觀校園的路上,看見一個流浪漢躺在校園裏,這在伯克萊大學是普遍現象嗎?”


“對不起,先讓我糾正你的措辭。我不認為他是Homeless我更願意稱這樣的人是有趣的人。你不覺得他很有趣嗎?”


“正好相反。我不覺得有趣。我感覺這有礙瞻觀,而且和高等學府這樣的稱呼不相符合。說真的,看見剛才的一幕,讓我有驚詫的感覺。不知道各位感想如何?”


我看看身邊的另外四位家長。一名印度爸爸,一名日本媽媽,一名白人父親,還有一位中國父親。他們不置可否,笑笑,很想聽我們接下去的對話。


“是的,我同意你的說法。這樣的景色是有些奇特。但是這正是伯克萊大學的精神所在。容納百川,自由思想,多元化文化。其實,他們和我們一樣,也在追求他們夢想的生活方式。這些充滿豐富有趣的校園生活,也是我喜歡伯克萊大學的原因。”


“他們為什麽不能躺到校園外麵去呢?這裏畢竟是一所高等學府,是學習知識的地方。”


“學習書本的知識,隻是學習的一部分。我們也不想變成書呆子。你們有沒有注意到,美國的大學沒有所謂的圍牆和門欄。大學也是社會的一部分。我們要走出去,人家也願意走進來呀。他願意幹嘛就幹嘛吧。這些人就是有趣,喜歡與眾不同。他們從來不打擾我們。”


“他們不走進教室去聽課嗎?”我好奇地問。兒子拉了拉我的衣袖,不想讓我問愚蠢的問題。


“不常看見,但是也有偶然。哈哈,我碰見過一回。一個撿垃圾的老頭進去坐在後排聽了一節課。後來,他嘟囔了一聲‘Shit!’(扯淡)就出去了。”


“難道你們大學的保衛科就不出來幹預?”


“不會的。他們隻是有趣的人。我們並沒有感覺到不安全。那麽大的校園,我們可以走,他們照樣可以走呀。”


“雖然我不能完全認同你的說法,但是謝謝你的解答。”我握住克萊爾的手,真誠地謝謝她。


這就是美國,這就是美國的高等學府。容納百川,容納不同的人,不同的聲音。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就難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