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安娜可否有選擇身體的權利?

(2009-12-18 14:33:43) 下一個
 

看完《姐姐的守護者》以後。。。

 



  

  我家女兒讀過小說《姐姐的守護者》。後來,小說改編成了電影,女兒卻錯過了觀賞的機會。周末的晚上,我和女兒去影像店租回來DVD版《My sister’s keeper》,一起躺在被窩裏觀賞這部電影。剛開始,我以為是一部普通的家庭喜劇片,結果不是。隨著電影沉重的劇情一步步展開,我和女兒幾乎是流著淚看完了影片。看到最動情的地方,女兒還會把頭依偎在我的懷裏,哭得泣不成聲。


  這是一部很感人的電影,講的是家庭倫理人性的故事,麵臨的選擇是生與死
 

  這本來是一個幸福的四口之家,可是在女兒凱特兩歲的時候,被診斷出患有白血病。為了拯救凱特的生命,父母親通過體外受精的方式,生下了和姐姐有著完美基因配型的安娜。從此以後,安娜成了姐姐的守護神。每當凱特的白血病複發,妹妹安娜就要不斷的提供血液和骨髓,來維持姐姐的生命。凱特16歲的時候,病情越來越惡化,麵臨腎衰竭的威脅,而唯一能挽救她的生命的,就是安娜,她必須為姐姐獻出自己的一個腎髒。

 

  電影演到此,本來並無懸念。一個需要延續生命,一個隻需無私奉獻,姐妹情深,完美匹配,電影本應在觀眾的感動流淚中盡顯人性的高尚情操,最後在美輪美奐中結束。可是,畫麵中,十一歲的安娜痛苦地思考以後,毅然決然地做出決定:拒絕捐贈自己的一個腎髒給姐姐延續生命。她的理由是:“我有擁有支配自己身體的權利。”“難道我的出生,我存在的意義,就是做姐姐的守護者嗎?”

 

  安娜的一言,驚起了千層浪。而父母親得知安娜已經聘請了律師,要求奪回“擁有自由支配自己身體權利”以後,幾乎陷於崩潰。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安娜竟然是一個自私自利的孩子。而律師,為了安娜的人生權利,開始了法律程序,起訴安娜的父母雙親。

 

  為了另一個孩子凱特的生命,為了說服法官律師他們撤銷安娜的訴求,父母親和法官律師,開始了一場家庭倫理之戰。電影高潮就此展開。


  電影向觀眾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一個家庭,要如何去麵對自己孩子的死亡這樣的事實?


    家長是否有權利犧牲一個孩子部分身體去保全另一個孩子的生命?


    安娜要求贏得擁有支配自己身體的權利,是自私自利?還是合情合理?


   整部電影的畫麵溫馨又動人,觀眾隨著劇情的加深,心隨著每一個人的痛苦而撕扯顫抖,在生死的界限上無法取舍。


    姐姐凱特被絕症折磨,生不如死。她不願意看見妹妹一次又一次地為她捐獻器官所擔當的風險,明確表示不想痛苦地活著,隻想快樂地死去。她說:“讓我安靜地走吧。與其兩個人一起痛苦,不如讓我早登天國。


  母親沉浸在無法拯救女兒的悲傷之中。她所能做的,就是竭盡全力維係凱特的生命。為了這份母愛,她才又懷了安娜,而安娜生命的創造,就是為了凱特生命的延續。這是一個家庭計劃,本能地,她認為這樣是合情合理的。可是,她犯了一個錯誤,她傾注所有愛來拯救凱特,犧牲的卻是另一個孩子的身體。對安娜,她的愛又在哪裏?


  安娜從五歲開始,就被一次次地強行抽出血液和骨髓,不斷地挽救姐姐的生命。在她的心中,母愛的天平已經傾斜,她隻是身體的利用者。安娜懂事以後,當她意識到,這樣永無休止地捐獻身體,將有可能對她的身體健康造成威脅的時候,她開始站出來抗議。她提出自由支配自己身體的權利,並為此訴訟於法律。安娜做錯了什麽?


 從電影裏,我們看見家庭在痛苦掙紮,也看見親情在溫情渲染。觀眾在看電影的同時,漸漸地把自己融入了角色之中,不斷地問自己:如果換作是我,我將怎麽辦?


  說實話,當我看到安娜拿著積攢的零錢,去找大律師尋求訴訟的時候,我對安娜非常失望。試想想,如果不是因為凱特生病,父母就不會再想方設法地體外受精懷上安娜。安娜的出生,本身就帶有使命,那就是:拯救姐姐凱特的生命,是她一生的責任和義務。而她卻在家庭最需要她的時候,自私地考慮什麽“身體的權利”,拒絕救親人一命,這於我們國人的“親情奉獻”精神是相違背的。


  但是越往後看,我又會想,那麽安娜又算是什麽呢?既然她被帶到這個世界,她的生命一樣要被尊重,於是,當沒有人出來為安娜討得公道的時候,她唯有自己站出來。這是西方理念教育的結果,如果換作在中國,這樣的“安娜”或許有許多,她們有為自己的人權考慮過嗎?或者想到過自己的權利嗎?不得而知。


  我想,導演也是在無從選擇的兩難中,選擇讓凱特安樂死去。這和小說的結局截然不同。女兒告訴我,小說的結局是:安娜突然出了車禍,成為了植物人,她還是將腎髒捐給了姐姐,她永遠成為了姐姐的守護者。

 

   當那首優美深情的“Lifeis beautiful”悄然響起,畫麵是藍天碧海。凱特終於實現了生前最後的願望,看看大海,吹吹海風,緬懷了對大自然最後的美好和依戀,最後回到醫院,決定死亡。


  凱特坦然麵對了死亡,讓所有的家人都解除痛苦。那最後送給母親留作紀念的剪貼相冊,讓所有家人都記住了曾經快樂和純真的時光。結局更應驗了那句話:“死亡並不是人生的終點。我先去美麗的天堂,你們隨後再來。”


  朋友們,一部好的影片,總是讓人產生共鳴,不是痛苦的選擇,就是要靈魂的糾葛。這是一部少有的催人淚下的電影,周末可以與家人一起看一看,然後談一談你觀賞以後的感想。


電影歌曲“Life isbeautiful”很傷感優美,請點擊鏈接:http://www.youtube.com/watch?v=uz_zrJfu23E,靜心聆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