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剛出生的時候, 我媽媽和老公都在現場. 媽媽雖然自己有過三個小孩, 但從未見證過生產過程, 這次讓她大開眼界: "一團粉白的東西咕嚕一下溜出來, 四肢立刻舒展開來, 象掉進了水裏一樣慌張的揮舞著, 沒命的哭..."
我先以為"粉白"的是指她皮膚上覆蓋的胎裏的母體分泌物, 但後來護士把她洗幹淨以後還是粉粉團團的, 那似乎是她本來的膚色. 有照片為證:
我們在醫院住了不到48小時就出院了. 當時沒什麽感覺, 但到第五天, 發現她的皮膚明顯得變成淺黃膚色. 當時我們覺得很正常, 本來媽媽就是中國人嘛, 可那天第一次帶她去看兒科醫生, 就被告知她有小兒黃疸(jaundice):
簡單的查驗辦法是, 用手指按一下她的皮膚, 立刻有個白色的印子, 半天也不褪. 通常臉部和胸部最明顯, 手腳最輕微. 她還被抽了一管子血(聽她哭得我肝兒顫啊!), 查出黃疸指數(biliruben)是13. 醫生說這對才5天的新生兒是正常的, 不算高得離譜, 但也不算低得可以忽視. 以後兩周內應該慢慢減退至正常.
理論上說, 造成黃疸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新生兒的肝髒發育還不健全, 無法排解血液裏的膽紅素. 可以通過多喝奶, 增加排泄, 自然而然的消除黃疸. 也正因為這個原因, 大部分嬰兒的黃疸都不足為慮. 但是如果黃疸指數持續增長就要引起重視了, 因為可能有其他病因, 比如溶血症, 由於母體和胎兒血型不溶合而造成抗體, 幾乎沒辦法根治的. 不過那要檢查血型, 我舍不得讓她再抽一大管血, 就先不想驗了, 想如果不見好再說吧.
由於黃疸的原因, 她特別嗜睡, 從來沒有象其他新生兒一樣自己醒過來要吃奶, 我需要每隔兩小時把她弄醒喂奶. 她也常常含著奶頭沒吃幾口就睡著了, 我必須揉搓她的小腳丫, 拉她的小耳朵, 甚至把她的衣服脫下來, 讓她無法入睡, 這樣才能多吃幾口. 我覺得很不忍心這麽做, 但又不能讓她餓著. 另外, 一有時間我們就抱著她坐在窗口前曬太陽, 希望能對黃疸 (jaundice)有好處.
我們的種種努力似乎沒有什麽效果, 兩周後她的膚色變得越來越深, 國內的親戚有些不懂的, 看了照片居然大誇她有"最時髦的小麥色皮膚", 讓我們哭笑不得.
最糟糕的是, 由於睡得太多, 吃得不夠, 她的體重在下降, 我們再次帶她去檢查, 發現黃疸指數升到了21! 我們立刻決定檢查血型, 發現我是A型, 丫丫也是A型, 這就排除了溶血症的可能性, 我鬆了一口氣. 但醫生還是當即決定讓她住院, 接受紫外線治療(light therapy). 就是把她放進一個玻璃箱裏麵用紫外線燈管照射, 每四小時抽一次血查黃疸指數.
那時她才兩周大, 我們抱著她回到出生的那個醫院, 熟悉的同一樓層, 不過這次要進NICU病房, 真是百感交集. 我舍不得把她留在那裏過夜, 就在NICU的家長室住了一晚, 每隔三小時起來給她喂一次奶. 然後等著護士告訴我一次次的驗血結果, 這紫外線治療也真是立竿見影, 一夜之間, 從21, 降到19.5, 再降到16, 過了30個小時, 降到14. 醫生說可以出院了.
出院後, 我們也沒有采取什麽特別措施, 就是繼續有規律的給她喂奶, 好在我的奶水很足, 她也慢慢的更能吃了. 但她的膚色直到七個星期之後才褪去黃褐色. 到兩個月例行檢查的時候, 她的黃疸指數是9, 我們才徹底放下心來.
現在丫丫四個月了, 胃口很好, 睡覺也很有規律, 膚色也一直很穩定:
我想, 當初如果不做治療, 日久天長也許也能自己治愈, 但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那麽在其他方麵, 比如母乳喂養, 睡覺的規律, 等方麵, 也許會吃力很多. 所以特意把這段經曆寫下來,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