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為周老虎正名

(2009-05-03 13:48:54) 下一個
        西方和東方在很多方麵一直用著不同的價值觀去判斷事情。而這不同的判斷標準在已經日益全球化的時代,略顯不適--尤其是當我們的判斷標準使自己蒙受損失的時候。

 

        前不久,我去了趟蘇格蘭的尼斯湖。除了為它的美景所吸引,我還流連忘返於它的神奇故事。尼斯湖頭的因弗內斯鎮的遊客服務中心,滿滿的堆放著各種各樣關於尼斯水怪的傳說故事、後人的研究和不知是真是假的照片。盡管多數遊人對是否真有尼斯水怪半信半疑,但因為它滿足了人類強烈的好奇心並因此產生豐富的想象力,多少年來遊人絡繹不絕,樂此不疲地從世界各地來到這裏來到這裏探索秘密。

 

        在這裏旅遊,你一定有興趣投幣去觀看專為尼斯水怪設立的望遠鏡,參觀尼斯水怪博物館,購買各種各樣的尼斯水怪造型的商品,購專門的商業船票在在尼斯湖上探險。雖說後來尼斯水怪的最初發現者自己親自承認,所謂的尼斯水怪,隻是一個惡作劇而已。可是,卻無法阻止已經熊熊燃起人們的好奇之心,據說還有人從此在湖邊居住下來,購買各種器具用以常年觀察可能再次出現的尼斯水怪。並且,許多年來不斷有新的探索文章和書籍問世,繼續吸引著一代一代的遊人。

 

        看著這不知真假的水怪故事引起的轟動效應,以及這個故事為蘇格蘭商業帶來無數商機和為蘇格蘭政府帶來無數稅收,我忽然間想起了去年國內曾經轟轟烈烈的被炒作的“周老虎事件“。其一波三折的事件情節,和偵破故事般的大起大落,也許不亞於當年宣稱發現尼斯水怪的轟動,因此令我至今記憶猶新。唯一不同的是,”周老虎事件“經曆無數的聲討和辯白,最後似以相關人員及官員蒙羞認錯而收場。

        也許,很多人可以說,這兩件事性質是不同的,本來水怪就是不可能的,而老虎確實可能的--我卻不以為然。因為,就欺騙的定義而言—“以虛假的言行掩蓋事實真相”,本來這兩件事情就具備一樣的行為—虛假的“言”,和一樣的結果-“掩蓋事實真相”。而且,從程度上來說,水怪是更大程度的欺騙。

        從效果而言,周老虎故事如果不是被無情的毀滅,相信迄今為止已為當地政府和商業創造無數機會和利潤—-然而,這一點,竟也成為被眾人指責的話柄。我記得當時“周老虎”行為被抨擊是為了吸引遊人和為地區創造收益為目的。

        如果沒記錯,這位周氏村民在事件已經定性、塵埃落定之後,曾經又有一次表達自己真的見到華南虎,卻被網民一陣唾液罵死。

        不知道這華南虎的故事,如果發生在蘇格蘭,是不是會有完全不同的故事結局。是不是有一個傳奇故事從此流傳在民間,為當地創造出無數的商機和社會效應。

       可惜,華南虎的故事因為發生錯了地方,不但代價慘重,而且從此煙消雲散了。

       心中掠過一絲隱痛。

 

    (作者:依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