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以外的世界

(2009-05-14 10:38:17) 下一個
         覺得自己真的好似一個被惹毛的雄雞……全天的態度就是反對、反對、反對……令人驚訝的是,最後居然贏得了勝利。這就是中國以外的世界?

         從小在中國長大,不知道外麵的世界這樣不同。全球的地理區域應該被重新劃分--中國,以及中國外。過去習慣中國儒雅式的鬥爭,初來乍到西方,混沌了大半年。摸不清楚中國以外的世界,是以何種方式存在。
 
        現在好像已經不似我,正在以電腦的速度飛快的製造中國外模式的戰鬥細胞,並且全方位繁殖。
 

         那個一直雄赳赳、氣昂昂的德國同學終於蔫了--自認為優秀的日耳曼民族,樹敵太多。韓國同學也沉默了--用她狹長的小島戰術和狹長的眼睛、以及狹長的思路來試圖改變世界,可惜由於心胸狹而不長、對別人期望過高,而總是陷入失落和不滿中。俄羅斯同學每日似傻傻狀混日子--其實,可能並不簡單。不過,至少人家不害人。

       隻有印度同學依然在高昂的戰鬥--雖然尼日利亞同學是事實上的勝利者。不過,還是要佩服一下印度同學--生命不息,戰鬥不止。他們喜歡複雜,因此不斷地製造複雜。通過印度各民族間上百年的不斷爭鬥,累計了豐富的經驗,每個印度人都學會了在溫和的表麵下麵,裝滿小說中所描述的世界全部的複雜。

        而那一中一台兩姐妹,就像溫家寶和馬英九,貌合神離。台灣同學好鬥,嫌棄大陸同學太土了--太善太傻,不入流。





        昨天一個印度女生被驅逐出群--而且是被自己的同胞夥同一個尼日利亞女生無情的趕出來。這個女生請求加入我們的組,然後一副可憐兮兮的樣子,立刻賺取了我們組男生的憤憤不平。不過據說,這個美女女生已經用此辦法利用了無數的男生。我忽然很想看到事物現象後麵的真相-這是商學院教的。於是,像美國幹涉別國內政一樣,去她先前的組調查和調停--這可不是班委會的事情,純屬自願。

       調查過程很詳實,調查結果卻很簡單---她對別人做了比別人對她做的多的多的惡事。(好拗口)


       這是個充滿嫉妒和仇恨的世界。



         腦子裏亂七八糟的……不知怎的就想起來健對多文化的態度。原來一直不是很理解,今天做案例,在做邏輯論證時,忽然間領悟了。

        這個邏輯是: “鼓勵 多元文化” ==>“獲得 平等機會”    ==> “達到不同文化的互相尊重”,曾經有美國居住經驗的同學於是說,這個邏輯在英國可能是成立的,但是在美國是絕對不成立的。也就是說,美國鼓勵多元文化,並且獲得相對平等機會---卻根本沒有達到不同文化的相互尊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依然憤青 回複 悄悄話 學習沒有現實利益,這也是我先前所不明白的。
--文化差異吧。
回複 悄悄話 如果你不是當事人,我真不敢相信校園也這麽複雜。外頭還得了?!
那分組是什麽回事?學業的?實習而有現實利益的?

記得我曾遇到一個前校友,其時在某名校念研究生,舍我其誰地搞了個組織來防止
教授剝削學生。幼稚的我當時還聽不懂他在說些什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