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房名情結 – 兼“守靜齋”之來曆
一提到給書房起名,我的朋友們也許會想到我多此一舉吧:你又不是名人,有幾個人會在乎你的書房名,幹嗎要趕那時髦?可我不這麽想,因為我的書房名情結由來已久。
我這個人還算是個喜歡讀書的人,但我讀書通常沒什麽目標,純屬好玩,心血來潮時,逮到什麽讀什麽,流行什麽讀什麽,而且讀完一本書,從中得到的東西往往跟作家本身的意圖有點風馬牛不相及,比如說當年《曾國藩》一書流行的時候,我讀完以後,印象最深的不是曾國藩如何善用兵,善做官,而是他給他的書房起的名字 - 守缺齋。當時我跟我的朋友聊天時還說到:守缺,這兩個字用得太好了,充分反映了曾國藩的性格和一生都很成功的哲學思想,水滿則盈,月滿則虧,不追求完美是完美的最高境界。怪不得曾國藩一生能夠百戰百勝,雖然功高震主,卻依然不被主子所烹,得以安享天年。我頓時喜歡的不得了,恨不能立馬把自己的書房名也叫個 - 守缺齋,但心裏還是有點不忍心,好象是盜竊別人家的東西來裝點自己的門麵的感覺,想改成“守虧齋”吧,念起來有不那麽好聽。從那時開始已經十幾年過去了,我一心想著給自己的書房起個好名字,好賣弄風雅,但一直沒有找到滿意的。直到前段時間重讀老子的《道德經》後,因特愛其中:守靜篤,致虛極。受到啟發,總算是找到了一個適合自己,又有出處的書房名 – 守靜齋。
我曾經把我的書房名叫 – 始終居,這個名字來自我年輕時,曾攛掇我一幫朋友辦過一本自娛自樂的文學雜誌,名字叫《未入流》,但隻出版了一集就停刊了,我的朋友們老是嘲笑我說我的雜誌名應該叫《始終集》,因為始終就一本,我就將錯就錯把我的書房名叫 – 始終居,用於提醒自己做人做事要有始有終。後來我又把我的書房名叫做 - 守智齋,但當我得知我喜歡的作家章詒和女士的書房名叫 – 守愚齋時,我推測是來源於她的小名:小愚。也許是她的父親希望她長大後大智若愚,愚乃智也,守愚亦守智,所以我就放棄了“守智齋”這個名字,我怕褻瀆了章女士的書房名。因為我想要起的這個名字 – 守智,是有點嘲諷的意味,來源於曾經有人經常表揚我“大愚若智”。但這些名字終究不合我意,也就沒有正式啟用。
大概是兩年多前,我在一個朋友的家庭聚會上跟朋友的丈夫聊天時,他談到他每天讀一遍《道德經》當作修行,想通了人世間很多想不通的問題,而且每一天讀都有新的體會等等。我聽了以後有點將信將疑,因為我多年以前就很認真地把《道德經》當作一本哲學著作來讀過,讀完之後,我把她和孔子的《論語》歸為一類:都是當時的有誌之士寫給統治者用以治國安邦的謀略。雖然從中學到了很多人生哲理,但好象並沒有他所說的那種玄而又玄的感覺。我這個人對事物總是有一種好奇心,朋友的說法引起了我的好奇,回來後,立即從網上下載了《道德經》來讀,也許是受朋友的暗示,也許是隨著年齡的增加,也許是生活閱曆的增加,這一次重讀《道德經》確實收獲很多,我不再認為他隻是一本單純寫給統治者的書,而是一本人生智慧的濃縮,她裏麵的每一個字都象是金子在發光,每一句話都是智者對人生,對宇宙的思索。在我這樣的年齡不止一遍地重讀她,不是一兩篇短文可以寫得下我的體會的,我想從今以後,這本書肯定會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今天在這裏我隻是寫下我的一點小體會:那就是根據中醫的進補理論:缺什麽補什麽,我想這理論用到讀書修身上也適用,那就是你的人生缺什麽就補什麽,我的性格比較浮躁,我想我的生活中最缺的恐怕就是靜。當我讀到“守靜篤,致虛極”時,我仿佛找回了我生活中缺失的那一部分,所以我立即想到把我的書房名叫“守靜齋”,讓這個靜成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彌補我性格的不足。
老子說:“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複。”當我以一顆安靜的心來觀察宇宙萬物,山河大地,以及人生百態,無時無刻不在循環往複地變動時,我突然明白了這一切都是客觀規律在起作用,你不過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不管你痛苦也罷,煩惱與否,你都無法改變任何東西。於是,你就可以把心裏那痛苦的一部分去掉,你的心就變空了,虛了,你就可以用她來裝一些有用的東西,比如:知識,快樂什麽的。我想大作家賈平凹把他的書房起名為“靜虛村”,恐怕也是受老子這幾句話的影響吧。
諸葛亮寫給他兒子諸葛瞻的《誡子書》裏最精華的兩句話就是 “淡泊明誌,寧靜致遠”。我想我這次吸取《道德經》之精華而給自己起的書房名“守靜齋”,也將會起到提醒我一生能夠淡泊明誌,寧靜致遠的作用吧。
楚江 2009-04-09
這也是我看至一半時想到的,結尾處果然提及。不錯。
慚愧的很,你文章裏提到的書,我都沒有讀過,現在也很少靜下心來認真的讀書了。
問候楚江,祝你新的一周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