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龜生存之道(12):錢學森曾經想叛國嗎?
——祖國,請多點自信
汪 翔
感覺上,如果你出生在中國,很多別人擁有的權利,你從出生那天起就已經喪失了。比如,你不能說你是美國人,即使你是。如果你說了,你就會時不時遭到來自不同地方的中國人的人身攻擊和謾罵。雖然那是你的權利,但是,在他們這些人眼裏,你的權利已經早就被吊銷了。似乎是,那些權利是他們那些素昧平生的人恩賜給你的。
即使是錢學森那樣的為中國做出了不可替代貢獻的大人物,他當年加入美國國籍的申請,也一次次被人們提起,成為他想叛國投敵的證據。有時候我想,如果不是他的貢獻獨一無二,讓國家將他作為國寶來保護的話,他在文革期間,會不會因為這一條罪狀就死無葬身之地呢?
如果當年錢偉長接受了美國政府的要求,放棄對中國政府的忠誠,作為交換獲得來美國深入學習和研究的機會,那麽,他到底有沒有得以活到今天的機會呢?
我有點懷疑。估計大家也能夠找到足夠多的證據,來證明我的懷疑的正確性。
如果對錢學森忠誠度的懷疑放到任何一個第三者的身上,我估計他活過文革的機會就會小很多。
在一個特別看重起點的國家,在一個人們能夠基於任何一個理由,將自己看不慣的人置於死地的國度,我有太多不能夠理解的地方。
我是一個膽小之人,不敢狂妄地大想,隻能夠從比較小的個人和家庭的角度來開始自己的思維和想象。
有時候我想,如果是一個家庭,有著那麽5-6個兄弟,其中有一個由於某種原因在很小的時候就選擇外出謀生,最後還“發達”了。而留在家鄉的那些“孝子”們,雖然沒有吃任何流落他鄉謀生的苦,也沒有經曆過伴隨自己的無數尷尬,包括心靈的掙紮和考打,但是,至少他們保持了一顆對於家庭的“忠誠”。
由於一些原因,家道敗落,原來富甲一方的家庭被貧窮所取代,這時候,家中的父母甚至是兄長,要求你貢獻財富和一而再、再二三地表忠心。在這種表忠心還時不時給你帶來麻煩,讓你周圍的朋友和鄰居反感的情況下,我不知道你能夠有怎麽樣的選擇,又應該有怎麽樣的選擇。
再者,如果家道的敗落還是因為留在家鄉兄弟幾個懶惰,或者是相互勾心鬥角的結果,或者是大權在握的父親偏袒一兩個懶惰的腐敗分子的原因造成的,那我就更不知道你應該怎麽做了。
幾年之前,我記得自己看到過一篇報道,說是一個女子,帶著自己的孩子回國探親看望父母。家中的父親要求她拿出一個在父親看來“微不足道”的金錢(1-2萬美元吧),來為自己“有點毛病”的兄長做棟房子,好讓他這個獨生子能夠討個老婆。在美國依然生活困難的女兒沒有答應,最後,氣憤不過,由於無法忍受女兒的“不孝”,“缺乏人情味”,“沒有愛心”的為人,父親親手將自己女兒和她依然年幼的孩子給殺死了。
這個故事折射的國情,我不想去延伸和分析,因為,我不想因此而挨罵。
不過,有一點我可以坦白,在我小的時候,自己也有一位到大城市“發達”的親人,那時候,我對於她的“摳門”很不理解。在自己畢業工作之後,我才明白,那種“發達”到底意味著什麽?同時也明白了,為什麽不同生活狀況的人們難以相互理解的原因。
有時候我在想,國家是由人民組成的,國家要求他的公民愛他,可以采用很多不同的辦法。一種是用愛心來置換愛心,一種是利用自己掌握的國家機器的威力,來強迫那些力量弱小的個體服從,而且,你還不得不服從。
這和家長對待自己的小孩也是一個道理。在中國,小孩就是父母的私有財產,父母有絕對的權利對小孩進行處置。君不見,很多小孩,由於父母之“愛”,被虐待致殘甚至失去了生命,更多的因為父母“愛”的淫威,而變成一個個心靈創傷嚴重的畸形兒。這些孩子們擁有自己的權利嗎?他們那麽弱小,他們自己的權利誰來保證?有人有興趣保證嗎?為什麽?
這些孩子父母的“愛”,到底是為了孩子還是為了父母自己?那些父母有沒有打著愛的旗號,要求孩子來完成自己都沒有能力,或者沒有機會完成的,讓自己臉上有光的“偉大”目標?
如果是,那麽,這又到底意味著什麽呢?為什麽這種現象還能夠那麽普遍存在?到底折射出一個什麽樣的人性、人生和社會狀態?父母為什麽有這種權利?
回到這些在海外的華人,如果我們需要對祖國忠誠和支付愛心,我不知道,國內的為政者有沒有想過,你為了華裔的這種付出,又付出了什麽?如果你覺得不需要付出,又是為了什麽?對於那些憤青們,我也要問,你們要求這些華裔熱愛祖國,你的權力和權利又來自何處?為什麽就隻有你有要求的權利?隻是因為你一直生活在“父母”身邊?隻是因為你一直在“愛”著中國這個祖國?
或者是,我們這些人,當初“灑脫地”離開自己的故裏,帶著50美元的啟動資金,今天給你們留下了一個個條件不錯的職位,讓你們能夠自由自在地活得有點不耐煩了?想一想,如果我們這些人都不出來,不管我們在美國到底學到了什麽,也不管我們在國內繼續過著低水平重複的日子又能夠獲得怎樣的長進,至少,那些位子還是應該被我們這些人占著的不是。那麽,從這個角度看,你們是不是該感謝我們給你們提供了不少的就業機會呢?
再者,在一次次要求華裔愛你無理由的時候,作為一個國家,你有沒有想想由此給這些海外華裔帶來的負麵影響?君不見,當年就是因為國家對東南亞華僑的“肆無忌憚”的愛心的索取,讓多少人的人頭,因為所在國對他們忠心的懷疑而丟掉了?國家需要為這種結果承擔責任嗎?能夠承擔責任嗎?如果不能,或者不願意,我看,你還是閉上自己的大嘴為好。為什麽?因為,你在給對方製造危害的同時,沒有給予對方任何的好處,於是乎,這就成為一個非常自私的行為。自私的行為是應該受人唾棄的。
我在此聲明,我無意告訴任何人不應該愛國,也不是說愛國就是錯誤的。
我隻是覺得,國家對於自己的海外僑民沒有強迫他們熱愛自己的權利和理由,也沒有公平性的基礎。再者,愛不愛,那是每個人的個體行為,是他們個人自己的選擇。
二戰時期,就是因為日本對於自己僑民愛國心的過度強調,最後迫使美國人將所有的日本僑民關進了集中營,那些人中的三分之二是美國公民。為了證明自己對美國的忠誠,很多僑民不得選擇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的付出作為代價。
那時候,很多人是在對德作戰中表現出這種忠誠的,還有不少的人,是在對日情報戰中表現自己對美國的忠誠的。如果沒有日本裔的奉獻,日本的敗落也不會那麽快。很多日本裔的貢獻,對於美國戰勝日本是決定性的。這種情形,到底是不是日本自己給逼出來的,大家可以自己思考一下。逼人最後獲得完全相反的結果,這可能是日本自己也沒有想到的。關於愛國和愛國歧視問題,我在《奧巴馬智取白宮》裏麵花了不少的篇幅來分析和說明。那次寫作和寫作過程中學習的結果,讓我震驚和難以理解。
在一個自己已經一天天富裕的時候,中國應該讓自己多一點愛心,多一點自信心。對於自己的海外僑民,多一點寬容,同時,你也應該意識到,那種寬容還不是你給予他們的恩賜,而是他們這些人自己的權利。在你給別人麵子的時候,實際上也是在給自己麵子,特別是在你停止幹涉和侵犯他人權利的時候。
在意識形態方麵,由於經濟發展的需要,中國長期采取的是低調處理,甚至是冷處理的態度,先發展經濟再說。這樣做也沒有什麽錯,不僅沒錯,還應該說是很明智的做法。不過,我覺得,現在應該是,可以適當開始,檢討自己在意識形態和人權方麵的合理性和公平性的時候了。
如果一直擱置,最後出現的極為畸形的不對稱,很可能要麽成為自己繼續發展的桎梏,要麽成為新的動蕩的根源和隱患,要麽,繼續為自己帶來許多完全可以避開的麻煩和尷尬局麵。
但願你,中國,能夠真正獲得持久的繁榮和富強。
『汪翔(原創),作者保留所有權利,引用請注明出處,2009年11月9日』
國家也是由人組成的。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911&postID=18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