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的意思,就是用金錢購入某項資產,以達到將來獲得更多的金錢的目的。問題是,“投機”也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常常是本來要畫隻威武雄壯的大老虎,不小心就畫了隻溫順可愛的小狗狗;搞不好,投資就變成了投機,事關重大,列位不可不察。
就像過去讀書做官的都拜孔夫子做大成至聖先師一樣,價值型(相對於"成長型“)投資的開山鼻祖叫做阿本(本傑明·格拉姆,Benjamin Graham)。許多人都知道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這個人,卻不知道沃倫的老師正是阿本,那是因為阿本於1976年已經去逝,本人也沒有沃倫那麽有錢。事實上,不僅沃倫是阿本的親傳弟子,幾乎所有價值型投資的專業投資管理者,都承認自己是阿本的學生,或多或少受阿本的影響。以前的讀書人,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一說。對於投資者來說,阿本的兩本書,Security Analysis和The Intelligent Investor,也應該是放在床頭,反複誦讀。
在Security Analysis一書中,阿本開宗明義地指出所謂“投資”,是在經過詳盡研究後,在確保本金的安全和滿意的回報後的而做出的行為(黑體是筆者加的,稱阿本三準則)。除此之外,都是“投機”。孔夫子寫《春秋》,連亂臣賊子讀了都害怕。在阿本這個定義的光照下,許多我們自認為是投資的行為,全都變成了投機。那些自認是投資者的,都要汗流浹背了。
在本文中我簡單介紹阿本三準則。
1.詳盡研究,做足功課
沃倫·巴菲特習慣寫下他為什麽要買某種股票。如果他寫得不清楚,他就再挑亮小油燈繼續研究,直到弄懂到能說服自己。他常常因為不能理解一些公司的商業模式而放棄一些投資的機會。他自稱不懂高科技,所以一輩子幹脆不買高科技股。
就像你要買一個房子,你肯定要深入研究。下單以前,你會確信那是一個好房子,有安全的社區,優秀的學區等等。又像你要娶媳婦一樣,哪怕是一見鍾情的,你也會衡量那個女子是否忠貞嫻淑,勤勞賢慧,是不是好家庭出身,能不能宜室宜家等等。真正好的股票,比好房子和好媳婦還要難找。所以當你找到一個有趣的股票,一定要做足功課。研究它所在的行業,它的產品,它的競爭者,它的商業模式,曆年來年報,季報,以及在經濟周期中所有能出錯的風險。
投資的事,寧缺勿濫,隻有做足了功課,你才能買入一個股票。
2.本金安全:永遠不虧錢
沃倫·巴菲特說過他投資有兩個原則。第一個:永遠不虧錢;第二個:永遠不忘記第一個原則。他的意思,不是買了股票後股票就永遠不跌,而是說永遠要以遠低於股票內在價值(Intrinsic Value)的價格買入股票。引述沃倫的話,就是“價格是你付出的,價值是你得到的”。價格低於價值的部分,叫做安全空間(Margin of Safety)。這兩個概念,都是阿本在Security Analysis一書裏提出來的。估算股票的內在價值牽涉到一些假設和若幹的數學運算,往往很難做得準確,所以需要一個足夠大的安全空間(25%到50%)來做底氣。
不是貪心,實在是怕出錯啊。
3.滿意的回報:回報與風險
買股票就和大姑娘嫁人一樣,不能夠睡東家床,吃西家糧。你買了一隻股票,就不能用同一筆錢買另外一隻股票或別的投資。作為理性的投資者,既然資金有限,我們在所有投資的選擇中找到回報與風險對比最好的。同一筆錢,你可以投資股市,或者投資債市,前者比後者的風險大,收益也大。具體的來說,1925年以來80多年中,整個股市的年回報率差不多就是10%,長期國債的回報,大約為5.3%市場. 就是說,假如你投資一個指數股或基金,你能得到大約10%的年回報。比長期國債多5%. 以推行指數基金(Index Fund)出名的Vangard的創始人John Bogle做過統計,發現85%的共同基金不能比整體股市回報多3%。作為投資者,能比整個股市多3%就是很好的成績了。一年13%,五年到六年就可以將資金翻上一番。
倘如一隻股票不能在五六年內翻一番,還不如不買。
作為價值投資的開山鼻祖,阿本本人的投資公司從1926年到1956年的年均回報是17%. 而他的學生,沃倫·巴菲特從1965年到2007年,年均回報是21.4%。四十年間,成長了3,000多倍!
什麽樣的投機,能得到這樣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