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思泉 - 香穀先生

學者,詩人,書畫家,一級美術師。職業認證網球教練。現任“北美中紅書院”主席,”中華文化交流大使“等職。號白水道人,老泉,畫泉(多用於畫款),西邑翁...
個人資料
尹思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鬥草

(2025-07-08 07:10:59) 下一個
鬥草,又稱鬥百草。中國民間遊戲,屬於端午民俗。流行於中原和江南地區。漢以前不見鬥草之戲。
《物原》雲:“始於漢武”。據梁朝人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中雲:“五月五日,四民並踏百草,又有鬥草之戲。”南北朝時稱“踏百草”,唐代稱“鬥草”或“鬥百草”。
《劉賓客嘉話》雲:“唐中宗朝,安樂公主五日鬥百草。”宋代擴展至平日隨時可鬥。
 
端午節,民眾群出郊外采藥,插艾門上,以解溽暑毒疫,衍成定俗;收獲之餘,往往舉行比賽,用草作比賽對象,或對花草名,如用“狗尾草”對“雞冠花”;或鬥草的品種多寡,多則勝,兼具植物知識、文學知識之妙趣,以上稱為“文鬥”;兒童則以葉柄相勾,捏住相拽,斷者為輸,再換一葉相鬥,此則稱為“武鬥”。
 
在唐代,鬥草不僅僅是婦女兒童的最愛,成年男子也對此頗好,唐·李商隱《代應二首》詩:
“昨夜雙溝敗.今朝百草輸。
關西狂小吏,唯喝繞床聲。”
唐·鄭穀《采桑》詩:
“曉陌攜籠去,桑林路隔淮。
如何鬥百草,賭取鳳皇釵。”
唐·李白詞《清平樂》:
“禁庭春晝,鶯羽披新繡,
百草巧求花下鬥,隻賭珠璣滿鬥。”
 
由這些詩可知,鬥草已經讓成年人玩成了賭博。


尹思泉舊作《鬥 球》

揮拍秋風夜,歸眠體肆酸。

佳人微信早,隔岸問平安。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