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思泉 - 香穀先生

學者,詩人,書畫家,一級美術師。職業認證網球教練。現任“北美中紅書院”主席,”中華文化交流大使“等職。號白水道人,老泉,畫泉(多用於畫款),西邑翁...
個人資料
尹思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王羲之成名前,有哪些“書聖”

(2020-09-18 07:41:51) 下一個

王羲之成名前,有哪些“書聖”

點此添加? 雲上文化  2 days ago

書畫 | 收藏 | 人文 | 心賞 |  茶道 | 香道 | 養生 

 

 

 
書法的曆史上
有過哪些書聖

庚子年

月廿六

 

編輯: 雲上文化

廣陵散管平湖 - 管平湖古琴曲集

打開音樂

聆聽雲上的聲音

 

聖,封建社會的最高級敬語,如聖上、聖駕、聖旨,聖安、聖躬違和,魏晉以後唯帝王才能享用。這是嚴肅的綱紀,開不得半點玩笑,來不得一絲幽默。

 

 

“聖”字很古,殷商甲骨文已有“聖”字,上“耳”下“人”,旁邊還有一個“口”,是個會意字,表示聽覺官能靈敏,無所不通。古代稱德行高尚的人為“聖”,孟軻所謂“孔子,聖之時者也”(《孟子·萬章下》)。

 

《牆盤》“聖”字

 

古代,身懷絕技或者精通一技者,也稱之為“聖”。但這樣的榮耀往往得之於身後,很像諡號,而且要前綴一個名詞作限定。


書法的曆史上,第一位被稱為“聖”的書家是東漢的張芝,西晉衛恒《四體書勢》說:

 
Ad

曆代書法名家書論賞讀

作者:喬誌強 著

當當 
 

 

杜氏殺字甚安,而書體微瘦;崔(瑗)氏甚得筆勢,而結字小疏。弘農張伯英者,因而轉精其巧,凡家之衣帛,必先書而後練之。臨池學書,池水盡墨。下筆必為楷則,常曰“匆匆不暇草書”。寸紙不見遺,至今世猶寶其書,韋仲將(誕)謂之“草聖”。

 

張芝《冠軍帖》

 

東漢張芝以草書著名於世,弟子韋誕尊他為“草聖”,是名至實歸,世無異辭。王羲之曾經攀比張芝、鍾繇,自稱可與鍾繇“抗行”,對於張芝的草書卻隻敢稱“雁行”。


古代也用“書聖”稱書家,始見東晉葛洪(283-363)《抱樸子·內篇·辨問》,但是他心目中的“書聖”,不是我們今天習知的王羲之,而是三國時代的兩位書家:

 

世人以人所尤長,眾所不及者,便謂之聖。故善圍棋之無比者,則謂之棋聖,故嚴子卿、馬綏明於今有棋聖之名焉。善史書之絕時者,則謂之書聖,故皇象、胡昭於今有書聖之名焉。善圖畫之過人者,則謂之畫聖,故衛協、張墨於今有畫聖之名焉。善刻削之尤巧者,則謂之木聖,故張衡、馬鈞於今有木聖之名焉。

 

葛洪年長王羲之二十歲,親見王羲之新體盛行。他的書法觀念比較保守,主張保存吳國舊法,當然不會認同王羲之,這是從書法觀念一麵的理解。

 

客觀地說,王羲之在東晉聲譽銳起,隻能算剛剛上市的名流,尚未經過曆史的檢驗。在“二王稱英”的南朝初年,王獻之的忠實弟子羊欣談到的書聖,也沒有提及王羲之,《書斷·中·張芝》有引錄:

 

羊欣雲:“張芝、皇象、鍾繇、索靖,時並號書聖。

 

韋誕、葛洪、羊欣推崇的“草聖”、“書聖”,都是前代公認的卓越書家,“公認”即“公論”,即使他們各有門派,也不涉及活著的當代名家。

 

鍾繇《得長風帖》

 

南齊時,書家徐希秀破例把”書聖“的桂冠戴到世書家王誌的頭上。《梁書·王誌傳》記載:

 

誌善草隸,當時以為楷法。齊遊擊將軍徐希秀亦號能書,常謂誌為“書聖”。

 

王誌(次道,460—513)是王導五世孫,王僧虔次子。他的墨跡現有唐摹本《一日無申帖》傳世,行草書,有縱橫恣肆的風神,現藏遼寧博物館。

 

《一日無申帖》


徐希秀擅長篆書、楷書,當時正覺、禪靈二寺碑是他所寫。南齊時代,王誌的書名遠不及父親王僧虔,徐希秀稱他為書聖,大概指他的行草書為眾人所不及。

 

徐希秀輕許王誌為書聖,讓王誌浪得一時的盛名,其實是泡沫一樣的虛名,吹起來又大又快,破滅得也快。浮名的生成和幻滅大抵都是曇花一現。像王誌那樣浪得”書聖“虛名的還有唐高宗,《唐朝敘書錄》記載:

 

龍朔二年(662)四月,上自為書與遼東諸將,謂許敬宗曰:”許圉師常自愛書,可於朝堂開示。”

 

圉師見甚驚喜,私謂朝官曰:“圉師見古跡多矣,魏晉以後,唯稱二王,然逸少多力而少妍,子敬多妍而少力,今觀聖跡,兼絕二王,鳳翥鸞回,實古今書聖也。”

 

這裏提到的三位古今書聖,還有羲獻父子,但是李嗣真《書後品》所說的書聖,隻有王羲之:

 

右軍正體,如陰陽四時,寒暑調暢,岩廊宏敞,簪裾肅穆。其聲鳴也,則鏗鏘金石;其芬鬱也,則氛氤蘭麝;其難征也,則飄渺而已仙;其可觀也,則昭彰而在目。可謂書之聖也。

 

王羲之《快雪時晴貼》


他還說:

 

若草、行雜體,如清風出袖,明月入懷,瑾瑜爛而五色,黻繡摛其七采,故使離朱喪明,子期失聽。可謂草之聖也。其飛白猶霧殼卷舒,煙雲炤灼,長劍耿介而倚天,勁矢超忽而無地。可謂飛白之仙也。又如鬆岩點黛,蓊鬱而其朝雲,飛帛漱玉,灑散而成暮雨。既離方而循圓,亦非絲而異帛,趣長筆短,差難縷陳。

 

李嗣真是七世紀人,他用華采的儷偶之筆,取譬自然物象,狀貌王羲之書法的美韻與意象,是曆代品評王書文字頗為精彩的一筆。他把王羲之定位為“書之聖”、“草之聖”、“飛白之仙”,如此既“聖”且“仙”地為王羲之加冕,空前絕後。


李嗣真稱王羲之為“書聖”,本是專指正書,並稱的名號還有“草之聖”和“飛白之仙”。大概“草聖”是張芝的專屬,已經深入人心,成了定勢,所以李氏給予羲之“草聖”的徽號始終叫不響。

 
Ad

止於至善·中國當代書法名家學術提名展作品集

作者:言恭達 編

當當 
 

至於“飛白之仙”,似乎因了羲之飛白書的失傳,而且宋朝以後飛白書不傳於士林,說起來也不順口,沒有人去理會了。而“書聖”最響亮,說起來順口,一直流傳下來,這“書”字卻是泛指書法了。

 

王羲之《黃庭經》


王羲之書名鵲起於四世紀,稱英於東晉後期,南朝人尊奉的漢晉書法大家,無論是“四賢”還是“三賢”,都少不了王羲之,但稱他為書聖卻晚到唐朝。由此算來,王羲之從成名到獲得書聖的稱號,經曆了三個世紀。


自唐朝人尊王羲之為書聖以後,人們淡忘了那些前輩書聖,“書聖”成了王羲之的專名,家喻戶曉。當然,也充分說明王羲之是“聖中至聖”。

 

 

Scan to Follow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