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思泉 - 香穀先生

學者,詩人,書畫家,一級美術師。職業認證網球教練。現任“北美中紅書院”主席,”中華文化交流大使“等職。號白水道人,老泉,畫泉(多用於畫款),西邑翁...
個人資料
尹思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歲時箋·大雪丨如詩·如畫 如癡·如醉

(2019-12-12 06:43:06) 下一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一月節,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每年12月7日或8日,太陽位於黃經255°時是大雪節氣,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一個節氣。

 

    《東京夢華錄》關於臘月有記載道:“此月雖無節序,而豪貴之家,遇雪即開筵,塑雪獅,裝雪燈,以會親舊。”兒童可與父母或夥伴在院中堆雪人、打雪仗,盡情享受冰雪世界的樂趣。當然除了賞雪玩雪,老南京還有 “小雪醃菜,大雪醃肉”的說法......

 

   “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古人對於雪的態度也是富有煙火氣息的,他們筆下的雪或是詩情畫意、或是雅致紛糅,當然,大雪時節同樣也賦予了他們不一樣的意義...今天,就讓我們一起領略名師筆下的那些“中國風骨”。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宋 馬遠 《寒江獨釣圖》 原圓明園收藏

 

畫麵解析:這幅畫作者運用鐵線描,描繪了漂浮於水麵的一葉扁舟和一位老翁坐在船頭俯身垂釣的場景。整個畫麵,除了船旁以淡墨寥寥數筆勾出水紋,四周都是空白。但正是這種“虛實相生”的空白感更突顯出“獨”的奧秘,增強了煙波浩渺的江水和極強的空間感。再者,藝術表現上,取平遠布局,構圖有宋人筆意,是中國藝術的一個重要特點。

    

 

1
《雪夜訪普圖》

大宋開寶元年(968)一天深夜,開封汴梁銀裝素裹,漫天飛雪。

趙府,門庭幽深、屋宇寬敞,白雪皚皚。

趙普以為皇帝不可能來了,便換上便裝坐在客廳火盆前休息。

突然一陣敲門聲,趙普急忙出門,宋太祖站在風雪中,趙普惶恐迎拜。

於是,趙普鋪設紅色雙層墊褥請宋太祖坐在堂中在熾紅的炭火上燒肉吃。趙普的妻子敬酒,宋太祖稱她為嫂子。

於是與趙普商議攻伐太原。

宋太祖問:“攻伐太原之事,趙普君意下如何?”

趙普說:“太原地當西、北二麵,太原如果攻下,則我國須單獨抵擋這兩麵。”

宋太祖繼續問:“那就先統一北漢,後征太原?”

趙普沉默良久,回答:“不如等削平諸國以後,則太原這一彈丸黑子之地,能夠哪裏逃得掉呢?”

宋太祖笑著說:“我的意思正是這樣,特地來試試你罷了。”

這番談話表明在確定所謂“先南後北”的方針上,趙普襄讚有功。關於先南後北決策的核心,主要是統一北漢,奪取燕雲十六州是以後的事情。就這樣,宋太祖先南後北的統一戰略得以製定。

 

古代一些帝王為爭奪天下,或為江山永固,求賢如渴,有時專門選擇雨雪天氣前往拜訪,以示其心情之真,感情之濃。下麵這幅劉俊的《雪夜訪普圖》便是根據這一史實所繪製。

明 劉俊《雪夜訪普圖》軸 縱143.2厘米 橫75厘米 絹本 淡設色 故宮博物院藏

畫家幾乎完全是按照《宋史》的敘述,將其繪製而成。畫幅層次分明:下部為趙普家的大門及院牆,門半啟半閉,門外站著趙匡胤的隨從數人;進入門內,有一段空地,然後便是全圖的中心。正中上首坐者身材偉岸,氣宇軒昂,頭紮巾帽,身穿袍服,腰束錦帶,正麵帶微笑,側耳傾聽的便是宋太祖,左邊拱手而坐,身體矮小,身穿便服,麵帶謙恭,侃侃而談的便為趙普;趙匡胤和趙普二人盤腿而坐,身邊置炭盆,既可取暖,又為烤肉。他們身後是一座大屏風,趙普的妻子露出半個身子,雙手捧酒壺。畫家在突出刻畫人物主題的同時也對周圍環境和雪夜氛圍作了細致入微的描寫。遠處連綿起伏的山脈,近處的樹木青竹、房舍院落,都籠罩在雪夜之中,顯得空曠寂靜。門前老樹昏鴉,都渲染了幾分雪夜寒意。畫左下方落款“錦衣都指揮劉俊寫”。

 

2
《快雪時晴帖》

原文:羲之頓首:快雪時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王羲之頓首。山陰張侯。

譯文:王羲之拜上:快雪過後天氣放晴,佳妙。想必你可安好。事情沒有結果,心裏鬱結,不詳說。王羲之拜上,山陰張侯啟。

東晉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縱23厘米 橫14.8厘米 4行 28字 以行書寫成 紙本墨跡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快雪時晴帖》是一封書劄,其內容寫的是王羲之在大雪初晴時的愉快心情及對親友的問候。

此帖書法勢巧形密,意疏字緩,用墨清和爽朗,濃淡適宜;用筆圓淨健勁,平穩飽滿,時斂時放,寓剛健於妍麗之中,寄情思於筆端之上。

   其行書中帶有楷書筆意,前後兩次“頓首”作連筆草書,第二行“果為”也作連筆。此書以圓筆藏鋒為主,神態自如,從容不迫,起筆收筆,轉換提按,似山蘊玉,雖不外耀鋒芒而精神內涵,骨力中藏,識者有“圓勁古雅,意致優閑逸裕,味之深不可測”之評。而其平和簡靜,從容中道而以韻勝的書風已成為晉人之書的特色。

題跋:法帖幅前後有南宋“紹興”、金章宗“明昌禦覽”、南宋賈似道“秋壑珍玩”等鑒賞收藏印,及清帝璽印多方。《快雪時晴帖》入元內府時,趙孟頫拜觀,並在1318年(宋延祐五年)四月廿一日,以“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知製誥、兼修國史”的身份,奉敕恭跋。跋曰:“東晉至今近千年,書跡流傳至今者,絕不可得。《快雪時晴帖》,晉王羲之書,曆代寶藏者也。刻本有之。今乃得見真跡,臣不勝欣幸之至。”劉賡、護都答兒、劉承禧、王稚登、文震亨、吳廷、梁詩正等人的跋語中都表示驚羨和讚歎。

值得一提的是,清乾隆帝把此帖和王珣《伯遠帖》、王獻之《中秋帖》,並藏於養心殿西暖閣內,禦書匾額“三希堂”,視為稀世瑰寶。而《快雪時晴帖》被乾隆帝視為“三希”之首。

 

 

3
《謝惠連雪賦》
 
 
 
 
 

董其昌行草《謝惠連雪賦》現藏於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其內容取自南朝宋文學家謝惠連的《雪賦》中的一段,無年代落款。董其昌的書法,吸收前代書法之精華,但不在筆跡上刻意模仿,兼有“顏骨趙姿”之美。

釋文:若乃玄律窮,嚴氣升。焦溪涸,湯穀凝。火井滅,溫泉冰。沸潭無湧,炎風不興。北戶墐扉,裸壤垂繒。於是河海生雲,朔漠飛沙。連氛累靄,揜日韜霞。霰淅瀝而先集,雪紛糅而遂多。其為狀也,散漫交錯,氛氳蕭索。藹藹浮浮,瀌瀌弈弈。聯翩飛灑,徘徊委積。始緣甍而冒棟,終開簾而入隙。董其昌書。

董其昌《謝惠連雪賦》縱23厘米 橫138厘米 行草 絹本墨筆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譯文:如果四時將盡,寒氣上升,焦溪幹涸,湯穀凝固。火井熄滅,溫泉結冰。沸潭不再翻湧,熱風也不吹送。家家堵塞住北麵的門窗,裸體國的人也穿上了衣服。於是河海籠罩起烏雲,大漠揚起了飛沙。連延的雲氣,重重的霧靄,遮蔽了太陽和霞光。先是小雪淅淅瀝瀝的飄灑,繼而大雪紛紛揚揚,漫天飛舞。雪花的形狀,散亂交錯,紛紛氳氳,散散落落,揚揚灑灑。翩翩飛舞於天空,回旋堆積於地麵。開始時沿著屋脊而覆蓋了樓宇,到最後透過門簾而進入室內。

 

董其昌(1555年2月10日-1636年10月26日),字玄宰,號思白,別號香光居士,鬆江華亭(今上海市)人。明朝後期大臣,著名書畫家。萬曆十七年,中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崇禎九年,卒,賜諡"文敏"。

 

相傳,董其昌17歲的時候,參加鬆江府會考時寫了一篇很得意的八股文,自以為準可奪魁,誰知發榜時竟屈居堂侄董原正之下。原因是知府衷貞吉嫌他試卷上的字寫得差,文章雖好,隻能屈居第二。此事對董其昌的打擊很大,因為字不好讓他深受刺激,從此以後,他刻苦學習書法。

 

臨古是學習書法的必經之道,董其昌也不可能例外。他曾雲:學書不從臨古人,必墮惡道。他還雲:餘十七歲時學書。初學顏魯公多寶塔,稍去而之鍾王,得其皮耳。更二十年,學宋人,乃得其解處 

 

十七歲學書開始臨古的董其昌,與他所崇拜的前輩米芾一樣,有機會看到許多前代大家法帖,同樣癡迷於臨古,但由於所處時代不同,學書臨古思想不同等原因,董其昌對於臨古的概念的理解更加靈活寬泛,他先以唐人顏真卿《多寶塔帖》為楷模,後來又改學魏、晉,臨摹鍾繇、王羲之的法帖,在集大成於一家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

 

董其昌雖處於趙孟頫、文征明書法盛行的時代,但他的書法並沒有一味受這兩位書法大師的左右。他的書法綜合了晉、唐、宋、元各家的書風,自成一體,其書風飄逸空靈,風華自足。筆畫園勁秀逸,平淡古樸。用筆精到,始終保持正鋒,少有偃筆、拙滯之筆;在章法上,字與字、行與行之間,分行布局,疏朗勻稱,力追古法。用墨也非常講究,枯濕濃淡,盡得其妙。書法至董其昌,可以說是集古法之大成,“六體”和“八法”在他手下無所不精,在當時已“名聞外國,尺素短劄,流布人間,爭購寶之。”(《明史·文苑傳》)

 
 
 
 
 

 

END
 
 

Scan with WeChat to
follow the Official Account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