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63)
2012 (3)
2014 (185)
2015 (285)
2016 (536)
2017 (259)
2018 (232)
2019 (307)
2020 (341)
2021 (248)
2022 (322)
2023 (273)
2024 (295)
2025 (8)
書法藝術是通過陽剛、陰柔來表現其藝術的。陽剛、陰柔是書法的基本構成,在書法中是相互交替的,相互依存,相互製約,以維持書法的整體平衡。
首先要弄清陽剛、陰柔是什麽,從《易經》上理解,陽剛是雄強、博大、力度的象征。陰柔是秀美、小巧、柔和的象征。故在書法中即要表現出陽剛的雄強、又要表現陰柔的美麗,使書法藝術作品達到“爐火純青”、“剛柔相濟”境界。
從宏觀上講“陽剛”、“陰柔”、“剛柔相濟”是書法藝術中的三種境界,有的追求“雄強”、“博大”;有的追求“秀麗”、“小巧”;“剛柔相濟”則是書法的更高的追求。從微觀上講、我們知道漢字是由:“線條”、“結構”構成的,“剛柔相濟”是“線條”、“結構”的結合。 從以下可以看出:
一、“線條”是漢字的根基,任何漢字都是由“線條”組成的。故“線條”是漢字的框架或者說是骨架,要硬朗、才能支撐著漢字,故“線條”要表現出力度、表現出“陽剛”的美。如“線條”沒有力度,則表現出“軟骨病”態,那是不健康的。
二、“結構”是漢字的造型,每個漢字都有不同的“結構”構成。但“結構”一定要嚴謹、要符合自然規律,一定要“美”、要“漂亮”,體現柔和、彈性和韻味,展示“陰柔”的美,使相遇的人能有“回頭率”,不看則是有病。這如同唱歌,好的歌曲一定要好聽的,其聲音要圓韻、要美,以吸引欣賞者。
三、“剛柔相濟”是陽剛的“線條”和陰柔的“結構”的柔合,達到的一種完美。“剛柔相濟”這四個字說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做好,卻很不容易。這依靠長時間的積累、柔合才可能達到的。這也是“功夫”的體現。如陽剛的“線條”做好了,未必陰柔的“結構”就做好了。反之,陰柔的“結構”做好了,未必陽剛的“線條”就做好了。這就需要一步、一步地、長時間不斷地練習、磨合,逐步達到“剛柔相濟”。如我們聽到字“媚骨”,就是線條過軟,缺乏陽剛;有的線條很好,結構不好,給人“粗野”的感覺。王羲之的書法好就好在有陽剛的“線條”和陰柔的“結構”二者完美的結合,達到“剛柔相濟”的境界,被世人稱道。
書法是由:“陽剛”(線條),“陰柔”(結構)構成,去達到“剛柔相濟”的完美,去表現陽剛與陰柔的關係,使陽剛、陰柔相互交融在一起。古人說:“十年磨一劍”、“台上三分鍾,台下十年功”,任何一門藝術達到高的境界並非一日之寒,都要經過艱苦的努力才能達到的。
綜觀古今書法大家的優秀作品,不管是“雄強”的還是“秀麗”的,不難發現都是由“陽剛”的線條和“陰柔”的結構構成,同時又是“陽剛”、“陰柔”的結合的高手,同時又表現出不同的藝術風格。從此再次證明了書法藝術是陽剛與陰柔關係、是魚和水的關係,是不能分離的。
宋代書法家黃庭堅曾經這樣論述:“書畫以韻為主”“書者能以韻觀之,當得仿佛。”人們在欣賞一幅書法作品的時候,有時會讚美其有“韻味”。有“韻味”、“韻致”,這是一個很高的審美標準。但究竟什麽是“韻”,很難下定義。因為“韻”本身似乎就是隻能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五代的荊浩在《筆法記》裏雲:“韻者隱跡之形,備遺不俗”,就是說“韻”的表現很隱晦,隱隱約約而不露痕跡,是暗示的而非和盤托出的。
中國的書、畫、詩歌等藝術的追求目標,發展到唐代以後,逐漸從理論的探討,到自覺的韻味的追求,使藝術產生了一次大的飛躍。就書法而言,早在晉代就有“尚韻”之說,六朝謝赫的《古畫品錄》,他提出品評人物畫六條標準,稱為“六法”,首先標出“一氣韻生動是也。”將氣韻視為六法之首。五代荊浩的《筆法論》中,又將“六法”分析整理成“六要”,在氣韻中單獨突出了“韻”,把書畫藝術講求“韻味”、“餘味”和“象外”等審美追求突出了出來。
書畫藝術的這一追求與詩歌藝術的追求緊密相連。
唐司空圖著重從韻味談詩,認為好的詩必須有“韻外之致”、“味外之旨”。要“超以象外,得其環中”,“不著一字,盡得風流”。此是說韻味必得從跡象以外的虛空處去求得,從不著一字處去領會韻外之致。宋嚴羽以禪喻詩,提出作詩當如“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故其妙處瑩徹玲瓏……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相,言有盡而意無窮”。
這是說隻有“空”和“虛靈”才能產生神韻。同時代的範溫在他的《替溪詩眼》中,對“韻”作了探索性的解釋:“有餘意之謂韻”,“不足而有韻”,“行於平夷,不自矜炫而韻自勝”。“韻”就是“有餘意”。“不足”,“平夷”才能“韻自勝”。明代王世貞提倡神韻說,同樣強調“鏡中之相、水中之月……無跡可求,”“色相俱空”,強調“空”字,強調“清運”,是以唯“空靈”、“清遠”乃有神韻。
由此可見,隻有“虛”、“空”、“空靈”、“清遠”方出現神韻,在“有餘意”、“不足”、“平夷”中才能產生神韻。所以,“韻”是一種藝術審美標準,是經過“心隨筆運、取象不惑”而取得的藝術效果,它空靈得如鏡中之相、水中之花,虛幻得如羚羊掛角無跡可求。人們必須從“象外”、“環中”的空靈處去領悟“味外之味”、“象外之旨”,從“不足”、“餘意”中去領悟“韻外之致”。一句話,“韻”是通過“虛”表現的。
實際上,前人早有“虛以成韻”之說。莊子說:“虛室生白,唯道集虛”。笪重光:“虛實相生”。高旦甫:“即其筆墨所未到,亦有靈氣空中行”。哲理的“道”集在虛的地方,令人咀嚼不盡。書畫的“妙境”在無畫的虛處,令人體味不盡。創作的“靈氣”在筆墨未到的虛白處,令人遐想不盡。虛把想象的境界引向深邃。隻有“虛”才使想象紮上翅膀。隻有“虛”才使人浮想聯翩,餘味無窮,也隻有“虛”才能使人咀嚼那神秘的言不盡的韻味,韻致。
書法的“虛”,就黑白的對比而言,是指章法中的空白。就實中之虛而言,又是指用筆上的虛鋒和不著力處,同時包括蕭散、天真、簡淡、生拙的風格追求。筆筆中鋒,處處實筆則字無生氣,亦乏韻味。增加些側鋒、飛白等虛鋒,書法的逸氣頓生,帶來韻致。
米芾在給宋徽宗談書法時曾說:“蔡京不得筆,蔡卞得筆,而乏逸氣,蔡襄勒字,杜衍擺字,黃庭堅描字,蘇軾畫字,臣刷字。”米芾自言“刷字”,實際上是他大膽革新書法,以側筆盡興盡力去追求“刷”的虛靈,追求自然的逸趣。他還提出:“手心虛,振迅天真”,把別人的勒、擺、描、畫及妍媚等種種傳統習俗一概打破。他的字多從側、斜處取勢,有魏晉的天真之氣,故在虛鋒中蘊蓄著韻致。他的新意出於法度之中,如果說蔡勝在度,蘇勝有趣,黃勝在姿的話,則可以說米勝在韻。他成功地處理了沉著、飛翥的統一。
所謂“有餘味”和“不足”,就是要避免處處用力,要有不著力處。如處處用力則傷於刻露。法國藝術家聖·佩韋曾說:“感染不等於勁頭,某些作家臂力大於才力,有的隻是一股勁,勁也並非完全不值得讚美,但他必須是隱蔽的,而非裸露的……美好的作品並不使你狂醉,而是讓你迷戀。”用筆要“欲斷還連”,其中有若不經意處,自有一番蘊蓄,耐人懸想回味。筆有未盡而意愈遠愈深,則韻味自生。那種一味求工,線條過於凝重,使人感到刻露有過而內蘊不足,則乏韻味。
中國書法尚“韻”與此同理。太粗糙生硬的作品不屬同類,“韻”就是精神性很強的寄寓,它必然追求行雲流水般的節奏與揮灑之樂。工匠式的粗糙生硬缺少一種“士”文化的內涵,在書法上特別缺少書卷氣,自然不能算有“韻”。當然,延伸為風格,則大抵雄渾、恣肆、質樸的美,也很難歸入“韻”。還有太成熟圓到的也不屬同類,因為韻偏重精神的抒泄,而不是技巧上的麵麵俱到。比如唐楷可以有法,但大概很少有人去從中尋求什麽“韻”。趙孟頫的字不謂不熟,卻難免有著意、巧飾之俏,熟則傷雅,熟則近俗。所以從明朝起即有不少人說趙書俗,甚至到清朝梁聞山也說“子昂書俗。”
神、氣、韻三者經常聯係在一起用。三者雖有共同的地方,卻又不相同。既要計白當黑,又要知白守黑,這就是中國書法創作虛實結合而產生神韻的辯證法。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