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63)
2012 (3)
2014 (185)
2015 (285)
2016 (536)
2017 (259)
2018 (232)
2019 (307)
2020 (341)
2021 (248)
2022 (322)
2023 (273)
2024 (295)
第一次看到“敬惜字紙”,是有一次乘車,路過一個村鎮,在公路邊看到一個類似於爐的建築,上麵有“敬惜字紙”。等想到拍照,車已經開出好遠。
記得小時候,爺爺經常告誡我說,字紙,不能踩,更不能擦屁股,看到有字的紙,要撿起來。老人的教育,讓我至今不敢糟蹋字紙。
還記得,有老人,專撿字紙,集中處理,整理焚燒,以此積善行德。焚燒字紙的地方,會選擇山上幹淨的岩石,或者專門的焚字爐。
後來查資料才知道,惜字塔有很多樣式:惜字樓、字庫塔、文峰塔、聖跡亭、敬字亭、文風塔、焚字爐、焚字庫等等。
焚字爐
..................................
......................................
惜字塔
..................................
敬字亭
惜字庫
字紙爐
甚至還有字塚
字在古人看來是生命與靈魂的。在有些地方,這些亭塔裏還供奉著神靈,基本上是字聖倉頡,也有是孔聖人,有的是文昌帝君。
敬惜字紙,是對文字的敬畏,對文化的敬重,讀書人則通過敬惜字紙維護紙張和筆墨的尊嚴,尊重文化也尊重自己。
敬惜字紙是一種古風,一種值得讀書人延續的古風。上次我請一位書法家寫敬惜字紙的對聯“毋棄六書片紙,隻因一字千金。”那位書法家竟然不知“敬惜字紙”傳統,讓我實在意外。
現在,我們已經很少有敬畏之心了。 已經很難感受到文字的力量了。“驚天地泣鬼神天雨粟”,那種感覺對現代人來說,太不可思議了。
或許還有一種方式,可以讓我們感受到文字是有靈性的,那就是有人拿一張白紙,寫上你的名字,置於地上,肆意踐踏,或許我們還可以感覺到,自己似乎被那人侮辱了。
董橋說,文字是肉做的。我覺得,文字是有靈性的。敬惜字紙,是值得我們重新思考的古風。
文章來源於網絡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