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63)
2012 (3)
2014 (185)
2015 (285)
2016 (536)
2017 (259)
2018 (232)
2019 (307)
2020 (341)
2021 (248)
2022 (322)
2023 (273)
2024 (295)
丹青寶筏——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
2018 12.6 → 2019 3.10
9:00 – 17:00,16:00後停止入場
免費開放(每周一閉館)
上海博物館三樓繪畫館、書法館
2018年12月7日,“丹青寶筏——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在上海博物館隆重開幕,這將是大陸舉辦規模最大的董其昌藝術大展。本次展覽以上博館藏為主,同時向北京故宮博物院、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等海內外15 家重要收藏機構商借藏品,遴選董其昌及相關作品共計 154 件(組)。展覽將延續到2019年3月10日。
晚明傑出的書畫大家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號香光、思白、思翁,原籍上海縣(今上海閔行區馬橋),後徙居華亭(今上海鬆江區)。萬曆十七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卒後諡“文敏”。作為中國書畫史上承前啟後、影響巨大的一代書畫大師,董其昌集前人之大成,融會貫通,洞察畫壇時弊,以禪喻畫,及時明智地提出與倡導“南北宗論”,並在實踐上充分加以印證,創中國文人畫理論史上又一高峰,翻開了文人畫創作的新篇章。本次展覽由“董其昌和他的時代”、“董其昌的藝術成就與超越”及“董其昌的藝術影響和作品辨偽”三個部分組成,旨在較好地呈現藝術性、經典性與學術性的統一。
第一部分
以古為師--董其昌和他的時代
本部分主要包含兩條線索:(一)董其昌的古書畫鑒藏。包括其師友在內,曾經鑒藏並對他們的畫學理論、創作探索產生影響的晉唐宋元等大家名跡,如王羲之《行穰帖》卷、懷素《苦筍帖》卷、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圖》卷、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卷(《剩山圖》)、倪瓚《六君子圖》軸,等等。(二)對董其昌的藝術、人生與畫學思想具有深遠影響的前輩墨跡,旨在探討董其昌置身的“時代土壤”,梳理、突出其於書畫理論、創作實踐兩方麵的師承脈絡與藝術淵源。
元 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卷(《剩山圖》) 浙江省博物館藏
第二部分
宇宙在手--董其昌的藝術成就與超越
本部分以董氏創作時間為序,大致分為早、中、盛、晚四個時期:即汲取傳統期(50 歲前)、兼融並蓄風格形成期(51-62歲)、成熟期(63-72 歲)、人書俱老天真爛漫期(73-82 歲)。展品包括傳世所見其最早畫作(《山居圖》扇;35 歲)至絕筆(《細瑣宋法山水圖》卷;82 歲)跨度長達 48 年間的創作,且盡可能涵蓋其各時期代表作:如早期的《燕吳八景圖》冊,中期的《晝錦堂書畫合》卷,盛期的《秋興八景圖》冊、《棲霞寺詩意圖》軸,以及晚期的《行書裴將軍詩》卷、《關山雪霽圖》卷等,旨在較全麵地展示董氏的藝術成就,還原其艱辛的藝術探索曆程。
明 董其昌《棲霞寺詩意圖》軸 上海博物館藏
第三部分
一代宗師--
董其昌的藝術影響和作品辨偽
由於董其昌的特殊地位,明末清初之畫壇,大都離不開對其畫學思想的繼承,造就了以八大、王原祁、石濤、惲壽平、吳曆、龔賢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傑出藝術家,可謂畫派林立、群星璀璨。隨之產生的,便是董其昌贗品空前泛濫的現象,世稱“爛董”,係古書畫鑒定中又一個繞不開的重點與難點。本部分不僅包括上述受董其昌影響的主要畫派、畫家之作,且關注與董氏書畫代筆、作偽相關的藝術家;同時,不回避對某些傳世名品真偽公案之呈現,旨在為推動學術研究的深入,提供一個開放的討論平台。
清 朱耷《山水花鳥圖冊》部分 上海博物館藏
上海博物館是董其昌傳世書畫的重要收藏與研究機構,多年來圍繞董其昌進行了深入研究,再通過展覽的形式得以轉化和呈現,因此這次展覽也被稱為一次“研究型展覽”,即作品呈現背後有著深厚的學術積澱。為此,上海博物館團隊為本次大展精心籌備數年之久,並得到了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博物館、波士頓美術館、史密森學會賽克勒美術館、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東京台東區立書道博物館、東京國立博物館、大阪市立美術館、故宮博物院、遼寧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天津博物館、吉林省博物院、安徽博物院等慷慨支持,體現了博物館之間彼此的充分信任。
為了豐富觀眾的參觀體驗,上海博物館在展廳內推出了“董其昌數字人文”專題,該展示以明代著名書畫家董其昌為主體,依托本館豐富的藏品資源和雄厚的研究基礎,從年表、行旅、交遊、作品等角度融匯數據,以可視化的方式呈現數據間的關聯和數據圖景。此外,上海博物館將邀請來自上海音樂學院的古箏、古琴演奏家為觀眾帶來多場展廳古樂表演,營造貼近曆史的藝術欣賞氛圍與環境,舉辦十餘場專家講座,深度解析董其昌的書畫藝術以及他所處的晚明社會。
上海博物館還將在2019年1月21-23日舉辦董其昌國際學術研討會。相關學術活動的舉辦,將進一步推動董其昌及其時代的藝術成就的係統梳理和重新理解,同時也是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大力挖掘與弘揚江南文化、海派文化號召的重要舉措之一。
重磅《展品目錄》
時代 | 作者 | 品名 | 收藏單位 | 展期 |
向上滑動閱覽
22 |
◎第一部分:董其昌和他的時代
清
張琦
項聖謨
尚友圖軸
上海博物館藏
全程
東晉
王羲之
寒切帖卷
天津博物館藏
全程
東晉
王羲之
行穰帖卷
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全程
唐
顏真卿
楷書自書
告身帖卷
東京台東區立書道博物館藏
2018/12/07
-
2018/12/23
東晉
王獻之
鴨頭丸帖卷
上海
博物館藏
2018/12/24
-
2019/03/10
唐
懷素
草書苦筍帖卷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五代
董源
夏山圖卷
上海
博物館藏
2018/12/07
- 2019/02/04
五代
董源
夏景山口
待渡圖卷
遼寧省
博物館藏
2019/02/05
- 2019/03/10
北宋
趙佶
竹禽圖卷
大都會藝術
博物館藏
全程
元
黃公望
富春山居圖
之剩山圖卷
浙江省
博物館藏
上半場
明
仇英
朱君買驢圖卷
賽克勒
美術館(史密森學會)藏
全程
明
莫是龍
山水圖冊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明
顧正誼
山水圖卷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北宋
郭熙
樹色平遠圖卷
大都會
藝術博物館藏
全程
北宋
蘇軾
行書洞
庭春色、中山鬆醪二賦卷
吉林省
博物院藏
2018/12/07-2018/12/16
北宋
蘇軾
楷書祭黃
幾道文卷
上海
博物館藏
2018/12/17-2019/03/10
南宋
李結
西塞結
漁圖卷
大都會
藝術博物館藏
全程
宋
(傳)惠崇
江南春圖卷(原名《溪山春曉圖》)
故宮
博物院藏
上半場
北宋
趙佶
雪江歸棹圖卷
故宮
博物院藏
下半場
元
趙孟頫
洞庭東山圖軸
上海
博物館藏
上半場
元
倪瓚
六君子圖軸
上海
博物館藏
上半場
元
王蒙
青卞
隱居圖軸
上海
博物館藏
下半場
元
趙孟頫
楷書湖州
妙嚴寺記卷
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全程
明
杜瓊
南村別墅圖冊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明
戴進
仿燕文
貴山水圖軸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明
馬圖
項元汴
像圖頁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明
李贄
行書劄頁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明
憨山德清
行書書法
鉤玄冊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明
許國
楷書劄卷
上海
博物館藏
上半場
明
孫克弘
花鳥圖冊
上海
博物館藏
下半場
明
宋旭
名山圖冊
上海
博物館藏
下半場
明
莫如忠
行書劄頁
上海
博物館藏
下半場
明
李日華
山水圖扇頁
上海
博物館藏
上半場
明
詹景鳳
草書為仲實
書七言詩扇頁
上海
博物館藏
下半場
明
葉時芳
陸樹聲、北禪二人小像圖軸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明
曾鯨
李肇亨肖
像圖軸
上海
博物館藏
上半場
明
項元汴
雙樹樓圖軸
上海
博物館藏
下半場
明
詹景鳳
舟出巫峽圖軸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明
丁雲鵬
雲山圖軸
天津
博物館藏
全程
明
馮夢禎
行書致
勉翁劄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明
韓世能
楷書臨
黃庭經卷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明
宋懋晉
杜甫詩
意圖冊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明
陳繼儒
董其昌
陳繼儒霧村圖、
董其昌仙壇記書畫合卷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第二部分:董其昌的藝術成就與超越
明
曾鯨、
項聖謨
董其昌
小像圖頁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明
董其昌
山居圖扇頁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明
董其昌
紀遊圖冊
安徽
博物院藏
全程
明
董其昌
行書論書卷
故宮
博物院藏
全程
明
董其昌
行書自書謝許使君刻戲鴻堂詩卷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明
董其昌
燕吳八景圖冊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明
董其昌
自書封敕
稿本卷
遼寧省
博物館藏
全程
明
董其昌
煙江疊嶂圖卷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明
董其昌
臨顏蘇書卷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明
董其昌
行書臨
東坡尺牘冊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明
董其昌
行草書
羅漢讚等卷
東京
國立博物館藏
2018/12/07
-
2018/12/23
明
董其昌
行書雜書卷
上海
博物館藏
2018/12/24
-
2019/03/10
明
董其昌
行書汪
虹山墓誌銘冊
上海
博物館藏
2018/12/24-2019/03/10
明
董其昌
贈新宇
山水圖扇頁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明
董其昌
盤穀序書
畫合璧卷
大阪市
立美術館藏
上半場
明
董其昌
草書放歌
行等詩卷
上海
博物館藏
下半場
明
董其昌
山水圖扇頁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明
董其昌
集古樹
石畫稿卷
故宮
博物院藏
全程
明
董其昌
昆山道
中圖扇頁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明
董其昌
晝錦堂圖
並書記卷
吉林省
博物院藏
2018/12/07-2018/12/16
明
董其昌
仿米五洲
山圖卷
上海
博物館藏
2018/12/17-2019/03/10
明
董其昌
行書臨米芾
吳江垂
虹亭諸帖卷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明
董其昌
行書嶽陽
樓記卷
故宮
博物院藏
全程
明
董其昌
行書天馬賦卷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明
董其昌
仿梅道人
山水圖軸
浙江省
博物館藏
全程
明
董其昌
嘉樹垂
蔭圖軸
上海
博物館藏
上半場
明
董其昌
五湖春
水圖軸
上海
博物館藏
下半場
明
董其昌
仿古山水冊
上海
博物館藏
上半場
明
董其昌
行書臨
宋四家書卷
上海
博物館藏
下半場
明
董其昌
小楷五經
一論冊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明
董其昌
畫禪室
小景圖冊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明
董其昌
仿古山水圖冊
上海
博物館藏
上半場
明
董其昌
仿古山水圖冊
上海
博物館藏
下半場
明
董其昌
仿古山水冊
故宮
博物院藏
全程
明
董其昌
峰巒渾厚圖卷
遼寧省
博物館藏
全程
明
董其昌
書畫圖冊
上海
博物館藏
上半場
明
董其昌
楷書陰符
經府君碑卷
上海
博物館藏
下半場
明
董其昌
秋山積
翠圖扇頁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明
董其昌
青卞圖軸
克利夫蘭
藝術博物館藏
全程
明
董其昌
行書臨褚遂良枯樹賦卷
遼寧省
博物館藏
全程
明
董其昌
贈珂雪
山水圖卷
上海
博物館藏
上半場
明
董其昌
仿巨然山水圖卷
(與陳繼儒書畫合卷)
上海
博物館藏
下半場
明
董其昌
行書李供奉贈懷素草書歌卷
上海
博物館藏
下半場
明
董其昌
秋興八景圖冊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明
董其昌
仿古山水冊
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藏
全程
明
董其昌
行書東坡詞軸
上海
博物館藏
下半場
明
董其昌
寶華山莊圖冊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明
董其昌
行書燕然
山銘卷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明
董其昌
行書寄陳眉公詩卷
上海
博物館藏
下半場
明
董其昌
行書臨宋
四家書卷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明
董其昌
丁卯小景圖冊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明
董其昌
臨顏真卿
裴將軍詩卷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明
董其昌
書畫合壁卷
遼寧省
博物館藏
全程
明
董其昌
行書臨閣帖冊
上海
博物館藏
下半場
明
董其昌
行書李
康義傳卷
上海
博物館藏
下半場
明
董其昌
山水圖冊
大都會
藝術博物館藏
全程
明
董其昌
喬木晝陰圖軸
波士頓
美術館藏
全程
明
董其昌
溪山樾館圖軸
大都會
藝術博物館藏
全程
明
董其昌
棲霞寺
詩意圖軸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明
董其昌
嵐容川色圖軸
故宮
博物院藏
全程
明
董其昌
錫山煙霞圖軸
上海
博物館藏
上半場
明
董其昌
行書寶鼎歌軸
上海
博物館藏
上半場
明
董其昌
仿趙孟頫
秋山圖軸
上海
博物館藏
下半場
明
董其昌
遙岑潑
墨圖軸
上海
博物館藏
上半場
明
董其昌
楷書崔子玉
座右銘軸
上海
博物館藏
下半場
明
董其昌
北山荷鋤圖軸
上海
博物館藏
下半場
明
董其昌
吳偉業
書畫合璧卷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明
董其昌
仿古山水圖冊
上海
博物館藏
上半場
明
董其昌
行書黃庭內景經卷
上海
博物館藏
下半場
明
董其昌
畫稿冊
波士頓
美術館藏
全程
明
董其昌
行書項墨林墓誌銘卷
東京
國立博物館藏
上半場
明
董其昌
行書臨
各家書卷
上海
博物館藏
下半場
明
董其昌
行書節錄孫過庭書譜卷
上海
博物館藏
上半場
明
董其昌
行書圓悟佛果禪師法語冊
上海
博物館藏
下半場
明
董其昌
四印堂詩稿冊
上海
博物館藏
上半場
明
董其昌、陳繼儒、夏樹芳、單恂、錢邦芑等
古篆
印章辭冊
上海
博物館藏
下半場
明
董其昌
楷書自書先世誥身冊
上海
博物館藏
上半場
明
董其昌
楷書自書
敕誥冊
上海
博物館藏
下半場
明
董其昌
關山雪霽圖卷
故宮
博物院藏
全程
明
董其昌
細瑣宋法山水圖卷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第三部分:董其昌的藝術影響與作品辨偽
明
董其昌
(改定宋玨)
各體古詩
十九首卷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清
周亮工
楷書七言
詩扇頁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明
宋玨
行書詩翰劄頁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明
宋玨
楷書元日書懷二首扇頁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明
董其昌
山水圖冊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明
董其昌
行書舞鶴賦卷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明
董其昌
仿北苑溪山行旅圖軸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明
董其昌
疏樹遙岑圖軸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明
董其昌
林和靖詩意圖軸
故宮
博物院藏
全程
明
董其昌
仿宋元
山水圖冊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明
沈顥
仿古山水冊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清
冒襄
行書董其昌畫旨冊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明
項聖謨
王維詩意圖冊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明
韓希孟
顧繡花
鳥蟲魚冊
上海
博物館藏
上半場
明
顧繡東山圖卷
上海
博物館藏
下半場
清
李永昌
劉上延
新安五家合作岡陵圖卷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明
顧凝遠
行書致汪道昆劄頁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清
葉欣
山水圖冊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明
董其昌
佘山遊境圖軸
故宮
博物院藏
全程
明
董其昌
佘山遊境圖軸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明
董其昌
水鄉山色圖軸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明
董其昌
橫雲山圖軸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明
董其昌
石磴盤紆圖軸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明
釋常瑩、
陳廉、蔣藹、吳振等
雲間諸家書畫散頁
上海
博物館藏
上半場
明
趙左
高山流水圖軸
上海
博物館藏
上半場
明
楊明時
滋蘭樹蕙圖軸
上海
博物館藏
下半場
明
吳振
山村停舟圖軸
上海
博物館藏
上半場
明
葉有年
雲山圖軸
上海
博物館藏
下半場
明
沈士充
長江萬裏圖卷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清
惲壽平
仿古山水冊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清
朱耷
山水花鳥冊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清
王原祁
仿高克恭雲山圖軸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清
龔賢
木葉丹黃圖軸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清
吳曆
湖天春色圖軸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清
吳偉業
丹青寶筏圖軸
上海
博物館藏
全程
說明:
1、上半場為2018年12月7日至2019年1月22日,下半場為1月23日至3月10日。
2、黃色字體表示作者存疑。
3、紅色字體為友情參展。
4、個別展品如展期有變化,將另行告知。
小劇場時間
“丹青寶筏——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的開幕,在晚明文化圈引起了極大關注,董其昌諸多好友攜個人作品參展,甚至有部分好友現身展場,留下珍貴合影。
除身著紅衣的董氏本人外,出席嘉賓還有:
項元汴(左一)
晚明著名收藏家、鑒賞家,參展作品《雙樹樓圖軸》。據悉,這是項先生第一次親自出席展覽場合。
項聖謨(上右一)
項元汴之孫,董其昌的弟子,參展作品《尚友圖軸》、《董其昌小像圖頁》、《王維詩意圖冊》。
釋智舷(下右二)
嘉興項宅旁邊的金明寺僧人,與項家關係甚好。
陳繼儒(上右二)
明代文學家、書畫家,董其昌至交好友,參展作品《霧村圖》。
李日華(下右一)
浙江嘉興人,與董其昌、王惟儉並稱“三大博物君子”,參展作品《山水圖扇》。
李肇亨(上左二)
李日華之子,擅書畫。李肇亨的出席,破除了一段謠言:盡管他的號為珂雪,但他並不是董其昌的代筆人僧人珂雪。
陸樹聲(下中)
鬆江華亭人,曾任禮部尚書,董其昌早年做過陸家家庭教師。
參觀本次特展時,
您可以使用上海博物館微信導覽功能。
三種方式獲取微信導覽
1
長按下方二維碼
進入特展導覽頁麵
©微信導覽打開方式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
丹青寶筏
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
微信導覽
2
關注上海博物館公眾號
菜單“品上博”→“丹青寶筏”
3
在上海博物館微信公眾號上回複展廳部分說明牌上的數字編號,可獲取單件展品的微信導覽頁麵。
①第一部分:以古為師(901-907)
②第二部分:宇宙在手(908-917)
③第三部分:一代宗師(918-821)
來源:上海博物館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